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小小投資者

掉進水溝的包子 wrote:
葉倫說法:來源:https...(恕刪)


唉,最近總是在發文後才想到還要提什麼事:
1.上一篇葉倫說法的重要性,是因為這是川普當選後首度說法,而葉倫任期要到2018年1月。
2.提出這個說法後,美公債殖利率和美元都受直接影響而上升。這是未來相關事件的價格方向指引,其他標的價格要自己觀察。
3.看了一陣子川普當選的分析評論再加上葉倫說法,我維持原來看法:「美國是民主法治國家」、「理論上Fed應獨立行使職權」。
(「理論上」三個字不要省略喔,上篇有說她特別提到的事)
4.川普政策方面,我自己是放到以後再看。就偷懶一下,目前當沒這回事。
國內債市:央行今日標售30年期「105甲14期」公債250億元,得標利率為2.025%
2016/11/22 13:10 財訊快報 編輯部

【財訊快報/編輯部】中央銀行受財政部委託於105年11月22日標售30年期105年度甲類第14期中央政府建設公債,開標結果如下:

一、標售結果:

  (一)發行日期:105年11月25日

  (二)到期日期:135年11月25日

  (三)公告發行額:250億元

  (四)實際發行額:250億元

  (五)票面利率:以0.125%為級距,依競標最高得標利率,最接近且較低之數,年息2%訂定

  (六)應繳價款:競標得標及代售部分均依最高得標利率計算

  (七)競標部分:

    公告發行額:249.97億元

    實際發行額:249.97億元

    投標總額:546.5億元

    得標總額:249.97億元

    投標倍數:2.19

    最低得標利率:年息1.700%

    最高得標利率:年息2.025%

    得標高低利率差:0.325個百分點

    得標加權平均利率:年息1.933%

  (八)委託中華郵政公司代售部分:

    公告發行額:0.03億元

    實際發行額:0.03億元

二、本期公債最高得標利率為2.025%,上次同年期(105年度甲10期105年8月5日發行)公債最高得標利率為1.403%。

三、依得標行業別,本期公債與上次同年期公債比較情形:

       銀行業  證券業  票券業  保險業

本   期  13.60%  42.00%  0.00%  44.40%

上次同年期  64.00%  18.00%  0.67%  17.33%

增   減 -50.40%  +24.00%  -0.67% +27.07%
小小花農 wrote:
國內債市:央行今日...(恕刪)


平常我沒注意台灣公債走勢,剛查了一下,沒想到最近長期利率上升這麼快。看起來這次是銀行不買(過往是銀行持有部位比率持續上升),之後再追蹤看看。
一些問題:
依底下事件
1.2014年6月歐元區實施負利率,連帶影響周邊國家也實施負利率。
2.2015年3月ECB宣布QE,每月600億歐元至少到2016年9月。
2.2015年12月再度調降利率(存款利率從-0.2%下調至-0.3%),QE延長至2017年3月。

問題1:原本在歐洲固定收益市場(追求安全性)的資金,會比較想轉到哪裡去?
問題2:ECB貨幣寬鬆的原因是否會消失?
----
另個問題:美國公債殖利率在川普當選後快速上升,離開這個市場的資金會想轉去哪裡?
掉進水溝的包子 wrote:
一些問題:
依底下事件
1.2014年6月歐元區實施負利率,連帶影響周邊國家也實施負利率。
2.2015年3月ECB宣布QE,每月600億歐元至少到2016年9月。
2.2015年12月再度調降利率(存款利率從-0.2%下調至-0.3%),QE延長至2017年3月。
問題1:原本在歐洲固定收益市場(追求安全性)的資金,會比較想轉到哪裡去?
問題2:ECB貨幣寬鬆的原因是否會消失?
----
另個問題:美國公債殖利率在川普當選後快速上升,離開這個市場的資金會想轉去哪裡?

目前來看資金抽離暫時轉往股市及美元,由美元指數突破百元後進行橫向整理來看,有極大可能在整理後持續上漲.

而美股從一開始由道瓊為主的創新高,已全面性的擴及其它指數和類股,並且因為歐元下滑而推升歐洲股市緩步走揚.

日元的避險須求下降,短期有進一步走貶可能,同時黃金價格也創近期新低.

只是這一切是否都在為川普明年就職前的,資金搬風上演股市拉抬逃命有待觀察,先看下個月Fed的利率決策後市場資金流動再進一步觀察.
1.
道瓊19000點,對我來說是指應該再看一次《雷曼啟示錄》關於2007年作空房地產及房地產證券化相關公司時,感覺到的市場氣氛。(當時次貸問題已經發生,但道瓊爬升到14000點以上)

2.
前篇所提,及之前提過的Fed、CRB和通膨。

我自己對美公債殖利率走勢預估,認為影響力發生的順序是先看Fed、再因Fed看CRB和通膨、再看歐元區貨幣政策,這大致上形成我對未來一年美公債殖利率的看法。價格會受不同力道影響,某個力道有時影響力會變大,但目前還看不出什麼,可以先推論後放著等,不急著操作。

其實推估未來,能見度大概比「請標示店家大門」還差,但這會隨著時間接近而改善一些,常要等,領先一步就好。
小小花農 wrote:
目前來看資金抽離暫...(恕刪)


剛寫完那篇才看到你的回覆。對那幾個問題,我們的想法算很接近,也因為看到去年Fed調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而美公債價格一路漲,大概可發現有其他影響力更大的因素。這個因素我猜是在ECB貨幣政策,它既已走了一年,也在2017年3月可能改變,評估因素是否消失(ECB當初也是怕通縮),對未來會有幫助。
掉進水溝的包子 wrote:
我自己對美公債殖利率走勢預估,認為影響力發生的順序是先看Fed、再因Fed看CRB和通膨、再看歐元區貨幣政策,這大致上形成我對未來一年美公債殖利率的看法。


我是喜歡買便宜貨的人,但從歐債最嚴重時期至今約四年,都沒有持有過歐元。

雖是討論美國公債走勢,但依前方所說順序,Fed的影響先來,再等ECB的影響,結論是我對歐元有興趣了,雖說是等,但發展不如預期時我還是不做。

小小花農 wrote:
日元的避險須求下降,短期有進一步走貶可能,同時黃金價格也創近期新低


黃金在過往時期,比較受「美元弱勢引起的通膨」(需求拉升的通膨則不一定)和「危機」影響;日元我只知道一些,像是安倍政策和套利交易,但平常沒看。從各個避險標的價格來看,市場還是很歡樂。

----
原文:
「從各個避險標的價格來看,除了美債承壓之外,市場還是很歡樂。」
改為:
「從各個避險標的價格來看,市場還是很歡樂。」

避險而買入美債會推升美元和美公債價格,所以美公債承壓和市場很歡樂不違背。
17.胡思亂想:因素(變數)、卡諾圖
從影響價格的因素出發,如果抓出三四個主要變數,再依當下可能的狀況,應該可以排除其中幾項不會發生的事情。每個變數估利多、利空、不影響,用卡諾圖去簡化,則配置上可能消去一些看起來像是雜音的項目,而讓操作單純化。由於因素本身影響可長可短、可大可小,因此仍要不定期評估,及偶爾替換掉其中變數。

平面的分析如果加上時間軸定期更新,會慢慢感覺到整體加總後的力道如何影響走勢,但如果這些變數用在過去一兩年至今都不準確,則要有很嚴謹的邏輯證明為何之後要這樣用。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