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hame wrote:我有持有國票金,原...(恕刪) 我五月時買國票金最大的理由,是因為他今年營收若是跟去年對照,應該會成長不少..我從大概三月份,一直觀察國票金每月營收,到五月都還穩穩在成長~~又看去年從11.4跌到9塊又爬到10.3塊,盤整很久了!所以才在五月公怖營收後,開始進場買,一路買到10.85才停止,主要是覺得明年股利應該會比今年多,然後今年也乖乖放除權!!純網銀,因為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過票會拿到執照所以心裡也期待不大,只是覺得,如果拿到執照,就是多添一件好事
2點 wrote:我五月時買國票金最...(恕刪) 我還在觀察,想確認網銀獲利的主要來源。銀行賺錢主要就是放款利差、手續費、資產投資...等各類營收。少掉行員和分行是優勢也是劣勢。少掉行員,行政成本雖然降低,但行員本身也會推銷金融商品。金融商品用冷冰冰的網頁應該不好賣,至少我不會主動看金融商品的廣告。放款部分少掉行員也不全是優勢,網銀要如何安全的審核放款也是問題。分行也並不全是成本負擔,即使現在分行收掉。老銀行擁有的土地資產都是金雞母。不論是出租還是處分不動產,都能創造營收。手續費這點目前老牌的金控銀行,在網路業務也都做得不差。細數下來優勢不明顯,競爭力還要看這些網銀如何規劃。
Lex0953 wrote:純網銀燒的錢說不定比實體銀行多光是硬體設備跟後勤就難想像要動用多少空間跟成本 長官都認為電子化、智慧化之後可以節省人力成本卻不知道硬體設備和維護軟硬體人力會因此大量增加尤其是軟體工程師的薪水還比銀行櫃臺行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