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友達跌到幾塊可以買,大家猜看看?彩晶我可以猜猜看,1元以下?(2019/8/15再次改回原標題,5-6元已經達陣。)

群创高层人事异动 或推动面板事业分拆、整合与上市

发布时间:2018/4/25 11:22:06 编辑:hxr

提要: 鸿海集团面板事业版图扩张,群创董事长王志超目前是集团K次集团负责人,主导广州和美国建厂。

广林达

鸿海集团面板事业版图扩张,群创董事长王志超目前是集团K次集团负责人,主导广州和美国建厂。近期外界传出今年股东会前王志超将辞去董座职务,专心带领集团新厂建厂事务,群创董座则是规划由去年才从台泥转战鸿海集团、外号「水泥王子」的洪进扬接任。

对此群创表示,群创董事长依法系由群创董事会之董事们共同推派,目前未召开董事会。对外界传言,不便回应。

鸿海集团去年接连宣布将在广州兴建10.5代厂,也规划在美国打造从面板前段、后段到整机制造的一条龙生产线。广州10.5代厂动土的时候,王志超就现身在动土典礼上,并且主导10.5代厂的建厂任务。接下来美国的建厂规划也会陆续定案,王志超是鸿海K次集团负责人,势必会更加忙碌,因此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有意让王志超卸下群创董座职务,专心筹划新厂和面板事业布局。去年就传出王志超将异动,不过因为牵涉内部人事安排牵一髮而动全身,找不到接任人选,因此仅升任萧志弘担任总经理,分担群创日常营运业务。

去年下半年前台泥国际总经理洪进扬悄然离开待了5年的台泥集团,不久就进入鸿海集团。近年来鸿海集团积极推动旗下公司上市,外资出身、娴熟财务操作的洪进扬获得郭台铭青睐。特别是面板事业旗下除了夏普、群创之外,有机会推动上市的公司还有SDP、深超,有意让洪进扬来主导面板相关事业体的上市大计。不过洪进扬没有面板相关背景,因此去年就让洪进扬进入群创、担任王志超特助,从旁学习,并且规划今年股东会后接任群创董事长。

年约45岁的洪进扬,曾在瑞士信贷、高盛证券各服务5年,2011年转战巴黎证后,都掌管传產组。2013年则是应前台泥董事长辜成允之邀加入台泥,在投资圈有「水泥王子」美誉。水泥王子洪进扬可能空降群创担任董座,后续如何推动鸿海集团面板事业体的分拆、整合与上市,备受市场关注。

==========================

找了個證券和投資背景當董座=>如何美化、分割和合併,達到吸引銀彈的最佳效果!
國巨攀新高 榮登股后


 方歆婷/台北報導

2018/05/11


繼2000年4月12日被動元件族群由禾伸堂創下999元天價後,國巨昨(10)日股價再攀歷史高峰、達845元,擠下信驊、精華等,勇奪台股股后寶座,睽違18年後,被動元件再領風騷。

 被動元件族群強者恆強,除了國巨外,包括奇力新、大毅、華新科、禾伸堂、日電貿及信昌電等7檔被動元件股,成交值合計高達304.45億元,佔整體成交量近26%,成為大盤的主戰場。

龍頭指標股國巨昨日氣勢非凡,股價在盤中即超越信驊和精華,股后寶座在望,尾盤再加足馬力、強勢漲停,終場收在845元,不僅再度改寫歷史新高紀錄,更奪下台股后冠,股價僅次於大立光。

此外,國巨融券及借券張數亦持續攀高,國巨融券張數攀升至2,965張、借券賣出餘額亦攀升歷史高峰達14,928張。

事實上,被動元件產業曾在千禧年前後景氣大好,當時,相關個股包括華新科股價漲至328元、天揚漲到214元、華容到83.5元、立隆漲到277元,而未減資前的國巨股價為150.5元,至於禾伸堂則以999元榮登股王,締造被動元件上一波的大行情。

然而,在供應平衡、價格下殺後,被動元件也曾慘跌,國巨股價甚至出現3.01元低價、禾伸堂也跌至16.05元;所幸,隨科技時代來臨,新趨勢爆發帶動產業景氣回溫。

玉山投顧表示,今年來國巨併購動作不斷,年初由旗下奇力新以換股方式合併美磊,凱美又入股保護元件廠佳邦,持有股權逾19%,間接取得鈺邦部分股權,又即將收購君耀-KY,提供客戶一站式購足服務,增加客戶黏著度。

日盛投顧日前出具報告,對國巨投資評等為「買進」,目標價由784元上修至888元,潛在漲幅20%。主要由於在於國巨今年首季毛利率與4月營收皆優於預期,因此上修2018年獲利;其次是日系廠商轉進車用,有利國巨承接轉單,同時,積層陶瓷電容(MLCC)漲勢未歇。而這兩大利多皆有助於國巨後市看好。

====================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3元-> 800元(今年河東)

200~300億減資到 35億,EPS +-都很大=>利多好炒股

未來河西 800->3元

減資有兩種,發現金減資,不發現金打消虧損直接減資

友達何時可以?今年減資到 100億,明年EPS-10~-20元,股價跌到慘兮兮, 130元->10元,搞不好會像國巨一樣浴火重生,

股本低才會有人想要大炒特炒,漲到沒有本益比,只有本夢比。
不是大立光!國巨股價漲幅已愈800% 高居全球之冠

2018/05/10 09:54:00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日前股王大立光公佈4月營收,股價因此漲個不停,昨(9)日盤中一度漲到4165元,但其實除了大立光外,還有一家股票從去年至狂漲超過800%,市值增加了約2424億新台幣,是全球股票冠軍。

不是大立光!台灣這支股票漲幅超過800% 高居全球之冠國巨 YAGEO圖/翻攝自臉書 ID-1353499

▲國巨股價去年至今狂漲超過800%。(圖/翻攝自國巨臉書)

據《彭博社》報導,生產電容器、電阻器的國巨,股價從2017年至今已漲了844%,漲幅在股票分析商MSCI(明晟)有追蹤的股票中高居全球之冠,第一季的獲利是去年的4倍之多,4月營收相較去年也成長了99%。

不是大立光!台灣這支股票漲幅超過800% 高居全球之冠國巨股價一度突破800大關圖/翻攝自Yahoo奇摩股市 ID-1353502

▲國巨股價今日一度突破800大關。(圖/翻攝自Yahoo奇摩股市)

此外,今日股市開盤後,國巨股價更在12分鐘內跨過800大關,隨後在800元上下起伏,到目前為止最高點達到803元。

=================

一年也賺沒多少錢,今年又特別美化財務,不知賣了什麼東西,股價漲到 800多,愛炒股票的下場,愛用大錢搞併購,發布一堆大利多,準備反轉向下,這家公司下場也會很淒慘,今年除權除息的放空好標的。

準備一路歸西,做好放空的準備。這個也是不錯的標的,比友達跌得快多了,如果有賣權可買的話,利潤會非常大。

近期已經買進一檔股票目前快速獲利中,這次真的要抱牢,希望2個月內像威盛一樣狂飆,預計賺個 2~3倍後,再看看狀況飆速減緩後大賺出清後,再來放空被動元件的股票!

moneygod wrote:
不是大立光!國巨股...(恕刪)


當年買了飛利浦被動元件廠,結果人才跑到華新科
鴻海減資2成利於「股價、配息」 郭董64億入袋

TVBS新聞網

2018年5月12日 下午 12:20

鴻海首次宣布減資2成,分析師認為鴻海股本太大,透過減資有利於股價攀升,給股東配息也會增加,因此吸引投資人跟法人買鴻海股票,加上這次減資跟現金配息股東能領回4塊錢,以郭台銘擁有162萬多張股票計算,等於64.87億直接入袋。

鴻海資深處長龔文霖:「以辦理現金減資金額,346億1447萬。」

選在週五晚上,鴻海宣布公司成立27年來首次現金減資2成,發給股東2塊現金股利,並且發行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只是這減資目的分析師認為跟鴻海股本大很有關。

資深分析師李永年:「鴻海今年賺的錢,盈餘跟去年是一樣的話,那明年的EPS就可能達到9.6元甚至10塊,這給一般投資人甚至於法人投資人的觀點是完全不一樣的。」

畢竟鴻海股本1733億,減資後只剩1386億,雖然還是多,但減資發放的股利多,投報率增加,自然股民、法人都會去買鴻海股票利於股價攀升,郭台銘甚至說過股價沒到2百他絕不退休。

鴻海這回減資加上現金配息,等於一個股東能領回4塊錢,以郭台銘擁有超過162萬張股票計算,64.87億直接入他口袋。

資深分析師李永年:「如果增資的話他可動用的資金會比較多,對小公司來講增資比較有利,對大公司來講減資或許比較有利。」

鴻海資深處長龔文霖:「FII的部分因為它是上市緘默期,所以我們沒有辦法評論。」

鴻海強調減資跟子公司FII在大陸上市無關,但週五晚上7點半開記者會,隔了4小時大陸證監會宣布核准IPO申請,時間點巧合也很難不讓外界做文章。

===========

鴻海看來要變成 控股公司,但股本太小、資金太小、獲利能力和三星差得太遠,想和三星同等級還差很遠!







目前這個大盤還沒有死,

1.日線已經突破短中長移動平均線,加上美國景氣還不錯持續升息當中,有可能形成回升行情,指數來來回回形成另一座山。

2.周線K線向上突破,中短移動平均線然然上揚,可能目前才走在左肩的狀況

3.月線還沒有看到頭部形成,短中長移動平均線還往揚,只有短期移動平均線漸漸往平行走,表示正在形成頭部初始階段,
大盤大概會在這邊上上下下一段時間,K線往下突破短期移動平均線,短期移動平均線往下彎,空頭第一階段才會成形。

========================

不過,漲這麼多,個股差異非常大,友達、群創目前看來已經領先大盤是在走大空頭的走勢。

有些股票是在走投機行情的最後階段養與套,有些股票卻開始走大多頭行情。

morphine0821 wrote:
當年買了飛利浦被動...(恕刪)


所以也順便造就華新科,華新科競爭力往上提升!

順便問一下,國巨認售權證怎麼買,有哪幾筆,有效期限目前是多久?

權證還沒有投資過,拿一小部分錢投資認售權證是可以期待更多的獲利。
一類生在中國面板廠的實習觀察:重金挖台幹、國家撐腰賣不出去也硬幹

2017/03/10

林子鈞

中國在面板上的野心,說出來真的會嚇死你

我在 2016 年曾赴中國的面板廠實習。當初只是因為想了解中國的面板產業發展如何,會不會影響到台灣,還有只是想跨領域接觸了解一個自己從未了解的領域。

身為一個一類組的創業者,常常只能想一些商業模式啊、電商、消費品創業啊,雖然也有結識不少科技創業者,讓我對這塊有基本的認識。但說真的面板這種超級資本密集的產業,絕對是我們這些雛鳥無法理解的。

因為 面板是一個前期投資超龐大的企業,那是國家級的遊戲。

總而言之我就拿到去中國電子市場營銷部實習的機會了,到了南京的中電熊貓面板 6 代廠。

這邊做一個簡單的名詞解釋,我們說的這個幾代幾代廠,是指能切割的玻璃尺寸,基本上能切割的玻璃尺寸越大,你每次切割浪費的玻璃就越少,但技術難度也越大。所以為什麼要追求高代廠,一方面是你能做的尺寸更多樣化,一方面就是 COST DOWN。

每提升一代,技術層級也會有一個落差 ,這是因為你每次要切割的玻璃越大,你要建置整套的自動化流水線,就會更困難跟複雜,存放也會是很困難的問題。因為這可是玻璃啊,稍稍沒弄好就會碎得乾乾淨淨。

所以每一個「代」的躍進其實都是一個技術的升級,這也是為什麼台灣要限制面板廠技術出口,不能把台灣最新的技術輸出。

因為 這一出口,就等於把技術機密送出去了 。

一到面板廠,我感到最訝異的是,這間面板廠 所有的主管,總經理、副總、各部部長,除了管財政的以外一概是台灣人。

他們全都是被 「台幣金額直接翻人民幣」的五倍以上薪水挖來中國的。

無論你信或不信,台灣的面板在世界都是頂尖等級, 群創、友達這些都是世界前五強的水準 。在權威市調公司眼裡,這兩間都是前三的常客。

台灣的面板高階主管被挖走,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因為這代表 技術、經驗外流 。前面已經談了建設高端廠的困難。 有了這些台灣來的技術人才,能彌補中國的面板廠缺陷。

中國耗費重金從台灣挖來高階主管,這是因為他們把面板視為「戰略產業」,已經是國安等級的考量。

這是中國政府的慣例,他們習慣把重要的產業由國家掌控,就算不是國家親自經營,也是持有大量股權。

他們認為, 未來面板一定會是重要資源,若是中國不能自行掌控,這會讓中國淪為俎上之肉,任人宰割 。所以他們才要建立自己的面板供應體系。所以中國的面板廠有恃無恐,產品賣不出去還是硬幹, 反正國家頂著,蓋就是了 。

中國台幹的悲哀:想衣錦還鄉,但家鄉的人可不是這樣想

我在這次實習期間有幸結識兩位來自台灣的部長,跟他們聊天讓我對面板產業獲益良多。

他們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或許就是為什麼要來中國?

「台灣的面板廠,這幾年已經都沒有大筆的投資了,但 中國不一樣,中國這幾年投入面板廠的資金非常可觀。」

他邊點菸,邊認真地跟我說。

技術支持部部長是個老菸槍,一臉浪子樣,結婚想都沒想過。

「這無關個人的薪資問題,而是產業前景。如果台灣的面板業有足夠的前景,我也不一定要來中國」

這是他的心裡話,他始終認為我們這群台灣學生跑來中國面板廠實習幹嘛,這年紀的學生不都在想要怎麼找到工作嗎,根本不會想要到中國來。

「我是真的搞不懂你們來這要幹嘛」

他呵呵呵的笑,吐了一口菸。

市場部的主管,就相對來說是個比較典型的業務人,金邊眼鏡,西裝,他當年在台灣也是蠻大咖的業務主管。

「做這個面板業的業務啊,就是一句話,人脈。」

他喝著啤酒,表情很篤定。

「面板業的圈子很小,如果你能在對的時間,找到對的人解決問題,那你就是個好業務。這也是我的價值所在。」

這是他對面板業業務的定義,他認為面板業的業務是很特殊的,做這行不單純只是拉訂單。

這也是台灣面板人才外流的問題, 如果這樣一個握有良好人脈的業務主管被挖走了,那就等於台灣的面板廠頓失所有過去的良好人脈 。

市場部部長他是個單純的文組生,當年會進面板業也只是因為意外,他當年跟所有的新鮮人一樣,亂投履歷到各個看起來還行的公司。

剛好他投到了一間草創不久的面板廠,他去面試的當天,老闆只問了他一句話。

「你會喝酒嗎?」

「還行。」

「明天來上班。」

就是這樣莫名其妙地踏入了面板業,每天都喝到半夜兩點,隔天七點起床,卻從沒有一天遲到,這就是他在面板業務界橫掃的核心技能。

聊到他為什麼到中國,他嘆了一口長氣。

「我的小孩才在念幼稚園,我老婆留在台灣照顧他。我三個月才能見他們一次。」

他每次回台灣都不過一個禮拜,中國公司包了他所有的交通費,包含機票,每個月四張。

「但我真的很不常用完四張機票,我的生活幾乎都在飛機上度過。」

光我在中國的一個月,市場部部長就出國兩次,可見他有多忙。

「每次回台灣,我大概就是回家住兩天,接著就要直接到機場飛往某個國家。每次在床上醒來,都要先想一下我在哪裡。」

因為太常出差,為了方便,他在台灣買的房子,就在機場旁邊。

「如果在台灣工作很有前景,誰想要離鄉背景呢?」

在這次談話的最後,他說了這麼一句。

這句話是我在這趟旅行裡面感觸最深的一句話。聽了讓我非常痛心,在回台灣的飛機上,我依然還在思考這句話。如果可以不用離鄉背井討生活,誰想呢?

台灣的社會熱愛去批判那些前往中國工作的人,但若台灣能夠給我們足夠的薪資、好的工作,誰想要離開呢?我去過中國很多次,實習、工作、受邀參訪創業基地。不得不說過去我們看不起的中國,在今日能提供給台灣年輕人的資源是台灣的 N 倍, 單說我去的那些創業基地開的優惠好了,台灣不超過 3 家比得上,但我去參訪的甚至不是中關村的頂尖創業基地。

這不只是市場問題,台灣的經濟能力說真的也不是差到哪裡去。如果台灣真的願意、重視的話,我不認為拿出的會是這種條件。

這也不單單是中資挖台灣人問題,而是中國對台灣人才渴求, 台灣人才在中國工作的門檻也是最低的,因為語言文化相近 。如果同樣都是人才,中國會挖的比歐美還要認真,台灣人才對他們來說有相對的重要性。

所以台灣人去中國工作 不應該被視為是一種政治選擇,而只是市場經濟的必然 。

我想起了當年很喜歡的一個電競主播,他後來選擇去中國播報比賽,大家瘋狂的抨擊他、諷刺他,他在出國前一天開的實況,同樣也是說了這麼一句話。

「如果可以,誰想要離開台灣呢?」

台灣真的是我 21 年的人生裡最喜歡的地方,每次回到台灣都有一種「還是這裡最好」的感觸, 如果真的可以,誰想要離開家鄉去找工作呢?

中國的畸形國企文化,政治才是真理

我去的面板廠深受賣不出去的困擾,雖然多多少少賣給一些專門製作低階手機的公司了,但 因為中央政策是「滿產滿銷」,因此他們要一直維持滿載的產能,產品卻一直賣不出去 。倉庫都滿了,還是瘋狂的產出。

同時 面板廠的重要策略,就是要決定你要做幾吋的面板。

簡單來說就是要做手機、電視、平板還是筆電,而 中國政府希望他們做智慧型手機的面板,恕不知剛好遇到智慧型手機全球銷量衰退 ,公司業績雪上加霜。

但有趣的是 業務部的同事從不加班,每天準時五點下班,只有主管都自己搞到半夜 。

我實在是太好奇了,就跑去問了業務部的同事「欸欸欸,為什麼產品都賣不出去,你們還沒怎麼加班啊?」

我同事哈哈大笑,他說「關我什麼事啊,賣不出去是公司的事啊!」

我覺得很訝異,雖然我事前了解 中國的國企員工就相當於公務員,公司不能任意開除他們,他們也享有非常好的福利 。通常能進央企的,都有一點家世背景,而且這在結婚條件上是一個大加分,就像過去的台灣社會也特愛公務員一樣。

但這樣不把公司的業績問題當己任的方式也蠻特別的,總是主管自己累得要死。後來跟一個到上海房產國企工作的朋友交流,才知道原來這是 中國國有企業的常態— 員工輕鬆,主管累死。

但更弔詭的是, 中國央企的薪水爆低 ,我認識了一個以前在北京廣告公司工作、自己創業失敗,被父母勒令回家鄉工作的業務。

「公司薪水低的不可思議,我這輩子領過最低的薪水」他嗤之以鼻。

雖然央企員工有高社會地位、好福利,但薪水低得嚇人。

我們同行的一個台大化學系碩士學姊,他問了中國主管如果他到這裡工作的起薪是多少,主管想了想,告訴他大約是 4000 人民幣左右,相當於台幣兩萬。但他們的生活花費卻沒有比台灣便宜多少。

相同的學歷在台灣的面板大廠可以領到 40000 左右(學姊提供的情報,不確定有沒有含獎金分紅),可見中國的面板業基本薪資依然是偏低,當然這是二線城市南京的薪資水準。

中國實習體悟大致分享完了。主要是想讓沒有接觸過面板業的大家簡單理解面板產業的專業名詞跟概況。

中國總有一天會害死台灣面板業

寫這篇文章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前幾天郭董的新聞,可以參考這篇: 郭台銘奇襲三星,到中國搶當面板皇帝——咦,怎麼不投資台灣?

這次 他在中國投資了 2800 億建設 10.5 代廠 ,雖然不管說他投或不投,我認為中國未來都會成為台灣面板業的重大威脅,這包含 他們硬幹累積出來的產能,跟國家政策支持還有較便宜人力造就的低成本 。

但他這一投,我認為或許會是台灣面板的一次 重大毀滅性打擊 。

首先,中國現在最普遍的就是 6 代廠,10.5 代廠的投資會讓他們的技術爆衝,直接追上台灣,這會讓台灣現在的面板技術優勢盡失 。更別忘了郭董現在手上有群創、夏普,這個投資到中國,很可能會讓直接讓中國的面板技術直接幹掉台灣。

郭董的新投資也會讓中國的面板產能大增,這是郭董的「一條龍」策略裡面不可或缺的一環。但面板的購買者少, 供過於求的狀況下只會穀賤傷農,大家都殺價殺到見骨。 台灣的面板本來就不以低成本見長了,在殺下去真的會虧到崩。

三,郭董對中國的大舉投資會更完善他們的產業環境,從高技術密集、低技術密集、製造業、到創業的蓬勃動力,這是世界上所有國家裡面最完整的產業鏈。面板一直是台灣最關鍵的產業之一,貴為兩兆雙星,又是世界第二的水準。 郭台銘的這次投資可能會讓中國成為未來的面板生產重鎮,取代台灣的位置。

前面曾經說過,我的技術支持部主管說台灣近年已經沒有大筆的投資建廠,堪憂嗎?超堪憂啊!因為 中國的面板崛起史裡面有很重的台灣色彩,甚至可以說是台灣人一手帶起來的。

我認為這不能怪他們,只能說台灣的產業環境可能已經出現問題, 從面板可以看到台灣嚴重的人才外流情形 ,我們的戰略產業人才都被鄰國挖走了,本國還能有什麼競爭力?

我們或許該認真思考的是, 為什麼郭董這次投資不是選擇投在台灣?為什麼這些人才不是選擇留在台灣?

我相信這遠遠不是政治立場問題,若不解決這問題,台灣或許根本別想當亞洲矽谷,沒有人才、沒有資金,談什麼創新?
===================

面板的未來在台灣?

資金、人才、市場、政策、品牌、產業定位、產業鏈、關稅、區域聯盟?

郭台銘奇襲三星,到中國搶當面板皇帝——咦,怎麼不投資台灣?

Posted on 2017/03/08

今周刊 今周刊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郭台銘即將在中國投資兩千八百億,蓋一個超先進又超高產能的面板廠,這消息不能不知道,因為面板是台灣的兩兆雙星,重要產業。

郭台銘此番投資為什麼沒有選擇台灣?為什麼不投資群創蓋新廠,而是在中國蓋新廠?這是台灣應該要思考的命題。(責任編輯:林子鈞)

「我要造一座城,是科技新城、是中國矽谷!」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放下豪語,描繪願景。鴻海將在廣州南香山腳下的增城,建置全球最大的 10.5 代面板廠,總投資金額高達新台幣 2,800 億,這也將是郭台銘力戰勁敵三星、京東方,競奪世界第一的作戰碉堡。

在此同時,兩千公里之外,三星集團因應三星少主李在鎔將在 3 月 9 日受審,宣布解散有「集團神經中樞」之稱的「未來戰略室」,未來 59 間子公司改以董事會為中心、各自獨立經營,《韓聯社》甚至評斷,三星集團實際上已經解體 。郭台銘說:「人家(三星)現在正處於困難時期,我們就別再打擊他們了。」

李在鎔的落難,給鴻海面板王國一個絕佳契機,發動奇襲,一舉登頂。

傾盡千億 謀略快狠準,他,勢在必得

這個斥資約台幣 2800 億元的大手筆投資案,預計 2019 年完工, 每月產能為 9 萬片玻璃基板(尺寸 2940mm x3370mm),屆時每年創造 920 億人民幣產值 。

「我們要生產 8K 面板,為未來的海量、影像、大數據市場作準備,8K 會帶來下一個產業革命。」郭台銘表示:「我們生產的 65 吋電視,人站在 2 公尺外的距離,都可以看到清晰畫面。如果用在醫療,8K 影像可以讓手術更精準,也可以用在安全監控、車聯網、奧運賽事,市場潛力太大了!」


然而,細數鴻海跨足面板事業近 14 年來,儘管技術、產能皆已累積一定基礎,但他想登峰,必須先成為巨人,才能打敗面板與液晶電視的三星。

因此,郭台銘義無反顧地以驚人手筆,大膽加碼面板業。2012 年,郭台銘成功入主堺工廠(SDP),掌握全球良率最好、品質最佳、產能最大的十代廠大面板; 去年 4 月入股夏普,欲以 SDP 堺工廠做先鋒、擴大面板出海口,迎戰三星。

今年,郭台銘再次展現作戰速度,廣州增城這座全球最先進 10.5 代廠,從簽約到開工僅花 60 天,力拚 3 年後產能世界第一。他甚至信心滿滿地喊出:「《中國製造 2025》目標是 2025 年達成,但我希望 2020 年就達成目標。無論技術、產量、效率、產品應用,都是全球首位。」

有 SDP 技術與量產品質做後盾,搭配移師大陸的成本控管、政府補助,郭台銘得以打造全球產能最大的 10.5 代廠,產能、品質能左右市場,就能取得話語權,把三星踢下來。

郭台銘圖謀「全球第一」如此迫切積極,源自於「成長」的壓力。

43 年首度衰退 擴大面板銷量 拉動成長、進逼三星

2016 年,鴻海業績出現創立 43 年來的首度衰退,郭台銘向所有員工及股東鞠躬道歉,為了拉動成長,他必須站在未來的趨勢上,把鴻海最核心的組裝代工業務,進一步往上游關鍵零組件垂直整合。只是,面板產業近年因中國大舉投資已顯得擁擠,明、後年面板業恐供過於求,郭台銘要如何因應?

「SDP 能靠著老郭虧轉盈,一旦面板廠搬到大陸,更能降低成本,優勢更大。」業界人士點出關鍵。一直以來,三星穩居全球液晶電視龍頭,但若將時間拉回 2013 年,夏普才是當年液晶品牌的冠軍,直到金融海嘯後排名才一落千丈。郭台銘喊出要讓夏普「重返榮耀」,下達「今年夏普電視倍數成長」的作戰指導原則,就是看準了,若夏普重返全球前三大,就能進逼三星。

目前 三星顯示器擁有全球逾九成小尺寸的 AMOLED 市占,是蘋果唯一供貨選擇 ,樂金則在大尺寸 AMOLED 取得絕對領先,量產能力強,如何追趕兩家,是郭台銘下一個挑戰。
==========================

郭董的雄心:面板全球第一,如果友達主動提出合併,可以提早完成,台灣也可打這場國際盃,順便德點利益。
制覇 鴻海流 奇襲全球

撰文:劉俞青、林宏文

日期:2016-12-21

分類:焦點新聞

文章出處:今周刊1044期

制覇 鴻海流 奇襲全球


2016年「鴻海流」席捲全球, 拿下夏普讓郭台銘如虎添翼,制霸四方, 也把鴻海推向全球科技業的制高點, 引來美、中、印等大國領袖爭相拉攏, 郭台銘的下一步會是美國? 《今周刊》揭曉回美製造的最新進度, 以及全世界戰略布局。

十二月十四日,當全球科技業都把矛頭鎖定夏普明年度不再供應三星面板,鴻海、三星大戰一觸即發,韓國媒體以「鴻海的奇襲」頭版報導,網路熱烈討論之際,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其實正搭乘私人飛機,飛往下一目的地——日本。

座艙內的郭台銘心情喜憂參半,一方面,為了夏普大電視在中國的雙十一、雙十二購物節開出紅盤心情大好,但也因此惹惱夏普多年的經銷商,特別要飛去日本安撫。


有了「夏普」這張牌之後,郭台銘在面板事業的籌碼已完全不同,盤點過與對手的利害關係、計算過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後,便一聲令下,對面板客戶宣布漲價,甚至,給三星提出「漲一倍」的面板報價,擺明「這個客戶我丟得起」。這就是郭台銘,一出手,就拿到話語權,令市場騷動。


如今的鴻海帝國幾乎征戰全球,從中國到印度,從墨西哥到捷克,甚至規畫回到美國生產,全球員工數高達一二五萬人,是目前員工數最多的製造工廠。全世界都已變成他的主戰場,這座「移動的城堡」抵達,必定會引起產業地震,日本媒體甚至創了「鴻海流」新詞彙,來形容郭台銘的管理方式、行事作風,以及他征戰全球的企圖心。


自從今年四月,鴻海正式以每股八十八日圓、共三八八八億日圓購併夏普的那一刻起,拉開了郭台銘二○一六年征戰全球的引線。


先是燃起韓國三星的恐懼,針對川普當選總統後,要求企業「返美製造」的政策,鴻海也罕見地在十二月七日發出聲明:「鴻海目前正初步評估美國地區潛在的投資機會,藉此擴增當地營運業務。相關投資尚未正式定案,鴻海會繼續與美方相關單位直接討論,並根據雙贏的條件公布相關計畫細節。」


這份聲明,恐怕是鴻海近年僅次於投資夏普之外,最重要的宣示!


前一天,日本軟銀(Soft Bank)執行長孫正義走進美國新當選總統川普的辦公室,遞交了一份投資美國企畫書,其中包括富士康未來將投資美國七十億美元、創造五萬個就業機會。


企圖征戰全球
一份聲明,掀起科技業震盪

事實上在川普之前,郭台銘已經不止一次提到著手規畫「回美製造」的議題,但就實務面而言,初期仍是會以自動化比率高、善用機器人、人工智慧(AI)等在地優勢的領域為主。


在這個原則下,根據本刊掌握的消息得知,初步會是投資大尺寸、十一代面板廠,所生產以供應美國市場為主;但長期而言,汽車產業可能是回美製造的主軸。此舉一方面是因汽車的單價高、毛利高,自動化比率更高於3C產品,符合美國製造的屬性;另一方面,則是電子產品已布重兵在中國,要大舉遷移沒有效益。


一宣示前進美國的計畫,來自美國各州的邀約立刻如雪片般,飛進郭台銘辦公室,各州政府熱情對鴻海招手,誰都想搶到郭台銘到美國的第一個投資案。


聲明發表後一星期,在中國微信頗具分量的自媒體《悅濤》,發布一篇《不要讓富士康跑了!》的文章。內容提到,「中國實體產業真正有機會升級的,是富士康這樣有積累、有資源、有生態連接能力的『傳統企業』,不是那些追逐風口的『新興產業』」。


同一時間,印度對富士康的招手沒有停止,今年鴻海股東會上,郭台銘親口證實,光是去年就去了印度兩趟,「我是少數被印度總理莫迪請到家裡吃飯的企業負責人。」


不一樣的格局
買下夏普66%股權,躍國際舞台

一時之間,郭台銘成了美國、中國、印度與韓國角力競合中的最大公約數,這四個GDP(國內生產毛額)加總將近全球一半比重的國家,爭相較勁拉攏;郭台銘一言一行,牽動全球科技業。


前不久,富邦文教基金會針對台灣小學生進行有趣的問卷調查,其中問道「誰是有錢人?」有超過三成的學童答案是「郭台銘」。他的財富、身家,有許多媒體與機構都計算過,但除了龐大的財富之外,郭台銘三個字還代表什麼?


從今年四月二日開始,「郭台銘」三個字有了不同的格局與想望。


當天,郭台銘在日本大阪府堺市的堺顯示器公司召開記者會,向全球宣告,來自台灣的鴻海集團,入股日本百年老企業夏普六六%的股權。現場湧入全球近五百名記者,就連郭台銘高齡九十一歲的母親初永真,都搭郭董的私人飛機親自到日本見證,與會的人都感受到郭台銘那份激動又壓抑的民族情緒。


當天還發生一段幕後插曲,現場的布置按照郭台銘指示,高高掛起日本國旗與中華民國國旗,當下有幕僚覺得不妥,認為富士康在中國事業很多,因此委婉提醒郭董「一定要放上中華民國國旗嗎?」

郭董立即回說:「當然要!我為什麼不能放自己的國旗?」


記者會順利落幕,但事後中國以 《反托辣斯法》審查程序延遲為由,讓夏普案未能在既定的六月底前完成注資,拖到八月初才底定。


不改商人本色
民族情感濃厚,一秒就打回務實

郭台銘的意氣風發,一天就打回原形,加上日媒對郭台銘的報導,屢次出現「軍事化管理、獨裁者」等負面標題,讓他更沉潛低調,不僅沒有針對夏普案接受任何台灣媒體專訪,據悉,對內更定調為:只是「投資」夏普,不是「購併」夏普。


就連日前「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將「年度最具代表性併購獎」等四項大獎都頒給鴻海與郭台銘,但郭台銘都以鴻海「沒有購併」夏普而婉拒領獎。


「這就是郭董。」一位貼身部屬說,夏普案對鴻海跨入品牌、半導體絕對加分,但其中也包含郭台銘濃濃的民族意識。不過,郭台銘在成功購併之後,立刻壓低姿態,日本媒體從來只出現夏普社長戴正吳。最新一期的《日經Business》雜誌以「海盜船長郭台銘懷中的那把大刀」形容戴正吳,還有日媒稱戴「沒有強烈的領導氣勢,身段柔軟,言辭溫和有禮而堅定,與郭台銘風格不同。」


但不惜巨資,糾纏四年之久終於到手的夏普,郭董怎麼可能「軟軟」就好?拿下夏普的這二百多天,郭台銘待在台灣的時間明顯少了,幾乎每晚在廣東深圳的富士康龍華廠「戰情室」,為夏普挑燈夜戰。


「戰情室」內,有一面十二個螢幕組合而成的大牆壁,每個螢幕代表一個廠區。郭董只要指定哪一個廠區,一個小時後,屬於那個廠區的螢幕就會亮起,而所有該廠區的重要主管都會出現在螢幕內,由郭董主持視訊會議。郭董只要在戰情室內,透過十二宮格螢幕,就可以與全球所有廠區開會,即時掌握整個鴻海集團的最新動態,而屬於日本夏普的螢幕上,「戴桑」(戴正吳)的身影幾乎天天出現。


啟動夏普模式
郭董遠端緊盯,戴桑柔軟執行

同時,郭台銘下令要求鴻海重要的事業群(business group)負責人,每人負責認養一項夏普的產品,「必須幫夏普改善商品,降低成本、提高銷售,」長期觀察鴻海的前巴克萊資本證券分析師楊應超證實,鴻海正在切實執行「夏普政策」。


曾被郭台銘請到家中討論鴻海策略的楊應超,對鴻海向來有獨到深入的見解。他認為,鴻海應該會先把夏普現有研發出來的專利或半成品努力商業化,轉化為具體的營收,提高營收之後,就能提高毛利,讓損益表先活起來;等到站穩腳步,再回頭增加資本投入,發展夏普向來最擅長的高端技術研發。


回過頭來,內部整頓要先從激勵人心做起,郭台銘下令,在九月底帳上現金還很有限的情況下,咬牙買回夏普總公司對面的田邊大樓,重振風華的決心十足。緊接著,戴正吳連寫三封公開信激勵員工,並取消過去減薪政策,加發績效獎金。



此外,郭氏風格管控成本上場,郭台銘的兩架私人飛機都是自掏腰包買下,卻有九成飛行時間都在執行鴻海公務,不飛的時間,甚至可以租人。而且私人飛機一定要坐滿人才起飛;人數不齊,就找幾位主管一起搭;飛機起飛後,就得拿著筆記本坐到郭董身邊,全程開會。


戴正吳把「鴻海流」的這套精實風格搬進夏普,他從自身做起,不支薪、取消社長配車,把過去夏普高層主管那一套,出入豪奢、住高級飯店、吃豪華美食的陋習全都取消,甚至自己拎著行李搬進宿舍。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四到九月的財報出爐,夏普營收雖然還是衰退二八%,可是在嚴控費用的要求下,銷售成本大減三二%,讓今年上半年繳出一份轉虧為盈的成績單。


但長期要改善基本面,還是得想辦法提高營收,因此郭台銘近期露面,幾乎都是為了「賣夏普」。例如十月中出席阿里巴巴在杭州的雲棲大會,唯一一次接受中國網媒「虎嘯網」採訪,都是為了雙十一、雙十二購物節賣大電視,共賣出十多萬組「七十吋送六十吋」的大電視。就連今年鴻海的股東會上,他都在推銷夏普的水波爐。


身為夏普「超級業務員」,郭台銘不止一次推薦夏普出品的黑色外形「捕蚊清淨機」,這台捕蚊清淨機,在蚊子不多的日本,其實並不受重視,反而是在台灣、東南亞蚊子多的地區賣得很好。郭台銘還下令多翻出類似的壓箱寶,大打夏普海外市場。


雖然這次光棍節賣太好而惹惱經銷商,「這也是典型的郭董性格,先做再說,錯了就立刻修正。」和郭台銘一起打拚多年,熟悉其個性的主管說,他的大方向通常不會錯,細節再修正,所有人都要跟隨他的節奏。


這尾巨龍決策快如風,但早上的決策,可能到下午就變了,底下的人或許還在執行上午的決策,常搞得整個鴻海人仰馬翻也是事實;只有一樣卻永遠不會改變,就是「郭令如山!」


有一個小故事可以說明,在購併夏普的最後階段,人在日本的郭台銘,前一晚,突然想到隔天的銀行團會議,某位主管應該到場,就急叩身在龍華廠的該位主管,必須在隔天一早出現在東京現場。


植入鴻海DNA
一句話 讓部屬馬上飛到東京開會

隔天上午,這位主管準時出現。同事驚訝問他:「你怎麼辦到的?」主管說:「我掛上電話,立刻從龍華廠搭巴士到深圳,再從深圳坐船到香港,然後趕半夜十二點的香草航空班機,五點多到成田機場,再飛車過來,八點不到就坐在這裡等了。」趕了一個晚上的路,連到旅館洗澡休息都免了,以免錯過時間。這說明了鴻海高層主管一接到郭董指令,就像被植入晶片,使命必達。


郭台銘在台灣期間,每天早上九點開會(以前更早,後因答應每天要送女兒妞妞上學才延後),鴻海人私下稱為「上朝」,參與上朝者除了重要主管外,還有「董辦室」成員。


這群由十一個次集團各推派三到五名年輕人組成的「董辦室」,直接由董事長管轄,所以才叫「董辦室」(董事長辦公室)。


透過這群年輕人,郭董可以更清楚掌握公司的狀況,而這些年輕人每天跟著「上朝」,在郭董的大辦公室中,圍著會議桌第一圈坐的是主管,外面還可再圍著坐三圈,就是年輕的「董辦室」成員。


有些年輕人才進鴻海沒多久,每天上朝的會議內容聽得懂也好、聽不懂也沒關係,看著郭董每天精神抖擻、聲音宏亮,站著開會罵人,聽久了就自然植入鴻海DNA了。


台灣版川普
鴻海「皇上」有意參選總統?

然而,充滿郭氏風格的「鴻海流」,跨海踏上東瀛,郭台銘一個華麗轉身,買下夏普,躍上國際舞台,集團已大到從中國、日本跨入美國,但回到台灣人民身上,還是不禁要問,這位鴻海人口中的「皇上」,有一天真的要出來選總統嗎?


這次本刊為了製作「年度風雲人物」專題,共訪問了十一位有過鴻海工作經驗的主管,其中五位已經離職、六位仍在職,有趣的是,五位離職主管的答案都是:「不知道最後會不會,但他一定很想。」而六位在職的主管答案都是:「不會!」
至於真正的答案,二○二○年的總統候選人,會不會出現這位全台灣人都熟悉的身影,答案,只在郭台銘自己心中。


暖男郭董 認養八八風災農地,打造全台最大有機農場
從91歲老母到兩歲女兒,都愛這一味


郭台銘的精力充沛,行程滿滿滿,別人開會偶爾會打個盹,他在會議上,則是從頭講到尾。


他經常隨身攜帶一個保溫杯,眾人好奇醫療團隊給的配方是什麼,讓他總是元氣十足。據說,有次開完會,他忘了把保溫杯帶走,一位年輕人一個箭步衝過去,趁其他人不注意之際,竟一口喝完,也讓郭董神話再添一筆。


鴻海內部有一支由百位醫療生技專業人士組成的「醫療團隊」,專門照顧鴻海集團員工的健康,包括「公司餐」上面要註明各種營養素、卡路里。其中有二十幾位專家,專門照顧家人與高階主管健康。


郭台銘曾說,「媽媽九十一歲,家裡還有兩歲的女兒,差距近九十歲,都是醫療團隊要照顧的對象。」


今年十月郭董生日前夕,事雜心煩,有鴻海高層當面祝他生日快樂,他竟回:「我不快樂。」


沒想到生日當天,他卻心情愉快地走進公司,原來是貼心的醫療團隊錄製了一段祝賀影片,裡面有郭媽媽給兒子的生日祝福,讓事母至孝的郭董看了超開心。

賣平價農產品 講求研發精神

身為全球最大製造業的掌舵者,郭台銘的飲食與情緒都得隨時照顧。家中吃的蔬菜,都是永齡農場栽種的有機蔬果。

永齡農場是二○○九年八八風災小林村滅村之後,郭台銘受託認養了五十多公頃的地,經過了七年多清理石塊、改善土壤,翻身成全台灣面積最大的有機農場。

雖是農業,但郭台銘還是希望有研發精神,連續兩年都賣出五、六千塊「總裁福貴糕」,就是採用永齡農場的糯米混合製成,不用蒸煮,常溫皆可保持Q彈,也是郭台銘愛吃的點心。


同時,農場也研發蔬果酵素,市面上有機酵素動輒三、四千元起跳,但郭台銘認為,鴻海不用靠農產品來賺錢,要求定價平實,永齡的酵素價格不到二千元,符合郭台銘對農場的定位——「給大家吃健康」。

其實,南征北討的郭台銘,對飲食並不講究,能捉住他的胃,就只有家中的廚師阿昌師傅。

郭媽媽曾經教已故妻子林淑如「海鰻水餃」與「雲豆包」(四季豆肉餡)等山西菜,林淑如過世前,囑咐阿昌師傅要繼續照顧郭家人飲食,這份傳家菜,至今仍是郭台銘最在乎的家鄉味。
==========================


有了「夏普」這張牌之後,郭台銘在面板事業的籌碼已完全不同,盤點過與對手的利害關係、計算過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後,便一聲令下,對面板客戶宣布漲價,甚至,給三星提出「漲一倍」的面板報價,擺明「這個客戶我丟得起」。這就是郭台銘,一出手,就拿到話語權,令市場騷動。

=>善用孫子兵法:

始計第一[編輯]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返回頁首

作戰第二[編輯]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其用戰也貴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於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冑矢弩,戟楯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萁稈一石,當吾二十石。

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故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故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返回頁首

謀攻第三[編輯]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闉,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為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衆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返回頁首

軍形第四[編輯]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有餘,攻則不足。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見勝不過衆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

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返回頁首

兵勢第五[編輯]

孫子曰:凡治衆如治寡,分數是也;鬥衆如鬥寡,形名是也;三軍之衆,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虛實是也。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

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彍弩,節如發機。

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治亂,數也;勇怯,勢也;強弱,形也。

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實待之。

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返回頁首

虛實第六[編輯]

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能使敵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進而不可禦者,沖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雖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衆而敵寡。能以衆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之所與戰者寡矣。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者也;衆者,使人備己者也。

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不知戰之地,不知戰之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而況遠者數十里,近者數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敗哉!故曰:勝可擅也。敵雖衆,可使無鬪。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措勝於衆,衆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勝,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成勢,無恆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返回頁首

軍爭第七[編輯]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衆,交和而舍,莫難於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故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軍將,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軍將,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

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分衆,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衆之法也。故夜戰多金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返回頁首

九變第八[編輯]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圮地無舍,衢地合交,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故將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於九變之利,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地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

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返回頁首

行軍第九[編輯]

孫子曰: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絕斥澤,惟亟去無留,若交軍於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衆樹,此處斥澤之軍也。平陸處易,而右背高,前死後生,此處平陸之軍也。凡此四軍之利,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

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丘陵堤防,必處其陽,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凡地有絕澗,遇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遠之,敵近之;吾迎之,敵背之。軍旁有險阻、潢井、葭葦、林木、蘙薈者,必謹覆索之,此伏奸之所處也。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其所居易者,利也;衆樹動者,來也;衆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達者,樵採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辭卑而益備者,進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陣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奔走而陳兵者,期也;半進半退者,誘也;杖而立者,饑也;汲而先飲者,渴也;見利而不進者,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粟馬肉食,軍無懸瓶,而不返其舍者,窮寇也;諄諄翕翕,徐與人言者,失衆也;數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先暴而後畏其衆者,不精之至也;來委謝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

故兵非貴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併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

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也。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故合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衆相得也。

↑返回頁首

地形第十[編輯]

孫子曰:凡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災,將之過也。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弛;吏強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將不能料敵,以少合衆,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是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視卒如嬰兒,故可以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返回頁首

九地第十一[編輯]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圍地,有死地。諸侯自戰其地者,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為輕地;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我可以往,彼可以來者,為交地;諸侯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之衆者,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地;山林、險阻、沮澤,凡難行之道者,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從歸者迂,彼寡可以擊吾之衆者,為圍地;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為死地。是故散地則無戰,輕地則無止,爭地則無攻,交地則無絕,衢地則合交,重地則掠,圮地則行,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所謂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敵人前後不相及,衆寡不相恃,貴賤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離而不集,兵合而不齊。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敢問︰「敵衆整而將來,待之若何?」曰:「先奪其所愛,則聽矣。」故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為客之道,深入則專,主人不克。掠於饒野,三軍足食。謹養而勿勞,併氣積力,運兵計謀,為不可測。投之無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盡力。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鬥。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無所之。吾士無餘財,非惡貨也;無餘命,非惡壽也。令發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臥者淚交頤。投之無所往者,則諸、劌之勇也。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敢問︰「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齊勇如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慮。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焚舟破釜,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聚三軍之衆,投之於險,此謂將軍之事也。九地之變,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凡為客之道,深則專,淺則散。去國越境而師者,絕地也;四達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淺者,輕地也;背固前隘者,圍地也;無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將一其志;輕地,吾將使之屬;爭地,吾將趨其後;交地,吾將謹其守;衢地,吾將固其結;重地,吾將繼其食;圮地,吾將進其途;圍地,吾將塞其闕;死地,吾將示之以不活。故兵之情:圍則禦,不得已則鬥,過則從。

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國,則其衆不得聚;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是故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於敵,則其城可拔,其國可隳。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犯三軍之衆,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衆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故為兵之事,在於佯順敵之意,併敵一向,千里殺將,是謂巧能成事者也。

是故政舉之日,夷關折符,無通其使;厲於廊廟之上,以誅其事。敵人開闔,必亟入之,先其所愛,微與之期,踐墨隨敵,以決戰事。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返回頁首

火攻第十二[編輯]

孫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隊。行火必有因,煙火必素具。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火發於內,則早應之於外;火發而其兵靜者,待而勿攻,極其火力,可從而從之,不可從則止;火可發於外,無待於內,以時發之;火發上風,無攻下風;晝風久,夜風止。凡軍必知有五火之變,以數守之。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水可以絕,不可以奪。

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費留」。故曰:明主慮之,良將修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返回頁首

用間第十三[編輯]

孫子曰: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故用間有五:有鄉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鄉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死間者,為誑事於外,令吾間知之,而傳於敵間也;生間者,反報也。

故三軍之事,莫親於間,賞莫厚於間,事莫密於間,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間事未發而先聞者,間與所告者皆死。

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因而利之,導而舍之,故反間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鄉間、內間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間為誑事,可使告敵;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於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返回頁首

答話[編輯]

「吳王謂子胥、孫武曰:『始子言郢不可入,今果何如?』二將曰:『夫戰,借勝以成其威,非常勝之道。』吳王曰:『何謂也?』二將曰:『楚之為兵,天下彊敵也。今臣與之爭鋒,十亡一存,而王入郢者,天也,臣不敢必。』吳王曰:『吾欲復擊楚,奈何而有功?』伍胥、孫武曰:『囊瓦者,貪而多過於諸侯,而唐、蔡怨之。王必伐,得唐、蔡。』」


吳王問孫武曰:「散地士卒顧家,不可與戰,則必固守不出。若敵攻我小城,掠吾田野,禁吾樵採,塞吾要道,待吾空虛而急來攻,則如之何?」武曰:「敵人深入吾都,多背城邑,士卒以軍為家,專志輕鬥。吾兵在國,安土懷生,以陣則不堅,以鬥則不勝,當集人合衆,聚穀蓄帛,保城備險,遣輕兵絶其糧道,彼挑戰不得,轉輸不至,野無所掠,三軍困餒,因而誘之,可以有功。若與野戰,則必因勢,依險設伏,無險則隱於天氣陰晦昏霧,出其不意,襲擊懈怠,可以有功。」


吳王問孫武曰:「吾至輕地,始入敵境,士卒思還,難進易退,未背險阻,三軍恐懼,大將欲進,士卒欲退,上下異心,敵守其城壘,整其車騎,或當吾前,或擊吾後,則如之何?」武曰:「軍至輕地,士卒未專,以入為務。無以戰為故,無近其名城,無由其通路,設疑徉惑,示若將去,乃選驍騎,銜枚先入,掠其牛馬六畜。三軍見得,進乃不懼。分吾良卒,密有所伏。敵人若來,擊之勿疑。若其不至,舍之而去。」


吳王問孫武曰:「爭地,敵先至,據要保利,簡兵練卒,或出或守,以備我奇,則如之何?」武曰:「爭地之法,讓之者得,爭之者失。敵得其處,慎勿攻之。引而佯走,建旗鳴鼓,趨其所愛,曳柴揚塵,惑其耳目。分吾良卒,密有所伏,敵必出救。人慾我與,人棄吾取。此爭先之道。若我先至而敵用此術,則選吾銳卒,固守其所,輕兵追之,分伏險阻。敵人還鬥,伏兵旁起,此全勝之道也。」


吳王問孫武曰:「交地,吾將絶敵,令不得來,必全吾邊城,修其所備,深絶通道,固其隘塞。若不先圖,敵人已備,彼可得來,而吾不可往,為寡又均,則如之何?」武曰:「既我不可以往彼可以來,吾分卒匿之,守而易怠,示其不能,敵人且至,設伏隱廬,出其不意,可以有功也。」


吳王問孫武曰:「衢地必先,吾道遠,發後,雖馳車驟馬,至不能先,則如之何?」武曰:「諸侯參屬,其道四通,我與敵相當,而傍有國。所謂先者,必重幣輕使,約和傍國,交親結恩,兵雖後至,為以屬矣。簡兵練卒,阻利而處,親吾軍事,實吾資糧,令吾車騎出入膽候。我有衆助,彼失其黨,諸國犄角,震鼓齊攻,敵人驚恐,莫知所當。」


吳王問孫武曰:「吾引兵深入重地,多所逾越,糧道絶塞,設欲歸還,勢不可過,欲食於敵,持兵不失,則如之何?」武曰:「凡居重地,士卒輕勇,轉輪不通,則掠以繼食。下得粟帛,皆貢於上,多者有賞,士無歸意。若欲還出,切實戒備,深溝高壘,示敵且久,敵疑通途,私除要害之道,乃令輕車銜枚而行,塵埃氣揚,以牛馬為餌。敵人若出,鳴鼓隨之,陰伏吾士,與之中期。內外相應,其敗可知。」


吳王問孫武曰:「吾入圮地,山川險阻,難從之道,行久卒勞,敵在吾前,而伏吾後,營居吾左,而守吾右,良車驍騎,要吾隘道,則如之何?」武曰:「先進輕車,去軍十裏,與敵相候。接期險阻,或分而左,或分而右,大將四觀,擇空而取,皆會中道,倦而乃止。」 吳王問孫武曰:「吾入圍地,前有強敵,後有險難,敵絶糧道,利我走勢,敵鼓譟不進,以觀吾能,則如之何?」武曰:「圍地之宜,必塞其闕,示無所往,則以軍?家,萬人同心。三軍齊力,並炊數日,無見火煙,故?毀亂寡弱之形,敵人見我,備之必輕。告勵士卒,令其奮怒。陣伏良卒,左右險阻,擊鼓而出,敵人若當,疾擊務突,前鬥後拓,左右犄角。」


又問曰:「敵在吾圍,伏而深謀,示我以利,縈我以旗,紛紛若亂,不知所之,奈何?」武曰:「千人操旌,分塞要道,輕兵進挑,陣而勿搏,交而勿去,此敗謀之法。」


又曰:「軍入敵境,敵人固壘不戰,士卒思歸,欲退且難,謂之輕地。當選驍騎伏要路,我退敵追,來則擊之也。」


吳王問孫武曰:「吾師出境,軍於敵人之地,敵人大至,圍我數重。欲突以出,四塞不通,欲勵士勵衆,使之投命潰圍,則如之何?」武曰:「深溝高壘,示衆守備,安靜勿動,以隱吾能,告令三軍,示不得已,殺牛燔車,以饗吾士,燒盡糧食,填夷井實,割發捐冠,絶去生慮,將無餘謀,士有死志,於是砥甲礪刃,並氣一力,或攻兩勞,震鼓疾噪,敵人亦懼,莫知所當,銳卒分兵,疾攻其後,此是失道而求生。故曰:困而不謀者窮,窮而不戰者亡。」吳王曰:「若我圍敵,則如之何?」武曰:「山峻谷險,難以逾越,謂之窮寇。擊之之法,伏卒隱廬,開其去道,示其走路,求生逃出,必無鬥志。因而擊之,雖衆必破。《兵法》又曰:若敵人在死地,士卒勇氣,欲擊之法,順而勿抗,陰守其利,絶其糧道,恐有奇隱而不睹,使吾弓弩俱守其所。」按︰何氏引此文,亦云「兵法曰」,則知問答之詞亦在八十二篇之內也。


吳王問孫武曰:「敵勇不懼,驕而無虞,兵眾而強,圖之奈何?」武曰:「詘而待之,以順其意,令無省覺,以益其懈怠。因敵遷移,潛伏候待,前行不瞻,後往不顧,中而擊之,雖衆可取。攻驕之道,不可爭鋒。」


吳王問孫武曰:「敵人保據山險,擅利而處之,糧食又足,挑之則不出,乘間則侵掠,為之奈何?」武曰:「分兵守要,謹備勿懈;潛探其情,密候其怠;以利誘之,禁其樵採。久無所得,自然變改;待離其固,奪其所愛。敵據險隘,我能破之也。」


孫子曰:「將者︰智也,仁也,敬也,信也,勇也,嚴也。」是故智以折敵,仁以附衆,敬以招賢,信以必賞,勇以益氣,嚴以一令。故折敵,則能合變;衆附,則思力戰;賢智集,則陰謀利;賞罰必,則士盡力;氣勇益,則兵威令自倍;威令一,則惟將所使。


《孫子占》曰:「三軍將行,其旌旗從容以向前,是為天送,必亟擊之,得其大將。三軍將行,其旌旗墊然音店若雨,是為天霑,其帥失。三軍將行,旌旗亂於上,東西南北無所主方,其軍不還。三軍將陣,雨師,是為浴師,勿用陣戰。三軍將戰,有雲其上而赤,勿用陣,先陣戰者,莫復其跡。三軍方行,大風飄起於軍前,右周絶軍,其將亡;右周中,其師得糧。」


又按︰《北堂書鈔》引《孫子兵法》雲︰「貴之而無驕,委之而不專,扶之而無隱,危之而不懼。故良將之動心,猶璧玉之不可污也。」《太平御覽》以為出諸葛亮《兵要》。又引《孫子兵法祕要》雲︰「良將思計如飢,所以戰必勝,攻必克也。」按︰《兵法祕要》,孫子無其書。魏武有《兵法接要》一卷,或亦名為《孫子兵法接要》,猶魏武所作《兵法》,亦名為《續孫子兵法》也。《北堂書鈔》又引《孫子兵法論》雲︰「非文無以平治,非武無以治亂。善用兵者,有三畧焉︰上畧伐智,中畧伐義,下畧伐勢。」按︰此亦不似孫武語,蓋後世兵多祖孫武,故作《兵法論》,即名為《孫子兵法論》也。附識於此,以備考。

=> 孫子,文武全才,文治武功謀略政治天下第一,倒是稱王的野望差一些。
=> 郭董稱霸全球的野望很大
  • 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