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m wrote: 台股真的冷 ...(恕刪) C大,很意外吧,小弟都嚇一跳,明明盤前訊息看起來今天都應該是開高走低的,結果一直挺在10800以上,真的被甩轎了,看準了TPK今天該利空出盡反彈的⋯⋯
按巴菲特理論 台股過熱了2018-03-12 02:19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股神巴菲特多年前發表過一篇專論,他主張用「股市總市值除以GDP(市值/GDP)」,判斷一個股市是否過熱或被低估,若「市值/GDP」為75%到90%,算在合理區間,超過120%,股市即被高估可能過熱,風險跟著提高。若只看上市股票,台股的「市值/GDP」已經超過180%。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指出,其實觀察一個市場的「證券化程度」,除股票市值之外,還須考量債券、不動產信託基金(Reits)等商品,但台灣只用「股票市值/GDP」比重就很高,代表台灣證券化程度已相當高。金管會證期局發布的台股「市值/GDP」數據,2016年底,台股市值占GDP比率已達158.86%,超過同時期的美股道瓊、那斯達克、日股、倫敦、南韓及上海股市,僅低於香港和新加坡股市。去台灣GDP總數值還未出爐,但若以主計總處的預估值,證期局表示,光計算上市台股市值占GDP比重,去年底已升高到182.85%。分析師指出,根據巴菲特指標,市值/GDP比重高於120%代表股市已過熱;這是因為股票市值可反映出企業的獲利,企業獲利不太可能長期高過一國的經濟產出,當企業獲利上升超過GDP成長時,投資人就應該小心,而台灣該指標比重偏高,問題也在於台灣經濟一直是低成長,導致GDP無法擴大。但證期局官員表示,股票市值反映的應是企業未來獲利,但GDP是過去一年的經濟產出數值,屬落後指標,用這個指標來看一國股市風險高不高,只能做參考,不應該具絕對性。
cafm wrote:按巴菲特理論 台股過...(恕刪) 2008年前,個人投資股市資金約莫500萬,大家期待著股市定能上萬點,當下選擇另一條路持盈停利,2015年再次浮現相同的情境?再次感到不安二話不說 賣出,這次卻是忍痛停損 宏碁 出場,2018年股市萬點行情這樣久?或許這次會上看 12000 ⬆️ 我選擇 ( 保守 ) 先退場觀望 目前持股 廣達 不到資金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