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 yen wrote:
的確扣掉房子和車子,台灣的實質購買力並不算太糟糕
不過一個低薪低物價低成長的無天然資源國家,通常國家整體發展也會受限
因為你稅收少了,想要跟國外買原物料提升基礎建設就難了,你想要吸引外國人才也難了
實質購買力只是能生活,不代表有希望
而台灣要長年維持的實質購買力所付出的帳單就是壓低薪資上漲率
因為只要薪資一漲,物價就會狂飆
你說對了順序
台幣要先漲價,然後才能吸引外地人才,也能購買較多的原物料
那為什麼台幣這麼便宜?
過去20年對老彭歌功頌德的所有民眾都有責任
所有的問題看起來像是一個結,但它其實是同一個問題的不同面向
你要不要讓競爭者住到你隔壁?
你要不要用理性而非過往的理所當然來看待世界?
你要不要自己掏腰包來負擔社會財的帳單?
你要不要在投票之前先要政客跟政黨們提出長期規劃?
這兩天柯P指責姚文智的話很有道理:月票0元,錢哪來?
你明知道那是不合哩,但你覺得爽所以支持了
要負擔後果是天經地義,後果就是從寶島變成鬼島
你要吹冷氣,你要有晶圓廠,那你就得支持蓋電廠
所謂選擇是,放棄的東西跟得到的東西搭配在一起
不管是什麼年紀啦
肯思考肯出力的人要多過躺著等福利的人,社會才會進步
軟爛心態的人比較多,誰當官員都是一樣結果啦
過往20年被群眾轟下台的大小官員難道還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