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2266 wrote:SCI成分/晨星 上...(恕刪) MTK連3年配股沒超過10股,股本幾乎沒變,去年Q1EPS 10.29,今年剩3元MStar每年配至少200股,股本是去年的1.2倍(尚未加計上市增資部份)EPS仍能維持去年水準,也是約3元誰比較會賺錢?誰在苦苦支撐?事實勝於雄辯!
一天少赚9000万联发科Q1成窘男孩2011/2/13/14:20来源:Digitimes若有一家电子公司,2011年第1季比起2010年同期,每天少赚新台币9,000万元,那多数人会以「没救了」3个字,来简称这家电子公司的未来;若再听到这家电子公司曾当过很多次,也当过很久的台股股王,相信有一半以上的人,会以「一代拳王」来尊称这家公司过去的丰功伟业;若最后告诉你这家电子公司其实就是联发科,相信大多数人会跟著海内、外分析师,及第4台老师一起蹲下来,试著找回属于自己的眼镜碎片。但事实就是如此,相较于联发科2010年第1季净赚111.33亿元,每股税后盈余(EPS)约10.29元的风光,联发科甫公布的2011年第1季财测目标,单季获利可能赚不到30亿元,相较于2010年同期一口气少掉逾81亿余元,若再除以第1季约90个工作天的基准,平均1天少赚9,000万元的惨况,真不禁令人怀疑,金融风暴又回来了吗?但环顾四方,全球科技产业景气仍在蒸蒸日上的轨道中,联发科揭露这样顾影自怜的财测目标,真让人忍不住要问,联发科怎么了?相较于联发科蔡明介董事长先前曾阐述「今日山寨、明日主流」的口号,大陆山寨业者却在这几年间,反因格局问题及大王心态作祟,始终无法下山启动新的革命运动,以至于「今日主流、明日山!寨」反而成为唯一信仰,也让联发科在2009年、2010年间,意图掀起无产阶级大革命的山寨运动,终究沦入被品牌业者围剿,或被迫招降安抚的局面,有形无形中,也让有心提供飞弹、战车等高端武器的联发科,只能回头再做步枪、手榴弹的低价生意。不过,危机向来就是转机。在当年一帅(蔡明介)三将(谢清江、喻铭铎及徐至强)的前瞻布局,到如今打工仔已分别求去,只剩联发科土生土长的湘军还在一路拚斗后,新一代中坚干部纷纷开始接棒的动作,及还想拚的企图心,或许会让人感受到联发科成立初期,全军一条=在拚的感动,也可望带给联发科最新的化学反应。至少蔡明介快刀斩乱麻,连续针对手机晶片产品线降价的焦土策略,让竞争对手即使乘虚而入,也无法讨到太多便宜的止血动作已明显奏效。只是,这样的转变,对于1年营收已千亿元的联发科还不够多,更弹性的营运策略,及更具侵略性的发展方向,或许对2011年第1季,1天只能赚3,000万元的联发科来说,是最佳的脑力激荡时机。至少,看到晨星上市挂牌还在观望的态度,联发科就可来个购并动作,想想光是2011年第1季少赚的这80亿元,就可买个晨星6%股权,比晨星董、监持股还高,到时透过晨星背后法人股东,像当年一样入主扬智,也并非全无可能。光是当年让扬智「哑」掉,联发科这几年在DVD播放器及光储存晶片产品线身上,就不知道捞回多少倍的收益回来了。
今年首季晨星和聯發EPS/股價有機會交叉,聯發或許會有意圖想併購晨星,但可以確定晨星將走自己的路,未來更有潛力爆發力,何必被併購,這則新聞應該是在警告晨星董監事持股低吧,不過早期創辦人除了美籍史得立轉當顧問外,其餘兩位都還留任在晨星,雖然沒有公佈持股,但梁董說過晨星股權有過半在員工手中(已包含四大創業者),聯發想要拿走經營權沒這麼簡單吧!
spm0814 wrote:我不得不告訴您:對!...(恕刪) 這種比較法還挺有趣的...有點像... 上駟對下駟的結果... @@a用單一部門來衡量兩間公司的實力高低..然後論斷 M 不如 m, 感覺是略嫌粗糙些...更別說TV從來就不曾是大M的主力部門啊..記得當初TV市場也可算是大M自己退守的,主因就是認為TV毛利不夠高,整個市場份額不夠大...所以才將人力資源都集中到手機部門...這種策略該說他是正確還是不正確呢?往好處想,造就了山寨王朝,不讓那些歐美廠商耀武揚威...往壞處想,自己將TV江山拱手讓人,現在後悔想追了就更辛苦...所以,您還是認為大M會再次想將手機江山拱手讓人嗎??
TV毛利其實還不低所以我不太相信當初大M是拱手讓人應該是他沒有投入太多資源在這所以被幹掉只是時間問題當然手機是大M的命脈相信會全面對決所以勝負還有的看戲呢大M的問題在於長久以來享受高毛利現在被逼的低價搶單新雞母又還沒貢獻才會落的現在這步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