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的政治不確定性消失後第二天,第一天外資群趁著大盤下跌,就開始耍小把戲,硬生生的把上漲1.5元打到了平盤,昨天台股本來上漲50點,最終收跌150點,高低差了200點,不過台股昨天下跌時,台幣不貶反升,所以明顯就不是外資群賣的,今天台股上漲203點,台幣就出現了升值,外資群確實也大買了200億,11月份以來,外資群買超台股2281億,自營商近四個多月下來,累計賣了近四仟億,外資群一開始和自營商一起聯手把台股打下來,現在外資群直接把指數買上去,自營商就沒有趕上這一波的底部布局,因為外資群及自營商聯手賣七千多億還不能讓散戶人踩人,指數連一萬六千點都跌不下去,外資群也把從去年11月份以來買的部位都賣掉,外資群沒有短線籌碼能賣,就只好先買先贏。昨天外資群賣超鴻海四千多張,今天買超五千多張回來,我說過,外資群接下來一定是想要買鴻海的,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政治不確定性都結束了,我是不懂還有什麼理由不買鴻海。之前我說過,三大法人會在AI概念股中玩弄散戶,就像在鴻海這樣,昨天大盤下跌,AI概念股大跌,今天大盤大漲,AI概念股小漲及小跌,這樣的玩法就是能讓一般的散戶崩潰。很多散戶喜歡當沖及投機,一開始什麼都不懂就進去玩,賠錢才在那花時間寫勸世文,為何不一開始就先了解股市後再拿錢進去操作呢?
影片第一段來看一下鴻海印度子公司斥500億自地建廠,近年來美中衝突升溫,台商,外資企業,鴻海都會配合品牌商要求到印度,越南,墨西哥,台灣,美國設廠,雖然比不上中國的規模,不過有在做分散風險的動作,中國目前還是世界工廠,在基礎建設,政府官員辦事效率,員工及人才方面,都算是比較齊全的,有一些政治酸民,魯蛇常常在那說中國很野蠻,會威脅鴻海,會沒收鴻海資產,我個人是這樣覺得,鴻海及中國是兩輛火車,如果朝同一個方向前進,那雙方都能得利,如果硬要對撞,鴻海這輛火車也不一定比較弱,常常看到一些人把鴻海當豆腐似的,中國目前在全球的製造地位上,還是屬於遙遙領先,這和華為的遙遙領先是不同的,中國在製造業,硬體上確實就是比全世界強,當初中國小粉紅一直拿華為的硬體設備說遙遙領先,一看就知道很嫩,蘋果厲害的就不僅是硬體,如果蘋果手機單純要和華為比硬體,應該是沒有任何優勢可言,蘋果在自己的品牌,供應鏈,軟體,服務,保密等,這才是蘋果的價值,蘋果的價值就不是在硬體,所以當初小粉紅拿華為的硬體在那說遙遙領先,就是有一點偏頗,對製造業來說,這就沒有什麼品牌,軟體,服務,保密等問題,中國在製造業方面,確實就是遙遙領先墨西哥,越南,印度,美國,日本,台灣等,這應該是沒啥疑問的,一些農場視頻說中國現在經濟很慘,外資企業,台商,鴻海撤出中國,那單純就是冰山一角,確實鴻海,台商,外資企業有分散一些產能到全球,這就造成了中國一些失業潮,不過就是一兩成,農場短視頻就把這種現象無止盡的放大,感覺就像是,有人去拍台北車站一堆乞丐,說台灣最繁榮的地方還一堆乞丐,就知道台灣人過的有多可憐,有多窮,當你看到這種農場短視頻後,一定就會笑出豬聲,相同的道理就是被用在說中國的經濟,那種垃圾農場視頻少看,不然會降低你的智商的。
影片第二段來看一下三大法人在AI概念股折磨散戶,三大法人在把手上的股票出的差不多後,現在開始放大招,把在鴻海使出的賤招都搬到AI概念股中了,之前我說過,三大法人喜歡借勢操作,當台股漲回到七月底時的17400點時,AI概念股從高點到現在還跌三到四成,現在大盤下跌AI概念股就崩跌,大盤大漲,AI概念股就平盤,小漲或小跌,這對小散戶,散戶來說就是一種折磨,大家還記得之前小散戶及散戶說鴻海怎樣吧,鴻海怎麼這麼牛皮,指數漲了一千多點,鴻海都沒有漲,不然就是指數漲了一千多點,鴻海還下跌,然後這些散戶說著說著就崩潰了,鴻海是一家三十五年獲利,三十五年配息,近二十年獲利平均有10%,淨值107.13元,每年能賺10元,結果股價還在淨值以下,外資群及主力都敢在鴻海中使用這種折磨死散戶的賤招了,用在廣達,緯創,光寶科,英業達也是剛好的而以,目前這些個股的股價淨值比還有三倍,四倍,甚至是五倍,距離玩到像鴻海這樣,AI概念股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如果AI概念股中的散戶夠穩,外資群,法人就敢一直把股價和淨值之間的差價壓縮掉,如果散戶很快就崩潰,股票又落回主力或外資群手上,那他們又會開始拉抬及護盤,最近投信拼命的在倒貨廣達及緯創,一開始就是投信及自營商買起來的,後面外資群拼命的倒貨,把所有買的全部都倒光,現在換投信在倒貨,AI概念股可以說是沒啥救了,準備要現出原形了。
影片最後一段來看一下長期投資必勝但散戶在漲跌之間賠光,常常會看到一般討論區的勸世文,這些人就是覺得短線買來賣去能賺比較多及比較快的人,但最後都是賠到懷疑人生,我常常看到一些投資鴻海的人,他們買了幾天,幾周,幾個月,或是一年內,他們會在那說自己賺不到錢,我只能說,目前外資群因為把手上股票賣出,所以在做股價和淨值之間的壓縮,以鴻海目前淨值107.13元,股價102.5元,等於就是送你半年鴻海的獲利,這些淨值雖然沒有反應在股價上,但你身為股東,你是擁有107.13元的,如果你把股票以102.5元,100元或是95元賣出,那單純是你愚蠢,和鴻海沒有半毛錢關係,鴻海負責賺錢,錢也真的反應在淨值中了,外資群因為自己手上的股票賣了一大堆,所以在耍把戲,你看到價格就覺得鴻海僅值這個價值,那單純是你傻,但不論如何,鴻海是一間符合價值投資十要素的公司,就算把股價和淨值之間壓縮到極致,了不起就是這樣了,接下來鴻海的股價還是會隨著淨值提高而上漲,每年鴻海也是會拿淨值中的錢當股息配給你,也會拿淨值中的錢去投資新事業,然後就能賺更多的錢,只要你長期的一直持有鴻海,你一定是能賺錢的,如果你是當沖或投機,一買一賣成交易,賠掉後真的就是沒有了,時間再久你也不會再賺到一毛錢。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鴻海印度子公司斥500億自地建廠!
2、三大法人在AI概念股透過漲跌折磨散戶!
3、長期投資必勝但散戶在漲跌之間賠光!
今天台股下跌93點,成交量3131億,指數收在17328點,鴻海收在平盤,之前鴻海因為查稅事件沒有跟著台股上漲,自然在政治不確定因素消失後,鴻海也不會跟著大盤下跌。今天永豐金中和再一次使出先賣後買,早上九點半賣出,擋在下面買,利用外資群要壓制鴻海的屎尿個性順利的高賣低買,明天開始,乾脆外資群和永豐金中和就說好,直接把錢匯過去就行了,不用再這樣浪費交易稅及手續費了。鴻海今天開出亮眼的11月營收,昨天說11月介於5200億到5600億就算是表現很好了,結果來到6500億,鴻海第三季法說會是說第四季會年對年衰退5到10%,看樣子目前完全沒有衰退的情況,目前10月及11月營收是比去年同期還成長。一些散戶喜歡股市中玩短線,偶而贏就以為自己是少年股神,但每天的短線都是獨立事件,有可能賺自然就有可能賠。
影片第一段來看一下鴻海800G交換機導入明年AI伺服器續強,最近AI概念股一直在崩跌,這一點之前我就說過了,市場一直在那吹牛廣達,緯創,光寶科,英業達會賺很多,結果把股價先炒到天上去,最近外資群已經出完貨了,連高股息ETF也一直在出貨,之前一直看不起鴻海會因為AI伺服器而受惠,第三季財報開出來後,發覺原來鴻海賺的也不會比其他AI概念股少,搞笑的事是,鴻海股價完全沒有漲,剩下的AI概念股炒到天價,現在AI概念股都落在散戶手上,這些散戶接下來會賠到懷疑人生。
影片第二段來看一下鴻海11月營收6500億第四季優於預期,昨天我們有拿第三季鴻海法說會去預估11月營收,去年11月營收5511億,如果一樣要年減5到10%的話,那營收應該會落在4959億到5235億之間,這樣的區間才是劉董在法說會上預估的,通常劉董說話比較保守一點,所以推測5200億到5600億是可以的,結果直接來個6500億,鴻海是說去年11月是因為鄭州廠事件,所以基期低,再加上電動車元件出貨,這部份的營收強勁成長,之前說元件及其他毛利率高,但營收佔鴻海整體小,所以毛利率成長不明顯,最近因為鴻海電動車出貨了,10月及11月這部份都是強勁成長,大家可以預期這部份會從2024年開始一直成長,畢竟鴻海佈局電動車已經要進到收割期了,一些魯蛇會說沒看到鴻海電動車的成果,那單純就是他眼瞎而以,鴻海去年第四季營收19630億,10月營收7412億,11月營收6500億,累計已經來到13912億,12月營收只要有5718億,那第四季營收就會和去年持平。
影片最後一段來看一下在股市中投機玩短線總有一天要還的,有一些短線客,投機客,當沖客看到網路上一些勸世文時,他們會覺得怎麼會有人這麼蠢,覺得自己能低買高賣好輕鬆,覺得自己有紀律,會資金配置,自己比別人聰明,以為自己能持續的割別人韭菜,但時間一拉長後,殘酷的事實就是會發生,一般成功的投機客就僅會有一兩成,這意謂著100個中會有80到90個人在投機世界中失敗,很多散戶會在上漲的波段賺到一些錢,就覺得自己是少年股神,但會在下跌波段或是某一次的陷阱中連本帶利吐回去,我說過,短線的世界是要不斷的和別人勾心鬥角,你每一次的決策都有可能會是正確,也有可能會是錯誤,只要你某一次心中一個軟弱或是中了別人的招,一次可能連命都沒有了,大家看司馬懿這麼聰明及謹慎,結果被諸葛亮騙進去上方谷,差一點就送了命,要不是因為老天下雨,司馬懿贏了一輩子,就因為一次中計,就會死在上方谷,
這就是短線恐怖之處。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鴻海800G交換機導入明年AI伺服器續強!
2、鴻海11月營收6500億第四季優於預期!
3、在股市中投機玩短線總有一天要還的!
市場之前在炒作AI概念股時,完全沒有把鴻海放在眼中,結果鴻海旗下的工業富聯宣布AI伺服器工廠獲評全球首座燈塔工廠,大家有看到了吧,首座AI伺服器燈塔工廠,這種工廠就是最先進的工廠,其他的代工廠,不,我應該是說AI概念股都還沒有獲得這種工廠,結果股價炒的一付會飛似的,我一直和大家說鴻海才是競爭力最強的公司,但市場資金就喜歡去炒一些比較中小型的個股,才會去鎖定廣達,緯創,光寶科,英業達,最近很搞笑的一件事是,AI概念股退燒了,結果市場把英業達炒成IP概念股,這個市場的智商就僅有如此程度而以,之前英業達在炒AI題材時,直到現在獲利都還沒有增加,結果股價已經漲了一大堆了,現在又在那炒IP概念股,一般的散戶會在股市中賠錢,一定就是有原因的,他們寧願相信一些鬼話,也不相信有實力的公司,大家今天如果有看英業達的股價跳動,就知道投機的世界有多恐怖,早上一付要衝漲停的樣子,上漲了6%多,我分心看個新聞,五分鐘後回來看就剩漲1%,我再去忙一下到中午,吃個火鍋,散個步,回來再看就跌6%多,這就是投機股的波動幅度,而鴻海早上看跌0.5元,收盤看還是跌0.5元,波動就不大,所以想要投機的人,自己要好好選擇,所謂的投機就是賺差價,那也要有差價才能賺,想要投機的人,就去投機股中和短線客一決勝負,不要常常在鴻海中演內心戲。
今天是發大財之永動機ETF指數調整,所以個股尾盤都爆大量,最近幾年ETF很流行,很多散戶都把錢拿去買ETF,這就使得ETF股價一直漲,會這樣的道理也很好懂,因為ETF持有的個股也是股票,ETF規模愈來愈大,投信就會去追ETF投資組合中的股票,自然股票就會上漲,當這些個股上漲,ETF的股票也會上漲,但很簡單的一件事是,股票上漲,股利率就會下降,不過很多散戶看到一些ETF股價很會漲,他們就覺得發大財,未來ETF規模成長到某一個程度後,只要規模不再變大,ETF裡面的散戶就會開始嚐到苦頭,這也沒啥好奇怪的,假設你把錢拿去買美德醫,結果美德醫的股價愈來愈高,結果你說你發財了,這邏輯就很搞笑,單純就是賣你天價美德醫的人發財,如果個股股價原本50元,一年配2.5元,這樣股利率有5%,也符合高股息,結果高股息ETF把這檔納入投資組合,結果ETF規模一直變大,散戶一直買,自營商一直去向投信申購賣給散戶,投信拿到錢就一直去追投資組合中的個股,最終股價追到100元,這時公司獲利沒有跟上,股利率就從5%變2.5%,在規模變大的過程中,散戶看股價上漲就以為自己發財了,其實就是陷入短期集團炒作股票的陷阱中,一些ETF把投資者的錢拿去買中小型股,結果該檔ETF的股價一直上漲,看到ETF的股價上漲時,散戶就拼命追,投信就把錢再拿去買股票,股價自然又繼續上漲,但他們沒有想過一件事,公司的淨值不變,賺錢需要時間,變的就僅有股價,散戶把錢給投信,然後投信一直去追天價個股,對投信來說,他們也不會痛,反正未來股價跌不跌你家的事,一開始還是可以拿差價及本金當股息配給投資者,過程中投信因為ETF規模變大,可以賺到很多管理費,這種泡沫遲早有一天是會爆,這也是為什麼大家看到一些奇怪的個股一直在上漲,明明賺沒多少錢,也沒配多少,但就是因為ETF一直買,然後ETF股價一直漲,散戶又去追買,就形成了奇怪的現象,未來這些ETF崩跌起來是會很恐怖的,未來大家會發覺,奇怪,明明買的是高股息ETF,為啥每年就僅能得到2%的股息,會這樣也是很合理,因為散戶看到股價漲就一直去追,你用天價去買個股,當然股利率會低,一開始ETF規模還在成長時,自然你感覺不出來問題在哪,未來規模不再變大,問題就會慢慢的浮現。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股道永豐哥在鴻海短線操作的一周!
2、鴻海AI伺服器工廠獲評全球首座燈塔工廠!
3、股市發大財之永動機ETF指數調整!
隨著鴻海政治不確定性消除,穩健的鴻海股東持續的在買進股票,會這樣的原因也很好懂,只要稍微有一點基準點概念的人,都知道目前鴻海是甜美價,單純用時間就能穩贏的投資,自然就是有錢就買,沒錢就抱,這些股東隨著時間一天一天過,薪資,獎金,股息能再投入,這也是天經地義的事,這時就會有一些自私自立的人說,A大幹嘛分享散戶鴻海是好股票,這樣三大法人就不會買鴻海,自然股價就不容易上漲,有時看到這些人時,我真的是覺得很搞笑,我說過,三大法人買的是散戶賣的,散戶買的是三大法人賣的,你哪來的信心外資群買到的是別的散戶賣的,而不是你賣的呢?如果你這麼行,那你可以去買別的股票,不一定要買鴻海,當哪天你持有的股票飆漲了,你再來告訴我你買了多少,你在多少元賣出,常常看到一些短線客,明明就是買幾張,賺幾元的料,然後在那幻想散戶都賣了,就他一個人能抱住,之前鴻海在70元到90元之間,也是有一些散戶是這付德性,結果鴻海從74元漲到80元,他手上的股票就賣光了,那時外資群買了80萬張,很多舊思維股東就在80元到90元把手上的股票賣給了外資群,這種感覺就像是,之前我說緯創及廣達是一個死局,有一些散戶就一直來嗆聲說他們很聰明,說他們是兩隻老虎,所以跑的快,時間半年過去年,他們是不是兩隻老虎,有沒有跑得快呢?很明顯就是沒有,不但外資群賣了幾十萬張,最近投信及自營商也在拼命倒貨,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就是在低檔買進,在高檔倒貨,這就是大部份散戶會有的下場,所以不要常常在那幻想外資群如果大買鴻海,你可以抱一整個波段,以目前外資群及永豐哥在玩的把戲,就是要讓一般散戶以為鴻海股價就是會在100.5元到103元之間整理,股價就在這區間整理一陣子後,哪一天冷不防的噴上去,這些散戶在股價漲到105.5元就賣的差不多了,還在那幻想我不要說鴻海,當股價漲上去他能賺很多似的,想要做價值投資,你就要做到沒有弱點,三大法人買不買你都是能賺錢,以目前的情況來說,三大法人不買,你每年還是能賺到鴻海經營得到的10%資產增值,三大法人如果買,那你等於就是賺到,以鴻海目前的價值,至少股價淨值能值個三倍以上,有人會覺得好笑,我只能說,在廣達,英業達,光寶科,緯創股價漲上去之前,大家也覺得緯創股價淨值比三倍是笑話,但緯創最高股價淨值比漲到五倍,現在還有三倍,目前有一狗票的散戶在那向下攤平緯創了,覺得好值得買,這就是錨定效應的威力,當廣達,緯創,光寶科及英業達漲上去後再跌下來,現在還是處理瘋狂價,你買到大概也賺不到什麼錢,留給你的就僅有滿滿的風險,目前你買到鴻海,不論三大法人怎麼做,你每年在鴻海中還是能賺到錢,想要當一個成功的價值投資者第一步,那就是不要牽拖東,牽托西,常常在那如果怎樣,你就能怎樣,其實任何一檔股票如果在你手上,你都不一定能賺到一整個波段,也很難押身家一直持有,這就是你和高手的差距。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鴻海不確定性消除後穩健股東持續買進!
2、鴻華先明年1月開始交付給n7的車款!
3、天真的散戶以為價值投資買了放著很簡單!
今天尾盤鴻海爆出大量,成交了9518張,看主力進出籌碼後,買超第一名的是元大,買了6739張,買第二名的是群益,最近0056,00713,00919及00900在做持股調整,0056中文名字叫元大高股息,00713中文名字叫元大高股息低波動,00900中文叫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19叫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其中0056持股今天有增加,00713及00900持股也有增加,並且今天也公告了把鴻海納入高股息ETF中,至於00919還沒有看到公告,不過今天買第二名的是群益,看到這些高股息ETF買了鴻海,這樣才叫做正常,鴻海淨值107.13元,一年能賺資產的10%,配出5%,明明就比緯創,廣達,光寶科,英業達,台積電,台達電,聯電等個股更符合高股息,當國內的高股息ETF開始買鴻海,那國外的基金及ETF總不能眼睛瞎吧,大家判斷高股息的準則應該都是一樣吧,之前我就和大家說,散戶就喜歡ETF,自營商,外資群大買後,股價從甜美價漲到瘋狂價時,他們才會覺得該公司是好公司,三大法人把股價拉到瘋狂價時,會再向上拉一個錨點,就像緯創拉到161元,廣達拉到280元,接下來再跌一點,很多散戶就開始進來買了,買到後他們還覺得很開心。
近半年買到緯創的人,你的股利率大概也僅會有2.6%,買到廣達的人,大概股利率也不足4%,重點是這兩家的淨值距離股價超級遠,現在這些公司的股票都落在散戶手上,自然三大法人就不可能去拉抬廣達及緯創,散戶如果在廣達及緯創中撐,那三大法人買鴻海就好了啊,鴻海的股利率高,股價還在淨值下,鴻海的競爭力,規模,獲利能力,股利率,獲利持續性,現在都是屌打廣達及緯創,重點是鴻海能容納足夠大的資金,那為什麼三大法人要去買廣達及緯創呢?以AI概念股來說,鴻海第三季工業富聯毛利率高達9.29%,是AI伺服器的王者,工業富聯貢獻鴻海的獲利高達六成,第三季開出財報後,已經是確定鴻海不會賺的比廣達,緯創少了,在開出10月及11月營收後,明顯也是鴻海表現的比較好,結果鴻海股價102元,淨值107.13元,一年能賺10元,緯創淨值36.6元,一年能賺4元,股價92.3元,廣達股價203元,淨值47元,一年能賺11元,散戶是要和三大法人拼什麼啦,如果我是三大法人,不論是外資群,主力,投信,自營商,我去買鴻海就好了,我回頭買緯創及廣達幹嘛,在緯創及廣達中,外資群已經賺了三倍的差價了,只有傻瓜才會再回去,所以現在高股息ETF決定買鴻海,這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接下來外資群也會買鴻海,至少現在叫三大法人回去買廣達及緯創,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大家想一件簡單的事,鴻海,緯創,廣達,光寶科,英業達中都充滿了散戶。
如果你是投信,自營商及外資群,你會想要買哪一檔呢?裡面都是散戶,我要買當然就是買鴻海啊,股價淨值比1倍不到,而且獲利又不比廣達,緯創,光寶科,英業達差,在競爭力,獲利穩定度,獲利持續性,股利率,規模,又是鴻海比較厲害,三大法人根本沒有任何動機回頭去買AI概念股,所以之後大家看到三大法人買鴻海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之前三大法人為了炒股價,然後去買AI概念股,那時AI概念股都是三大法人,現在AI概念股中就全部都是套在月線,季線,半年線的散戶,三大法人哪有這麼佛心進去幫他們解套,這時會有人說,鴻海中也一堆散戶啊,成本也都是在月線,季線,半年線,甚至是年線,三年線,嗯,沒有錯啊,但外資群如果在月線,季線,半年線,年線,三年線買到鴻海,那等於是賺到吐,鴻海光淨值就107.13元了,月線,季線,半年線,年線,三年線都不超過107元,很多散戶也被三大法人錨定在這些均線上了,所以三大法人只要買鴻海,一定會有超級多散戶在均線上把股票賣回給三大法人,我們換一個情境,如果三大法人回頭買緯創及廣達,緯創的均線約105元左右,廣達約210元,如果散戶把緯創及廣達在105元及210元倒貨給三大法人,那三大法人買回去就準備哭而以,緯創淨值才36.6元,一年能賺4元,鴻海淨值107.13元,一年賺10元,105元可以買鴻海,為啥要用105元買緯創,當初三大法人是為了讓散戶相信AI概念股有這價值,所以他們才會用那個價格進去買,現在貨都出光了,現在他們也不演了,你要三大法人用105元買緯創,用210元買廣達,你真的就是少作夢了。
我常和大家說,你要有基準點的概念,三大法人可能在炒股時會用瘋狂價在那買來賣去,如果你是投資者的話,你要知道他們在投機,因為三大法人一旦把貨出掉後,他們就不可能用瘋狂價向你買,稍微理性一點的人都知道,花105元買緯創及鴻海,哪一個值得,這不是明擺的嗎?緯創要我花40元買,我都覺得貴,買40元的緯創,我不如買120元的鴻海,買105元的緯創,我不如花300元買鴻海,沒錯,105元的緯創等於是300元的鴻海,很多人在笑A大說鴻海不可能到300元,結果他們蠢到去買105元的緯創,我也是不懂你連105元的緯創都敢買了,到底哪來的信心笑鴻海不會到300元,這時會有人說,有很多人買105元的緯創嗎?大家也不用懷疑,昨天我用集保股權給大家看過了,目前緯創中有一半的人成本都在105元,如果把緯創的走勢套到鴻海中,就是鴻海從102元漲到500元,然後跌到400元就一堆散戶開始感興趣進來買,買了半年後,大部份的人成本就在300元,然後他們還覺得好值得買,未來還會再上500元,當你敢笑鴻海300元這個價格,然後你再回去看一下自己買了105元的緯創,你就知道誰才是笑話了,沒有基準點的人就是這麼可悲,當你在笑某一個價格時,結果你買到的價格卻是那個價格,重點是還是持續加碼並重押的平均成本,今天一堆高股息把廣達踢掉了,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廣達的股價被炒高,獲利沒有增加,之後就不會符合高股息,這些高股息ETF把股價炒起來後,成功都倒貨給韭菜散戶,之後新聞,媒體,主力,投顧老師就會開始和你說真話了,說那些個股不值得買,之前和你睜眼說瞎話的原因是他們還在炒作,現在和你說真話的原因是股票都在散戶手上了,那是你家的事,所以在股市懂公司的基準點是很重要的。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高股息ETF聯合把鴻海加入投資組合中!
2、泰國拍板電動車獎勵措施鴻海將受惠!
3、散戶總去愛追股價會上漲到瘋狂的公司!
昨天高股息ETF聯合把鴻海加入投資組合中,包括了0056,00713.00900,在公告前這些高股息ETF就先偷買,不過一般這種高股息ETF有可能會買到六個交易日,公開當天不算,公告讓五個交易日內都有可能會買,之前00878公告新增三檔,然後踢掉四檔,就偷偷的賣了廣達及緯創六個交易日,合計把三分之一的股票賣掉,所以接下來0056,00713及00900還是有可能持續的買鴻海的,這兩天投信買超鴻海各一萬張,0056,00713及00900每天就是各買三千多張,所以三家加起來就是一萬張,連續兩天這三家都是各買三千多張,所以這兩天三大法人欄位上的投信上顯示買超一萬張,今天永豐哥還是敢先賣後買,吃準了屎尿外資群會摜殺及壓制,目前比較明顯的屎尿外資群有港麥格理,大摩,這兩家近一個月都是賣超兩萬多張,所以他們每天都是使出就算賠錢也要壓制鴻海股價,還有一些是送錢的美林,上一個波段的一個月中,美林已經賠了八千多萬,最近一個月也賠了一千多萬,還有高盛近一個月也是賠了一千多萬,近一個月下來高盛是小買小賣鴻海,不過關鍵是在中國查稅時,那時外資群為了風險管控,在97到98元賣了十八萬張,現在就是在耍無賴了,港麥格里從查稅事件到現在賣了48395張,大摩賣了45438張,台灣匯立賣了25046張,美林賣了16614張,花旗環球賣了15844張,美商高盛賣了14939張,當大家有了這個統計的數據後,你再去看每天屎尿外資群的行為,那就會變的很合理,他們每天寧願買來賣去賠錢,也要把鴻海股價擋住不讓它上漲,每天就讓永豐哥使出先賣後買在鴻海中提款,外資群還是甘之如飴。
有人覺得可能在總統大選完後,鴻海的政治不確定性才會真的結束,那些外資群中哪天可能忽然就出現背骨仔,畢竟現在高股息ETF每天一萬張,一萬張的買,可能還會買個幾天,這些屎尿外資群每天擋一點單還行,要他們動真格拿股票出來賣,他們也不一定能拿得出來,昨天及前天鴻海的借券賣出多了五千多張,很明顯就是外資群手上都沒股票了還借來擋著賣,最近買鴻海的高股息ETF,至少也會持有個一季,所以外資群想要和高股息ETF再撐一季,那對外資群來說只是更不利罷了,不要忘了鴻海是一間能每一個月,每一季,每一年賺進真金白銀的公司,一年能賺資產的10%,外資群每撐一個月,鴻海平均就能賺0.84元,外資群撐的愈久,他們只是死的愈慘罷了,近幾年下來,外資群從玩短線開始,本來是要低買高賣好輕鬆,結果沒有想到買鴻海的人就是買了就放著不動,雷打不動,偶而每一年遇到大事件時可能會有人賣出,如2019年中美貿易戰,2020年全球COVID-19大爆發,鴻海工廠停工半個月,2021年本土COVID-19爆發,2022年FED準備升息,2022年10月鴻海蘋果製造基地鄭州員工大暴動且外逃,2023年中國查富士康子公司稅及土地情況,當發生這些事時,一些穩健的股東確實會動搖,但人數不會很多,結果發生這些事時,外資群不但不敢買,他們賣的還比投資人兇,他們就是想要耍賤,單純用籌碼的買來賣去讓投資人自我心理面崩潰,外資群不想要承擔那些大事件的風險,他們就想要事件平息了,然後用籌碼面的買來賣去讓散戶自我心理面崩潰,結果外資群愈是這樣天真,手上的股票就愈少,最後還落得了屎尿外資群的稱號,在別的個股票有如神仙及猛獸般的強,但到了鴻海中就像一隻老鼠似的,被永豐哥天天用一招提款,那些屎尿外資群都不會覺得丟臉嗎?
今年因為市場都在瘋AI伺服器,所以鴻海電動車的新聞感覺就變的比較沒有人在乎,其實這就是市場,因為AI伺服器讓一大堆的AI概念股的股價飆到天上去,所以新聞,媒體,散戶對這類的新聞就會比較感興趣,而且AI伺服器確實今年開始出現比較大的爆炸性成長,劉董當初在佈局F3.0(轉型升級),包括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半導體,5G及AI時,劉董知道這些是未來趨勢,但不知道哪一種會忽然爆發,一開始覺得是電動車會先爆發,結果今年AI伺服器先爆炸性成長,所以鴻海新增加的淨值,光靠AI伺服器的成本就能賺到相對應的獲利了,所以也不需要對電動車有太嚴格的要求,以鴻海電動車的佈局來說,電動巴士已經出貨到全台灣了,鴻華先進也上櫃了,明年第一季乘用車也要出現了,鴻海也佈局了很多關鍵零組件,本來劉董就是預期2025年電動車才會爆發,不過我個人是覺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當初也沒有人想到AI伺服器會在今年大爆發,劉董有佈局AI伺服器,當初是沒有想到2023年就出現爆炸性成長,而且2024年,2025年成長的可能更誇張,說不定鴻海看到AI伺服器爆炸性成長,會把更多的資源放到AI這一邊,畢竟需求就在那,獲利也能大幅提升,公司在做研調時,可以知道未來產業趨勢是什麼,但真要預測到市場爆炸性成長的時刻,那是很困難的,劉董的目的就是讓鴻海每年新增淨值能找到新對應的獲利,這樣淨值83元能賺八元多,淨值107元能賺十元多,AI伺服器如果能讓鴻海淨值110元賺11元的獲利,那電動車慢個一兩年,兩三年都是可以的,反正淨值能找到相對應的獲利,這樣鴻海的獲利就能順利的成長,我每年的報酬率就會一直跟著提高,這可真香。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高股息ETF火力全開買進甜美價的鴻海!
2、鴻海是半導體供應鏈最完整的公司沒有之一!
3、AI概念股拉高出貨鴻海壓低進貨!
最近三個交易日高股息ETF連續的買超鴻海,包括了0056,00713及00900,每一檔高股息ETF每天都買三千多張,所以合計每天就是買超鴻海一萬張左右,有一些人以為高股息ETF只會買一天,結果已經連續買了三天,按照之前高股息ETF的習慣,公告那個交易日不算,是會連續買五個交易日,所以可能會連續買六個交易日,這樣就會有六萬張的買盤,外資群一早在鴻海上面每一口價都擋了一萬多張的賣單嚇唬散戶,一些散戶會覺得上面每一口價都有一萬兩千張要賣,高股息ETF一天買一萬張,了不起僅能漲0.5元,會這樣想的就天真了,台股掛單的規則是沒有股票你也能掛,單純就是掛爽的,不管上面還是下面,外資群,法人,主力都能掛出很誇張的買單及賣單,但只要買單比較積極一些時,那些假賣單就會取消,未來金管會是可以修法把這種漏洞改掉,也就是你手上沒有這麼多股票,你不能掛一大堆賣單在上面,想要先賣後買或融券賣出的人,就是限價賣出,也就是現在鴻海股價成交在104元買,104.5元賣,如果你沒有股票想要融券賣出或先賣後買,你就要直接賣在104元或104.5元,不能在上面掛一堆假單,以鴻海的假單來說,真的就是突破天際了,每一口價都能掛一萬兩千張的假賣單,今天鴻海向上買盤比較積極時,上面每一筆檔的一萬兩千張賣單就變七千張,意思就是有人取消了假賣單,因為他發現向上的買氣很積極,常常會有200張,499張等大單買進,深怕冷不防直接一堆499張大單連發。
今天外資群買超鴻海10578張,很明顯是發現高股息ETF不是和你開玩笑的買,也推測出高股息ETF可能會連續買五到六個交易日,這樣可能有五到六萬張的買盤,外資群本來持股已經很低了,結果中國查稅事件又硬擠出來十幾萬張賣,現在每天就只能在那擺好看,有一點像投名狀的劇情,這一千五百名士兵是趙公公的家底,打完就沒了,所以站在後面助陣,不會真的上場打,外資群在上面擋了一大堆賣單,其實他們也沒有這麼多股票能賣,單純就是擋爽的,就是不想要讓鴻海漲上去而以,但高股息ETF拿的是投資人的錢,他也不會和你客氣,反正最後一筆是多少就是多少,高股息ETF就是要在最後一筆買,最後一筆高股息ETF就是買了一萬張,今天0056及00713一樣都是用自己券商買,一個是用元大買,一個是用元大城東買,00900前兩天用群益券商買,今天換回到自己富邦的券商買,不過比較有趣的事是,今天富邦買了8318張,可能也是知道00900會再買三天,然後去猜0056及00713也會再買三天,就先來一個短多,反正每天就是送分題,開盤買收盤賣,剛好可以抵消永豐哥的開盤賣擋在下面買,
接下來三個交易日就來比一下到底是短線客,投機客,當沖客開盤買收盤賣比較厲害,還是永豐哥開盤賣擋在下面買比較強,兩邊就好好的打一架,一早永豐哥賣了,剛好就給短線客,當沖客,投機客買,盤中永豐哥擋在下面要買,如果短線客,投機客,當沖客盤中不要自殺,那尾盤永豐哥就會買回來,就算開盤買的沒賣給永豐哥,也能在最後一筆賣,剛好就能克制永豐哥這腦殘的玩法,每天在鴻海中先賣後買,把鴻海的走勢搞到很弱,現在有高股息ETF的加持,一定就是會有短線客,投機客,當沖客想要吃高股息ETF的豆腐,也就是開盤買,收盤賣,接下來三天這兩派勢力剛好可以抵消,所以大家就不太會看到鴻海一開盤就被永豐哥摜殺下來,在高股息ETF送分的情況下,短線客,投機客,當沖客數量一定會很多,今天鴻海的成交量來到54234張,今天永豐哥只敢買超1310張,賣超1329張,今天永豐哥還是賺了36.7萬,明顯永豐哥今天就不敢用三千多張摜殺,然後再擋在下面買三千多張,今天如果在鴻海用這招,一定就是賠到吐的,在鴻海成交量放大到五萬多張時,永豐哥的影響就變的很小,今天我完全是感受不到永豐哥有買進或賣出,這就是成交量大的好處。
今天除了鴻海成交量放大外,仁寶,和碩,英業達,廣達,緯創,宏碁及華碩成交量也放大,其中仁寶,宏碁,和碩及華碩最兇狠,之前廣達,緯創,英業達,光寶科被當成AI伺服器概念股炒作,最後三大法人把股票都倒貨給散戶了,AI伺服器後總是要有新的題材,市場就看上了AI電腦這個題材,所以就鎖定品牌廠的宏碁及華碩,還有代工廠的仁寶及和碩,尤其是仁寶今天最兇猛,不過仁寶也不是第一次這樣被炒作了,7月18日炒一次,8月17又炒一次,今天又來一次,前兩次爆量大漲後就慢慢的跌回原形,我想這一次也不會是什麼例外,AI電腦和AI伺服器一樣,就是一個題材,市場一直在幻想仁寶及和碩才是AI電腦最大受惠者,但翻開鴻海的財報後,鴻海前三季電腦相關產品的營收就七千多億,相較之下,仁寶及和碩就僅是個弟弟,不論在炒AI伺服器或是AI電腦,市場總是以為該產業對鴻海整體營收佔比不大,但半年到一年後,事實證明就是鴻海獲利不會比別人少,像AI伺服器的商機,第三季鴻海工業富聯的毛利率高達9.29%,工業富聯又貢獻了鴻海六成的獲利,所以事實證明AI伺服器對鴻海的獲利貢獻程度不會輸給廣達,緯創,光寶科及英業達,結果鴻海股價都沒有什麼漲到,現在市場在炒AI電腦,我只能說,最後的結果也是一樣,比較聰明的人就是現在直接買鴻海了,如果高股息ETF可以順利的把鴻海股價拉抬起來,之前緯創,廣達的股價是漲了五倍,就算跌下來後,還是漲了兩到三倍,之前持有緯創在30元就賣掉,持有廣達80元就賣掉的,千萬不要在鴻海中做這種傻事,現在是會有一些傻子在101.5到103.5元就把鴻海賣掉,別人賺五倍,你賺五毛,到底是有多嫩啊。
最後看一下鴻海今年在電動車的佈局情況,今年鴻海電動車的新聞都被AI伺服器給蓋過去了,畢竟今年有關AI伺服器的新聞才會讓公司股價狂飆,也會讓公司立刻的看到獲利提升,我看鴻海法說會的內容時,很明顯法人也都是在問AI伺服器,劉董在介紹AI伺服器也介紹的比較全面,光AI伺服器及AI電腦,應該就是支撐鴻海接下來兩三年的淨值提升部份的獲利提升,不過我們還是來看一下鴻海今年在電動車的佈局,鴻海不是沒有做電動車的佈局,單純就是被AI伺服器給蓋過去罷了。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送分題之高股息ETF連續買超鴻海!
2、AI伺服器炒完後換AI電腦接棒!
3、鴻海電動車今年以來佈局的情況!
這一周鴻海在高股息ETF強力買超下,股價上漲了兩元,這一周因為股價來到查稅起跌點,很多散戶會在這個位階把股票賣掉,而且外資群也會害怕鴻海股價漲上去,他們買不回來,所以會在他們賣出的關鍵位置去做強力的打壓,以美林來說,近一年來賣了近十四萬張,均賣價在104元左右,所以當鴻海股價漲到104.5元時,美林就開始強烈的賣超,不過高股息ETF這一周買了四萬五千多張,這些股票就是會消失在市場上,這一周鴻海的借券賣出增加了八千多張,也就是說,外資群手上沒有股票了還去向軟蛋鴻海股東借來先賣,不過外資群借來賣的,未來也是要買回來還,高股息ETF買到的這四萬五千多張,接下來一季都不會出現在市場上流通了,這星期不少在100元以下買到的小散戶及散戶也賣掉手上持股,原本在100元以下買到鴻海的股東有四萬人,結果在漲到100元這個位階時減少了1萬人,現在鴻海漲到查稅起跌點時又少了1萬人,目前就僅剩下兩萬個在100元以下買到,然後還沒有賣出的小散戶及散戶,我只能說,在淨值以下買到鴻海,你根本就不用賣,在淨值賣掉一家能連續三十五年獲利,三十五年配息,近二十年獲利平均有10%的公司時,我都懷疑這些人的智商了,竟然還會有人在淨值以下5%賣掉鴻海,這些人長期在投資市場一定是會很慘的,連一個基本的基準點概念都沒有,那被股市教訓也僅是遲早的,當你在股市中投資時,你不相信判斷公司股價的基準點,那你能用什麼判斷公司股價呢?感覺嗎?直覺嗎?所以我說會在淨值以下賣鴻海的,那種投資程度都是很嫩的,未來當鴻海股價淨值比來到5倍時,再向下跌到三倍,這些散戶就會進來大量買進了,因為他們沒有判斷公司價值的基本點,他們單純就是覺得之前公司股價漲到五百多,現在才三百多好便宜。
今年市場在炒AI伺服器,結果大家覺得鴻海在AI伺服器佔比不大,所以就去炒廣達,緯創,光寶科,英業達,結果第二季,第三季財報出來後,發覺鴻海賺的並沒有比那些所謂的AI概念股少,10月及11月營收鴻海表現的是最亮眼的,現在市場不炒AI伺服器了,畢竟股票都落到散戶手上了,接著就是在炒AI電腦,就開始炒仁寶,和碩,宏碁,華碩等,攤開鴻海的財報來看,鴻海雲端網路的營收佔比28%,電腦終端營收佔比18%,目前市場也是覺得AI電腦沒有鴻海什麼事,不過半年,一年後,市場可能就會開始炒AI手機,什麼蘋果要出AI手機之類的,鴻海消費智能佔比54%,也就是指手機部份,AI伺服器,AI電腦,AI手機佔鴻海營收就是94%,這時市場應該就是無法再忽視鴻海了吧,再過五年或十年,可能就炒AI電動車,反正AI這題材能炒好長一段時間,之前鴻海認為手機,電腦,筆電,雲端網路已經飽和,無法再支撐鴻海成長,現在看來一個AI商機起來,從AI伺服器,AI電腦,接下來可能就是AI手機,整個就是鴻海的所有產業,以前手機,電腦,筆電,伺服器一直在找一個殺手級技術去支撐產業成長及換機潮,等了好幾年,都等到絕望了,結果忽然就來了個AI,搭配到伺服器,電腦,筆電,手機,就是一個殺手級的應用,這應該是能支撐好幾年的ICT產業成長,目前所有的代工廠都炒過一輪了,哪天在炒AI手機時,鴻海因為所有的產品線都符合AI題材,這時可能就會有外資群,法人,主力進來炒作鴻海,畢竟所有的代工廠都炒過了,股價淨值比都炒到兩倍,三倍,甚至四倍,總不可能鴻海在所有的ICT產業都有,獲利也不輸其它代工廠,結果都不去炒鴻海吧,由於所有的外資群,法人的忽視,鴻海的股利率都高到讓所有的高股息ETF注意到了,而且都提前去卡位及押寶,可能這些在炒股價的經理人已經想到我說的這些題材了,AI伺服器佔營收不大,接著AI電腦,這樣就有近五成營收相關了,再不行就是AI手機,這樣就佔了94%了。
鴻海是一間實業,一家能持續賺進真金白銀的公司,在當地國家會提供就業機會,增加出口,提升GDP,豐富稅收,這種實業國家自然是很喜歡,一個國家想要賺到別的國家的錢,一定就是需要有一個媒介讓國家的勞動力換成錢,這樣國家才能賺到更多的錢,自然才會變的比較強,鴻海透過當地國家的勞動力賺到錢,當該國家發生災難時,鴻海自然也是會提供捐款,很多台灣及中國的網路鍵盤俠,張嘴就是在那抹黑,造謠,酸言酸語,看衰,真正發生災難時,也不見這些網路鍵盤俠出來提供什麼幫助,所以不要常常有一些魯蛇的思維,鴻海長年下來做了很多正派的事,但網路上很多人還是會一直在那看衰鴻海,那種僅是魯蛇的行為。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高股息ETF大買鴻海後主力及散戶變化情況!
2、AI 電腦加持將帶動電腦換機潮!
3、富士康攜手旗下公司捐近9千萬賑災甘肅強震!
市場在炒完AI伺服器後,接下來開始在炒AI電腦及筆電,會這樣也是人之常情,畢竟AI算是一個很大的商機,一個殺手級的運用,這種技術本來就是能運用在雲端,之後普及後也是能用在消費端,每個人也是希望自己的電腦能是自己專屬的AI電腦或筆電,我舉個例,如果你在雲端訓練個人AI,那你每個月要支付給雲端公司月租費,而且你所有的喜好,習慣,隱私通通都會被雲端廠商知道,雖然很多一流大廠說自己很注重個資,不過還是會有人擔心自己的所有喜歡,隱私,習慣通通都被別人掌握,當有人有這樣的想法後,自然消費端的AI商機就會產生,也就是AI電腦及筆電,當你有一台專屬自己的AI電腦,只要你不連網,所有你的個人喜好,習慣,隱私都在你的電腦上,你也可以隨心所欲的訓練自己的AI,也不用一直被雲端廠商每個月吸月租費,不論AI電腦及筆電會不會真的起來,一開始賣電腦,筆電及相關零組件的廠商,他們自然是希望這個題材能起來,畢竟AI電腦及筆電就是一個強大的換機潮,是能夠逼出很大的商機的,當AI伺服器,AI電腦及筆電都吃到商機後,接下來自然就是我們常常使用的手機,當然就會出現AI手機,現在的人更是離不開手機,用手機及電腦的頻率來算,如果不用在工作,有一些人一天下來是可以不用電腦及筆電,但很難不用手機。
所以未來各大手機廠一定會去推動所謂的AI手機,反正有沒有真的效果不重要,一定就是要有噱頭出來,這樣才能激出換機潮,而且AI手機一定就是高階的手機,這樣手機廠商的營收及獲利就會大幅的提升,這麼大的餅,自然手機廠商就不會放過,一開始各大雲端廠商先佈局AI伺服器,讓很多人習慣AI的強大,愈來愈多人了解AI的強大後,自然AI電腦,筆電及AI手機就會被更多人接受,所以AI電腦及筆電炒作完後,接下來很有可能就是炒作AI手機,說到這裡後,之前在炒AI伺服器時,市場認為AI伺服器佔鴻海營收不大,結果第二季,第三季獲利出來後,鴻海的獲利增幅不會輸給其他的AI概念股,10月及11月營收更是比其他AI概念股更亮眼,時間總是會證明誰才是真正的王者,而誰僅是在那吹吹牛,鴻海在雲端網路的營收佔比約22到24%左右,現在市場在炒AI電腦及筆電,也就是炒宏碁,華碩,仁寶及和碩,還是有人覺得電腦,筆電,平板佔鴻海營收不大,但鴻海四大產品類別中有18%左右是電腦終端產品,AI伺服器最近市場沒有在炒,不代表商機消失了,AI伺服器的商機應該是會持續的維持下去,加上AI電腦及筆電,鴻海已經有四成左右的營收和AI伺服器,AI電腦及筆電相關,之後再炒AI手機時,鴻海消費智能產品就是手機相關,大概就是佔了54%,所以炒到AI手機時,鴻海全系列的產品都受惠AI浪潮了,這時會有人說,一開始和AI相關的也不大,我只能說,其他的公司也是如此,就是產品相關,一開始市場把AI伺服器吹的會飛似的,結果獲利也才成長一些,緯創,廣達的股價上漲五倍,鴻海股價沒有上漲,結果鴻海獲利成長卻不輸廣達及緯創,未來在炒AI手機時,市場就很難再忽視鴻海了。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AI浪潮下鴻海全系列產品總將受惠!
2、一般人連基本的理財功力都沒有更不用說投資!
3、投機客在股市一漲及一跌過程中賠光錢!
2023年快要過完了,今年股市漲了3614點,去年股市跌了4081點,近兩年累計還下跌了467點,以2021年底18218點來算,還下跌了2.56%,不過台股一年會除息4到5%,如果你近兩年抱著大盤不動,能賺個5到7%不會是什麼問題,鴻海在2021年底股價104元,2022年底股價99.9元,現在股價104元,鴻海近兩年的波動比較小,股價也漲回到2021年底的水準,如果2021年底就持有鴻海,就是賺了近兩年的股息5.2元及5.3元,股利率大概就是5%左右,這時會有人說,近兩年鴻海不是各賺10元左右嗎?明明賺了20元,為什麼股價才反應10.5元,會這樣的道理很好懂,因為2021年底時鴻海淨值99.59元,鴻海股價104元,現在鴻海淨值107.13元,2021年底股價高出淨值4.5元,現在股價還比淨值少3.13元,今年第四季鴻海賺到的錢還沒有公佈出來,所以就差了這10元,這也是我常說的,如果你買到股價距離淨值太遠的公司,三大法人想要弄你,他們就只需要把股價及淨值之間的距離無限的拉近,這樣散戶就會懷疑人生,之前大立光股價在六千多元時,淨值才六百多,現在淨值一千多,股價2760元,今年初大概兩千元,漲了七百多回來,不過近七年下來,大立光賺了一千多元,配出五百多元,淨值提升六百多元,結果股價還是跌了三千多元,這是當初買到股價距離淨值太遠會有的下場,有一些散戶很短視,他們只看得見短線很會漲的公司,然後就覺得是好公司,以緯創,廣達,光寶科來說,股價淨值比是三倍,四倍,甚至是五倍,未來三大法人想要玩裡面的散戶,只要使出無止盡的股價和淨值壓縮法,這樣裡面的散戶抱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都還不一定能賺錢,兩年前鴻海的股價才比淨值高4.5元,了不起就是鴻海半年的獲利,結果外資群這樣耍賤下來,接著讓股價和淨值之間的4.5元消失,再硬讓股價比淨值低3.13元,這樣散戶就會覺得為什麼沒有得到鴻海每年賺到的10%,近兩年平均一年就是5%多一點點。
如果你是今年買到,鴻海的股價在淨值以下3.13元,外資群如果接下來兩年再使出這一招,想要再讓鴻海股東每年只賺5%多一點點,那淨值就會變117元,股價104元,我只能說,這談何容易,這時會有人說,鴻準,新光金,友達的淨值都比股價高很多,當你在說這種話時,你去看一下這三間公司哪一間有符合獲利十要素,這三間中表現最好的鴻準,也就是每年都能賺錢,也不符合獲利十要素,鴻準的淨值愈來愈高,但獲利會愈來愈低,所以淨值和股價之間的距離才會被拉開,友達及金光金就不用說了,這兩家公司有時賺錢,有時賠錢,獲利十要素中一大堆都不符合,鴻海這種符合投資價值十要素的公司,股價還能在淨值以下,只能說明很多投資者及投資機構眼睛都瞎了,會這樣說的道理也很簡單,鴻海淨值83元時一年能賺八元多,淨值107元時能賺十元多,只要保持股東權益報酬率10%,那淨值110元就能賺11元,淨值120元就能賺12元,哪一天鴻海獲利無法成長了,那就學一些代工廠個股那樣,把賺到的錢配出六成,七成,甚至是八成,那一年賺12元,配出八成,那股息就是9.6元,很多散戶傻乎乎的以為股息配出愈多愈好,當一家公司把賺到的錢都配出來時,代表該公司無法再成長,這也是目前很多高股息ETF的問題,很多散戶一直去追高股息ETF,這些個股本來就無法一直成長,結果散戶還一直去追,把股價都追成了天價,最終就變低股息,時間再久,這些公司的獲利也不會再提升,這應該很好理解對吧,你開一間店,資產100萬,一年賺10萬,獲利率10%,如果你把賺到這10萬都拿去花掉,明年你還是一樣用100萬賺10萬,如果你賺到的10萬不花,流到公司淨值中,去買設備,請員工,展店,打廣告,只要獲利能力不變,110萬一年就能賺11萬,這不是很簡單的道理嗎?怎麼會有人喜歡買一家資產100萬,一年賺10萬,然後配8萬或10萬的公司,這種公司把獲利都配給你後,是要拿什麼去再投資保持競爭力或擴大其規模呢?
今年除了AI概念股外,散戶另一個瘋的就是高股息ETF,應該是這樣說,因為散戶瘋高股息ETF,這些高股息ETF去買了AI概念股,這些AI概念股的前身是塑膠花代工產業,毛三道四,股價淨值比大概就僅有1倍左右,大部份的散戶都看不起,使的股利率異常的高,所以這些塑膠花代工廠的籌碼都很穩健,當高股息ETF強力買進後,三大法人就覺得有戲,就進場買進,買的差不多就開始拉抬,最終就把這些個股炒成了AI概念股,隨著這些AI概念股的股價被炒高後,股利率就變低,從6到7%降到2到4%,這時高股息ETF就換股炒,現在換AI電腦及筆電,一樣是把股價炒到瘋狂價,散戶看到高股息ETF股價一直漲,他們就一直追,散戶一直追,高股息ETF股價就一直漲,這就形成了助漲,未來這些高股息ETF在規模飽和後,一定就是無法提供這麼高的股息,而且散戶看到股價不會再漲,就會把高股息ETF賣掉,事實上很多散戶從一些指數型ETF移動到高股息ETF,未來只要散戶從高股息ETF中移到別的地方,這些高股息ETF持有的個股股價就會下跌,愈是下跌散戶就愈是賣,最終就成了助跌,有一些人已經發覺高股息ETF的問題,不過大部份的散戶都還沒有發覺,幾年前我就一直說台灣五十反一有很大的問題,幾年後散戶紛紛才發現,他們之所以發現是因為賠了很多錢,未來大部份散戶發覺高股息ETF的問題時,一定也是因為賠錢才會發現的。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鴻海除息前行情買容易被短線客佔便宜!
2、鴻海股價委屈到愈來愈多ETF納入!
3、散戶在股市瘋狂買ETF最終會有的下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