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 yen wrote:
要嘛就是樓主在發假...(恕刪)
蔡英文沒說錯,
但這不是政府的功勞,而是美國景氣繁榮,股市大漲帶來台灣的繁榮。
台灣的市場小,股民的投資,很多在國外,尤其是美股。
台灣大企業,不管是國內廠,還是海外廠,針對的市場都是世界主要的市場。
這幾年,不但美國好,其實歐盟也從歐債危機中復甦,世界主要經濟体好,台灣的企業投資或個人投資,都獲利豐富。
看景氣的角度,不要只看台灣,要看全世界。
我家沒裝第四台,不看台灣新聞,我看bloomberg. 看全世界的景氣來評估台灣的情況。
台灣的經濟數據 IMF 都有紀錄,事實上就是良好。
台灣的 GDP ppp per capita 世界排名第19, 也是IMF 的統計,不是政府造的數字。
我常常在搭飛機,在歐洲,其實超過300歐的航班,歐洲人沒什麼錢搭的,所以常常空位很多。但歐洲100元以下的廉航真的擠死人。
搭飛機回台灣,狀況完全不同,NT40000 多的華航國際線,幾乎都是客滿的狀況,台灣人錢多,很容易看出來的,花錢跟本不手軟。
還有現在機車那是什麼法規,你以為大家都住市區,大家都有捷運,走五分鐘都有公車站,如果有沒關係,我機車馬上拿去報廢。
要我換機車,可以,補貼多一點補到我的口袋,不要補去其他人口袋。
要我換電動車,可以,先檢討電動車相關的法規,充電站在哪?充電規格在哪?電動車分級只到輕型?電池種類?規格?回收?消防相關配套?
我記得幾年前還不准電動車上路,現在就喊2040全面電動車,會不會變太快?
現在最擔心的是電不夠,水不夠,油不夠,煤不夠,法定休假太多,外勞來的太多,造成台灣通膨,連帶產生一大堆問題。
核電廠新的不運轉,舊的過期還在用?風力發電效率?太陽能發電效率?錢又進了誰口袋?
連最基本的火力發電,一堆人又在說污染?不知道是在抗議什麼?跟錢有關?還是因為反對而反對?
現在大家只能自己顧好自己,不用太期待些什麼了
在學生時期 只知道考試 讀好大學就有好工作
出社會 發現 現實跟生活 還是有差別
當一堆人拿智慧型手機 你要不要跟著拿
當一堆人用FB 你要不要跟著用
當一堆人說股票基金創業賺不到錢 你要不要進入嘗試
當一堆人說網紅 直播主 youtuber不切實際 殊不知人家薪資比你高 公司背景比你龐大(youtube母公司GOOGLE)
KTV 看電影 逛街 奢侈品 生活用品 出國旅遊 車子
要看當事人 捨不捨得 暫時放下 享受以後可以拿起來
你能掌控的就是 自己薪水 跟 想法
選擇穩定生活 會讓你沒想法 做法
先看清楚自己能用的資源
掌控他 用錢賺錢 才是最快的方式
也有人22K存一桶金後 開始自己人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