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11元以上的台企銀,買與不買本來就是見仁見智,因為風險承受力不同,有人成本8元,有人成本10元,所以,若是你空手,我個人認為買黑不買紅,勿追高,設停利停損點,以13元多的淨值為高標準,方向做多!至於原本就有幾百甚至幾千張的前輩,再多買一些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風險!純粹個人意見
自己追蹤台企銀已一陣子,今年從8.9開始買,買到現在成本約9.7,感覺到能有機會追蹤到台企銀是非常的幸運,因為原本都是買第一金以及合庫金及部分玉山金,無意間發現認為台企銀只是配得少所以股價不好,沒想到今年居然配得不錯而且業績往上,繼續查下去才發現是換了總經理,總經理又有過去不錯的成功經驗,他又有優秀的部屬,所以就比較大膽,而且從數據看來明年的配息應該也不錯,企圖心蠻強的,若有買到的人都恭喜大家,大家賺了錢不要忘記多多行善喔,最近全球以及台灣發生很多的天災,蠻多人受到大小不等的損傷,希望我們大家可以秉持的同理心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今天又公布利多,核心收入雙成長,加上提存減少,臺企銀(2834)自結前7月每股稅後盈餘,已近去年全年水準,法人預期,在放款組合調整帶動利差走揚的策略持續奏效下,全年淨利差可望逐季走揚,獲利創下新高可期,隨股價逐步朝每股淨值挺進,也增加未來辦理籌資的彈性。臺企銀是官股行庫中最具中小企業專業放款行色彩者,過去因為資產品質相對其他行庫較弱,在調整放款組合部位上,動作不敢太大,市場給予的評價也不如其他行庫同業,股價長期低於每股淨值,甚至不及票面。即便經營團隊中長期都有辦理現增等資本擴充規劃,拉高資本水準,卻苦於股價表現弱勢,遲無進度,只能靠自身盈餘轉增資的方式,穩定拉高資本適足率。不過,在資產品質調整到位後,臺企銀近一年的放款調整動作加大,具體的方向是降低地方政府等的放款餘額,轉做利率較佳的中小企業,該行喊出的目標,是要逐步將政府放款餘額,從原先的1700-1800億元,降到8、900億元,目前金額已降至1千億元出頭,空出的額度,就轉做該行較擅長的中小企業放款。因此根據金管會的資料,臺企銀雖上半年放款僅小增2.8%,但淨利息收入成長13.4%,表現優於同業,也展現淨利差調整的成果,推估上半年淨利差應有0-5個基點的走揚,法人認為,在放款組合調整持續與國內央行可能跟進升息下,下半年淨利差將持續走升。至於手續費部分,臺企銀因過往的基期較低,相對受到銀行保險佣金調整的影響有限,今年上半年維持年增成長。法人認為,因臺企銀的財管起步較晚,未來再加深客戶往來商品的貢獻,還有成長空間,今年全年手續費收入預期有機會維持上半年的增長。而因資產品質穩定,截至6月底,臺企銀逾放比0.33%,呆帳覆蓋率350%以上,與同業相比,差距已不大,因此今年前7月在提存前收益成長、各項提存又年減4億餘元下,自結每股稅後盈餘已有0.78元,逼近去年全年0.82元的總和,法人預期,全年每股稅後盈餘應有1.3元實力,創下新高。先前兆豐金(2886)持有臺企銀股權發行的交換債,根據臺企銀內部的估算,9月6日除權息前後,應該都會轉換完畢,且因離轉換價已有兩、三成距離,賣壓應該已經消化近尾聲,後續影響式微。臺企銀自結7月底每股淨值13.36元,對照目前股價,股價淨值比約0.84倍,市場預期,若中長期有增資規劃,股價先朝淨值挺進應是經營團隊第一階段目標。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金融股-暌違5年-臺企銀擬辦50億元現增-235226794.htmlhttps://tw.stock.yahoo.com/news/熱門族群-股價站穩月線逾4日-12檔交投熱絡-001114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