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中美貿易戰台灣不是受惠嗎


marxjs1641 wrote:
基於想象的東西真的...(恕刪)


哈~~ 我非常贊成中國現在還敢提高關稅來激怒美國. 習近平馬上出手, 做得非常好, 做得太正確了, 做得太有前瞻性了. 要挑戰美國敢不敢來真的, 這絕對有幫助.

習近平一定是姓柯的老爸生的, 本名柯吉霸, 考100
redcloud0518 wrote:
感覺有點陷入偏見的...(恕刪)


不必擔心, 對代工廠來說, 只要買主不想付懲罰關稅, 代工廠就會馬上找到地方讓客戶避免關稅, 這樣生意才會長久.

500億美元的訂單很小, 台灣越南日本韓國印度泰國, 隨便分一分就分光了. 如果產品未來在品質,功能,設計,速度,損耗與性價比都因此獲得提升而受歡迎, 500億生意成長到1500億美元不是不可能的喔.

需求沒有減少, 就不用擔心產地移轉到哪裡, 美國與其他國家都沒有人會受傷, 只是會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增加資本投資與招募訓練新員工. 麻煩一點點而已. 也不會有物價上升的問題. 商人很清楚, 要提高價格, 多給一兩個功能就能交代得過去了.

聽多了財經台的報導,好像是世界發展什麼東西,都會有台灣製造參一腳。

幾年前,日本發生311大地震,很多日本工廠因震災損壞而停工,

那時也有人說台灣機會來了,事實卻是台灣供應鏈東少一塊、西少一塊,

台廠跟著停工待料,好康都給了韓國,

所以中美貿易大戰,我看是禍的成分居多。
vspebrian wrote:
哈~~ 我非常贊成...(恕刪)


抱歉,其實我不同意以意識形態為中心陳述。會充滿偏見毫無客觀可言。
再者,中途只寫一半,有事離開,讓你誤會了

前面說,遷移工廠的問題。我非理論派,所以知道遷移工廠的難度,而整個產業鏈遷移更是困難。
例如今天如果要遷到東南亞,首先評估稅費,工資,(水電),資金如何運作,原料,運費成本。找地蓋工場,申請水電執照....零零種種已經夠麻煩了,重點是人,如果工廠的生技工程師不願過去。可能不願離鄉背井,小孩還沒長大,老婆反對..薪水沒有吸引力總之各種原因。當地多半也找不到(否則如果當地有哪些產業,他們自己做就行了,要你工廠去幹嘛?),沒熟練的生技,那些模具治具就沒辦法上線生產,機器沒人矯調。那怎麼辦?工廠基本核心幹部都得台灣人,要找齊就有難度了(有充分經驗者)。這些可以寫成一篇文,也可簡單總結為:遷移工廠沒那麼簡單,更何況產業鏈。


當然少數一家公司能完整垂直整合的例外。認為遷移到東南亞很簡單應該是那種沒技術成分,無競爭力,不值一提的產業。

PS.胡吹亂蓋的一律不浪費時間回應。
marxjs1641 wrote:
抱歉,其實我不同意...(恕刪)


不難啦, 那些工廠都是台灣去蓋的, 該有的, 台灣什麼都有. 我在電腦通信產業18年了. 那種組裝廠要弄, 幾個月就弄起來了, 就算要打主機板, 現在筆電手機電視都只有一兩張主機板, 什麼其他都沒有, 簡單到爆. 沒碰過就不要亂猜. 那種給幾千幾萬個中國越南工人做的事情, 都是極為簡單的工作.
weld97 wrote:
聽多了財經台的報導...(恕刪)


你聽那些人在胡扯也信啊? 日本人又不買三星LG的手機與電視與現代的汽車. 就算是地震過後, 也是不買, 這三間就佔了韓國GDP三四成以上了吧.

vspebrian wrote:
明明需求沒減少, 訂單是台灣人去接來的.


你可能太樂觀了.
你認為美國消費其他國家生產的模式會繼續存在, 只不過生產的主力國由中國轉為其他國家.
就像以前日本轉台灣, 台灣轉中國, 所以台商再轉即可.

不過這次可能會不一樣, 這次是把生產移回美國.
川普的口號是 MAGA, 還有句口號是, 買美國貨雇用美國人.
但美國的成本較高, 所以有可能變成產品售價上升, 需求降低.
或是售價相同, 廠商利潤下降. 不論哪條路都不利廠商獲利.
cuteyu wrote:
你可能太樂觀了. ...(恕刪)


要看新聞

英業達已經說了, 如果被波及, 出口美國的筆電移回台灣生產, 伺服器擴充墨西哥.
佳士達說如果電視受波及, 新投資的幾條自動化生產線剛好派上用場, 如果還不夠, 馬來西亞廠待命. 然後才是不排除與美國當地工廠合作.
華碩說, 如果手機遇到, 會把品牌手機轉往印尼生產.
和碩說, 把美國維修線提升為生產線

目前 廣達, 仁寶, 鴻海還沒表示, 但是不讓客戶輸掉市場是最高原則.

幾乎遷移是各地, 集中到美國生產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不過就是沒有傻瓜代工廠, 宣示不管稅多高都會把輸美的產能留在中國繼續出貨就是了.
vspebrian wrote:
要看新聞


那郭董跑去美國設廠是去心酸的?

美國能貿易制裁中國, 為什麼不能制裁台灣?
川普對進口鋼鋁課稅只有針對中國, 還是接近通殺?

這些代工廠現在說甚麼根本不重要, 又沒真的開始做, 各個都在觀望.
真正重要的是川普接下來怎麼做, 川普只要簽幾張公文, 這些代工廠馬上乖乖美國設廠.
相較這些只動嘴皮的廠商, 我覺得郭董真的厲害, 反應快決心夠.
貿易戰最後就是總需求下滑
移生產基地沒什麼用
移完以後多出的產能要幹嘛
光折舊攤提就受不了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