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t82168 wrote:
折舊年限攤提法各國不...(恕刪)
攤提年數只是數字遊戲而已, 年數短是先苦後甘, 年數長是先甘後苦.
此外若是年年新投資金額相同, 只要時間拉的夠長, 不論攤提年數最後每年折舊會相同.
舉例來說每年新投資15億, 分三年攤每年攤5億, 分五年攤每年攤3億.
但是若年年都有新投資15億,則不論折舊年數, 到第六年之後每年都折舊15億.
我是覺得面板也不是玩一兩年了,每年的理由都是折舊比韓廠高, 高的原因是折舊年數長還沒攤完.
韓廠折舊少,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先苦過了, 二是設備便宜.
若是第一種情形就表示台廠曾經大大賺贏韓廠,可是有嗎?
若是第二種情形那就表示韓廠技高一籌.
fet82168 wrote:
正常情況下,較早提列完畢代表獲利可再增加,
假如市場供不應求,那沒有人會殺價求售,畢竟有錢大家賺有何不好?
假如市場供過於求,哪個廠商不想殺價求售,用量來降低成本,順便淘汰一些廠商?
最後利潤高的廠商會活下來,並享受到下次景氣來時的好處.有哪個產業不是這樣?
這就是商道.
小小鈞鈞 wrote:
匯率...絕對是韓國...(恕刪)
應該是金融風暴後至今韓圜貶的比台幣多.
不過我覺得今年第一季應該是韓元兌台幣的谷底了,
韓國通貨膨脹5%, 不信韓國央行還能撐多久.
個人認為從匯率上得到的好處是要還的.
韓國壓低匯率,導致高通膨,最後央行快速升匯升息,這一升則可能升過頭,匯率又站在台廠這邊.
可是就算韓元大升,台廠難道就可以大大賺贏韓廠? 又更早先年韓元高漲時,台廠又有大大賺贏韓廠?
此外台幣匯率波動遠低於韓元, 廠商經營時的匯兌風險已經減少.
所以廠商應該還是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是重點.
不要怪東怪西,就是沒有怪自己無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