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台灣財富排名690萬人是月光族230萬人有超3千萬資產

Pan.tc328 wrote:
古今中外..都是1%佔50%的財產..
現在不變..以後也不會變..


1%佔有全社會50%的資產,這是一戰以前的貴族社會

雖然目前也在往這個方向惡化,但是現代人的忍耐程度沒有一戰前那麼高

政治學上面有一個理論叫做「道恩斯曲線」,意思是,國家的穩定程度與否,

不單純取決於國家事實上的經濟發展程度,而是取決於實際發展值和人民期望值之間的極差。

如果相差越多,那麼社會就會越不穩定。

舉例而言,如果一個國家社會發展很低,但是國民期望也很低,那麼反而會非常穩定,如北韓。

這是因為北韓的統治階級封鎖了資訊的緣故,並且弱化了國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

一戰前是1%人壟斷了50%財富,一戰前10%壟斷了90%財富,

剩下90%人口只分到10%都是無產階級工人或是農奴,當時根本沒有中產階級

目前的數據是前1%壟斷了全社會25%左右的資產,10%壟斷了社會61%資產

而且還有40%的中產階級人口平均資產在500萬元左右(300~700萬元)

但是後面50%真的完蛋了,資產低於100萬


更有後面30%的人口,690萬人是月光族

可以看到許多前10%的人出國旅遊、買很貴的衣服、汽車等奢侈品消費、整天把妹

但是後面30%的人是在那裡賺2萬5的薪水,30歲都還不清還就學貸款

而且沒有房地產繼承,加上利率走低,工作到老死都不可能獲得財富自由

後30%人僅有的財富就是幾台電視機和冰箱,幾十萬的存款

也不像前10%能夠繼承父母的事業和公司,或是父母幫助創業、提供良好的初國求學和投資理財觀念

並非是他們沒有才華,而是家庭狀況把他們拖累了,沒有繼承財富就差很多

上一代人犯下的錯誤要這一代人來背是很不公平的

abc003 wrote:
也不像前10%能夠繼承父母的事業和公司,或是父母幫助創業、提供良好的初國求學和投資理財觀念

並非是他們沒有才華,而是家庭狀況把他們拖累了,沒有繼承財富就差很多

上一代人犯下的錯誤要這一代人來背是很不公平的
...(恕刪)



我身邊還蠻多朋友從十幾歲就開始自立更生的

現在三十多歲了,是還不算榮華富貴的程度

但年薪也都有破百,有房有車有家庭


你怎麼一直重覆"上一代人犯下的錯誤要這一代人來背是很不公平的"???

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啊?



你們很無聊耶

老闆都直接說是 23XX 萬

幹嘛老是跳過去討論 34XX 萬在做什麼?
abc003 wrote:
後30%人僅有的財富就是幾台電視機和冰箱,幾十萬的存款

也不像前10%能夠繼承父母的事業和公司,或是父母幫助創業、提供良好的初國求學和投資理財觀念

並非是他們沒有才華,而是家庭狀況把他們拖累了,沒有繼承財富就差很多

上一代人犯下的錯誤要這一代人來背是很不公平的


在現在這個單純由資本所能獲得的利潤極低的時代下居然會有這種結論.
bd_player wrote:
在現在這個單純由資本所能獲得的利潤極低的時代下居然會有這種結論.


資本收益率低,是晚進場的人面對資產價格高的泡沫化現象,所以資產收益低

這是「資產所有權」被壟斷的現象,你可以看我樓上的影片 1980年代以後賺贏父母的機率只有40% 1940年代是95%

因為敵不過早進場長期持有的人佔盡便宜

你知道在1980年代美國10年期公債價格是多少嗎???

答案是19%,早期公務人員退休的18%年金就是以那個年代的國債利率為基準制定出來的

公債價格會認為是無風險利率的訂價基準,那個年代隨隨便便一年都能賺15~20%

股票殖利率造理講還要比公債殖利率更高,因為要承擔風險有風險溢價

在當時資本存量和國民收入之比,貝他值只有300%~500%,現在高達700%~900%

因為資產所有權已經被早期就長期持有的人壟斷了,現代年輕人才不可能獲得財富自由

他們面對的就是無風險利率低於2~3%以下

在40年前工作15年就能獲得的財富自由現在至少要工作3倍時間,這就是資產所有權被老一代人壟斷的現象

巴菲特和SNP500 在過去的報酬率和現在的報酬率



當時大盤的報酬率10% 巴菲特20% 要賺10%都很容易

過去巴菲特投資過可口可樂 、國富銀行這類現金流穩定的公司股票

但現在現在殖利率多低?早期買進的人長期持有

他們的持有成本和當時買進的殖利率比較高,股價相對低 P/E也比較高

你會說現在還是有人一年賺20%阿,抱歉這是要承擔遠高於報酬的風險

真正的無風險利率大約在2~3%左右,1980年代是19%





以上是SNP500歷史的本益比

資產所有權壟斷在老一代人的手裡,當時滿地都是P/E低於10倍的安全股票

晚出生的一代人根本沒有機率買到這麼低價的相對安全股票,

年輕一代要用主動賺錢的工資養這些老的人領取被動收入的「資本收益」

而他們的子孫直接繼承老一代他們父母投資的早期廉價買進的大量資產

長期持有就能活一輩子不工作,貴族社會以成定局
abc003 wrote:
因為資產所有權已經被早期就長期持有的人壟斷了,現代年輕人才不可能獲得財富自由
)



此言差矣,小弟28,應不算老,大畢後就完全沒靠爸,大學一畢業就出來走跳,
憑國立當紅大學學歷就先搶主管位子搶錢,碩士再讀在職,靠員工分紅配股加自己玩股票,
目前台北有房,出入賓士(新車),戴的是勞力士。全無貸款。
股利每年領7位數。

你的理論很好,但是觀念太blue,現在年輕人要闖出個
小康家庭沒這麼困難的。
wayne1739 wrote:
我身邊還蠻多朋友從十...(恕刪)


我想這是因為你的經濟能力不錯(非後段30%的人),所以你交友圈的人大部分經濟能力也都有一定水準(也是非後段30%的人)

富人的朋友大部份是富人
窮人的朋友大部分是窮人
見所能見

既然這是統計過的數字,那舉特例的例子來駁統計,其實是沒法參考的
這樣好了,我的農地用政府近期成交公告價格當市值,以年收益3.5%租給作者,另外那1.5%讓你賺,我們來打個十年合約。如何?
如果真的是靠自己白手起家達到如此成績
(光是無貸款的台北房就已經不得了)
苦悶的七年級生都會又嫉又羨

CLA45 AMG wrote:
此言差矣,小弟28,應不算老,大畢後就完全沒靠爸,大學一畢業就出來走跳,
憑國立當紅大學學歷就先搶主管位子搶錢,碩士再讀在職,靠員工分紅配股加自己玩股票,
目前台北有房,出入賓士(新車),戴的是勞力士。全無貸款。
股利每年領7位數。
你的理論很好,但是觀念太blue,現在年輕人要闖出個
小康家庭沒這麼困難的。
資本利潤固然低
勞力利潤呢?

bd_player wrote:
在現在這個單純由資本所能獲得的利潤極低的時代下居然會有這種結論.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