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中華電 vs. 大盤 2017/7/31至2027/7/30

pigstand wrote:
...(恕刪)


拿ETF來和「個股」比較,你不覺得不倫不類嗎?

低成本指數型ETF主要訴求就是用最低成本來盡可能分散廣泛投資。

常會有人拿勞退基金...和台股比,說勞退基金績效輸台股,不如全買0050云云...,

0050 充其量只配當勞退基金投資組合的一小部分.....

2412贏大盤又如何?輸大盤又如何? 你想表達什麼?

而且不同時間互有輸贏,主張孤注一擲的就等2412贏的時期,出來叫一叫。

等大盤贏的時候,就換被動投資的人出來吠??
shliou wrote:


拿ETF來和「個...(恕刪)

我就是要舉例子證明在長期投資的角度下,選股擇時的主動型投資,績效要勝過被動型投資的機率非常低。
pigstand wrote:
我就是要舉例子證明在...(恕刪)

2412只是個股,不是擇時主動型投資 。
巴非特以s&p500 和什麼打賭、比賽?不是個股吧?
 2412是大盤的成分股,所有成分股的平均報酬就是大盤的報酬,我不懂你憑什麼認定2412會輸大盤。而不是贏大盤?一定會有拉高平均報酬的股票吧?why not 2412。
指數化被動投資是因低成本所以長期贏高成本的基金,持有2412的成本絕不會比持有etf高,若你能證明什麼,不過是運氣罷了⋯⋯
一般的看法,中華電的年報酬率大約5%,拿大盤和中華電PK,這棟樓要證明的是,即使台股已經在萬點的高點了,但長期而言,台股的年報酬率仍然可以很好(大於5%)。


有得拼了!
shliou wrote:

2412只是個股,...(恕刪)

擇時進出市場以及選股投資,都屬於主動投資。而且主動型投資人大部分如同你,都認為是自己的能力、努力、天賦而擊敗市場;若是輸給了大盤,就會歸咎於自己運氣不好。
我認為單壓一檔或少數個股,對於財務規劃是不健康的;就長期而言,整個市場的存活機率是遠遠高過個股,你應該懂這個簡單明瞭的數學邏輯。

不過關於費用方面你倒是對的,所以為了能夠貼近大盤績效,被動型投資人會選擇低維護成本的ETF或指數型基金。
pigstand wrote:
我認為單壓一檔或少數個股,對於財務規劃是不健康的;就長期而言,整個市場的存活機率是遠遠高過個股,你應該懂這個簡單明瞭的數學邏輯。...(恕刪)


其實大部份的人,並非單壓一檔;我也不是只有1支2412,我也不覺得0050每支都很好,有些股我也不喜歡,為何我不自己組成一個小基金,比如我自選10支股票,就稱它為"shih010" 我的shih010一定勝過你的0050 因為是我自己精心挑選的,又很有成就感,為何我自信會勝過你的0050?因為你每年領的股息只有我的一半。

理所當然0050不可能把公司配的股息全給股東,因為一部分的股息已被基金操盤人賺走了。當然!如果不會選股,又沒空研究個股的人,可以買0050

ps:我自選的股票,也會時常觀察留意,並且也會適時汰弱留強。
shih3246 wrote:
其實大部份的人,並...(恕刪)


我們總以為自己比大多數人聰明,但其實我們就是大多數人。
shliou wrote:


亂扣帽子未免太下...(恕刪)

很多專業經理人試圖擊敗市場,但是成功的不多。從0050成分股裡挑出一個子集合,期望這個子集合可以擊敗0050;與專業經理人從市場裡挑選基金的成分股,試圖擊敗市場;這兩者並沒有什麼太大差異。
主動型投資人若擊敗了市場,絕不會認為這是運氣使然,這是人性。我不過是很坦然的說出事實,絕非亂扣帽子。
主動型投資中,選股策略的成功率高過擇時進出策略,交易成本佔了很重要的因素;但是為了有效率的分散風險,我願意採用低成本的工具去追蹤大盤績效。
pigstand wrote:

很多專業經理人試圖...(恕刪)

pigstand wrote:


  • 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