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內線,關係到打消機械呆帳這個動作,在採用 IFRSs 之後,是不是可預知的,我想這不是大部分散戶可以評斷得出。而事實上,上個交易日外資卻實是賣超上銀。是不是內線,很難說(外資連續賣超一陣子了,也許他們有想到這回事)。
是不是有其他原因(或許是背後的事實),就是個人的判斷(意測)了。
關於匯率
匯率政策影響的不只是出口,所有台灣的經濟活動都將受到影響
如果,台灣有 80% 的企業遇日本競爭,那,的確是要調整匯率
如果,台灣的產業大部分要從日本美國歐洲進口原物料機台做加工製造在出口,就沒必要跟著日本人打貨幣戰
貨幣的貶值,只在削弱勞工的實質消費力,更連帶影響內需經濟的價格與消費意願
如果,少數廠商具有與日本人競爭的實力,可以藉由產業的租稅補貼增加競爭力
中央銀行如果一味只想站在超然獨立穩定國家金融發展、維持物價平穩,以及國幣管理的地位,
卻可能會忽視了,中央銀行也可以是整體國家戰略的一環,經濟發展以策略就是很重要的整體國家戰略的一大部。
這次日本首相為了完成他的整體施政目標,確實也換掉了原本不願意配合增加貨幣供給量,以促成日元貶值的中央銀行總裁。
韓國更不用說,基本中央銀行就是國家經濟對外戰略的一個打手,為了協助企業完成併購外國企業,韓圜可以升值,為了增加企業出口競爭力,韓圓可以迅速貶值,當然犧牲的是韓國國內的物價波動。
中國和新加坡的中央銀行甚至專門提撥外匯存款基金,做為國內企業購併的海外公司或礦產的融資。
以國內民生消費經濟而言,台灣的中央銀行平穩物價是真的值得稱讚,
但是台灣這十幾年來的失落,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應該也佔有相當的關係。
KCLin0423 wrote:
關於匯率
匯率政策影響的不只是出口,所有台灣的經濟活動都將受到影響
如果,台灣有 80% 的企業遇日本競爭,那,的確是要調整匯率
如果,台灣的產業大部分要從日本美國歐洲進口原物料機台做加工製造在出口,就沒必要跟著日本人打貨幣戰
貨幣的貶值,只在削弱勞工的實質消費力,更連帶影響內需經濟的價格與消費意願
如果,少數廠商具有與日本人競爭的實力,可以藉由產業的租稅補貼增加競爭力
你不是認為台灣廠商都短視近利,不求研發轉型
現在又認為台灣廠商level低..不需要用匯率補貼
但是別太天真認為日本廠商只有作高階的東西..這20年來日本廠商
也很務實作很多低價產品在衝量..等於高中低都有作
至於匯率如果不能幫助就業成長..升值只是在補貼既有勞工,卻不能刺激勞工需求
自然工資無法提高..但是老年人/退休族/公務員受惠
現在歐元強勢有幫助歐州勞工? 連工作都沒有,那來消費力下滑?
willk wrote:
你不是認為台灣廠商都...(恕刪)
1.要打貨幣戰先看清楚對手是誰,如果對手跟你重疊性不高,你跟他打就像是再打空拳,浪費體力
2.相對強勢的貨幣,有助於人才招攬,原物料與機台採購
3.貨幣貶值或許會增加勞工就業率,但是也帶來內需成本增加與實質消費意願與能力降低,而台灣是就業率差還是實質薪資過低?
4.台灣生產的產品的價值是由勞動者的勞動價值高,還是智慧財產(如專利,自有技術門檻)高? 如果是勞動者的勞動價值貢獻高,那麼,貶值後又加薪,貶值對於出口廠商的成本貢獻度小,而對於內需產業卻是大大提升成本與價格。
4.台灣的情況,當貨幣貶值時,資本家炒作房地產以確保資產價值,使勞工生活更加險峻
5.對於與日本有直接競爭少數廠商,可由租稅優惠補貼,並不是無解(中國為了對抗通膨與資產炒作,也是用補貼的方式),不需要動用到匯率。
6.對某些條件下的廠商實施租稅優惠,可以鼓勵甚至迫使廠商往該條件方向移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