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後年配$2,又貼息,那股價就只剩$7
如果股價只剩$7..每年還能配$2以上,還會繼續貼息,幾年後,股價就只剩$1,這真的太神奇了,當年投資的成本,差不多都拿回來了(若不考慮稅負),到時用這些配息的錢買$1股票,可以配$2 現金.

友達已經海砸了9千多億台幣在面板事業.銀行債務還有1千2百億.
群創也砸近兆.銀行債務還有360億,但明年應該就可還清,零負債經營.
京東方也已經海砸了超過 1.7兆台幣,銀行債務有3000億台幣(可能有很多是地方政府出錢認股投資,債務才會如此少)
目前全年大尺寸面板年產值約1.5兆台幣.
全球每年新增的LCD產值約300~1200億台幣.但韓國持續在減產,每年新興國家和開發國家大尺寸需求也在不斷成長,消耗新增產能.
這幾家大企業若連這區區幾百億的供需差額都無法調控,那真的是錢多人傻,太殘廢了.
「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的單艘建造費用是20.5億美元,「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平均建造費用為40.59億美元
整個航母艦隊值多少錢就算出來了,一共是236.7億美元,相當於1577億人民幣。
大陸幾家業者結合地方政府資金,砸了幾兆資金在LCD產業,可以打造好幾個航母戰鬥群,遠遠超過LED和太陽能的投資額,大陸政府不可能全部負擔這天價的損失,最終得靠產業自身獲利還債. 台灣雙虎過去2兆的投資額,靠自身的獲利,幾乎都要清償乾淨了.
大陸終於快要取得市場主導地位,現在他們才開始要收割,還會放任報價失控下跌嗎?
從這幾個月 32吋的報價走勢($75->$70) 來看,大陸業者把32吋調控的不錯,沒有像2015年 任其從$95暴跌到$50. 大陸面板業者對產需和市場報價的調控能力,進步飛快.

由於Micro LED技術與傳統LED技術不同,須同時具備LED與面板兩大技術,因此進入門檻高
目前台廠中投入廠商包含晶電、鴻海集團、友達集團
隆達 受益於友達集團結合面板技術達成一條龍製造工藝,友達集團規劃子公司合作模式,結合旗下LED廠隆達由上游磊晶製程開始跨入Micro LED製造,而隆達初期同樣由Mini LED先行發展技術,目前投入研發與生產Mini LED全彩顯示器,預期後續在技術突破後將可望推出產品問世。
=========================
炒過了OLED概念股 達運,現在改炒 uLED概念股 隆達了....都是友達餵養的小雞雞在吃好料.友達高層應該都持有這些小雞雞的股份,可以同享榮耀吃好康. 至於友達的小股東,希望最後不要只能 呷歸賽,至少要有糟糠可吃,

WitsView 預估 2017年受到韓廠收斂產能影響,2017年全球大尺寸面板產能面積估達2.47億米平方,年增長僅1.3%,為近2-3年增幅最少的一年。

產能面積2.47億平方米只年增1.3% , 出貨面積卻可以達1.8億平方米 年成長6%,
從上面2個數字來解讀,
1. 今年新產能增長有限,得靠面板廠存貨來滿足市場強勁需求. 市場報價沒有崩跌的背景條件.
2. 台電的裝置容量,不等於實際最大發電量,台電雖有很多發電廠,但因故障停機,夏日風力較弱,太陽日曬角度,旱季水位..各種問題,很多裝置容量是看得到,用不到.
面板規劃產能 不等於實際產能, 因為 尺寸切割率,產線利用率,產線良率等問題,會大幅耗損產能.很多產能是看得到,用不到.
規劃產能有2.47億平方米.實際出貨量(加上存貨挹注)卻只有1.8億平方米,實際有效產能只有不到73%.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