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看起來不會變成戰略性物資,但是研發疫苗的技術會!
我在兩個月前參加國產疫苗二期試驗時被大家笑白癡
當時有公費AZ疫苗可以打,但是有沒人要去打
因為害怕腺病毒載體疫苗血栓的副作用
後來疫情開始升溫
周遭的人就說與其要去打AZ,倒不如參加國產疫苗試驗
結果疫情開始爆發,沒AZ疫苗可以打,也沒疫苗試驗可以參加
就開始罵來罵去...
所以國產疫苗就是一個緩衝,而且是必要的
讓疫情控制進可攻,退可守
參加疫苗試驗前我也做了很多功課,也問了很多業內人士,不想當冤大頭
我很早就知道高端的前身是基亞子公司,也知道20根左右的跌停板
但我還是參加了...
因為政府絕對部會全押寶在國光,未來一定還要扶持更多的疫苗廠
再加上我評估高端不是只有一種產品線的生技公司
理當有基本的技術層面!
這和很多新生技公司向國外買二期產品來台灣執行三期試驗
單賭一隻就要解盲成功的行為不太一樣
再回到高端的股價,現階段真的太高!
即使解盲成功,除非未來高端可以拿出新的技術產品繼續支撐股價
不然長期投資,我倒覺得可以用國光的股價才參考
尤其新冠肺炎病毒一定會流感化
前幾天我還在想,疫情開始降溫,哪有可能!
一定是下雨,去快篩的人數變少...
要完全降溫最快也要兩個月...
無論如何疫苗確實是解藥,不是要完全防止被被病毒感染
而是要防止疾病變成重症的機會
至於二期和三期的試驗設計,同樣地隨著時空背景不同也有不一樣的方式
天佑台灣,就等解盲試驗結果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