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台股分別大漲了146點及139點,鴻海則是上漲0.5元及下跌0.5元,不過也不是鴻海這樣,被三大法人拋棄的AI概念股緯創,廣達,英業達及光寶科也是差不多這情況,昨天廣達上漲0.5元,今天廣達下跌0.5元,昨天緯創上漲0.4元,今天緯創下跌0.3元,昨天光寶科上漲0.5元,今天光寶科收在平盤,昨天英業達下跌0.3元,今天英業達上漲0.6元,這些AI概念股及鴻海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股票都落在散戶手上,而且股價就是在月線,季線,半年線區間整理,最近三大法人,投機客,短線客,當沖客就是集中火力在炒AI電腦及筆電,也就是宏碁,華碩,仁寶及和碩,三大法人追求的就是短線散戶手上沒有,而且他們手上佈局了一大堆,一些散戶看到AI電腦及筆電概念股一直上漲,他們就會自我心理面崩潰的賣掉鴻海,廣達,緯創,光寶科及英業達去追漲,只要是近半年買到鴻海及AI概念股的人,基本上你現在賣掉都一定是賠錢,三大法人在AI電腦及筆電設好的局等散戶,就像當初在AI概念股中設好局一樣,當初散戶不信邪的進到AI概念股中買廣達,緯創,光寶科及英業達,最後就是被套牢在緯創93元到107元,廣達被套牢在204元到218元,光寶科套在111元到120元,現在在裡面的散戶只要看到AI電腦及筆電感覺心癢癢,賣掉AI概念股再去追,這又掉進了三大法人佈的另一個局,如果你的功力不好,就算僥幸讓你買到了飆股,最終你的下場一樣是很慘的。
我就問一句,你現在買在鴻海101.4到104.5元比較好,還是買在廣達204到218元,緯創93元到107元,光寶科111元到120元好,這答案應該就是淺顯易懂的,根據集保股權顯示,近半年廣達中多了七萬多個股東買在204到218元,佔廣達目前總股東人數的四成,近半年中有15.63萬人買到93到107元的緯創,佔緯創總股東人數的一半,如果你功力不好的話,鴻海股價漲到500元,半年後你就會和廣達及緯創中的散戶一樣,平均就是套牢在鴻海300元左右,如果是這樣的話,不如鴻海不要漲,你的成本就是在101.4元到104.5元,一年能賺資產的10%,只要持有一年就一定穩賺,當你功力不好,又遇到持有的個股成了飆股,最終你中了錨定效應,買在股價淨值比三倍到四倍之間,之後每年的股利率從6到7%變成2到4%,你這樣會比較開心嗎?我相信很多買到緯創及廣達的人,他們可能寧願當初緯創及廣達不要飆漲,因為一飆漲,他們的功力又不好,最終就是買在緯創93到107元,買在廣達204到218元,這樣的均價只要台股指數修正到1.6萬,1.5萬,1.4萬,甚至是1.3萬點,保證是會讓你跌到懷疑人生,大家不需要懷疑指數會在大盤淨值比1.5到2.5倍之間整理,這是長期統計出來的,目前大盤淨值比約2.2倍左右,在三,五年的期間,也是有可能修正到大盤淨值比1.5倍,這樣就是一萬三千點,你買到93到107元的緯創,買到204到218元的廣達,我相信你抱三到五年都不一定能賺到錢及化解風險,只要在三到五年的期間大盤出現修正到1.5倍,你就會知道持有這麼高均價的公司會有什麼下場,不要在行情好時和我說自己在股市崩跌時能抱得住,2022年10月底時,指數跌到12629點,這時的大盤淨值比是1.62倍,有多少人看到跌到12629點懷疑人生,很多成長股那時跌了三成,四成,五成,六成甚至是七成的,就連台灣五十成份股也有一半以上跌了三成以上,有五分之一是跌四到五成,所以你不要小看買到估值過高的公司,在行情好時你沒有感覺,一但股市修正時,保證跌到你哎哎叫。
一些散戶喜歡到股市中投機,這些投機股就是不符合價值投資十要素,因為我在股市中可以生存的時間夠長,所以大家可以常常看到我驗證當初說的投機股,來看我文章及影片的人,你百分之一百可以活三年,五年,十年以上,所以你可以見證我當初說的投機股一一現形,之前我是不是有說過星宇航空,我說星宇航空淨值才三到五元,前幾年都賠錢,那時就一堆人說星宇航空會發大財,我說華航及長榮航就在那了,是能賺多少,淨值三到五元的公司,股價敢炒到50.5元,結果當初說的一付會飛似的,2023年上半年也才賺0.18元,那時我說過,未來能賺多少錢沒有人知道,但淨值僅有5元,股價50元,中間的45元差價至少要賺100年,你不能讓別人把獲利先拿走,最終你要花時間去承受風險,時間10個月過去了,股價從50.5元跌到24元,最近星宇航空又要現金增資18元,所謂的現金增資就是讓股本變大,星宇航空淨值5元,現金增資18元,這都算很高估了,如果你當初不信邪的進去買星宇航空,我相信可能要等到孫子幫你報仇了,我之所以能長期在股市中不敗,那是因為這種淺而易見的陷阱我根本不會踏進去,這種陷阱騙騙無知小散戶還行,想要騙有一點基本面,產業面功力的人,那真的就是少作夢了。
最近詐騙集團一直用我的圖案,一樣的名稱四處私訊網友,當網友向臉書官方檢舉有人冒用我的身份,臉書官方卻說沒有假冒的事實,所以自己罩子放亮一點,再強調一遍,我不會用臉書去私訊任何的網友要他們加什麼群組,所以你不要常常來私訊問我那個是不是我,我也沒有這麼多美國時間去私訊這麼多人,那些人就是用和我一樣的圖,一樣的名稱,然後還故意分享一樣的影片及文章,你不仔細看,還真的是看不出來,我已經說了很多遍了,還是一直有人私訊來問我,還是接下來幾周我都把這一段放到影片中,有一些人可能幾天,一兩周才看一次我的影片,所以會沒有看到我提醒的事項,最近常常被私訊,我也是覺得有一點不是很耐煩了。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主力輪流炒作AI題材公司未來僅剩鴻海!
2、沒有基本面支撐的投機股終將現原形!
3、近期有詐騙集團冒用我臉書名稱私訊網友!
最近外資群瘋狂大買台股,台幣也跟著強升到30.6元,今年到十月底前,外資群狂賣台股四千多億,自營商也大賣了台股三千多億,不過自營商賣超的部份是因為去申購了ETF,然後賣給散戶,投信大買三千多億,是因為拿了自營商申購的錢去買ETF投資組合中的股票,10月底時美元匯率還有32.5元,結果短短的兩個月時間,這兩個月期間中,FED預估不會再繼續升息,而且明年可能會降息三碼,外資群就開始了狂暴模式,11月大買台股2400億,12月大買1680億,連續兩個月大買了四千億左右,把到10月底賣出的部份全部都買回來了,今年累計買超台股2633億,這看似很多,比起去年FED說要升息,外資群狂賣了1.23兆比起來,這就算是小兒科,很有趣的一件事是,外資群賣了台股1.23兆後,台股下跌了4081點,只不過買回了2633億,指數就上漲了3772點,幾乎把下跌的部份全部都漲回來了,鴻海股價也漲回了2022年初時的104元,台灣五十重量型權值股中,台積電2022年初是615元,現在593元,聯發科2022年初是1190元,現在是1025元,雖然鴻海的股價已經漲回來2022年初的位階,不過在2020及2021年兩年間,台積電,聯發科股價有出現狂飆,鴻海則是沒有太大的反應,2020年因為COVID-19造成FED降息,那時資金流向了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日月光,聯電等大型權值股,資金就是沒有流到鴻海上,時間兩年過去了,FED明年又準備降息了,外資群還會再去選擇台積電,聯電,聯發科,台達電,日月光等大型權值股,還是選擇股價淨值比僅1倍的鴻海,大家就2024到2025年好好的看下去,這幾年大家看過很多飆股,大部份的人都是會在股價狂飆後向下修正個兩三成中了錨定效應大買,如果未來兩年鴻海也成了飆股,你一樣是中了拉出錨點後向下修正兩三成才大買,那你就是浪費了這幾年的股市經驗,如果未來鴻海股價狂飆,鴻海的股東人數一定會從80萬變成140萬左右,會有新增加的60萬股東買在狂飆後修正的價格,這幾年下來,我們飆股也看多了,除非明年代工廠及品牌廠的廣達,仁寶,和碩,緯創,英業達,光寶科,技嘉,微星,宏碁,華碩等個股修正回去,不然也不可能只有鴻海股價淨值比一倍,投資人的眼睛也不是瞎了,之前那些代工廠,品牌廠的股利率6%左右,現在都剩2到4%了,連高股息ETF都已經開始買鴻海了,我就不信國外基金,ETF和國內的判斷準則不同,當市場就只剩鴻海股利率5%以上,剩下的都2到4%,我是不相信投資人不去買鴻海的,所以外資群,主力,永豐哥的籌碼面,消息面,技術面,了不起就僅是影響短線的股價,長期的股價還是要看公司的淨值,獲利能利,股利率,競爭力。
因為FED明年預計要降息三碼,外資群又開始要炒匯了,最近瘋狂的把錢匯進來台灣買股票,這一周外資群光買台積電就買了五萬張,一張六十萬來算,差不多買了三百億,鴻海身為台灣第二大權值股,自然也會得到一些籌碼的買超,這一周外資群買超鴻海17814張,這些資金就和平常那些屎尿外資群沒啥關係了,這些資金單純就是進來炒匯率的,專挑一些大型權值股買,鴻海股本1386億,市值1.4兆,自然也是一個很好的資金存放地,外資群也不可能一直把錢通通都放到台積電中,畢竟現在台積電股價也來到593元了,大部份的散戶被套牢在600元左右,如果外資群再持續的買台積電,一旦散戶解套了,那外資群本來要進來炒匯率,最終一炒成韭菜,就被之前2021年買在六百元的三十一萬個散戶倒貨,散戶的個性就是解套就賣,外資群再把資金放台積電,之後匯率炒完之後,散戶也不一定會進來買六百多元的台積電,畢竟都被套牢兩三年了,嚇都嚇死了,這時就會有資金流到其他大型權值股中,一旦外資群不買台積電,這就是幾百億,一兩千億的資金會外溢,鴻海只要成為炒匯資金的選擇標的,就能輕易的把那些屎尿外資群擋的單通通都衝破,之後那些做錯的外資群就會被炒匯的外資群逼的回頭買,那時就有趣了。
明天就是2023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了,網路上開始有很多網友在發今年績效了,理論上今年台股大漲了3772點,大部份的散戶應該都是賺錢的,不過如果是當沖類型的散戶,那就不一定,當沖及隔日沖的散戶,他們不在乎大盤上漲或下跌,求的就是一買及一賣的差價,所以當沖及隔日沖的散戶,今年還是會有六到七成賠,三到四成賺,之所以賠的人多一些,那是因為有穩贏的政府及券商,只要短線客交手,政府及券商就能持續的一直賺錢,今年如果是短線配合波段的人,因為大部份的核心持股是賺錢,畢竟股市上漲了3772點,短線交易就算賠錢,那整體還是賺,不過這兩類人如果以兩年的平均來看,會玩波段加短線的人,去年理論上也是這樣玩,去年指數下跌4081點,所以兩年下來不一定是能賺錢的,總歸一句話,短線投機的贏家是少數,能連續幾年一直賺錢的投機客更是少數中的少數,去年台股下跌4081點,今年才上漲3772點,還沒有把去年下跌的漲回來,一般散戶的個性又容易在下跌後砍在阿呆谷,上漲一段時間後才會進來買,白話文就是,2022年初有100萬,跌了40%時賣掉,也就是剩60萬,2022年10月底時很多人都賠到懷疑人生了,指數在12629點,當國安基金進來,指數站上一萬四千多點時,散戶才敢進來,這樣就差了10%,所以12629點你出去,剩下60萬,漲了10%後你才又進來,到今天上漲了26%,這樣就是賺了15.6萬,所以僅會有75.6萬,這就是很多散戶長期不容易賺錢的原因,常常遇到大事件就被嚇出去,賠了錢後又要療傷個幾個月,半年之類的,看到股市行情好才又再進來,就算指數漲回到原點,還是賠了25%左右,如果你2021年底買了鴻海不要動,這兩年下來就是賺了兩年的股息,也就是5.2元及5.3元,你的資產就是持續的變大,就算有100個人價值投資鴻海,100個人的結果都一樣,這和一些短線投機很依賴功力是不同的,哪怕你是阿貓或阿狗,只要買了鴻海不動,這兩年你就是賺了5.2元及5.3元。
有一些人進來投資鴻海,看到鴻海股價不漲就一直怨天尤人,今天我放幾個比較正面的網友給大家看,當鴻海股價沒漲時,代表你每買進一張,你得到的股利率都是5%多,一年都是賺資產的10%,別人趁鴻海不漲時拼命的增加自己的張數,一些魯蛇看到鴻海不漲時,拼命的抱怨,不然就是在網路上酸言酸語,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總抱怨,一個人會成功及另一個人會失敗,一定就是有原因的,總是會抱怨及酸言酸語的人,他一輩子就是魯蛇,別人努力的找錢佈局增加張數,他卻每天在那怪郭董,怪政府,罵鴻海,酸劉董,怪A大,其實魯蛇之所以是魯蛇,一定是有原因的,他廢到覺得別人該會他的投資負責,你投資賺再多錢也是你的,總不能投資賺錢你好棒,賺比較慢就都別人的錯,魯蛇的特性就是永遠都是怪別人,自己都不會檢討。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台幣強升外資群大買台股外溢到鴻海!
2、今年短線投機散戶幾家歡樂幾家愁!
3、投資穩贏但報酬率低但可用時間複利!
2023年結束了,鴻海今年配出5.3元,股價上漲了4.6元,2023年初股價99.9元,差不多今年有把鴻海賺到的錢反應在股息及股價上,這時會有人說,去年鴻海配出5.2元,鴻海股價下跌4.1元,這樣等於是鴻海兩年下來賺了20元,股價僅反應了10.5元,不過把時間拉長到三年,四年甚至是五年,股息及差價確實是有反應鴻海每年賺的,2021年鴻海有多反應了8.6元,2020年少反應了2.92元,2019年多反應了15.97元,五年下來鴻海有把賺到的獲利反應在股息及差價上,還多反應了12.45元到股價上,會這樣的原因在於2019年鴻海淨值87元,股價卻僅有70.8元,2019年僅是把淨值反應到股價中,所以五年下來投資鴻海是能拿到每年鴻海真金白銀賺的,這一點沒有什麼好懷疑的,不過投資兩年左右的人,會感覺沒有賺到鴻海每年賺到的10%,畢竟投資鴻海兩年的人,僅有賺到10.5%,不過沒有關係,鴻海目前的淨值107.13元,今年第四季的錢也賺到了,只是還沒有公佈而以,至少也是能賺個3元,所以只要鴻海股價反應淨值,時間只要一拉長,自然就能反應到鴻海真金白銀賺到的錢,記得我剛投資鴻海的前兩年,也就是2019年及2020年,現在會有人覺得我2019年買到的賺好多,以我在2019年不包含股息佈局的成本,大概就是半年線的78元,當初股價一直在70到76元之間整理,還有人看到鴻海從76元跌到74元時叫我技術性止損,我在投資前兩年時,其實也是有出現一年報酬率沒有10%的情況,尤其是大事件發生的當下。
記得在2020年3月時,發生了全球的COVID-19,鴻海股價最低跌到65.7元,我的成本78元,就算扣掉除息的4元,成本也在74元,這樣等於就是賠了8.3元,扣除4元股息後,還損失了11.21%,在2020年鴻海的年線是79.75元,我第一年佈局的成本在78元,扣除第一年股息4元及第二年股息4.2元,成本大概就是在70元,在2020年11月之前,我的報酬率也才是11.42%,明明投資了快兩年,也沒有得到鴻海每年10%的報酬率,不過時間拉長到五年,第一年投資的報酬率已經有60%以上了,等於是每一年報酬率12%以上,就以今年來說,鴻海股價上漲9.9元,我2019年買到的部位均價在78,這不算近五年得到的股息,2019年佈局的部份,今年的報酬率就是12.69%,之前很多人被P2P,FTX,im.B,澳豐金融詐騙,這些商品的報酬率差不多就是每年8到12%,我單純就是投資鴻海五年,第一年買到的部份,在一堆散戶嫌棄的要死情況下,這樣報酬率都有12.69%,這是不包含每年領到股息的報酬率,如果把股息加進去,那就更誇張了,2019年佈局到半年線78元,近五年下來,分別領到4元,4.2元,4元,5.2元,5.3元,已經拿回22.7元,78元扣掉22.7元,成本就是55.3元,我之所以不用今年鴻海股息5.3加差價4.6元除55.3元來算,那是因為領到股息後,也不可能每年都能像第一年佈局的成本,所以我就單純用第一年佈局在半年線的78元算,只要鴻海持續股東報酬率10%,由於鴻海的淨值愈來愈高,獲利就會愈多,再五年大家可能就會發現一年報酬率15%甚至是20%,這應該也不誇張吧,鴻海七年後淨值150元,股東權益報酬率一樣是10%,一年就是賺15元,只要鴻海配出7.5元,股價反應7.5元,那一年就是15元,2019年成本78元,報酬率就是19.23%,這就是鴻海獲利只配一半出來的威力,很多散戶喜歡高股息,想要公司賺10元配10元出來。
如果鴻海也是這樣做,當初淨值83元,賺8元,配8元,那5年後淨值還是83元,股東權益報酬率不變的話,一年還是賺8.3元,那複利的威力就不會這麼明顯,我的文章及影片之所以很多人看,而且會一直來看,那是因為我會把數據給大家看,反正我的投資就是完全按照我文章及影片上的做,我每年可以讓你看一下結果是怎樣,我投資鴻海這五年中,哪怕是第一年及第二年報酬率很難看時,那時我也和大家說,價值是主人,價格是狗,最終狗一定會追上主人的,時間一年一年的過去,每年10%的報酬率是沒有問題的,有一些散戶覺得每年10%也太少,我只能說你太天真,我隨便舉個例,如果2019年你投入2000萬,就平均的買在鴻海的半年線,最終你會買在78元,千萬不要以為在2019年買在78元很厲害,那時我買在這價格時,很多酸民在那酸,現在你會覺得這價格很厲害,那是因為時間過去五年了,鴻海真金白銀賺了四十到五十元,所以你才會覺得78元成本很厲害,如果你2019年買了2000萬,今年股息加差價賺9.9元,成本78元,報酬就是253.8萬,除非你是社會金字塔頂端的那一兩成人,不然一年253.8萬,我相信你應該是不需要再工作了,如果你和伴侶是社會中產階級,一年能賺個125萬算是很不錯的工作了,你2019年投資2000萬鴻海,就能取代兩個人的薪資收入,如果2019年買了後都沒動,五年後你至少能賺1200萬左右,所以不要小看穩贏投資的威力。
這時會有人說,其他代工廠在今年股價都飆上天了,唯獨鴻海沒有飆漲,我只能和大家說,當你買到飆股時,你也要股票數量夠多,而且要抱得住,其它的代工廠的競爭力,獲利能力,股利率也不會比鴻海好,所以鴻海還是有機會飆漲的,你的優勢在於,很多代工廠已經飆過了,整個過程會怎樣,你也很清楚,會不會在鴻海中發生我不知道,但如果發生了,你當然就是要把握住,但在希望鴻海飆漲前,你要先確定你的張數夠了嗎?你自我心理面是不是夠強健,能漲了三倍,五倍還抱得住,如果你像大部份的鴻海散戶一樣,賺五毛或幾元就賣,其實鴻海不要漲對你才是比較有利的,因為只要一漲,未來你想要找到這麼好股利率及安全的公司就很困難了,目前你投資鴻海每年能有10%的報酬率,而且不會有差價風險,之後鴻海像廣達,緯創這樣飆漲起來後,那時你忽然才生錢出來或是金融槓桿,也許你就是會佈局在300到400元,我就僅能讓上帝保佑你了,那時你不要再來問我怎麼辦,因為這幾乎就是穩死的均價。
自從上星期0056,00713,00900高股息ETF買了鴻海後,這星期又有一家國內高股息ETF買鴻海,而且這一周很明顯外資群有在買鴻海的現象,有可能是一些國外的基金及ETF也看到鴻海股價的委屈,另一個可能就是因為台幣很強,外資群強力的買超台股,很多大型權值股都被買到天價了,資金就有一些外溢到鴻海這邊,不論是哪一項,有國內ETF一直進來買,這些ETF買了後就會把鴻海鎖碼,加上一些國內基金,ETF或者是炒匯率資金進來買鴻海,這就有機會讓鴻海股價脫離整理區間,之前我說過,鴻海的周線,月線,季線,半年線,年線,三年線股價都差不多,就是在101.4到106.5元之間,大部份的散戶成本都在這附近,如果沒有強大的外力干擾,股價很難有效的突破這區間,這也是永豐哥及五毛仔能一直在鴻海中提款的原因,對這些散戶及五毛仔來說,反正就是高賣低買好簡單,下一趟車會一直來,鴻海的股價就像台北市的捷運一樣,在104元賣了,很快100.5元就會再來,所以大部份的散戶也不太會去追價,時間久了後,就在裡面向外資群,主力提款,以鴻海近三年的股價走勢來看,大部份的散戶及短線客不會相信鴻海會有效突破,所以散戶會一直賣,這一點不需要懷疑,接下來散戶會在104.5元,105.5元,106元一直賣,外資群,投信如果火力不夠猛,很容易就會被散戶又賣下去,之後循環往復的高買低賣好輕鬆,美林今年以來本來賣十四萬張,現在才買了一萬張,想要確定美林是不是真心想買,那就是要再買個幾萬張,除了美林外,還有大摩,高盛及花旗環球,每一次似乎鴻海都是想要突破,但每一次都會跌下來,這就是散戶的心聲,所以接下來散戶一定會一直賣,我預估在100元以下買到的四萬個散戶,在100元前少了1萬人,在102到103.5元又少了1萬人,這一周在103.5到104.5元,應該還會再少幾千到一萬人,漲到105到106.5元時,四萬個散戶應該就會全數出場,如果外資群願意持續被永豐哥及五毛仔提款,其實我也沒啥意見,也會有愈來愈多的人加入五毛仔的行列,之後鴻海就會完全變中華電信了。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鴻海股價委屈持續被國內外投資機構發現!
2、網友分享散戶玩台股需要知道的事情!
3、近五年投資鴻海報酬率變化情況!
2023年結束了,今年台股大漲了3793點,一般討論區上有不少的幸存者在那發績效報告,不過大家不要忘了一件事,去年台股是下跌4081點,我印象中去年這個時間點是沒幾個在那發績效報告的,在投機的世界中就是一代舊人換新人,不夠厲害的人淘汰,厲害的留下,最終厲害的投機客就是高手中的高手,一些新進來的散戶及菜鳥,一開始的對手就是很厲害的高手,股市和一般賽事是不同的,一般的賽事是會分級的,像是幼稚園和幼稚園的比考試,博士和博士比,很少會是幼稚園的人和博士比,在投機的世界中,你剛進來就是幼稚園的程度,但你的對手就是博士等級的,有一些幼稚園等級的能順利的長大到國小,國中,大學,研究所,最終進到等級博士,但大家應不難了解這樣的存活率有多低,能順利活到最後的,可能1000個中僅有1個,之後這一個就成為博士等級的,對手就是幼稚園等級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投機高手每年都能賺錢,雖然這些投機高手有時也是會賠錢,但強者會一直是強者的機率大,很多弱者還來不及長大就會被扼殺在搖籃裡,我也常和大家說投機世界的殘酷,大家看完一些神人的操作後,我也分享一下普通價值投資的路人甲,一般人只要有基本面,產業面及自我心理面的程度,你都是辦得到的事,這時會有人說,自己的基本面及產業面不好,其實鴻海的基本面及產業面我都研究過了,你單純就僅要健全自我心理面就能辦到這位網友的投資情況,一般價值投資的人,一開始就是研究好基本面,產業面後,就是開始投入資金,複利再投入,薪資,獎金,股息再投入,如果你懂一些金融負債的知識,那就能個人信貸,股票質借及房屋貸款再投入,不論是基本面,產業面,自我心理面及金融負債的知識,這些都是有標準答案及流程的,這和投機是不一樣的,十檔投機股中會有十種不同的情況,你在一檔投機股中能成功,你在下一檔不一定能成功。
如果這一檔投機股很熱門,你今天能成功,明天不一定能成功,畢竟股市是人與人之間的對戰,贏的留下,輸的淘汰,你每天的對手都不一定是同一批人,如果有時你你以研究所程度對上小學程度的人,你自然能輕鬆的打敗對手,但隔天忽然是一個博士程度的人進來,你這研究所程度的當然就會落敗,這也是為什麼投機不可能百戰百勝,一般的投機高手,他們一定是追求多賭幾次的情況,因為自己程度相對高,10次中只要能打敗對手六次,七次,扣掉手續費,交易稅就能贏錢,如果投機客每一次都是押身家,開槓桿,只要遇到三到四次中的失敗,可能一次就再見了,一般可以穩定且持續獲利的策略,百分之一百就是價值投資,用時間賺取合理報酬,今天這位網友投資鴻海的這五年之中,每一年的佈局成本也沒有什麼過人之處,每一年就是買在年線的上面或下面,有時買在比年線低,有時買在比年線高,但長期平均下來,大概就是在年線上,我相信大部份的路人甲都能辦到,畢竟所謂的年線就是指一年中所有參與的人的平均成本,所以你的成本在年線沒啥需要高深技術的,投資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每年持續的買進,然後複利再投資,買進後完全不賣,這應該很簡單吧,你不需要抓什麼高點或低點,有錢就買,沒錢就抱,這種就是符合大部份人能辦到的情況,你覺得這樣的報酬率會不好嗎?其實也不會,因為投資的年數來到五年,複利再投入的金額愈來愈多,所以獲利不會輸給今年平民均股息的獲利水準,最關鍵的事是,如果你投資鴻海,去年鴻海下跌4.1元,但鴻海去年其實是有配出5.2元的,你去年還是賺了1.1元,一些投機客,短線客,去年賠了4081點,今年賺3793點,加上交易稅及手續費,這兩年會賠的機率就是很大,畢竟政府及券商兩年下來收了六千到七千億的交易稅及手續費,一般短線投機的策略是很難被複製,而我這策略阿貓阿狗都能輕易的達成,只要你不要在持有時內心戲一堆,或是每天想要去佔對方便宜,買進,持有應該是每一個人都能辦得到的事,而且透過資金配置,你每年買在年線也不會是什麼不可能的事。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普通人正常投資鴻海長期下來績效!
2、鴻海在AI浪潮的佈局及受惠程度問答!
3、散戶喜歡憑印象中的個股漲跌為難自己!
大家要了解一件事,鴻海是把賺到的僅配出五成多,這樣股利率都比那些代工廠高,這樣國內及國外的ETF還不買鴻海,我真的也是不懂他們的規則怎麼訂的,所以接下來會有愈來愈多高股息ETF買鴻海,國外的ETF及基金也會買,當高股息ETF買了後,股價就容易上漲,這時指數型ETF因為鴻海的股價變高,權重變大,也會逼著指數型ETF增持鴻海,當鴻海股價上漲時,就會吸引一些跟風的ETF,反正什麼電動車,ESG,公司治理,關鍵半導體等,鴻海其實都能和這些主題沾上邊,所以這些跟風的ETF來買鴻海也不奇怪,當很多國內外ETF買了鴻海後,股價就會一直上漲,這時ETF就會愈買,股價愈漲,之後散戶就會開始受不了進來追,然後股價就愈漲,ETF及高股息ETF看到鴻海股價上漲,又會再增加持股,股價就愈是上漲,這就是ETF助漲的威力,之前廣達,緯創,英業達,光寶科,宏碁,華碩還有一大堆成長股都是這樣被炒上去的,所以大家也不用覺得奇怪,之前很多投資者一直說鴻海股價都不漲,覺得是不是有問題,其實就是沒有搭上ETF助漲的風潮,現在這風潮似乎啟動了,有一些散戶還是習慣鴻海漲到106.5元就會跌下去,確實之前一個月,一季,半年,一年,甚至是三年都是如此,這一次是不是如此呢?根據統計來說,理論上也是漲上去後會再跌下來機率很大,所以散戶選擇逢高就賣,正確的機率九成以上,不過這就是沒有把ETF助漲的因素考慮進去,去年12月有四家ETF買鴻海,今年一月的第一個交易日又有一家新增鴻海,接下來是不是會有愈來愈多高股息ETF增持鴻海,大家就看下去,如果ETF不持續買鴻海,那這一次又會是逢高賣出的散戶勝利,我也恭喜這些逢高賣出的散戶,畢竟他們也是拿著鴻海股價會噴出的風險去賺幾毛的差價,賺到了後,也是有冒風險的。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股價委屈到爆炸之外資連續六天買鴻海!
2、蘋果授意鴻海關鍵零件直供印度!
3、當股票落在散戶手上時股價易劇烈波動!
2024年前兩個交易日台股就下跌了370點,外資群合計賣超217億,外資群期貨空單拉升到24035口,有可能是因為美國在ASML對陸出口禁令再擴大,就使得外資群覺得該偏空操作,不過我個人是覺得,股市本來就是在漲漲跌跌之間整理,如果指數只會漲或是只會跌,那裡面的短線客,當沖客,投機客就無法決勝負,大家前幾天看有幾十個幸存者在那發2023年的績效報告,有一些人是真的厲害,有一些人單純就是運氣好,在2023年底時,指數將近一萬八千點,幾乎就是全年的最高,散戶會賺到錢也是很正常的,很多的獲利僅是來自於虛幻的股價,我說過,股市中唯有公司賺給你的獲利才是真的,一些公司淨值30元,股價300元,一年賺6元,這種公司的股價下跌也是正常的,散戶一時看到股價在300元,就覺得自己發財了,其實單純就是虛幻的,一些投機飆股就是透過虛幻的股價賺到超額的報酬,如果有去看一般討論區發的2023年報告中,很多都是說買到飆股或是在不同飆股中轉換賺到大錢,但大家有沒有想過一件事,一買一賣成交易,一些投機高手在瘋狂價把股票賣出,一定就是有散戶接手,現在投機飆股的股價因為指數還在高檔,所以散戶感受不到自己賠錢了,未來指數修正時,散戶就會嚐到賠大錢的滋味。
我常常看到一些散戶在股市下跌時咒罵空方,抱怨政府,其實這些散戶連自己錢賠給誰都不知道,當一家價值20元的公司被炒到200元,在20元買到的人,如果賣在200元,這樣就賺了180元,在200元就一定會有人買到,當股價回到正常的水位,也就是20元,那錢是被誰賺走的呢?沒有錯吧,就是20元買然後200元賣你那個人,所以你的錢在上漲時就被別人賺走了,之前炒股集團在炒口罩股時,淨值5元炒到78元,後面股價又跌回到5元,很多人就在那怪政府及空方,其實你的錢是被當初賣你78元的人賺走,只是股價還沒有下跌前,你感受不出來罷了,所以很多散戶現在買到股價淨值比三倍,四倍,甚至是五倍的,他們覺得股價一直在月線,季線,半年線,甚至是年線整理,所以覺得該公司很有價值,其實那是因為指數還在高檔,只要指數從大盤淨值比兩倍多修正到1.5到1.8倍,那你就會看到個股被教訓的很慘,我常和大家說公司有其基準點,但很多人都聽不進去,聽不聽得進去無所謂,股市總是會上漲及下跌,在上漲時你覺得不會受重傷,未來在下跌時,你就會知道你的下場是什麼了,會有一些人常常說我攻擊別的個股,其實我是在說實話給你聽,很多投機飆股一開始是有炒股集團在炒,所以怕被破梗,後面因為很多散戶被套在高檔,所以你和他說實話,他們也不愛聽,一定要在股市崩跌回原來的地置時,他們才會覺得原來我說的是真的,但那時已經來不及了,那時多的是人去打落水狗,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一些假裝自己很有正義感的人,他們敢去打落水狗,面對惡勢力,強權及權貴時,他們都是不敢坑聲的,大家其實可以去觀察這現象,真的是很有趣。
在代工廠個股的股價淨值比被炒高後,國內高股息ETF要佈局2024年的績效,所以就只能去找還是高股息的ETF,選來選去就只剩鴻海,在去年12月及今年1月短短兩個月中,已經有五家高股息ETF把鴻海納入投資組合,在高股息ETF大買鴻海後,國外的ETF及基金的判斷準則應該也是差不多,所以外資群已經破天荒的連七個交易日買鴻海,近一年中,外資群最多連續五個交易日買超鴻海,今天在外資群賣超台股228億的情況下,外資群依舊是買超鴻海,之前我就說過,ETF就是這樣,大家看到的東西都一樣,所以有幾間開始買時,所有的ETF就會一起進來買,這樣做的好處有幾個,一是漲或跌大家績效都一樣,白話文就是,有10家ETF買鴻海,結果鴻海只漲2%,反正大家都一樣,你也不會被檢討,如果10家ETF中只有8家買,其他兩家ETF經理人要特立獨行,如果鴻海大漲200%,那沒買的那兩家就會被檢討,所以不論買到的公司漲或跌,ETF經理人都會一窩蜂的一起買,再者一起買的另一個好處在於,短時間一堆ETF進來買,股價又是資金堆出來的,所有的ETF一起買,股價當然就容易狂飆,當ETF買了後,鴻海股價上漲,那其他原本持有鴻海的ETF按比例又要去增持鴻海,鴻海的股價就愈容易上漲,一般散戶看到鴻海一直漲,也會進來追,所以股價就更容易上漲,這也是為什麼廣達能被炒到280元的原因,不然鴻海淨值107.13元,廣達淨值47元,鴻海及廣達一年都能賺10到11元,那搞笑了,憑什麼廣達股價最高280元,現在高股息ETF及ETF在減持廣達,一開始散戶被套在裡面還感覺不出來嚴重性,未來散戶就會知道少了ETF的加持,廣達的股價會有多慘,當初廣達沒有高股息ETF在炒時,股價60元是底,80元是頂,結果高股息ETF進來後,帶動了ETF,外資群,主力,投機客,短線客,當沖客,主力,散戶等進來玩,最終就炒到瘋狂價的280元,鴻海在沒有高股息的進駐時,股價就是105.5元賣,100.5元買,低買高賣好輕鬆,只要股價過106元就一定賣,會賺錢的機率九成以上,但如果高股息ETF,ETF成功把股價帶起來,那之後鴻海變成廣達也沒有啥好奇怪的,股價就是由資金堆出來的,ETF這金融工具就是容易助漲及助跌,最近高股息ETF一直在買鴻海,外資群也在買鴻海,很多人都還沒有意識到機會,哪天浮動籌碼都被高股息ETF及ETF買光了,外資群,主力,投機客,當沖客,短線客又看到機會,炒到你不認識鴻海都會。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高股息ETF買超鴻海後大空頭外資也開始買!
2、股市上漲及下跌之後才知道你賺多少錢!
3、從勞動基金看長線投資會有的結果!
今天大摩持續的回補鴻海持股,美林則是屎尿了一下,合計還是買超了19張,在高股息ETF買了鴻海五萬五千張後,這些股票一定就是會消失在市場上,大摩應該是了解一件事,股票被高股息ETF鎖到保險箱了,他再浪費時間的買來賣去演戲,這樣也於事無補,所以就很坦然的連續九個交易日買超,美林則是送永豐哥錢送習慣了,在買超六個交易日後,今天又買來賣去,小賣了一千八百多張,送了一點錢給他的好兄弟永豐哥,之前大摩一個人買了四到五萬張,結果雙拳難敵四腳,現在大摩看到高股息ETF已經先買了五萬五千張交朋友後,覺得自己把賣的買回來,再買個四到五萬張,這樣可能就會有戲,所以就連續九個交易日買超,那美林2023年賣了13萬張,如果他在這樣屎尿個性的買,以大摩還能買十萬張的能力來說,也許大摩買一買,小摩就進來買了,後面逼的高盛,花旗,港麥格里也進來買,這時美林就會腹背受敵,最終就只能含淚買回,大家記得一件事,如果美林再抵抗,也就是讓鴻海股價持續在104元左右整理,那鴻海依舊是高股息,等到其他高股息ETF要調整持股時,就會把鴻海納入投資組合,當愈來愈多的高股息ETF把鴻海股票買走,裡面偏空及浮動籌碼就減少很多,自然賣的人少,買的人多,股價就容易強勢,那時外資群想要把股票買回來,難度就會更大。
明天鴻海會開出12月營收,因為10月及11月表現的超乎預期,所以和劉董第三季法說會說的約略衰退就不符合,2022年第四季鴻海營收19630億,2023年10月及11月合計13912億,所以12月營收只要有5718億就能和2022年第四季持平,2022年12月鴻海營收6293億,就算年對年衰退10%,2023年第四季的營收還是能和2022年第四季持平,在2022年第四季時,鴻海毛利率,營利率因為鄭州廠暴動而不理想,但2023年第四季因為中國經濟不好,很多外資企業,台商,鴻海分散產能到越南,印度,墨西哥,台灣,美國等國家,使得中國的勞工薪資水準降低,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疫情時中國很多勞工在那拿俏,之後一定會自食惡果的,大家有看一些短視頻都該知道,雖然中國經濟沒有像農場視頻那樣說的撤底完蛋,但其實失業率也是蠻高的,勞工的薪資一定是比不上疫情時的水準,2022年第四季鴻海在人事費用上花費比較多,所以營利率特別的低,2023年第四季中國的薪資水準降低,就算中國薪資是一般水準,那鴻海2023年第四季的營利率也會比2022年第四季高很多,如果中國勞工薪資成本降低,又能帶動2023年營利率進一步的提升,加上AI伺服器的高毛利率,2023年四季鴻海賺個三元多不會是什麼問題的。
很多人喜歡去買一些來路不明的投資方案,什麼P2P,FTX,澳豐金融,im.B,這些很明顯就是龐氏騙局,都是打著一年8到12%的報酬率,保本保息,一聽就知道是鬼扯,很多人進到這種騙局中,一種是賭騙局不會這麼早破,想要去割別人韭菜,另一種人是真的愚蠢,聽別人介紹就進去買,然後領到幾次的利息後就徹底相信,想要每年8到12%的報酬率,那你就買鴻海抱著三到五年,這樣之後每年都會有10到12%的報酬率了,而且鴻海是世界一流的公司,每一季都會公佈財報,也會開法說會,而且鴻海做的產品都是人類日常生活會使用的東西,鴻海也不做品牌,所以也不會被淘汰,雖然不像一些品牌廠這樣能賺很多錢,但至少就是穩中求勝,想要每年8到12%的報酬,你就來買鴻海就行了,不要去買什麼一些奇奇怪怪的龐氏詐騙的商品。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鴻海擴大河南3廠區列重點建設項目!
2、從鴻海法說會看2023年第四季營收!
3、如何在股市中建立好心態不羨慕別人年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