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in wrote:假如這樣的話,那我大概準備走人了...
基泰已經轉型成包租公
基泰是地產開發商,不是吃老本的資產股,地產開發的專業還是在於"開發",也就是加值,基隆墓地開發案正是我所欣賞的,也是我長期持有基泰的原因,除完息後我又加碼了一些,現在已經500+了。我願意把錢投在他身上,是因為他可以幫我創造更大的價值,而不是當包租公,假如只是要賺租金的話,那我去種花得了。
基泰當然一直有想進入資產管理這一塊,不過想喝牛奶不見得要自己養條牛,現在台北的租金報酬率太低,更重要的是,地產開發商不開發土地,那等於是浪費專業了,可以留幾個樓層自己來營運,但是大部分的樓層還是要賣掉才行。我之前survey夏威夷的飯店,找到了川普飯店,川普不愧是成功的地產商人,川普飯店他在經營飯店,但是也在賣公寓,用飯店來幫公寓加值,可以收回資金,也可以有營運的收入。
國產大樓買了40幾億,貸款了30億,假如基泰就這樣當包租公了事,那我真的會很失望。國產大樓就是著眼於都更,應該是忠孝案完成之後才會有所動作,也許會拖更久,因為忠孝案也許基泰也還沒決定要弄成怎樣,在等待的時間中有點租金的收入來補貼,也比養素地什麼都沒有來的好。
持有基泰真的要有長~~期抗戰的打算,也許股價在未來一兩年也難有表現,也就是你要有心裡準備,當你缺錢要賣時,不會有好價格,但是以基泰照顧股東的態度來說,去年沒賺錢,今年都還配1塊給你過生活,以後每年發點股息讓你過日子應該還是可期待的。我繼續加碼基泰,原因之一是太便宜,原因之二是我在別的股上賺太多,我在2014年開始買進的漢唐,前陣子除息前出清,獲利超過1倍,賺到超額的利潤,要守住他,最好就是放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