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nho wrote:
請問A大,三星S20...(恕刪)
不太清楚,可能是用Qorvo Ultra high band RFFEM 是GaAs phemt。不過說實在現在毫米波手機還不多,很多大公司都還沒拿出壓倉寶來競爭這個市場,因為量不大利潤不高。例如skyworks目前在毫米吧手機市場毫無動靜,不過之前英特磊已經跟skyworks做好InP HBT的研發合作了,我個人查到skyworks的白皮書也是看好InP。對於skyworks這類的大廠來說,要適時推出產品,要觀察的除了蘋果之外,也要看中國跟三星等等中低階手機的導入速度吧。此外,skyworks現在和Qorvo近期在忙於競價收購Broadcom旗下的無線射頻業務,qorvo資金應該很緊,skyworks我感覺很有勝算,在確定收購後態勢對iet會更有利,因為skyworks推起inp方案對基板行業將更有降成本的能力!在毫米波的部分,目前只有高通這類的後進者,才會比較大張旗鼓一些。
一切等到量大就會開始競爭出明確的態勢出來,let’s wait and see!目前我看到的是,市場並不積極推動毫米波,電信公司跟手機商都是,約莫要等到2021年再看看了,一個好的觀察點也許是主打大陸、印度白牌的聯發科推出毫米波modem的roadmap,目前他們也是規劃在今年年底才考慮要推。這會是一個long term growth story,手機射頻跟國防紅外兩個都是。
另一家兆遠,做晶圓、基板的,最近也是炒翻天了~~ 有個富爸爸 中美晶真好。中美晶70幾到現在50~60%漲幅,還算可接受。但比不上兆遠本月就漲了快80%。
1月營收這麼爛,2 3月可能更差,若都不到5千萬,很有可能像2018Q2一樣,1.3億,接近虧損的狀態,當時高點還是有殺一波。現在50幾的價位真的能消化這個衝擊嗎,還是下探4字頭??? 看當時大盤或相關利多利空了,40幾若被拋售,考慮接一點,感覺還是前景不明,好在之前只買零星的,看到底能多低來進場比較穩。
kyova wrote:
1月營收這麼爛,2 3月可能更差,若都不到5千萬,很有可能像2018Q2一樣,1.3億,接近虧損的狀態,當時高點還是有殺一波。現在50幾的價位真的能消化這個衝擊嗎,還是下探4字頭??? 看當時大盤或相關利多利空了,40幾若被拋售,考慮接一點,感覺還是前景不明,好在之前只買零星的,看到底能多低來進場比較穩。
二月更差這是可以預料的事。但去年所說的財測、目標看來都跳票,看到4X開頭價位,應該是不遠了。
很多人分析都很有道理,但從事後來驗證看不出來業績是朝正面發展。單從5G mmWave來看,下半年一些旗艦手機開始有支援mmWave,反過來看IET業績似乎沒有相對應成長,目前市場上選擇不會是IET方案。
Skyworks業績70%是來自於手機,下半年旗艦機種會有支援mmWave,這時上游廠商應該開始在備料出貨,從這邊都沒看到任何跡象。
以上是我簡單看從事後業績來推估前景
coolscott wrote:
二月更差這是可以...(恕刪)
謝謝分享,我倒覺得至少目前看起來二月已經超乎預期的好,整個第一季來看也還是賺錢的。
武漢光谷已經開工了,中聯通/中移動在招標第二期的電信建設工程,日本還想撐住奧運,建設理論上不會停,需求面上,今年的情況我認為是比過去貿易戰skyworks整個營收被拿掉的那種衝擊不同。
對未來營運我的看法還是向好,股價現在54,假設落底40(-25%),風險報酬比抓1:2來看,q2開始半年內5G建設+國防讓營收轉好讓股價上看80(+50%)不為過,現在這價位我認為還算合理。
一切等法說召開後也許會更明朗一點。至於財測失準這種事情,我想對中間財廠商確實都是如此,上游磊晶廠又更難受一點,看看聯亞一直miss/delayed的矽光產品,其實需求看不準是蠻正常的一件事,因為產能不需要預訂,加上近年客戶流行壓低庫存,廠商能見度很低我想是非戰之罪。我比較偏向認為法說喊的是公司給自己的目標,而不是財測,有這樣的經驗以後就聽聽就好,業務的發展才是我們真正關切的。
Skyworks就我了解都還沒出手機的毫米波產品喔,他目前還是聚焦在基地台。整個需求量對於這種大廠來說還是很小,qorvo雖然先發,但也不好過。中國在批評完美國挑選毫米波是走錯路之後,最近的風向有開始稱讚毫米波的趨勢,當中美消費市場都開始有需求,我認為真正的大廠才會跟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