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請問這裡有人每年股息超過200萬嗎?

刪...刪...刪...刪...刪...刪...刪...
可達瓜瓜 wrote:
這部分 大概所得級距在40% (總所得450萬以上)
才會動用分離課稅28%
因為總所得內
有免稅額部分
0~54萬 5%
54~121部分 12%
121~242部分 20%


報告瓜大
去年全部股票參加除息,約115萬
今年報稅資料下來,稅額跑到20%,嘗到苦果了
1. 參加除息的股票有幾檔目前還是貼息
2. 綜所稅要多繳約10萬元(健保補充費不計)
3. 學齡前扣除額12萬元沒了
4. 每月育兒津貼3500沒了(一年4萬2)
沒想到影響這麼大

今年不小心又參加了兩檔股票除息,一個是至上,一個是台積電
兩檔都貼息,尤其是至上有夠慘,除息前價格是48.5 (配3元),除完息現在是42元
有在上班要參加除息的,真的要好好考慮一下
ASF9999

所以要分散去美股找永遠不會發股息的

2021-04-30 12:12
ASF9999

所以要分散去美股找永遠不會發股息的

2021-04-30 12:12
如果已經年領股息200萬,那就別在意繳多少稅了。做一點公益不行嗎?
verypi wrote:
我同事也說,就除息前趕緊賣,除息後再買回來

了不起啊!
要不要健保要給付,稍微貴一點就取消給付?
要不要修馬路時就等多破幾個洞再修?
要不要鐵道改善這沒預算那沒預算?

稅收越少越好
福利與建設也越少越好
ASF9999 wrote:
稅收越少越好
福利與建設也越少越好

高金素梅委員發現「1000億援外ODA,下落不明。」

下落不明的1000億都是大家繳的錢,可以做好多建設說。
ASF9999 wrote:
了不起啊!
要不要健保要給付,稍微貴一點就取消給付?
要不要修馬路時就等多破幾個洞再修?
要不要鐵道改善這沒預算那沒預算?

稅收越少越好
福利與建設也越少越好


別這樣說,
他一買一賣也是貢獻了交易稅和券商的營所稅。
而且接手他賣出股票的人也是要繳所得稅,
除了稅率的問題,還是有人要繳所得稅
全家去年股息約15萬 基金月配息領了約70萬
今年應該也是退稅
健保補充費只有一檔興櫃的要課稅
今年補買股票 拉高股息跟退稅

我常跟老婆說 基金要你的本 要不要賣掉
..她回的是...別騙我賣..現在2週就有錢入帳 每個月入帳2.8萬.
而且最原資金成本是150萬 現在股票+基金都400萬以上了
別呼攏我帳面虧
rock255 wrote:
慢慢來啦
數字多寡只是早晚的問題
每天過的快樂活久一點比較實際



說的也是,

最近在地方社團看到有人早上7點到晚上7點都在工作,

但是又因太太被資遣,上網問是否有在晚上7點後的兼職可做。

突然感覺到有一點小資產放在股市中領息還是不錯的。
verypi wrote:
小弟有看到一篇文
覺得不錯
分享給大家

戴銘昇/取代香港成為亞太金融中心 除權息制度改革正其時也
https://forum.ettoday.net/news/1939178#ixzz6pKpsXQAo

很確信這教授它沒有親身買過美國股票,才會說出美股沒有減除這種鬼話

https://www.investopedia.com/articles/stocks/07/dividend_implications.asp
蒸蒸日上,日上蒸蒸 wrote:
不好意思 小弟已婚讓(恕刪)


Q:夫妻所得一定要合併申報嗎?

A:是。夫妻可以分開申報的年度,只有雙方結婚當年,或者婚後雙方失和且經法院裁定難以維持共同生活,宣告改用分別財產制,才能選擇分開申報,否則一律採「合併申報」。

請問蒸大,這樣不是股利退稅最高不是共用94萬,這樣200萬股利級距不就是12%?

灰狼01 wrote:
股息200萬,實際稅率不到5%

灰狼大寫的不到5%,怎可那麼好?

因現在要算明年稅怎繳,怕參加除息,沒填息要繳健保費還要繳稅,不合算.
想控制5%內,而不是12%^_^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