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udn.com/news/plus/9737/2717266
我在之前的回文提到過,TV平均尺寸,明年會由現的42"~43"跳到48"~50"。整整跳躍近8",每增加一吋就代表耗掉一座120K基板月產能的8.5代線。再加上良率、利用率、稼動率的折損。至少要8座才能應付。所以,個人的判斷,明年不會供過於求。供需反而會趨緊。
我個人持兩個理由:
一是3年前買32"的價格,如今可以買到50"。買電視的預算自然會選擇50"。
二是窄邊框的外觀設計讓50"的整機大小和3年前的32"相差無幾。所以,之前因為空間大小限制的因素消失。
上面這篇報導呼應了我的看法。
kernlliang wrote:幫你稍微補充一下,研調所提的平均尺寸有分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42吋可能是指全球市場的平均尺寸.48吋是指中國市場的平均尺寸,中國市場競爭激烈,價格CP值超高,民眾也喜歡買大才有面子,所以,中國市場的平均尺寸近幾年都遠大於全球市場,甚至比北美市場還大台.
8月大陸彩電銷售額...(恕刪)
去年全球平均尺寸成長了2.6吋.
雙虎法說會提到,今年全球平均尺寸仍有2吋的成長.雙虎本身的出貨尺寸成長則是超過2吋. 之前研調的上半年資料,友達好像是45吋,群創好像是40吋.群創給新興國家的低價23.6吋出貨量很大,拉低平均尺寸.
2017上半年全球TV面板市場 平均尺寸
彭董三年前說過65吋的大小,是美國家庭到大賣場採購後,truck 可以自行搬運安裝的最大尺寸,現在電視輕量化,不知美國人會不會買更大台.
中國市場的銷售量約佔了全球27%的份額,大陸官方原本是計畫讓大陸面板產能,能夠滿足內需8成需求,現在已經遠遠超過大陸內需轉出口了.
Sony為壓低成本拚獲利,中階主力機種也早開始採用京東方的IPS面板取代LGD 面板.三星少數中階機種也有用到京東方IPS面板.
至於低階機種,可能都有用到華星光電和京東方的面板.
三星逐步退出LCD投資,三星的品牌只有25~30%使用自家面板在高階機種,其餘大部分對外採購,下單給大陸,台灣,日本業者.
友達的電視產能有超過3成是由三星包下來,友達的合併營收裡,有11%是來自三星, 友達其他客戶的營收比重的小於9%.
這種大客戶很難侍候,殺價凶狠,要求又多,有時就突然砍單,三星量大不見得有賺.但大單可幫忙攤提工廠經常性成本,壓低採購成本,讓其他訂單毛利率提升..
所以友達希望扶植結盟大陸一線業者,降低三星對友達營運的影響性,大陸海信佔友達營收有在提升中.
pqaf wrote:
幫你稍微修正一下,...(恕刪)
季報裡39吋以上佔營收46%
假設電視跌價10%==>營收會跌46%*10%==>總計營收跌4.6%
10"以下佔14%
假設手機面板漲價10%==>營收增加14%*10%==>營收增加1.4%
報價部分還是繼續下跌,
只是touch taiwan沒帶動雙貓股價
應該是空方經歷了權證主力9/18的震撼教育
連賣4天又回到原點12.45
只是友達群創跳空缺口都被回補可惜了



Touch Taiwan也沒有對股價產生助益

本周千張大戶又少1人
持股張數少了29892張(0.32%)
真是不妙....
繼續拿著爆米花
看多方及空方不斷激戰





_______________
中大尺寸終端銷售未達預期 監視器面板量價均寬鬆
2017/09/24 06:00 590
隨著液晶監視器市場需求飽合需求減少,導致資訊用電腦面板出貨量持續下滑,市調單位群智諮詢(Sigmaintell)預期2017年液晶監視器面板出貨量將年減4%,筆電面板出貨量年減3%,因此包括友達(2409)與群創(3481)則是轉往大尺寸與高階電腦用面板發展,以降低需求衰退對監視器面板的衝擊。
由於小尺寸的顯示器產品利潤微薄,因此品牌廠商進行結構調整,將需求轉向中大尺寸發展。群智諮詢指出,但中大尺寸終端銷售未達到預期,因此需求又開始轉往小尺寸產品回檔。
群智諮詢表示,由於受整體供應能力增長的影響,液晶監視器面板供給產能呈增長趨勢,但是低階面板獲利空間較小,加上面板廠積極降價來推動中高階面板出貨的趨勢下,市場呈現穩定的態勢發展。
由於液晶監視器整機去化庫存效果良好,小尺寸面板庫存健康,反帶導致中大尺寸面板庫存升高。因此就整體來看,群智諮詢預測10月液晶監視器面板供需寬鬆,價格則是在穩中略降;其中,10月份21.5吋產品價格下降,23.8吋的FHD IPS面板也跟著價格下降。(吳秀樺/台北報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