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卓永財 嗆:彭淮南是 《9B總裁》,不配當《9 A》總裁!

台股這種公司太多了,公司成長遇到困難,怪政府、怪官員、怪勞工、怪景氣,就是不怪老董自己,君不見還有一大堆賺錢的公司?反應有如此激烈嗎?
關於上銀,他自己已經有出新聞稿,是因為使用 IFRSs 打消機械呆帳使得營業利益率大降
關於內線,關係到打消機械呆帳這個動作,在採用 IFRSs 之後,是不是可預知的,我想這不是大部分散戶可以評斷得出。而事實上,上個交易日外資卻實是賣超上銀。是不是內線,很難說(外資連續賣超一陣子了,也許他們有想到這回事)。
是不是有其他原因(或許是背後的事實),就是個人的判斷(意測)了。

關於匯率
匯率政策影響的不只是出口,所有台灣的經濟活動都將受到影響
如果,台灣有 80% 的企業遇日本競爭,那,的確是要調整匯率
如果,台灣的產業大部分要從日本美國歐洲進口原物料機台做加工製造在出口,就沒必要跟著日本人打貨幣戰
貨幣的貶值,只在削弱勞工的實質消費力,更連帶影響內需經濟的價格與消費意願
如果,少數廠商具有與日本人競爭的實力,可以藉由產業的租稅補貼增加競爭力



可達瓜瓜 wrote:
我覺得上銀 應該知道 80元日元是 金融海嘯 急升的結果 100元 還算高
上銀設立也20年 滾珠導螺桿與線性軸承產業 目標也應是和日本競爭
日本匯率合理多少 上銀應該粉清楚
簡單說 上銀這給年靠日元升值 出乎意外多賺 日元回貶只是把意外吐出來


所以匯率可以幫助廠商賺錢

這幾年上銀就是抓到機會,有賺錢才有後續在台灣設廠投資,再增加就業

甚至到德國設廠...

別把商業競爭用簡單經濟思維來分析..現在是一場戰爭..敵動你不動..就輸了

政府那些公務員沒差..但也不要事不關己
老實說,我並沒有覺得彭淮南真的有9A這麼好,(當然不要管全球金融雜誌《Global Finance》這家雜誌在國際金融圈沒有什麼實質影響力)。
中央銀行如果一味只想站在超然獨立穩定國家金融發展、維持物價平穩,以及國幣管理的地位,
卻可能會忽視了,中央銀行也可以是整體國家戰略的一環,經濟發展以策略就是很重要的整體國家戰略的一大部。

這次日本首相為了完成他的整體施政目標,確實也換掉了原本不願意配合增加貨幣供給量,以促成日元貶值的中央銀行總裁。
韓國更不用說,基本中央銀行就是國家經濟對外戰略的一個打手,為了協助企業完成併購外國企業,韓圜可以升值,為了增加企業出口競爭力,韓圓可以迅速貶值,當然犧牲的是韓國國內的物價波動。
中國和新加坡的中央銀行甚至專門提撥外匯存款基金,做為國內企業購併的海外公司或礦產的融資。

以國內民生消費經濟而言,台灣的中央銀行平穩物價是真的值得稱讚,
但是台灣這十幾年來的失落,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應該也佔有相當的關係。

coadna6666 wrote:
問題是這麼大的消息,...(恕刪)


股價是不是市場給予的評價很難說,
中小型股股價絕對是大戶股東籌碼控制操弄,

看他股價的走勢,表示很難讓散戶認同,也騙不多散戶,
公司籌碼不斷左手換右手,資劵同步,測試市場,順便軋空,


股價這麼高,慢慢賣,怎麼賣怎麼賺

等到籌碼換到散戶手裡,80、50都不便宜

KCLin0423 wrote:
關於匯率
匯率政策影響的不只是出口,所有台灣的經濟活動都將受到影響
如果,台灣有 80% 的企業遇日本競爭,那,的確是要調整匯率
如果,台灣的產業大部分要從日本美國歐洲進口原物料機台做加工製造在出口,就沒必要跟著日本人打貨幣戰
貨幣的貶值,只在削弱勞工的實質消費力,更連帶影響內需經濟的價格與消費意願
如果,少數廠商具有與日本人競爭的實力,可以藉由產業的租稅補貼增加競爭力


你不是認為台灣廠商都短視近利,不求研發轉型

現在又認為台灣廠商level低..不需要用匯率補貼

但是別太天真認為日本廠商只有作高階的東西..這20年來日本廠商

也很務實作很多低價產品在衝量..等於高中低都有作

至於匯率如果不能幫助就業成長..升值只是在補貼既有勞工,卻不能刺激勞工需求

自然工資無法提高..但是老年人/退休族/公務員受惠

現在歐元強勢有幫助歐州勞工? 連工作都沒有,那來消費力下滑?

momentfun wrote:
老實說,我並沒有覺得...(恕刪)


我也老實說,我不認識央行總裁,也不認為他多好,
但是9A的戰績自然有他一番作為,尤其把關著台灣的貨幣政策。

映像中台灣不只失落10年了,過去的找不回來,
現在只能希望穩定中再尋求突破,(就算無法突破也不要在犧牲人民希求的一點安穩)


目前我選擇相信9A





willk wrote:
你不是認為台灣廠商都...(恕刪)


1.要打貨幣戰先看清楚對手是誰,如果對手跟你重疊性不高,你跟他打就像是再打空拳,浪費體力
2.相對強勢的貨幣,有助於人才招攬,原物料與機台採購
3.貨幣貶值或許會增加勞工就業率,但是也帶來內需成本增加與實質消費意願與能力降低,而台灣是就業率差還是實質薪資過低?
4.台灣生產的產品的價值是由勞動者的勞動價值高,還是智慧財產(如專利,自有技術門檻)高? 如果是勞動者的勞動價值貢獻高,那麼,貶值後又加薪,貶值對於出口廠商的成本貢獻度小,而對於內需產業卻是大大提升成本與價格。
4.台灣的情況,當貨幣貶值時,資本家炒作房地產以確保資產價值,使勞工生活更加險峻
5.對於與日本有直接競爭少數廠商,可由租稅優惠補貼,並不是無解(中國為了對抗通膨與資產炒作,也是用補貼的方式),不需要動用到匯率。
6.對某些條件下的廠商實施租稅優惠,可以鼓勵甚至迫使廠商往該條件方向移動


willk wrote:
但是別太天真認為日本廠商只有作高階的東西..這20年來日本廠商
也很務實作很多低價產品在衝量..等於高中低都有作
...(恕刪)

好像是這樣
canon相機 有些萬元相機 都已回日本組裝 (產地改為日本 應不可能全部日本製造)
不知 鴻海 華碩
什麼時後會把 萬元以上產品 移回台灣生產

技嘉好像改走 台灣生產 但量不大 好像只在網路賣
經過長期的觀察, 央行匯率穩定是有苦衷的, 因為

1. 論物價

n=0;

while(1)
{
32->29: 進口商殿殿賺, 經濟學家說物價有僵固性, 沒降價
29->32: 進口商說匯率貶值要調漲價錢, 漲價
n++;
}

你會發現n的次數越多, 物價會漲得越高

2. 論出口

n=0;

while(1)
{
32->29: 出口商哀號, 又不能漲國外商品價格, 只能說再升下去要倒了
29->32: 出口商只會拿匯率貶值的利潤空間去國外殺價競爭, 結果賺也沒多賺多少
n++;
}

你會發現n的次數越多, 出口商競爭力也沒增加, 反而公司營運受匯率影響越來越大

========
結論, 央行只好維持穩定, 盡量降低n的變動次數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