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

3481群創18元可以追嗎?( 第一次更改標題2017.06.26)

nov4 wrote:
股票價值比你想的複...(恕刪)

股價是波動的,有峰有谷有中間值。你講的市值蒸發,是股價行進中的某幾天,但也有叫做市值暴漲,也只是某幾天。

公司的價值主要反映基本面(淨值倍數、新的營運結果......),新的幾期營運結果進來會形成某些新的點和斜率,但這變化較慢。
股價則會不斷上漲或下跌或持平。人心波動和主力拉抬決定某段期間之股價,但長期的股價最終得沿著價值的斜率曲線上下波動。如果你多跑長期股價統計資料就知道了。

老闆該做的是好好經營,把公司價值提高,讓價值(淨值)和斜率變好。至於股價波動,長期得沿著這些基本價值和斜率波動。主力可以決定的,大概是波幅吧。

長期的軌跡,股價有時高於價值,有時低於價值,只因為人心波動!主力的做價或做量,或是放消息帶風向,或裝做假外資,都只是想造成人心波動,並提供錯誤資訊,讓市場其他參與者誤判。
股價高峰的氣氛是貪婪,股價低谷的氣氛是恐懼。對價值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儘量不要陷入過度恐懼和貪婪的情緒。自己有定見,在股票市場才會比較平安,不會隨便被主力或市場氣氛騙了。

真的很建議大家跑跑統計。跑股價淨值比PBR 最清楚,也可以跑本益比,看公司屬性。抓個幾十年幾十檔大小股或指數跑看看,跑完就不會太崇拜主力了。你會看見它的均值、斜率、波幅.....。當然大股票的軌跡比較可以參考,像面板這種就是大股,跑看看再和別的大股比較,很有趣!體質、財務狀況、成本結構和技術改變等等也都可能影響基本面的價值或股價波幅。

做股票第一件事,分清楚股票有一個數字叫價值,另一個數字叫價格。然後弄清楚這二個數字的關係,以及股價的歷史波動軌跡。不要只看見今天明天這種短期股價和短期波動。有人低於價值很多要拋給你,那要謝謝他囉。
bbdg wrote:股價是波動的,有峰有谷有中間值。你講的市值蒸發,是股價行進中的某幾天,但也有叫做市值暴漲,也只是某幾天。(恕刪)

股票最重要的就是買賣時機,實在看不懂你在說什麼⋯ 
nov4 wrote:
股票最重要的就是買賣時機,實在看不懂你在說什麼..(恕刪)

N大 你說你友達抱了15個月了,令人佩服。現在的時機,我覺得不比15個月前差。你們樓不是說已經盤整了144天,然後就開始小漲了?可見沒打算再等89天。

看不懂我寫的沒關係,我也常沒看懂你寫的多多空空........,除了你這句以外。
我提供一些心得分享網友。這裡本來就是散戶的交流園地。
我的上一篇是回覆你講的...市值蒸發....。一天成交一張的股票,那天的市值多少是沒有意義的,除非那一張是你賣的。時機確實很重要,因為股票的行進有上升盤整和下降區間,長期是圍繞著價值曲線波動的。大家都想找個好價格出場。
群創(3481)今天召開董事會,為落實公司治理精神及責任分
工,並配合集團發展所需,通過蕭志弘擔任群創總經理,3月16日正式生效,並以總經理
暨營運長的角色協助董事長暨執行長王志超加速全球佈局腳步。
 王志超指出,2010年三合一合併時,群創以1比7規模合併奇美電,當時擔任CIO(Chief
Infrastructure / Information Officer) 的蕭志弘嶄露頭角,完成龐大複雜的連橫整合
。實現創辦人段行建經營企業的信念,開發群創智慧平台(INIP, Innolux Intelligent P
ortal),有效改善群創財務與營運體質。

 王志超說,蕭志弘近2年推動群創自動化,領導開發模組智能4.0製造體系,大幅改革製
造效率與成本競爭力。而從面板到整機製造,從0到1的複雜度會更高,更需要擅長精實管
理的優秀人才,他在系統組裝實戰經驗,可加速群創營運轉型。

*************************************************************************
郭老大把超哥調去廣洲處理10.5代廠建廠事宜,
台灣群創就無人管了,就要升一個CEO起來管,
廣洲10.5代建好了,平型整合應會更順暢。
大同的假外資已經被金管會盯上了,什麼時候輪到面板雙虎幕後的黑手呢?

證交法之所以訂立關於股價操縱的法條與罰則,不就是為了保障市場的公平交易嗎?
偏偏總有些大手認為自己有錢有勢,可以操縱股價,為所欲為。不管掛牌公司的獲利如何,股價如何低估,反正有錢就是神也是鬼,還可以有人在網站論壇上說股價很乖,主力想要訂在幾元就是幾元。

若是政府對這些假外資都無所作為,那麼台灣還是法治的社會嗎?台股還有公平交易的機制嗎?這市場能正常發展嗎?

友達的借券放空已經到了86萬張,很快就將到達10%的上限。主力明明是左手和右手共同操作,價和量是不會說謊的,量大但股價狹幅盤整,而借券數持續升高。群創看來借券數不高,但股價亦受友達牽動。
幕後的黑手一定有某些目的,隔壁的友達大樓幫主力做了許多解釋。不管他的目的為何,台灣的金融監管單位為何能容忍黑手如此囂張大力地介入股市呢?從最近的資料來看,查查二月初下跌至低點的買賣單,特別是二月低檔那幾日的尾盤連續性大筆摜壓的賣單,一路以來的交易記錄,都是鐵證,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已經有很多年了,面板股一直都被主力視為囊中物,股價落後於國際同類股。當然股價最終還是會反映基本面的獲利,不過,只要是黑手介入操縱,便是違法。

不知道會是主力看見大同案而收手,還是政府會先啟動調查?把借券數做到這麼大,不就是要給人看見嗎?那就早點讓金管會看見吧!若政府來把友達的黑手掀開,恐怕不只牽連面板這二檔個股吧!
注意,有大將棄械逃往隔壁敵營了
注意,有大將棄械逃往隔壁敵營了
bbdg wrote:
大同的假外資已經被金管會盯上了,什麼時候輪到面板雙虎幕後的黑手...(恕刪)

1962年台灣證交所成立,今年是2017年,還有主力敢這樣操控千億股本的面板股股價!55年的台股歷史,我們以為這市場進步了,但實際上是,主管機關退步了!

雖然三月份的連續大單拉抬、摜壓和尾盤做價,相較於二月是有技巧一些,但動輒一檔萬張的上下五檔虛單仍在,搭配穿插大單摜壓或拉抬,主力持續在盤面虛張聲勢,裝神弄鬼,操弄盤面。
凡走過必有痕跡,過去數月數年的摜壓證據都在交易所電腦中,只要未來有投資人檢舉,這些過往的操縱行為都會被檢視。市場上面會不會有賭爛面板主力的小散戶?或是 M01看板上看戲的不會有人有檢調或是金管會的朋友?

群創和友達二樓應該有越來越多人看見這二檔股票的手法了!不管有沒有出聲,眼睛都在看著。

主力在借券到10%上限後,再來會...?我想應該不會有一天直接生出幾十萬張還券,那意圖太明顯啦!露出意圖影響股價的事實,這不是聰明主力做的事。實在想不太出來,讓我們看戲下去...
會不會有一天真相大白,背後黑手集團的主力、券商、研調機構、研究員和媒體,一一現形?
隔壁友達樓有人幫主力解釋,說借券大戶是為了鎖住價差,一張可以賺個2000元,所以把借券借到快到天花板。

這也太內線了吧?這麼早以前就知道友達這個備而不一定用的私募案?而且賭自己會配得到現增上限的大部份張數!然後現增時的股價不會比現在高?

友達的彭董真該出來自清一下。是主力太聰明,成為友達的肥蟲,還是有內線天線...?
那麼群創接著也是要私募給這一個主力賺價差嗎?

若是一切照主力的劇本走,友達自願圖利面板主力大戶,那真要好好清查這個案子了。一個在手現金800多億的公司,每季獲利加上折舊流入200億元現金,卻發私募給主力賺價差,犧牲我們小散戶的利益,這怎麼看得下去呢!若拿出上限9.5億股,20%的價差,這些都是小股東的流血輸出。

好公司是要照顧股東的,不是圖利大戶或個別員工或客戶。當然可能有某些有業務往來的策略夥伴想入股,或是想犒賞有功的員工,但那是否可以在不損害小股東利益下進行呢?至少不能圖利主力!
bbdg wrote:
隔壁友達樓有人幫主...(恕刪)


一人一信到金管會和調查局檢舉友達董事會
有認識蘋果記者找記者報導
把肥蟲糾出來,雙貓可以漲到天上去了
justinjwlin wrote:
一人一信到金管會和...(恕刪)

友達樓的 p大都把幕後黑手點出來了,和傳聞多年的消息比較接近,我是比較相信 p 大的天線,感覺檢舉這個比較實在,
主力一直牽拖也脫不了身。

我對友達有沒有露餡給主力沒太大興趣,畢竟公司還是正派經營,看來彭董被主力牽拖陷害的可能性大些。友達都說了它是備而不一定用。

不過,主力違法操縱股價可是有鐵證的,一人一信應該檢舉主力啦。看看背後都有那些人...,看看版上有沒有主力相關的...

話說,倒是可以找個研究員在法說會或股東會上問問彭董,借券這麼高,是有特定人已經知道自己拿得到多少私募配單嗎?彭董要自清,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私募案備而不用啦。不然瓜田李下,就會有人像樓上這樣想了。
  • 18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