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

已經進入空頭市場(10/18)


馬提 wrote:
基本上我是不管別人怎...(恕刪)


馬大你好像特別喜歡做空的利潤

我記得你說過賺大錢很簡單 只要懂得放空


我也是看空

想請問版主,怎麼看出這是空頭市場? 5400是怎麼看的?

抱歉沒有從第一篇開始爬文
爬山的阿光 wrote:
一天的漲跌,就能看出...(恕刪)

怎麼一堆小鼻子小眼睛的人
覺得沒用或是覺得硬扯那就不要進來看阿
掰喔不送了!
Imperfection is beauty, madness is genius.
個人認為台股的特性是這樣

除非你買台積電這樣的權值股才有機會 大盤跌時攤平 大盤漲時有機會賺回來

否則多的是一些爭相破底的股票 尤其是電子股

我很多朋友在近期購入鴻X集團 只為了那可能3-4000的反彈 (買一張可是快9萬)

這麼微薄的利潤 背後卻有不划算的極大風險 或許在作多的同時 心中就打定了這盤會上8500的感覺
(這盤上8500 我就不信我的股票不會漲)

但這麼多股票 2011歐債以來 經歷了腰斬 上8100 他們回到原本的價位了嗎?

HTC除非你買在200 不然裡面還住多少冤魂? 就算這個盤上9000 HTC能否能回去年高點都還是個問題

在這1-2個月的上沖下洗 除非選股正確

不然說穿了 指數依然在7800 但股價早已不在7800的恐怕有一拖拉庫

更別提那一票隨時泡沫破滅的生技股 永遠記住 怎麼上去的就怎麼下來

但補充一句 怎麼下來的不見的會怎麼上去








zazard wrote:
個人認為台股的特性是這樣

除非你買台積電這樣的權值股才有機會 大盤跌時攤平 大盤漲時有機會賺回來

否則多的是一些爭相破底的股票 尤其是電子股

我很多朋友在近期購入鴻X集團 只為了那可能3-4000的反彈 (買一張可是快9萬)

這麼微薄的利潤 背後卻有不划算的極大風險 或許在作多的同時 心中就打定了這盤會上8500的感覺
(這盤上8500 我就不信我的股票不會漲)

但這麼多股票 2011歐債以來 經歷了腰斬 上8100 他們回到原本的價位了嗎?

HTC除非你買在200 不然裡面還住多少冤魂? 就算這個盤上9000 HTC能否能回去年高點都還是個問題

在這1-2個月的上沖下洗 除非選股正確

不然說穿了 指數依然在7800 但股價早已不在7800的恐怕有一拖拉庫

更別提那一票隨時泡沫破滅的生技股 永遠記住 怎麼上去的就怎麼下來

但補充一句 怎麼下來的不見的會怎麼上去


非常好的文章,推一下

12 月以來,做多的也沒佔到什麼便宜

只有「感覺」比較良好而已

馬提 wrote:
對我來說
錢是能買到自由,增加生活品質的工具
也是一種證明自己的方式
恕刪)


如果有兩個選擇讓馬提大來選
一個是作百大企業的CEO
一個是僅為自有資金的獨立操作者
我猜馬提大還是會選擇後者吧??

畢竟台灣的獨立操作者往往過的是像隱士般的生活,不若國外總以基金操盤人的頭銜來張揚
不曉得馬大或網友走向全職操作之路後,《權力》和 《名聲》兩項是否曾誘惑過你??

會拿出這樣的詢問,是因為我本人也曾面臨過
38歲時,一位操作的老前輩 ,見我猶疑不定是否要放棄上班全心操作
跟我說 最晚要在40歲前做出決定,這階段是剛好成熟到可全然對自己負責的時期
若是再晚 也沒啥趣味性了
之後,我考量自己向來缺乏統御力,也厭惡一整天脖子上綁領帶的束縛感而作出選擇

於此階段 我的一批同學也紛紛在40歲之前博得新科議員,上櫃公司總經理,
甚或某集團海外公司的代表取締役
有這樣的同學對我來說是有趣的,這讓我看到我們這樣的雜牌科系在各行業的生存力
然而暗自心理上的比較,卻不能說全然沒有

而我比較的是生活的豐富性

這一批所謂的企業戰士不約而同地在數年前迷上高爾夫,然後在7﹑8年前忙著趕上EMBA的潮流,
也如願以償的拿下《打工皇帝》的最高職銜
畢竟 當人在獲得名望之後,在其餘方面要取得這個 社會的資源就方便多了

相形之下 我似乎在一般人的標準裏, 是顯然來得落寞許多
可我高興的其實是獨立操作後帶給我的全然自由
剛開始全職交易時,我似乎不曉得如何安排多餘的時間
大部份的人在找尋交易聖杯,我卻是像在找一種生活的安全感或定著感之類的東西
然後 逐步的摸索和羅列將要挑戰的事項之後 我才確定這般選擇是幸福的

作家韓良露說旅遊有三種型態
一種是一般人的三五天隨團旅行
第二種是在當地住上一個月,走走當地菜市場的日夜晨昏,逛逛城市中的小巷子
第三種是在當地住上一年,直接把自己丟入其中,猶如和當地人混血一般融入
而她本人也就這樣在倫敦過了五年,甚至在倫敦學會了占星術..
這就是區別於財務自由外的生活自由
除非是那些中年出走的人才能體會的


另外 有趣的事
似乎在追求生活的豐富性時,也連帶增添了求知的雜食欲,在這棟樓更是隨處可見

當我聽過幾堂李清志的建築講堂後,卻也在此處看到樓主論及青木淳如何在磁磚上演譯書法
也曾為了家人健康去學德國光灸才知道何謂胚胎層線,看樓主竟也借以論述不免莞爾


慢慢地 我感覺到生活和操作是一體的
處理自己的生活就像在處理手上的單子
個性如何 操作風格也跑不出這樣的範圍
所以~ ~我比較喜歡講操作者的生活
就像全息律一樣
看著操作者講其他生活的片段時,就好像看到他在如何思考

馬提 wrote:
基本上我是不管別人怎...(恕刪)


馬大的操作方法真的和一些所謂的老手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
你建立部位及等待崩跌的方式,在老手眼中可能叫做「凹單」、「加碼攤平虧損部位」

不過作空賺得快,就如你所說的,有可能被套了2個月,但三天的崩跌就賺回來還有剩

我很好奇的問,你之前(包括這一次)是如何知道即將要大修正?如果大修正沒來怎麼辦?你會先預設停損點以為因應嗎?你之前這樣的操作方式有賠錢過嗎?

印象中,你在2011年8月那次崩盤應該賺蠻多的,而且你是在當年2月就看到崩盤了。難道你是2月到7月都在建立部位及等待嗎?那6個月當中你有沒有懷疑自己的看法過?
zazard wrote:
多的是一些爭相破底的股票 尤其是電子股
HTC除非你買在200 不然裡面還住多少冤魂? 就算這個盤上9000 HTC能否能回去年高點都還是個問題
不然說穿了 指數依然在7800 但股價早已不在7800的恐怕有一拖拉庫 ...(恕刪)

沒有錯,時移則勢易
就算股市上萬點宏達電也可能回不到1000
不過非權值股也不一定是你說的那麼不堪
台灣人一直以來都很懂得做全世界人的生意
價值型投資默默耕耘小股本但是未來可能有大爆發的潛力股
獲利不一定會比你放空來的少
但是睡的保證比你安穩 (嘎空斷頭比融資斷頭更容易)
王雪紅更知道這個道理,除了威盛和宏達電
其實她手上有的是更多的不為人知的小小小公司
默默開發著下一個有可能再度撼動世界的潛力產品

版上諸位大大看盤之神準,小弟一直以來都深感佩服與崇拜
不過說到骨子裡,也不過就是一群金融禿鷹罷了
縱然言談間以隱士自居,猶如潛龍在野般坐觀天下
但實際對整個社會,對總體經濟發展......沒有一點幫助
我雖佩服,但從來不覺得有什麼值得敬重的地方
反而是王雪紅,以及其他所有願意燃燒資本發展勞動力,推升台灣經濟的人
才是台灣再走下一個一百年所真正需要的力量!

而我,則不吝惜給予掌聲!
在一個實質的資本家腳下,甘願被利用,如果穫取了既得的利益就罷了。

若陷入一種被催眠歌功頌德的假象中,還唱著哈里路呀,妳是我的上帝。

資本家的本質是?

王家二代開始.......有誰不是?

禿鷹 ? 把股價炒到上千元套殺無數散戶的公司 我覺得怎麼看都比較像禿鷹耶 (還搞了2次)

產品作得好 除了員工外真有幾人從中獲利嗎 ?

了解王董的經營模式跟公司歷史 如果還是認為他是有遠見的投資者 那麼就去投資吧

每個人看的面向不一樣
  • 19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