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qaf wrote:
根據新竹,南科(含...(恕刪)
別人用腦子賺錢,台灣用一堆資源賺錢
pqaf wrote:
未來3年每年平均尺寸成長若低於2.5吋,則3年後面板產能將出現嚴重供給過剩情況
消耗中國新增面板產能 IHS:每年電視尺寸要成長2.5吋
2017-08-18 11:12 自由時報
根據IHS Markit最新報告,中國液晶面板產能將在2019年超過韓國,取得世界第一地位,隨著中國8代線、10.5代線產能持續開出,IHS認為2020年時若要消耗所有產能,液晶電視面板尺寸必須成長到50寸左右,今年平均電視尺寸僅42.5寸,這也意味,未來3年每年平均尺寸成長若低於2.5吋,則3年後面板產能將出現嚴重供給過剩情況。
IHS指出,中國從2012年京東方第一條8代線量產,短短5年間,中國面板產業走過別人15-20年的路,預計到明年中國將擁有全球最多8代線,2019年第二季產能就會正式超過韓國。
目前,中國有6條8代線已達到設計產能滿載,2條8代線產能正在爬坡中,預計將在2018年第二季先後達到最大產能,而到2020年,中國將會擁有10條8代線包括8.5、8.6以及8.7代,總產能達月投片量123萬片(不包含三星蘇州和LGD廣州), 遠遠超過屆時三星與LG的月投片量96萬片(包含三星蘇州和LGD廣州)總產能規模,而且還沒有考慮到屆時已經量產的3條10.5代線,包括京東方合肥B9以及華星光電深圳T6與T7,及正在建置中的夏普、惠科、京東方的新10.5代。
=================
京東方 4條G8.5 + 2 條G10.5 =相當於 8座 G8.5
CSOT 2條G8.5 + 2條 G11 = 相當於 6座 G8.5
中電 3條G8.5/G8.6 = 相當於 3座 G8.5
惠科 1條 G8.6 + G10.5 = 相當於 2座 G8.5
鴻海 2條 G10.5 + 夏普G8+G10 = 相當於 5座 G8.5
友達 相當於 1座 G8.5(雖然有2座廠,但都很小合計只相當於中國1條)
群創 相當於 1座G8.5 (雖然有2座廠,但都很小合計只相當於中國1條)
三星 相當於 4座 G8.5(實際有5條)
LGD 相當於 4座 G8.5(實際有5條)
若算進舊世代廠,電視產能排名 BOT > CSOT > Sharp > LGD > SDC > 中電 > 友達 > 群創 > 惠科
2022年共約37座G8.5, 2017年約 23座, 5年總產能成長了6成,平均每年成長1成.
台灣雙虎真的變 mini貓了.
照研調的假設是未來5年全球出貨量持平, 全球新興國家仍得繼續使用CRT的情況下,只靠已開發國家的週期性換機...每年大尺寸化得超過2.5吋,才能消耗新產能.
但這些面板大廠老闆是用身家賭上,全球57億人口的新興國家,這幾年家中超過15年的CRT會壞掉修不好,且高出生率下的年輕人結婚購屋的新需求阿
現在電視一直costdown,畫質變好,品質變差.
Sony,Sharp,LG,三星...的電視在台灣只保固2年...很多大品牌的電視,2年過保就壞了,送修比買新的還貴.
鴻海Infocus 電視保固3年,3年內壞了,鴻海不修直接換新機給客戶...換掉一大堆,不少人保固內年年換新機.這些維修保固也算另類的額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