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8

慘 ! 阿川當選 , A股下屎了 ! 是A股嚇死了 !

台灣第二季經濟成長公布了, 讓人驚訝的好, 達到2.4%, 超過美國2.1%, 當然也超過南韓, 日本, 香港, 新加坡. 新加坡已經公布負成長了.

雖然第二季的出口比去年第二季下滑一些些. 但是拋棄利潤不佳的中國, 換得利潤很好的美國與東南亞供應鏈, 中國美國丟出的肥單很多... 結果GDP反而上升了

台灣應該減少出口去中國, 多增加出口去美國, 歐洲與新南向國家. 肥單現在都不丟中國, 供應中國零組件沒什麼錢可賺, 甚至可能會被倒帳. 應該要把目光投向中美貿易戰肥單的投單地區. 當然美國市場是最重要的...

說簡單一點, 台灣收到肥單, 出口少一點點沒關係, GDP照樣會成長... 貿易戰越打越大, 肥單會繼續進來台灣, 第三季與第四季是出口旺季, 我認為下半年GDP成長率會超過3.5%, 比現在更好. 明年上升到4.5%都非常有可能

中元拜拜別買鋁罐飲料, 鋁錠大多都是中國製的, 可以買馬口鐵的飲料, 八寶粥或牛奶花生....

Katong wrote:
你內行? 讓我們來...(恕刪)


我寫錯,應該是1碼
然後你都不犯這樣錯誤的?


nickmail1971 wrote:
各位高手
貿易戰走到現在
會不會變成貨幣戰?


美元是國際貨幣,RMB還不算,打不太起來

vspebrian wrote:
中國他這種國家有龐大的勞動力, 固定資產, 外債, 與天然資源, 貶值就是低估價值, 為了挽回一個月區區幾十億美元的外銷(毛利可能只有個位數幾%), 卻把全體生產要素估值通通降低一成, 那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但是以經濟的理論來說, 中國印鈔印太多, 需要靠貿易盈餘與


外行還硬要扯
一個一個看
勞動力來說,中國最近到頂了,跟台灣一樣,人口老化,勞動力數字要準備往下,但勞動力的負擔壓力變大
固定資產,這個中國是大,但又不是要賣,帳面價值變動
外債,中國外債大?中國債券市場才多大而已,中國一直都有管制,這塊還在慢慢開放
天然資源這個就完全看不懂你說啥東西,中國出口的天然資源一年才多少錢

中國很長一段時間是採取一籃子貨幣的,起伏並不算大


vspebrian wrote:
但是以經濟的理論來說, 中國印鈔印太多, 需要靠貿易盈餘與外國投資來支撐匯率, 當出口下滑+工廠外移, 人民幣就會貶值, 除非中國拿出他的外匯存底出來擋. 但是這個賣超金額太大, 就算撐也稱不了多久.


這個就更扯了
印鈔?你先去弄懂貨幣銀行學的東西再說
發行貨幣是個複雜機制

然後一個還相當管制金融的地方靠貿易盈餘和外國投資來決定匯率?
連現在的匯率價格都不是市場機制決定的,中國一直開放腳步很慢的就是這一塊

然後價格就不是市場決定,哪來的賣外匯,更別說這2年來中國外匯大概就穩定在這數字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vspebrian wrote:
台灣第二季經濟成長...(恕刪)


GDP不是看利潤的

然後自己看數字
http://www.cier.edu.tw/cef/p2.pdf
製造業數字自己看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GDP不是看利潤的...(恕刪)


你外行夠了沒啊.... 講得好像中國是輸入型的國家, 中國從外國進口才多少, 出口多少, 貿易順差的金額不全都是使用中國自己的生產要素嗎?


台灣上半年出口下滑, 但是不多. 下半年會恢復成長, 全年出口有機會可再創新高. 遠比南韓, 香港, 新加坡的表現都更好.... 甚至可說是出乎意料的好. 而且台灣2018年的出口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基期較高.

出口價值只是顯示產品本身的價值, 但是如果新訂單(肥單)在台灣的加值與自製率很高, 除了要算購買零組件錢, 還增加在台灣內部購買更多水電, 組裝, 包裝, 運輸, 金融, 租金, 保全, 保險, 勞健保的利潤. 分享這訂單的企業產業也更多, 台灣內部的利潤是大幅擴大的. GDP會大幅成長, 稅收也會大幅成長, 當然平均薪資也會成長.

這下子苦了台灣的勞工與老闆了, 追訂單數量無上限, 勞工加班會很辛苦, 搞不好過年會照常生產. 為了台灣錢再次淹腳目, 台灣的勞工將會帶來巨大的貢獻....

不過, 中國製造已經開始黯淡.... 中國上半年失去美國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了... 恭喜中國自己討打, 人家本來說3000億美元要放在明年一月才開始, 給中國勞工過個好年, 中國自己砸鍋了, 這個年難過了.....

========

美國官方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關稅戰讓中國大陸喪失美國最大貿易夥伴頭銜,上半年美國從中國的進口減12%,美國對中國出口更減19%。中國退居墨西哥、加拿大之後,變成美國第三大貿易夥伴。

=======

美國向中國少買12%, 也少賣19%, 2018年美國公布的貿易額, 從中國進口是5395億美元, 出口是1203億美元. 若依照2018年的比例去推算年化

5395*0.12=647.4
1203*0.19=228.57

647.4-228.57=418.83

中國貿易額衰退的金額, 狂輸~~

不過, 中國出口美國會繼續衰退, 因為6月中才把2000億上升到25%, 9/1還要啟動3000億美元加徵10%, 還有中國以外的工廠陸續完工量產, 能替代中國製造的產品線越來越擴大了. 很多商品, 美國不一定要買中國製造的產品了.
德國等其他工業國家也有意對抗中國的不公平貿易手段。

川普應該停止威脅對歐洲的汽車等商品加徵關稅,聯合次要敵人,圍剿主要敵人,歐美共同抗擊中國。

美國市場佔中國出口約2成. 美國談判提出的要求,例如放棄國家補貼,惡意傾銷, 對中國產業影響甚大,足以動搖國本.

光靠美國力量去施壓中國改變賴以為生的不公平貿易手段,恐無法讓中國真心認錯悔改.

pqaf wrote:
德國等其他工業國家...(恕刪)


歐盟2018年向美國進口了3186億美元, 比中國的1203億美元大好幾倍.

美國對中國實施貿易報復, 中國生產過剩的產品, 會往有消費力的歐盟與東南亞興星國家傾銷. 如果歐盟不趕快制裁中國製造貨物的入侵, 並減少對中國投資工廠, 德國法國的外匯, 外債與就業將會首受其害.

其實最簡單的方法, 就是配合美國, 在WTO取消中國開發中國家地位. 一勞永逸, 也不需要各國很麻煩的特別制定或通過一些法案
economic wrote:
美元是國際貨幣,RMB還不算,打不太起來...(恕刪)


早就開打了....但是基本上這一串大部份你講是對的. 應該很快你就會發覺早就開打了
Morenae wrote:
早就開打了.......(恕刪)


你是錯的, 鬼遮眼.

中國進口遠遠小於出口, 中國的經濟生產要素不只足夠他自己使用, 還有多餘外銷出去 . 貶值, 生產要素的評價被降低, 中國損失很大.

中國的外債龐大, 貶值會造成利息負擔加重, 損失更高於中國央行的降息降準, 整體企業與政府的負債比提高, 信用縮減, 到期歸還的金額會更大.

中國與許多國家簽定貨幣互換協定, 跌破交換基準價之後, 平白被外國人賺爽爽.


vspebrian wrote:
你是錯的, 鬼遮眼...(恕刪)


你的問題是見樹不見林. 難怪你會認為台積電上1000+不奇怪. 貿易戰以來人民幣貶值是供需結果還是人行引導? 既是後者. 有想過動機為何?

看貿易戰講貿易就近視而已....


Morenae wrote:
你的問題是見樹不見...(恕刪)


原來又是一個自告奮勇幫中國政府擦脂抹粉的五毛啊...

我列舉人民幣貶值對中國的壞處, 只要貶值自然就會出現這些壞事.... 不管是資金逃離或是官方惜售美元, 貶值造成的壞事照樣會發生.

至於中國選擇斷手還是斷腳, 他想清楚就好. 那是他家的事. 我們只是笑他傻, 原本不用斷手也不用斷腳的. 呵呵.




  • 5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