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6

晨星~~


IvanTseng wrote:
就小弟個人的觀察,先...(恕刪)


就小弟個人的觀察,
先進的技術 + 專利的壟斷都是...

------------------------------------------------------------------------------

提供另一個面向的觀察

21世紀,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 全球經濟叢林規則, 由世界大廠壟斷把持的狀況日趨嚴重, 於是乎~~

從 globalization => glocalization

就是區域主義逐漸抬頭

從WTO的杜哈回合的僵持至今不下, 在此同時期, 新興地區個貿易體不斷地互簽 "FTA", 已可見端倪...



我上面這些要說的是, 專利權, 在 諸多新興國家的子民眼中, 不過是一個 "歐美霸權" 躺著任廠商每生產一件商品後, 自動朝貢的 "戰利品"

諸不見 在峇里島, 普吉島, 那些 大街上的GUGGI PRADA 仿冒名店...

是為何?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 世界區域競合的現象

當然也存在在中國大陸13億人口的地區


我想表達的是: 技術有等級, 就像是汽車也有分法拉利雙b以及國產TOYOTA TECEL...

普及的產品當然不需要用到很深的技術層面, 以及讓使用者一用, 就爽度百倍的程度

只要夠用即可(我個人超不喜歡用堪用, 因為有貶損人的意味...)...

至於專利, 那也僅止於 從18世紀工業革命之後, 從央格魯薩克遜(大英國協)等國, 逐漸散布出去的...經濟霸權思想

在新興地區的經濟主義, 其實子民們並不熱衷於 根基於資本主義思維下的專利權金錢遊戲

他們專注的是在 以生產者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共享思維, 再者種思維之下的, 從地方到中央, 從人民到政府

除非與你英美等國有切膚之痛的利害相關, 不然該些國度是不太理你英美等霸權國家所 制定的 "專利權思維經濟思想"

這個角度而言, 一定有很多人認為, 那不就是公然鼓吹仿冒....

其實, 仿冒的另一面, 就是成果共享, 而非錢只讓那些大企業主以及大股東 董監事 給賺走

小弟我讀過許多資料, 專利智財權, 應該是給與研發創新者的 合理鼓勵, 而非 濫用其智慧結果, 實際在執行 資訊不對等下的 全球經濟霸權



從前一周的埃及下台, 我也驚覺, 歐美大權國對人家的政府, 指指點點有多深...

反對以歐美為主導的 "專利權金錢遊戲", 有時也是 新興經濟體的 另一種經貿保護主義

白牌, 仿照專利, 與韓國人透過專案合作以偷學技術

其實本質都一樣的...

手段途徑之不同矣
實在不曉得 這支股 有捨好討論得!

加一堆 無關緊要得進來!

我在 去年上半年 買進十張 早在 一月頭天掛牌 就解套!

進個幾十萬 算小咖! 但是 最近報紙 猛刊登 可想而知 大戶想解套

熱光景 即是冷消息!!! 當電視高喊 上萬點時 實際看盤 可不適用喔!!

大戶得消息 可要小心呢!

以 現股價246來看 去年賺十四塊多 有點偏高!

高喊買庫藏股時 可要小心~~




oldsnake wrote:
李國鼎加持的台灣:上帝之手,便宜的盈餘轉增資的分紅股票,連矽谷都無法批敵的實質收入...(恕刪)


台灣經濟奇跡



又沒人叫你進來看阿=.=
討論礙著你阿??
KY晨星 外資目前至昨日持股 34.85% ~~~~~>當持股比率接近50%後(收入員工持股及豬戶遊離股)


就知道小星星是龍是蛇了


奇怪的是晨星總市值1172億
聯發科3866億
結果出現晨星蓋大樓
聯發科沒人討論


感覺這兩家公司有一些相同度說
asd777 wrote:
奇怪的是晨星總市值1...(恕刪)


因為晨星上市以來有太多驚奇了
不得不讓人多投以關愛的眼神

asd777 wrote:
奇怪的是晨星總市值1172億
聯發科3866億
結果出現晨星蓋大樓
聯發科沒人討論


感覺這兩家公司有一些相同度說
...(恕刪)


因為小星星剛套比較記憶猶新~~~~發哥是套到忘掉了(忘了最好 才有油水)
webwang6031 wrote:
還有我搞不懂的, 國外大廠沒有員工分紅費用化的問題嗎?



這鍋我知道, 我能回答!


歐美公司從來沒有員工分紅費用化的問題, 因為他們的分紅制度跟臺灣不一樣. 歐美大公司一般只有給Stock option(我待過的兩家大公司是這樣). 每年給你option的時候會告訴你有幾股, 還有striking price是多少, 每家公司不一樣, 有的是董事會開會當天的股價或者是當年的平均. 一般也是鎖3年, 每年到期可執行1/3. 而員工可以選擇要不要執行, (當然是看價差). 對公司而言成本不高. 只有臺灣是用10元面值印股票發給員工, 然後員工再丟到公開市場以倍數從股東身上獲利.

我想您真的要問的是, 那歐美公司怎麼激勵員工? 這個原因很簡單, 不然你員工想怎樣? 你要不滿意, 那你可以自行創業去享受一夜暴富的美夢啊!

另外一點就是歐美(好)公司起步的早, 技術領先, 品牌高尚, 享有高利潤, 比較沒有時間壓力, 員工不必熬夜加班趕工. 我以前在美國平均一年大概加班不超過一個禮拜. 不只我這樣, 大部份的員工也一樣.

臺灣的公司就不然, 因為資金不雄厚, 技術落後, 不能挑技術領先但市場狀況不明的東西做, 而只能找技術成熟, 市場規模夠大的產品切入. 就是因為落後, 所以要每天趕工, 賣肝爭取時間做出產品, 在市場還沒變爛的時候趕緊推出. 這就是快老二(quilower, quick follower)理論.

所以員工分紅費用化有壞但也有好, 壞的是公司拿不出像以前讓員工數倍獲利的誘因誘始員工拼命. 好的地方是, 想賺大錢的人就要像美國豐富的創業精神學習, 看能不能創造出下一個Google/Facebook....

heliboy wrote:
這鍋我知道, 我能回...(恕刪)


懂了...感謝H兄的解說...

我印象中, 員工分紅費用化, 我國政府當初好像是說...要與國際接軌...

感覺上, 很像是國際施壓呢

讓妳台灣, 再也不能用印股票找大咖員工, 然後不斷創新研發...爆肝再爆肝

我自己的感覺啦...

因為美其名為國際接軌...實際上就如同版上諸多大大所言

還有誰, 要在費用化後的大環境下, 去賣命...

因為人家早早在10幾20年前就註冊好專利了...像是IBM收一堆專利金, 然後涼涼的在辦公室研發10年後的新技術...

這真是一種不公平的 資本主義壓榨...
  • 6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