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9

中壽(2823)討論區,最後一哩??

+1
股價26說有損雙方股東權益!
現在卻用23.6收購,昨是今非!
金管會角色令人懷疑!
我沒有虧錢,剛好打平!
就是氣不過!股市投資18年了⋯⋯賺賠自己都能理解!
但這次政府角色讓人覺得懷疑🤨
Y's 伊蘇 wrote:
開發金不愧是台灣金融...(恕刪)
經過了幾天的思考,,我提出個人看法給各位先進參考,,,

1.為何要拉到51%以上,,,也就是取得實質過半,,只要不是太離譜條件,,,都可以完全主導整個未來合併案,,,,

2.參考幾年前,新光金吃下元富證,,,是以換股方式,,沒有現金,,,而當時新光金持有元富證不過33.45%..也就是三分之一,,,,就事論事,,,新光金整體實力遠大於元富證,,,元富業績普普,,能有個好價錢也就嫁了,,當年是溢價約19%

3.所以,,等過了51%...未來開發金也不用拿太多現金出來,,甚至不再搭配現金,,,直接用換股方式把中壽吃下來,,溢價也不可能太多,,,除非開發金漲到13,14,15或更高,,,幾年前三十幾元買進中壽的先進們...未來可能會失望,,何況等換股拿到股票,,,,,依照開發金的口碑,,,,一樣是金控,,,賣掉換別家的人一定很多..開發金能否撐過換股前價格,,,難說

4.重點來了,,,23.6要不要賣給開發金,,,我是不會賣,,幾次買進與配股息下來,,,小小賺一點,,,比起我買的另外兩隻金融股還不如,,,,,23.6我不賣,,,因為就一句話....我不想讓你辜家這樣爽...2020六月前那次決戰,,,,不管全部換股,,,或小量現金,,,條件太差,,,,,股東會上必有好戲,,,,23.6這個價位,,應該不是決戰時價位,,,應該會高一些,,,剩下一年多了,,,沒必要這樣委曲自己...23.6沒什麼好賣的

5.目前看中壽獲利,,明年維持0.6股票0.6現金機會不小...等著配股配息就好,,,,,,證管會也不是瞎了,,,不會讓中壽什麼都不配給股東.... 另外,,中壽這次不是被合併下市案,,,是有意合併者從市場加碼買進提高持股,,,,兩者是不同性質的
小虎先生 wrote:
經過了幾天的思考,,(恕刪)

開發金機關算盡,選在明年初股利公布前,進行收購,就是要得到今年中壽盈餘分配的股利,換言之23.6收購價是含權值的,這價位實在太低了,所以登記應賣的股東,我猜想都可以如願應賣成功.
KELLY8116 wrote:
股價26說有損雙方股東權益!
現在卻用23.6收購,昨是今非!
金管會角色令人懷疑!
我沒有虧錢,剛好打平!
就是氣不過!股市投資18年了⋯⋯賺賠自己都能理解!
但這次政府角色讓人覺得懷疑

金管會怎麼好像在默許大財團胡搞坑殺小股東,真的很令人懷疑是否有內情
推估開發金三步部曲:
110年Q1
收購以過半為目標,約需收購75萬張,大約是非開發金持股的25%,應該可達成(有錯請幫忙指正);

110年Q3
明年中壽配息以現金為主,並在除息後股價回檔休息時,以同樣方式再次發動下一次的部份收購。

111年Q1
當開發金增持中壽股權及增認列收益,其EPS和股價也會增加。最後在110年初以股份轉換方式完成全部收購。

以上,剛好在111年6月前可以完成全部收購。
股海小蝦米 wrote:
金管會怎麼好像在默許(恕刪)


不考慮散戶心理的想法,開發這樣做沒錯,主管機關無法說什麼的,這一部分收購可以可以讓開發金在符合監管之財務規範內所進行的金融操作,並無違法的行為,主管機關能說什麼呢?
且在新會計制度內將引入但未明確時推高中壽市值,好像沒有什麼可讓監管機構說嘴的,過去在26元的說法可以解釋為是說100% 併入時不符利益,但現在是可以墊高中壽價值這樣不錯不是嗎?(開發與監管應會這樣回應)
散戶現在可以不賣的!

回到現實面,明天開盤中壽怎麼走,未來怎麼走才是投資人重點還有監管機構要查誰大量賣出的(不要忘了他家的紅火案)!

小弟是認為明日漲停的.

中短線的散戶明天22.7要賣出還是期望23.6 收購?

因為34% 被鎖住,至少有幾%被內線者握在手上吧!這幾%就是明日會出的吧!讓短線要搶22.7 去賣到 23.6 的人可以入手的!

小弟也認為本次收不到 21% ,所以明日收一些對於習慣買金融股的人或求安心低風險的人應該會去收一些的.
flystar1972 wrote:
不考慮散戶心理的想法...(恕刪)

本次收購不是21%,因為開發手上已持有的34%不可能賣出,所以應該是32.3%

大家不用陷在23.6價位的迷失,開不合理的價格,今年的盈餘還沒配,開發金都要機關算盡,一張都不賣自己玩沙吧!
BOBO45 wrote:
本次收購不是21%,因為開發手上已持有的34%不可能賣出,所以應該是32.3%

中壽股本473.14億,本次收購10億股(100萬張)占中壽全部股數21.13%,開發金及其子公司凱基證券合併持股中壽34.82%,流通在外持股65.18%.



中壽其餘大股東也不是吃素的,未來開發金要再這樣吃豆腐下去,可能就會面對國泰金、富邦金、緯來、勞退、挪威央行....這些股東的直球面對。

#吃豆腐下去,金管會威信全沒。
#外國投資機構,也會對台灣金融市場存疑,所以政府應該不會漠視!
fostery wrote:
中壽股本473.14(恕刪)


收購看大股東了。勞退和勞保基金會參加這次收購嗎?

https://www.chinalife.com.tw/wps/portal/chinalife/chinaLifeFooter/PublicInfo/PublicInfo/AboutChinaLife/DisclosureShareholderData
  • 2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