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an1969大的發言真的發人省思,財務自由真的要"提早"獲得才有意義,因為時間無價!是沒錯,不過更精確的說法應該是,存股相比於存錢 "有機會" "提早" 達到財務自由。人願意持續做某一件事情一定要有"動機",而"提早"達到財務自由就是我存股的動機,然而存股不是一定就可以達成目的,只是提供一個機會(相比於存錢),要達到目的,提高成功率,仍然要持續的花心力在研究存股上,存股式的財務自由,不是你買了放著然後就高枕無憂,每年領錢出來花用,你仍是要花心力在維護你的資產,只是不用被固定的工作時間綁住而已。財務"自由",重點在於"自由"這兩字,我認為不是金錢上的自由,而是時間上的自由。前面有人提到每年股息不穩定,怎能確保收入>支出呢?其實人容易擔憂自己無法控制的不確定性(譬如股息),而忽略了自己可以控制的(譬如支出),支出是你可以控制的項目,那你怎無法確保收入>支出呢?去年股息配120萬,那你今年可以花119萬,假如今年股息只配100萬,那你明年就控制花99萬就好了哇。大多數人的擔憂都是來自於"未知",舉我老媽的例子,老媽一個人生活,一間自有的房子,幾百萬的現金+股票,每個月3萬的月退俸,每年股息10幾萬,不過生活上仍是省吃儉用,不肯花點錢讓生活舒服一點,我講過她幾次,她給我的說法永遠都是,錢要省著用,才不會用完,我跟她說你現在的錢照你的用法,只會越來越多,永遠用不完,我反問她,你知道你手上總資產有多少嗎?你一年收入多少?你一年支出多少?她的回答是通通不知道,而且連一個大概數字也講不出來,我就說,你連自己的財務狀況都不清楚,就只擔心錢不夠用?只要會"擔心"未來,那即使手上有再多錢,你的心也不自由。樓上有人說要有一億存款放銀行,一年100多萬利息來過日子,那假如要買一輛500萬車子,這樣等於動用到好幾年的利息了,你敢買嗎?一旦花了下去,你不擔心每年的利息變少了嗎?假如不買,那你守著這一億存款的意義何在呢?財務自由沒什麼難的,重點是年紀,到70歲時終於存到一億,可以向天高喊一句,我自由了,那我也只能說聲恭喜,不是恭喜你,是恭喜你的小孩。自由,不被工作綁住的自由,要"提早"獲得才有意義,你才有機會去利用它。
jerry9933 wrote:大約還有十年左右就能申請退休,今年股息約50萬左右(往年有房租收入,但已售出入股。)財務自由對我來說就是快樂退休,粗略估計每年約50萬就能活下來(先算出最低生活費),但我會讓投資收入累積至每年約100~120萬才退休,每年支出都有結餘,會比剛剛好夠用來的令人安心...(恕刪) 沒錯!就是因為可扣抵稅額被減半了。恭喜了,您已經達成自己基本規劃的財務自由了;之後,就會變得比較鬆來慢慢累積囉!
灰狼01 wrote:挖股大,您的故事已...(恕刪) 灰狼大~ 就小弟的思維是:創業其實就是投資,投資其實也是創業... (兩者本質上差不多)我老爸是4X歲才走創業路線,至今10年了,沒很成功,但也達到我所認知的財富自由(比之前工作收入高,比之前工作時間短,整天閒閒沒事做,去公司只做決策面,原則上到過世都能有收入....)當然頭兩年的辛苦就不用說了...(但也沒多偉大,很多受薪階級也是這樣操,但創業者的風險是:付出努力->結果是負的)而我在旁邊看了十年,總結: 人生的運氣才是一切~--------------------------------------------------而小弟我沒甚麼好處~優勢是不用拿家用回家,所以有幸在外工作存的錢都能投入股市.....而且,走運走好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