以前只要面板報價反轉下跌,雙虎營收和獲利馬上就反應下降,半年內必然就會發生虧損,
散戶投資人和法人還不習慣,也不相信,報價持續下跌的情況下,友達仍可持續賺錢超過1季。
Q3就算賺錢,仍不足以改變空方堅定的意志。
大家要等看明年一月年報的結果,報價歷經6個月的連續下跌後,友達是否仍可保持獲利?打破歷史的慣例。
不過,前幾週研調的預測報告已經稍做調整,指出到今年年底前,友達等中台韓面板大廠,仍可持續獲利,但隨著中電彩虹兩座G8.6和京東方G10.5在明年路續量產,研調預測明年Q1,Q2就很不樂觀,友達等業者可能發生虧損,面板報價會持續一整年的下跌,跌到明年Q2才是谷底,Q3才有機會止跌反彈.
原則上,研調的預測報告隨時在調整,說不定還有一絲機會,研調改口,表示全球新興國家CRT換機潮超乎預期,歐洲北美大尺寸進展快速,全球彩電業者庫存消耗耗快速,積極向面板廠追貨回補庫存。
今年新興國家主流尺寸從23.6吋跳增到32吋,需求大增。10月32吋率先開始止跌(2016年2月,也是32吋帶頭止跌反彈),不止大陸業者,連台灣雙虎也拉高32吋出貨量。 Costco展示75吋以上機種越來越多,奇美秋季新品推出75吋,98吋測試水溫。台灣瑞軒JVC推出48吋三星面板$98xx促銷,代表無論是新興國家或已開發國家電視市場大尺寸化進展快速。
可能的利空是 習近平2016年底宣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各地接二連三頒布打房措施,抑制炒房風潮。大陸十三五開始另一波重手打房政策,對大陸彩電市場不利。

43吋 在2017年 10月的報價 和 2015年 10月報價相同,來到$122附近,
43吋在2017年Q3的跌幅$20 ($148->$128),比2015年Q3 $16($145->$129)還劇烈.但面板廠2017年Q3仍維持高獲利.
2015年6月電視面板報價持平,但部分尺寸價格鬆動,出現$1~$2降價,
7月報價全面開始下滑,彭董說 秋天提早來了!
10月 體質弱的面板廠開始虧損,
2016年1月報價加速趕底,
2月 指標32吋出現止跌,
4月其他尺寸也開始止跌.
2017年6月電視面板報價持平,但40寸價格鬆動,出現$1~$2降價,
7月報價全面開始大幅下滑,各尺寸跌幅超過$10,
8月持續大幅跌價,
9月跌幅縮小,彭董對Q4仍表樂觀.
10月 指標32吋止跌.
研調認為 Q4仍可維持獲利.
研調認為 Q1開始虧損.
2015年當43吋在10月底,跌到$115以下時,開始虧損
這次 43吋可能要到跌到2018年2月$90以下時,開始虧損,
但問題是這次是否有機會持續跌那麼久?會不會在11月就止跌反彈了?
台積電每年要花2000~3000億的資本支出,才能讓營收出現10%(千億)的成長.
面板報價下跌是3C產業的宿命,如果沒有重大投資,未來群創面板部門的營收將會逐步萎縮,整機組裝的產值比重會拉升,回到10年前的群創模式.
友達趁今年現金滿滿,今年大花550億補齊 后里大尺寸電視面板 和 昆山手機面板的版圖. 不知友達董事會明年的資本支出重點會鎖定哪個產品版圖? 休養生息減少投資? 或是 可繞式OLED 或 micro LED ?
現在4~7千塊左右的中低階手機竟然配備4GB DRAM,難怪會讓DRAM廠產能措手不及,大部分的手機使用者,只是簡單上網,2~4GB的DRAM已經夠用.除非手機業者明年持續瘋狂式的往6GB,10GB邁進. 否則我覺得明年DRMA共需就會平衡.
win 10 PC 搭配4GB DRAM 足夠一般人文書日常使用,除非要數據演算,繪圖作業,美編剪接,遊戲玩家,才需大量的DRAM.
我家8年前的 雙核筆電和4核桌機,搭配4GB DRAM,自從2年前花1千多塊升級SSD後,開機非常流暢.微軟大方的讓我免費從Win7升級到最新版的Win10,讓我捨不得更換這幾台老機器.
現在1080P,4K錄影占用大量磁碟空間,未來手機和PC對SSD仍有龐大的需求,日韓甚至大陸業者,大舉鎖定3D NAND flash投資應該是正確的.
3D NAND快閃記憶體在容量、速度、能效及可靠性上有優勢
據說搞了兩年的 3D NAND flash技術有所突破,2018年Q1隨著各大廠在64/72/96層3D-NAND製程成熟後,就能紓解目前缺貨局面。
===================
gy.0912 wrote:
歷年有跌到90以下過嗎
2016年3月是最谷底,43吋曾短暫出現$91~95的報價.隨後7月就開始大幅上漲,到2016年11月來到$148高點,高點維持了7個月,到2017年5月後,才又轉弱.
32吋在2016年2月出現$50的超低價後, 今年從$75往下跌跌到$69左右就止跌了,並未跌破2016年的最低點.
希望43吋也不會跌到2016年初那種超低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