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政府留住企業,企業留住人才的配套
兩個配套與分紅費用化有甚麼連帶關係?
的確職場有很多不公不義的現象
但職場不是每家公司都是大企業
並不是每家都是需要將帳目公開透明化的股票上市公司
不是每個老闆都願意公開許下承諾,擔保員工的未來
一樣股票上市公司,有的薪資福利比沒上市的還要差
所謂的留住人才是留住哪些人才?
依我所見真正的人才,那些追求成就的人才
不見得是自始自終都忠於一家公司的
高端人才在企業間來來去去很正常
你員工值多少老闆就該給多少,這是天經地義
但是濫發股票這件事,沒有異議
股票上市公司不該是這樣搞的
不是要用分紅費用化去合理化台灣勞工的不平等待遇
當初這些企業老闆也絕不是單純愛才,才會用股票替代現金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股東的立場: 員工薪水及獎金, 能少給就少給, 能凹就凹, 公司淨
利才會多...對!
工程師的立場: 我管你給我現金還是股票, 我以前做多少事是拿多少
錢, 今天我就是拿多少錢做多少事...對!
耶? 大家都對耶...
有沒有人待電子業的? 知道什麼叫兩三天回不了家, 就為了衝一個
關鍵客戶的案子? 有沒有人知道公司怎麼發 "責任制的加班費"? 就
是被打散到後面才能拿的什麼季獎金或績效獎金, 還有分紅...
你永遠會覺得任何時點離職都不划算, 就是這樣子綁人的...
別講什麼勞基法什麼一例一休還兩例的, 不信就高強度高頻率去勞
檢各大電子公司試看看能看見什麼...
也許有人覺得我在講的是奴才, 而不是人才; 但事實上是公司把人才
奴才丟一起, 全都當奴才在用... 幸好人才總是會在關鍵時刻想出
辦法, 所以往往每次被 pull in schedule 外加爆難解 bug 時, 都
能轉危為安. 公司的一年的專案執行數 (類似餐廳的翻桌率概念)
才會拉高, 收入才能拉起來.
caf677 wrote:
不是要用分紅費用化去合理化台灣勞工的不平等待遇
當初這些企業老闆也絕不是單純愛才,才會用股票替代現金
講白就是資方不想給工程師錢, 又想凹工程拿命下去拚案子, 就叫市
場給這個錢. 不然現金一年給 80 萬, 發股票時算 1 股用票面 10 元
算, 發個 10 張, 然後拿去市場上賣, 每股可以以市價 50 元賣掉, 換
回 50 萬現金, 那這 40 萬價差是誰在付的呢?
工程師的理解是我一年的辛苦跟犧牲健康與家庭陪伴可以值 130 萬
(這已是一種心理上的制約). 那現在分紅費用化, 公司該給工程師多
少現金或約當現金, 就看想站在什麼立場算...
老闆: 以前是 80 萬現金加 10 張啊, 啊 10 張是指 10 萬元, 所以給
90 萬... 好啦, 我再加 10 萬獎金, 就 100 萬了, 我對你是很肯定的!
員工: %$@#$^&(+-... 我被減薪 30 萬叫肯定我?
(不是每個員工都能懂財會; 就算能懂, 他就是硬生生少拿了 30 萬,
他還會很高興地說謝謝老闆肯定, 我會努力工作?)
老闆跟員工可能都覺得自己想的對.
想到當年還在前公司, 剛分紅費用化的那一年分紅發放後, 辦公室到了
6 點, 人跑得多快啊...
強調一下, 也許有人會誤會我反對員工分紅費用化; 其實不是, 我
只是在說, 工程師不想再將士用命, 那是其來有自.
在市場上買股票的人, 你等一年就有工程師們用命拚出來的 EPS 分出
紅利, 你不用加班加到沒日沒夜; 或許、勉強可以解釋成不加班的人就
拿些錢給那些加班的人當酬謝, 但這不是正確的做法, 這對現金
股東就是不正義!
所以, 我反而支持費用化, 然後真的有能力的工程師, 能拿個像樣的年
薪, 該給錢就給錢, 工程師拿很多錢, 該繳高所得稅率就一樣乖乖繳!
公司請人加班就是一樣按勞基法走, 最多只能加多少時數的班就照做,
該給多少加班費就別拖, 按月結清.
其實台灣工程師挺好說話的, 很多時候不在乎幫一下公司, 不差那一兩
小時, 或幾天稍微多忙一些額外的. 但把客氣當成福氣這就不對. 不然
怎麼不試試去找美國的工程師問問可不可以殺必死幫一下忙加點班...
最後也再強調, 標題有點聳動些就是... 員工分紅費用化即便是所謂
向下沈淪的原因, 那也不是全部, 不要把事情太簡化, 台灣電子業有
其他的問題, 不唯此項.
caf677 wrote:
何謂分紅費用化的配...(恕刪)
看來大家已經不習慣政府的存在
好像這些都不甘政府的事一樣
我的意思是今天政府要下一個"正確"的政策沒有錯
但國家前進的方向其實是由這些政府的決策在主導
難道會是公司?
由上到下就是國家 > 公司
怎會有人認為這些跟政府沒有任何關係?
簡單講一句
已經那麼多人分享他們的經驗了
難道是假的?
都會說「分紅費用化」是最後一根稻草.觸發點了
難道還跟人才流失沒有關係?
今天沒人跟你說就是要用股票或沒有記在帳上的分紅代替有記帳上的現金好嗎?
而是在跟你說在實施這最後一根稻草的政策前
是不是該"引導"或"配套"或什麼其他方式來讓這衝擊降低
甚至開拓出吸引人才的新方向!
今天公司若不需要政府
那還要這政府幹嘛?
憑什麼分紅費用化政府說的算?
搞清楚大方向到底是誰決定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