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4張奈米戶報到,伺機加碼,希望別噴太快!

一周一次的籌碼變化表又出爐了~~~

我同步會把此資料到雲端連結上,這樣各位比較好看~~

名稱:宏碁集保中籌碼變化及人數變化
最新當周變化~~

注意看一下此周籌碼有變亂嗎,這星期100~200,200~400各增加3個人,持股共增加18xx張,1000張以上的超級大戶增加了5人,持股增加19733張,主力外資群這周買了13,691張,所以多了6042張,明顯是有超級大戶此周進來怖局宏碁,此周1317個人的股票落到11個人身上,各位覺得籌碼有變亂嗎?有人說,還是有100~400張的人多了6個人,多了18xx張呀,這不是凌亂籌碼的因子?畢竟100~400僅算是中實戶,,此周我寄給各位的excel籌碼表上面很清礎的看得到,100~400光我們就不止增加6人(這周我辛苦的收私訊,整理私訊的記憶),所以如果扣掉我們吃掉的貨,其實100~400張的中實戶一樣是會下降的,重點是我們吃掉的貨,機乎就消失在市場上了。


現在大家還是看得出來,宏碁還是屬於只有內行的主力外資群及此版的朋友在買,一般的散戶還是不敢買,一直覺得是妖股,賺少少漲這麼兇,我相信很多此版的朋友沒有當過先知先覺的人,這也許是你第一次當,我說過,當先知先覺的人,就是別人不知道時你已經知道,別人還看不出來時,你已經看得出來了,所以你要花一點時間讓它"發酵",當初在怖局核心持股時,我記得和大家說過,也許你當下很在乎那0.1,0.3,0.5,也許你覺得13.85,和14.15差很多,14.5和14.95差很多,愈到後面來,各位覺得差那0.1,0.2,0.5有差嗎?我個人是覺得沒有差,因為我在宏碁要的是50%,100%,200%或是最終每年可以領高高的股息,如果轉型成功,1年配1元,配2元,可以再好5~10年,我想,我能在1x元買到,真的就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靠自已眼光得到未來值得投資的股票,不但能賺很多錢,而且成就很高。


未來如果有版友不論任何原因要獲利了結的,你要先問自已以下幾件事

1、假設你在宏碁獲利了解的目標是10%,那未來你在投資別檔時,你是否會嚴格執行賠10%就止損?如果不會,你換股到最後總會遇到一檔有問題的,你的股市生涯未會一定會死在某一家公司上。

2、當你獲利了結時,你想買的下一家公司,是否你有像研究宏碁一樣研究的這麼深入,如果沒有,在宏碁你可以賺的很高興,抱的很安心,那是因為我十幾年的功力,五年的觀察及怖局,所告訴你的買進時機及怖局價位,你買了另外一檔你能遇到下一個我嗎?或是你有足夠的功力去看透一家公司嗎?找到最好的怖局價位及時機點嗎?如果不行,那你就是把自已的錢再度的冒著高度的風險,因為投資不容易,別以為隨便找一家公司,隨便一檔股票,你買進後就該一直漲,你賣掉後就該一直跌,天底下沒有這種事的。

3、當你想獲利了結時,問一下自已,當初看到的買進,持有理由已經消失了嗎?如果沒有,賣出的理由是什麼?單純就是因為賺了錢?各位知道有錢人和窮人之間的差別在哪嗎?有錢人不怕賺錢,不怕賺很多很多的錢,只要能賺錢他們就一直賺下去,那窮人呢?能賺錢的地方,就會因為賺了1%,3%,5%,10%後告訴自已我已經賺夠便當錢了,賺夠一個月的生活費了,賺夠買一台機車了,所以就算得到一個很好的賺錢機會,大概就是賺點皮毛就出去了,那賠錢的時候呢?有錢人懂的保護自已的錢,賠了5~10%後,看到買進,持有的理由消失了,他們就會直接出場,那窮人呢?賠了5~10%後,就不甘心,就想贏回來,融資,權証,賣車,賣房,借錢的硬凹,讓他的虧損無止盡的放大,一次就出局了,賺了十次的便當錢,十次的生活費,十台機車,遇到一次不如遇期的情況,一次就再見了。



4、我記得在早期和我買進及怖局的人,我想大家的理由都一樣,想冒著5~10%的風險,放個兩年,如果宏碁轉型成功,可以得到超高的報酬率,我想,以目前的股價,目前的情況,當初買進的人,要讓你們在兩年內賠個5~10%,應該有一點困難了,成本區已經成功的拉開第一階了,以目前的情況,讓你兩年賠5~10%的機率已大大的降低,兩年後,或未來的5~10年讓你得到超過的報酬機率漸漸升高,我說過沒有得就不會有失,各位看待自已手上的宏碁,最好不以常看未實現獲利賺多少,只要在乎讓你賠的機率降了多少,接下來達成我們要的機率提高了多少。


5、最後,大家也不需要擔心,如果最後自已選擇獲利了結後會對宏碁有什麼影響,我說過,只要宏碁往正確的路走,轉型成效愈來愈明顯,最終股票一定會有別人買的,股價一直會推升到該有的價位,對我來說,買到宏碁或持有宏碁的人是誰,那一點都不重要,各位第一階段加入宏碁家族的朋友,有8成存活,2成出局,但是宏碁的股價有因為這2成的人而影響嗎?很明顯吧,沒有,15.x出局的人,接下來有新的朋友加入,而且目前人數已經是一開始的3倍之多,未來宏碁如果如預期的轉型,一步一步向前,還會有第三階段加入宏碁家族的朋友,第四階段,第五階段,這就是市場,市場會給予一家公司該有的合理股價,一時的氣氛差或是空方貫殺,可以影響的時間都是非常的短。




股海浮沈10多年了,真的沒有賺到大錢,小錢有,就像A大說的,遇到一次雷就把之前的獲利全吃光了,在這次之前我以經有3年不玩股票了,因為虧的比賺的還多
這次我拜讀了版大的分析,再加上之前的慘痛經歷,我又手殘跳下去了(老婆已經挫在等,怕跟之前一樣,心情其實也轉成A大説的,把自己當成宏碁的老闆去做。人生翻轉就這一次了

acer cpc wrote:
股海浮沈10多年了...(恕刪)


聽起來怪怪的,投資股票應該是按步就班,不要想要一夜至富,全部家當一次梭哈,還是要分批進場,方向如果正確,有開始獲利再繼續投入資金,這樣心理壓力比較不大。先考慮不要輸,才考慮贏,多參考 A大的投資心理學。投資只是理財的一部份,要能細水長流,放鬆心情做好功課,才享受過程。建議每次投入一部份資金以免萬一受傷太重,有賺錢再加碼。大家相互勉勵!
請問A大,可以推薦幾本必看的書嗎?謝謝
第一頁的第一篇A大有推薦歐,陸續的文章裡都有再提到
acer cpc wrote:
股海浮沈10多年了...(恕刪)


看到你好像存在了一點弱點,那就是你老婆會害怕,你要先給她一些心理的建設,不然在關鍵時刻也許這會是壓跨你的最後一根稻草,先送她一個故事,目前你投資的項目,股價還在淨值下,意思就是今天公司就算倒了,你還是可以拿回8~9成的錢,有了這個想法後,再和她舉個例,如果我們夫妻倆開一家水果店,所有生財設備,庫存,店面,現金,負債…等,總共是值100萬,這家水果店每年扣掉成本及人事開銷後,還能賺5萬,那你們夫妻倆會不會用90萬把這家水果店賣掉?今天如果有人來和你們開價,說要以105萬,100萬,90萬,80萬,70萬買你們的水果店,這會影響到你們這家水果店的真正價值嗎?你目前投資的項目,約是以7x萬的價格買到值100萬的店,每年是可以賺錢,每年可以提供你約3.x%的報酬率,而你用低於這家公司的淨值買到,所以應該不太需要擔心。未來如果這家公司生意愈來愈好,能賺更多的錢,那每年可以給我的報酬率就會從3%,變5%,或10%,這還不包含一般世俗的眼光會開價買我那家公司所帶來的差價。

最後,你要說,老婆大人,這是我的下單憑證,為了證明我的決心,我是真正的在以投資的角度在投資這個項目,這個憑證你就收下吧,只要我不下單,兩年後就算這個投資項目失敗了,了不起就是賠了5~10%,這是我們可以負擔的起的,不用擔心,我是一個有肩膀的男人,如果兩年後我失敗,你就從未來給我的零用錢中扣吧!


目前我投資的錢輸或贏只能是我看對或看錯,絕不可能再把錢拿去給政府的交易稅及券商的手續費~~~
好像很多人會一直問我一樣的問題,我把以下的書名一樣放到雲端網址上的"投資書"word檔,未來大家想看,就去找那個word囉~
從第3點(投資心法書)開始以下的書,我機乎都是給9~10分,我覺得還不錯的書。

#######################################################
liamwang0978 wrote:
請問A大,可以推薦...(恕刪)



1、 如果你程度機乎是零,我覺得先看一下cmoney的投資小學堂中的基本面文章就行了,說的很簡單,又有圖,註冊帳號又免費
http://www.cmoney.tw/learn/

2、 如果你是理工科、系的
那看一下怪老子帶你看懂財報選好股 - 怪老子理財,作者是理工系的,理工系的看他寫的財報應該比較容易上手
以下的我都看過,你不用全買,圖書館借一借就行了
誰買了特價衛生紙?揪出財務管理危機的兇手
弘兼憲史教你聰明看懂財報(平裝)
圖解第一次看財務報表就上手
看懂財報每年穩賺20%
連稅務人員都跟他學的財報課
財報編製與財報分析

3、 投資心法書
科斯托蘭尼的投機世界(修訂版)《一個投機者的告白.證券心理學.金錢遊戲》三書

股票作手回憶錄(完整版) / Edwin Lefevre著 ; 魯樂中譯

贏家投資心理學 : 帶你進入股票持續獲利的正向循環 / 佛洛阿水著

交易者的101堂心理訓練課 / 布瑞特.史丁巴格(Brett N. Steenbarger)著 ; 黃嘉斌譯
從躺椅上操作 : 交易心理學 / Brett N. Steenbarger著 ; 羅耀宗

大腦煉金術 / 傑生.史威格(Jason Zweig)著 ; 劉道捷譯

4、 當全職交易者
走進我的交易教室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6QylcGvyK2AVW1xZUxCVUdjRlk/edit

5、 投資心理學
John R. Nofsigner所著「投資心理學」
金融心理學—驅動股市的真正力量,
投資人的大腦革命

6、 價值投資
http://wfhstudy.blogspot.tw/2012/04/4.html
漫步華爾街

Acer_kewei wrote:
注意看一下此周籌碼有變亂嗎,這星期100~200,200~400各增加3個人,持股共增加18xx張,1000張以上的超級大戶增加了5人,持股增加19733張,主力外資群這周買了13,691張,

關於股權分散表我一直有個疑問,以資料日5月26日而言,是至26日交易結果還是交割結果?
集保中心的資料應以交割為準吧! A大以為呢?
華碩的新怖局還蠻奇怪的,原本是只有1、系統產品事業群有電腦,2、行動裝置(含手機平板),對於一般的電腦來說,平板搞到最後就有一點像nb,如2 in 1,是平板也是nb,但是平板也許和nb是同一類,但和pc就天差遠,現在華碩分了三個部門出來,
1、電競PC相關產品獨立為一事業群單位(Gaming BU),由先前負責平板事業的張仰光主導
2、行動運算產品事業群則由原負責智慧手機的張凱舜主導。
3、許先越除將繼續主導筆電、桌機等產品的PC事業群

這樣的怖局不是很搞笑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出來,叫一個搞平板的人去搞電競???這不是很好笑嗎?電競應該是nb/pc的更加強版,讓搞nb/pc的人搞,起搞的起來吧,讓一個原本搞平板的人去搞電競?就算電競nb給你搞起來,那電競pc咧,這不是差很多嗎?看宏碁的電競pc能更無敵了,雖然現在台灣市佔已經是4成,已經是第一了,華碩這樣怖局,我看宏碁的電競pc應該是會更無敵,那電競nb咧?目前是華碩領先宏碁,但找一個搞平板的人來搞電競nb??看來這個怖局,宏碁和微星都會笑。宏碁應該要趁著華碩電競pc/nb這接下來這幾年的陣痛期好好的佔領市佔率。


我個人推測,只是個人推測,當初許先越應整合,應該會和搞平板的張仰光有衝突,因為就像我說的,平板和nb有一點像,平板可以變型成2 in 1,那變成了2 in 1後是誰負責?平板部門?還是nb系統部門?
#####################################################################

華碩(2357)正式啟動內部組織改革,除將以「Time to Volume」為重要營運目標外,在原系統產品事業群下將一分為三,包括由留任營運長暨董事的許先越主導之電腦事業群,及行動運算產品及電競電腦事業群,並拔擢新生代主管張凱舜與張仰光分任兩大子事業群之負責人,相關組識人事改革昨(26)日經執行長沈振來發布後,即日展開。

華碩表示,近來在董事長施崇棠等高階主管討論取得共識後,立下改革決心,將透過此次內部組織重整團隊,以更直接的管理架構及團隊合作,達成華碩在產品創新及強化品牌定位的營運策略,同時強調「要有必須達成目標的決心及堅持」。

華碩除明確定下「Time to Volume(創新產品量產)」為重要營運目標,亦將過去以主機板及電腦相關、後加入行動裝置產品的系統產品事業群再進一步調整,將電競PC相關產品獨立為一事業群單位(Gaming BU),由先前負責平板事業的張仰光主導;行動運算產品事業群則由原負責智慧手機的張凱舜主導。

另甫在不久前傳出倦勤的營運長之一許先越除將繼續主導筆電、桌機等產品的PC事業群外,在華碩這一波內部組織改革、重新整頓相關門至各產品事業群旗下後,許在系統產品事業群中的責任亦將加重。華碩並期許未來在系統產品的三大事業群,要齊心取得市場領先主導地位。
##############################################################################################
2017年05月26日18:23
華碩宣布新組織變革,並由執行長沈振來今天正式向內部佈達,原系統產品事業群新增電競電腦部門(BU),由原平板資深研發主管張仰光操盤,而營運長暨筆電部門電腦事業群負責人許先越則統管電腦部門,除納入桌上電腦業務,管理範圍也擴大,市場解讀是高層對許先越進一步委以重任。
科技產業競爭激烈,隨手機與電腦產業成長趨緩,大廠搶進,華碩也面臨產品成長動能逆風,為此華碩再度展開組織改組,原本的系統產品事業群有電腦跟行動裝置(含手機平板)2部門,現在新增電競電腦部門,3大部門3族鼎立,其中電腦部門由許先越掌管,職權上除筆電外新納入桌上電腦項目,Time to Volume (創新產品量產)相關單位也併入事業群,管轄版圖再擴大。
許先越5月初傳出倦勤消息,據了解就是對推動筆電業務感到挫折,此次華碩高層賦予許先越更大權限,對業務推展可望有更多施展空間,也顯示高層慰留積極,許先越已續留華碩打拼。

########################################################

JY38126=>
ans:所以你認為這資料會慢了兩天?照以下的說明,應該是如此,不過股市中比的是資訊戰,今天你可以找得到的資料,我看到的也是一樣,所以大家看到的都是集保中心的5/26上的資料,所以就算真的是慢兩天,大家還是會以集保中心的資料為參考依據,不然若你真的要以交割後,沒有人可以在5/26去得到交割後的資料,大戶在移動股價也不會是一天兩天,外資群在砍股票也不會是一天兩天,所以得到5/26的集保中心資料,至少可以看出趨勢,我相信對沒有人可以在5/26這一天去得到真正交割的資料,沒有人有辨法得到,就沒有人可以事前先去動作,所以就算是慢兩天,所有的人都慢兩天,那就是一樣了,你覺得有沒有道理呢?

有價證券買賣交割帳簿劃撥
(一) 集中交易買賣交割帳簿劃撥

依證交所/櫃檯買賣中心營業細則、業務規則規定,在集中交易/櫃檯買賣市場買賣之有價證券,其收付、交割作業均委由本公司辦理集中交割。

作業方式:

本公司於成交日依證交所/櫃檯買賣中心收盤後之成交紀錄,編製結算報表,提供參加人憑以辦理後續交割事宜。
本公司於T+2日10點以前,辦理參加人應付有價證券之帳簿劃撥;本公司於T+2日接獲證交所/櫃檯買賣中心通知,辦理參加人應收有價證券之帳簿劃撥。
投資人買賣交割後,除登載於證券存摺外,亦可透過集保語音查詢系統及集保帳戶資料查詢網站隨時查詢相關餘額資料。
集中保管之股票,於除權、除息或召開股東會時造具所有人名冊,送發行人或股務代理機構直接過戶。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