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就是有好有壞端看你怎麼解釋如果真的是個濫政策怎麼這些反對的怎不說"如果執政.....全面斷絕FTA,全面斷絕與中國往來"我相信喊出來大家都會拍手叫好的XD.............和歌山下 wrote:中韓FTA,不少人都唱衰說台灣完蛋了,請看看目前韓國跟中國的情況,再各位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jasonfire wrote:沒錯,台灣也有辦十幾場公聽會,還有超過百場的基層說明會但是居然還有大部分的人民不清楚服貿是什麼這不是資訊揭露不足的問題嗎? 政府發函大專院校辦公聽會只有 9 所回函再去看看台大經濟系主任的態度 , 那是要叫資訊接露不足還是自己用有色眼鏡在看事情
其實辦公聽會聽到的,可想而知也都是受害產業的聲音,因為受益產業的受益程度本來就比較保守,必須詳細評估自己跟當地競爭對手的勝負,這部份是很難估的太樂觀。受害產業又容易用帶有政治解讀的角度去估,如 中共要經濟統一台灣,所以會不計成本吃下並破壞台灣產業,光這個 中共會不計成本 這件事,我就甘拜下風,你永遠沒辦法用經濟的數字去跟不計成本談,因為他們不計成本要破壞 甚至動用軍費都可以嘛!所以一定弊大於利。所以我即使看了公聽會錄影,看沒幾集就不想看了。反對者拿一面倒的公聽會出來,又變成他們反對的原因。總而言之,因為他們會不計成本,所以台灣開放任何東西都是輸。所以在這前提下,其實沒什麼好談的。
冷眼旁觀 wrote:所以天使雪花跟jas...(恕刪) 沒有...但有看公聽會的影片,記得有找到 15 個場次的影片。小弟比較少說該不該簽,好或不好的問題,確實這不是我的專長一知半解而已,重點在於為什麼反彈會這麼大,當然不否認有政治的操作,是不是有辨法可以避免呢,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小弟的工作有需要提出專案,當一個構想要在會議中通過,事前的評估是很重要的,預先想到反對的理由、缺點等等,也要準備好如何應對提問,我想道理是一樣的,如果老闆問我,鬼擋牆的回答,大概早就回家吃自已..Orz..
和歌山下 wrote:中韓FTA,不少人都...美國最大電子零售連鎖店百思買(恕刪) 其他不講,光說百思買Best Buy就好了他退出中國市場是2011年,那個時候還沒有中韓FTA吧況且,一般認為,百思買退出中國市場最大原因並非市場因素而是對中國家電零售通路策略判斷錯誤,水土不服造成的你可以反對事情,也可以為反對而反對但是為了反對而去提出根本不存在或是不正確的事證被大家打臉只是剛好而已
shoe778 wrote:服貿 簽下去 利大於弊。少數人牽引著大的...(恕刪) 何以見得利大於弊??都還沒談就已經知道了??FTA自由貿易協定,是雙方協定部分東西是免關稅,是目前世界的趨勢,臺灣也是不能置身事外。但是一旦簽不好,等於是賺小錢賠大錢。看看中國有馬上開放面板免關稅給韓國嗎??沒有啊!!關稅可是分20年降的,等降到0關稅中國面板早就起來了,這個就是策略。但是臺灣呢??服貿評估靠10幾個基層人員,隨便寫寫就要拿全臺灣去換一個福建(不是跟全大陸換喔),你覺得整個臺灣比較有錢還是福建省有錢??誰會得利??國際事物很多陷阱,大家都想要好處但是有不想開放自己有競爭力的產業,所以一定是拉鋸戰,這時評估與補貼轉型就很重要。但是這個政府,有在評估嗎??韓國可是定期檢討FTA並致力於擴大免關稅商品的最大利益,臺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