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宏達電沒救了?外資:和中國華為、聯想合併 可殺出活路

Weiter5494 wrote:
國際企業在全球市場全面衰退?中國品牌有幾個能在全球市場露臉?百度?騰訊?淘寶?酷派?都是靠母奶存活,沒有母國市場,都是浮雲!關起門來華山論劍,那是小覷天下英雄。當中國品牌能揚名國際時,再來論國際企業。...(恕刪)


我前面說的是,國際企業沒有強大競爭力及核心技術的,在中國市場全面衰退。
雙B、VW在中國仍然很強啊!
中國市場本來就是個國際市場,不拒絕世界任何企業品牌。
google競爭不過百度所以退出,說中國保護完全是胡說,android不就發展的很大么。
騰訊、淘寶的產品大家都用過,的確比同類好。新版本的微信,甚至可以支持線上支付,LINE有嗎?
淘寶國際化存在語言問題,如果在線翻譯能有突破,淘寶也不是不可以在西方打敗amazon、Ebay。

中國市場本來就是中國企業大本營,國內市場都做不好競爭不過國際企業,走出去的成績也一定好不了。
養大的企業怪獸,國內吃不飽,最後總要走出去的。
而國際企企業想進來,只能喝點剩湯。
---------
最近天熱注意到台灣的空調市場,變頻單冷機居然要20K以上,三菱甚至要60K。
而在中國市場,變頻冷暖空調只要20K,MIC三菱也只要30k。
中國在十年前就淘汰了窗式冷氣機,而中國GREE居然在台灣還賣這個。
這就是中國十年前電器市場大戰的結果,中國產品全面發展,而物價又很便宜,實惠的是老百姓。
中國人才的深度廣度是很難想像的,印度也一樣...而且成功慾望很強,也很認真~ 嚴格說起來,對岸如果想在某個產業制霸天下,只要共黨想用黨政軍資源全力發展,並非難事~

為何今天華為可以打趴眾多歐美大廠,拿下電信設備的世界第二,當然裡面很多都是偷技術,或是涉及不公平競爭,但是在短短幾年就爬升到世界電信領導廠商,在美國以外地方都是接近壟斷地位,這種實力相當可怕..

Lenovo 就更不用說了,基本上靠中國市場就不愁吃穿,已經變成世界第一電腦大廠~ 也不過短短幾年時間...

估計海爾會是下一個大陸世界第一的品牌~

台灣切不可輕忽大陸實力,尤其他們偷技術縮短學習曲線的能力實在很可怕...

富比世 500 大企業,中國已經佔了 1/5...台灣才六家進榜,而且大部份是 ODM. 全數在中國生產,將來有一天中國要全部取代台灣產業,並非難事~

不過中國的品牌還是只能當本地當土霸王而已,你可以看一下每天日常生活都用哪些品牌,開哪種車...
你喝可樂會選可口可樂,吃洋芋片會選品客,吃炸雞漢堡薯條會去麥當勞肯德基,吃 Pizza 就那兩家,逛百貨會去 SOGO、三越,開車會選 Toyota, Nissan, Hinda,騎摩托車會選三陽、YAMAHA、SYM,喝咖啡會去 Starbucks,買衣服會去 Uniqlo、Lara、Giordano 或是買好一點的 - POLO、Lacoste、Nautica,買運動鞋不外乎 Nike、Adidas、NB,買按摩椅不外乎 OSIM、FUJI,運動會去 World GYM,打籃球會買斯柏丁,名牌包會選 Prada、Cucci、LV、Coach、Chanel,買名貴的好車會選雙 B...

買 NB 有 ASUS、Acer、SONY...大陸的只有 Lenovo,而且 NB 大概可以算是台灣的可口可樂,全部幾乎都是台灣廠商在代工賣到全世界~

手機我想也很少人會選華為、ZTE... 路上拿的都是 iPhone、Xperia、GS4、HTC、LG...~

大陸要有真正的世界品牌,我想短時間還很難,他們的企業可以搞到很龐大,不過只是一隻被飼養的鯉魚而已,只能活在池塘裡面,無法游向大海~


政府必須保護台灣的敏感性技術,用技術和專利來作為產業的城牆,進入世界市場,而非一昧把所有產業和出口依賴中國,建立難以被取代的技術和品牌,才是正確的策略...

建立含有壓倒性的技術與專利,巨大的集團 - 三星、飛利浦、Nokia,歐洲的瑞士、荷蘭、瑞典國家不大但卻可以發展出世界級企業,具備壟斷的技術...別說台灣不可能搞出世界級的企業,必須靠政府扶植~
Weiter5494 wrote:
品牌更迭,這是中國的競爭力?品牌跨不出母國,永遠是溫室花朵;楊元慶若是如此見地,Lenovo沒有今日。
國際企業在全球市場全面衰退?中國品牌有幾個能在全球市場露臉?百度?騰訊?淘寶?酷派?都是靠母奶存活,沒有母國市場,都是浮雲!關起門來華山論劍,那是小覷天下英雄。當中國品牌能揚名國際時,再來論國際企業。...(恕刪)


君此言差矣,中國已經是國際品牌爭相競逐的市場,中國的競爭環境無比嚴酷,誰能在中國生存,才代表他有世界級的競爭力,無法在中國市場上與其他國際品牌競爭站穩腳跟的,其實才代表沒有全球競爭力,無法把中國市場給經營好的那些品牌是沒有資格說自己具備全球競爭力的
起碼十三億人代表世界約五分之一人口的市場,政治環境相對穩定的市場,全世界所有主要品牌皆已視為前三大的市場,未來仍有很大發展機會的市場,這樣的中國在您的眼裡還不能稱為全球市場,如此我就不知道您的全球市場該布局在哪裡了

手機很少人會選華為嗎?幾年前你說這句話我完全贊成,現在你說這句話我就無法同意了,中國早已非昔日的吳下阿蒙,現在我身邊的朋友一致認為華為的手機有很高的性價比,出於實用價值的考量有不少人都是願意使用華為的,包括我自己也有兩隻(我家三星,htc,sony的手機都有)

外國的那些公司只不過是起步起得早,要說到競爭力嘛,十年之後還能屹立不搖的才是真本事,企業競爭力這東西是在比賽長距離馬拉松可不是百公尺短跑

順帶一提,蘋果的那些侵權官司出了自己的母國每一場都敗訴.......看來蘋果很符合您出了母國就沒有競爭力的標準?

patwing wrote:
中國人才的深度廣度是...(恕刪)


請注意,你列出的世界級品牌,涉及全球十幾個國家。
中國VS世界,以中國一國之力PK世界,這個比較本身是不公平的。
請注意,你列出的世界級品牌,涉及全球十幾個國家。
中國VS世界,以中國一國之力PK世界,這個比較本身是不公平的。

++++++++++++++++++++++++++++++

是的,以中國一個國家的品牌,對全世界其他所有國家的品牌,許多還是歐美日老牌國家的老品牌,,這樣對比,本身起點、範圍就不公正。結論也不可能全面。客觀。
就是美國這個超強國家,也作不到。中國是很謙遜的,中國一直聲稱自己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也就是欠發達國家。為何要這樣對比?
聯發科把晶元賣到貴國,面臨美商高通跟貴國展訊的競爭,依然成功被貴國客戶採用,這就是走出國門。為何聯發科獲貴國青睞?因為用聯發科晶元讓他們掙錢,這就是競爭力。

您說不跟聯發科進貨,改跟韓國進貨,這話就不專業了。買賣是平等的,聯發科掙錢,客戶也掙錢,這是雙贏。商人唯利是圖,有奶便是娘,有比用聯發科更掙錢的,毋須民族大義號召,貴國客戶早拔腿投奔去了。有方案商得不到聯發科支持的,還得找後門哪。因為能掙錢。
++++++++++++++++++++++

我只想說,什麼事情都是變化的,沒有哪個廠家是不可替代的,難道世界少了一個廠家,產業就不前進了?
再說,聯發科還遠沒有達到技術壟斷的地位。

除了產品本身的競爭能力,還有許多方面來打擊競爭對手,比如,關稅保護,只要將關稅大幅提高,同類產品的成本就會比別的地方高,自身的性價比就會下降,企業從利益的確度就會棄用,從而選擇性價比較高的產品,比如低關稅地區的產品。

還有,政策導向,境內企業如果採購過多境外產品,需按一定比例採購不同廠家的產品,或一定比例的境內產品。否則,會有稅務,土地,及銀行貨款的懲戒。

當然,還有上不了檯面的手段。
比如學習美國,用華為產品影響美國國家安全,來阻隔競爭對手。
調查企業負責人是不是接受台灣廠家賄賂,涉及到經濟犯罪,達到敲山振虎的目的。
方法多的是。

patwing wrote:
中國人才的深度廣度是...(恕刪)

现在家电世界第一,不是海尔就是格力。海尔年销售是1600多亿,格力是1000多亿。
单位都是人民币
發文者自刪!發文者自刪!發文者自刪!
失言不慎 失人尤甚 與其蓮華舌燦 不若快意山川 傲嘯高寒
Weiter5494 wrote:
此理放諸四海皆準,再...(恕刪)


我笑了

台灣的企業連主場優勢都做不到,在自己的主場都被其他國家的競爭者打得落花流水,有何顏面來檢討別人?還是先檢討檢討自己比較實際,您說是不是呀?

關於關稅壁壘嘛......您告訴我哪個國家對國外產品一律零關稅的?

至於貪汙腐敗的問題我建議你看看這個影片,這是人性的缺點而不是中國的專利,有一百多個國家的清廉度還排在中國之後,而這裡面有一半以上都是所謂的民主國家,其中還包括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bXA1lRqDfM

ted論壇的,不能說是洗腦宣傳了吧?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