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發現很多人搞不懂三倍券為什麼要用一千換三千 只知道跟風跟著罵

pogolin wrote:
還真是簡單的結論,可惜的是貨幣政策並非你想的那麼簡單。

關於消費券到底能帶起多大的經濟動能,在台灣已經有許多研究了

也不是你覺得,民進黨政府喊的三倍,真的會有三倍的效用出現

頂多就是GDP 0.5%

另外就是這三千元,除了一千元是自己的,剩下的兩千元哪裡來?

就是稅收來的,因此只要稅賦不公平,最後這460億的預算,就會落到特定族群身上。

你還是想得太簡單了
1.三倍能不能有三倍的效果? 我想絕對是超過三倍

2.GDP0.5%是非常大的數字, 如果三倍券就能增加0.5%, 那政府往後應該每年發了

3.誰說從稅收來的? 就算編列預算(負債)好了, 基本上是不用還的, 為什麼政府的負債表面上要還, 實際上是不用還, 而人民的負債卻一定要還, 就簡單的一段話......誰有能力製造通膨?
有些人就是還搞不清楚狀況

這振興的三千是建立在你本來的開銷上

在額外去消費的!

不要跟我說我一個月花不到三千這種蠢話好嗎?

我講的白話一點 舉例有一個人他一個月固定開銷一萬 那如果發現金兩千給他

那他這個月的開銷就是只花自己錢的8千加政府的兩千

那請問是能振興到什麼?

這就是不發現金改用紙本的原因

就是要讓你在對的時間內強迫你去花對的錢!

況且以上的舉例只是個人的

如果是一個兩大兩小的小家庭呢?那消費能力是很可觀的

但若直接發8千現金給這小家庭 我相信8成是存起來啦

我的論點歡迎來反駁
不默而生 wrote:
還有一大堆人說發2000現金可能會存起來
台灣物價有這麼低嗎
近半年能花不到3000在吃喝上?
那真是台灣省長

你沒搞懂
不是物價低或錢太少的問題
經濟衰退的時候難道是全世界錢的總量變少了嗎?
不是, 只是人們不拿出來花而已, 錢的"流動"變慢了
所以在對的時間把錢花掉才是重點, 如果現在是經濟衰退時期(至少國外是, 台灣跟風一下發點錢也無妨), 那麼就要在現在把錢花掉才能提振經濟
小脫鞋 wrote:
那請問是能振興到什麼


說得真對 你的論點我完全無法反駁

只想請你說說當時蔡英文等一干民退黨人
在罵馬英九的消費券政策應該發現金來節省成本,
怎換自己上台後還是不發現金是在哈囉嗎?

雙標黨不倒台灣不會好。
討厭討厭爛貨2.0
小脫鞋 wrote:
有些人就是還搞不清楚(恕刪)

假如你一個月的花費是一萬元,
現在政府給了你2000元的券,
就是8000元再加2000元的券而已(可能會多花一點點,如10500元),
但很少會消費10000元再加2000元的券,
所以才叫替代性消費...
更何況這次有5個半月可以花3000元,
因此振興經濟的效果不大...
很多家庭應該會用來買多的日常必需品先屯著
原本下個月要買必需品的這筆支出就可以省起來了
這不就是把三倍券換成現金存起來的意思嗎
你剛好自打自己的嘴巴

發現金跟 發券是一樣的道理

你說說 為何發現金會存起來,而發券不會存起來?

你每個月的消費金額一萬元

拿到券三千元,於是你只需要花七千,這個月的消費就夠了。 那請問,三千元有沒有存起來?

不管是發現金,或是發券,如果沒有改變大部分人的消費習慣,那麼不管現金或是券都沒有效益。

題外話,如果政府只是一昧刺激消費,把經濟捧高高,大家都不管三七二十一,借錢狂消費,最後苦的會是誰咧?

當然不會是我們這代的人,反正後面會有陸續新生命出現。

小脫鞋 wrote:
有些人就是還搞不清楚(恕刪)
meridian wrote:
你沒搞懂不是物價低或(恕刪)

除非政府給10,000元,並限定在1個星期內花完,
那振興經濟的效果就會很大,
而現在只給2000元,又有5個半月的時間可以花,
當然多數會淪為替化性消費(就是把振興券花在平常就須購買的食物,衛生紙,加油等)
你講到重點了,台灣現在錢的流動有變低嗎?

除了觀光業,受限於疫情,無法消費之外

其他行業哪裡有消費變低?

政府只是找理由花錢而已

疫情緩和了,消費自動會出現。跟振興券一點關係都沒有,早在六月底,七月初,每個觀光景點都大爆滿就知道,有沒有振興券,台灣消費並沒有因為疫情減弱。

meridian wrote:
你沒搞懂不是物價低或(恕刪)
pogolin wrote:
還真是簡單的結論,可惜的是貨幣政策並非你想的那麼簡單。

關於消費券到底能帶起多大的經濟動能,在台灣已經有許多研究了

也不是你覺得,民進黨政府喊的三倍,真的會有三倍的效用出現

頂多就是GDP 0.5%


十年前的消費券,連三趴都達不到了,三振券要達到五趴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