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2

可以買台新金 (2887)嗎?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請問是要還給誰? ...(恕刪)

拍照兄 你這樣就污辱了對岸的共產主義了喔
這位小瑤瑤 顧名思義就是從外星球來的吧
這位來自遙遠星球的小瑤瑤
台新吃飽飽? 台新沒有拿錢出來嗎? 這11年的青春找誰要?
前11月1.45
股價11.45
會不會低估呢????????????????
到底11.45是該買還是賣????????????
說真的台灣金融股長期被低估,
但是久了似乎看本益比就只能如此而已。

前11個月賺1.45
股價收11.45 扯到爆 本益比7.8倍

懶人國 wrote:
前11月1.45股...(恕刪)

geminiboy0612 wrote:
說真的台灣金融股長期被低估,
但是久了似乎看本益比就只能如此而已。
前11個月賺1.45
股價收11.45 扯到爆 本益比7.8倍


港股上市的中國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本益比不到5倍

willk wrote:
港股上市的中國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本益比不到5倍

拿這些H股來與台灣的銀行業相比?

香港上市的其他銀行本益比都遠遠高於這些中國銀行的H股.
匯豐的PE 11.3, 恆生18, 東亞銀行10.2,中銀香港 10.23
沒有一家香港主要上市銀行的本益比低於10
難道全香港的上市銀行股價全部都被高估了嗎?
不是,因為沒人會覺得香港的上市銀行資產負債表普遍飽含水份.

全世界為何單單只有這些中國銀行在港上市的H股長年維持這樣低的本益比?
不是香港聯交所出問題,不是在港的國際投資機構與港人有問題.

因為國際投資人公認中國的這些銀行資產負債表上飽含水份,
因此在股價上反映這個疑慮,造就了絕無僅有的低本益比,而且是長年的低本益比.
這些長年低本益比的中國銀行H股是多年以來全球投資人在香港交易出來的合理價格,並非被低估.

有人說.. 中國國有銀行是因為水分多..所以本益比低

但是台灣銀行業真的水分就很少?

如果還怕買中國國有大銀行..那也不用買台灣的官股金控了

更不用把台灣銀行拿來跟香港幾家大銀行來比..等級差太多

一些中國國有銀行不敢放款的中國企業..台資銀行搶著用低利貸給他們




willk wrote:
有人說.. 中國國有銀行是因為水分多..所以本益比低
但是台灣銀行業真的水分就很少?
如果還怕買中國國有大銀行..那也不用買台灣的官股金控了
更不用把台灣銀行拿來跟香港幾家大銀行來比..等級差太多
一些中國國有銀行不敢放款的中國企業..台資銀行搶著用低利貸給他們


中國國有銀行本益比低應該是內部政策性貸款多,潛在壞帳大的關係
這跟台灣80年代的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一樣。
看看建築和鋼鐵對的狀況就知道問題有多大了....

至於說企業拿不到國有銀行放款,原因很多,大多是規模太小,沒有後台等等
大陸的國有銀行應該不是光憑資產負債表就可以貸到錢的
最近股市跌跌盪盪的

都不知道要怎麼進場了...

第一金也不敢下手了

台新金感覺可以下手,但又覺得會來到更低點...
今天逆勢小漲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應該跟新光金無關吧?
彰銀都搞不定了

風的駕馭 wrote:
今天逆勢小漲不知道是...(恕刪)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512090117-1.aspx



  • 36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