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純討論]-如果正派,而且無風險的傳銷你會做嗎?

遊子對傳銷一直有個很簡單的想法
撥一通電話去傳銷公司,問問他們的會計(簿記)還有客服,有沒有加入傳銷的行列?
會計(簿記)人員每天摸公司的帳務,從生產成本、水電支出,甚至分給傳銷人的分紅

客服人員,可能要輪三班(至少工作時間會在),則是接聽傳銷人和顧客的詢問電話等
或許外人不了解傳銷公司,但這些摸帳務的人、摸公司的進退貨、分紅制度的人不加入?
遊子心想……這不是「舒適圈」就能輕鬆打發的~~
如果傳銷公司制度那麼好,計算帳務的會計應該會心動吧,那為何不加入?
如果加入那麼好的傳銷公司,哪為何還要做會計的工作?
(這是辯論上的兩刀式論法,但傳銷公司的矛盾卻能直接有力點出來。)


舉個分紅制度的例子,來說明吧
先假設,上線對第一代下線的消費分紅為10%,第二代為1%,以下依次為0.1%、0.01%
每人的下一代下線為10人
每人的基本額為100元……暫時定為理想狀況,即每個人都收到滿,直到最末層
層別---人數
A 1人
B 10人
C 100人
D 1000人
E 10000人

--------------------- B層-------------- C層-------------------D層-------------------- E層---------------
那A的分紅為100*0.1*10人+100*0.01*100人+100*0.001*1000人+100*0.0001*10000人
=100+100+100+100=400元
B層的總金額則用其中一人可獲得分紅,再乘上B層的人數求得(即每個B層的人收到分紅金額*B層人數)
10(100*0.1*10人+100*0.01*100人+100*0.001*1000人)=10*(100+100+100)=3000元
C層同上
100(100*0.1*10人+100*0.01*100人)=100*(100+100)=20000
D層同上
1000(100*0.1*10人)=1000*100=100000
總計公司給的分紅123400,但公司賣掉的商品卻是1111100
分紅為123400/1111100=1234/11111,約為11.1%……以上,應該沒有計算錯誤
(愈低層的下線佔的比例較小,而沒上線的消費不會出現分紅,沒下線的拿不到分紅)
而這個分紅……其實,公司早已經算出來了,列入售價中了
(PS:以這個例子來看,10人的下線數,那在第11層就會超過全球人口數,
1人→10人→百人→千人→萬人→十萬→百萬→千萬→1億→10億→百億
早晚會出現有人收不到下線,但至今從沒有這麼大的傳銷公司出現過。
且在這個例子裡並沒因下線和下線的下線增加,而提高上線的基本額來獲得分紅……有的公司會有這樣的規定)
常言道: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
重點在於這套分紅制度,愈低層的,就是愈少獲利,甚至沒有獲利,如何讓經濟學家去證實?
說穿了,傳銷的優勢,只是使用消費者的「口碑行銷」罷了。


遊子以為,在傳銷中或許會有正派經營吧,但不可能無風險
一般人熟知的高風險高獲利
但,投資人不只考慮獲利、風險,還考慮機會成本(同樣100元買甲股票的獲利和乙股票的獲利)
如果時間可以用價格來衡量,不曉得一小時的睡眠時間、運動時間、陪家人的時間,該如何計算?
沿用上面的計算
假設某乙在B層不想再做了,某甲在A層,
那某甲在半夜都會從美國打越洋電話回來,因為乙走了,某甲就少了近1/10的收入
(A不能因此接收CDE層)
風險大不大?拉不到人和拉到的人一走就沒辦法取得由他的下線分上來的分紅
從整個分紅體系就看得出來
而拉到的人在什麼樣的狀況會想走?就上例,E層一直拉不到人就會想走,然後往上延燒
就算檯面上的藍寶、資深總監,也會擔心下線不幹了
所以三不五時會請他們的下線出去玩啦、吃頓個把萬元的大餐,搞個激勵
這樣的二十四小時備戰……上班下班、去餐廳吃飯、在家睡覺,怕電話響起來
「大哥(大姊),我拉不到人,我不幹了」

遊子先對傳(直)銷做幾個簡單的小結
一、除非公司賺大錢,否則任何人別想拿到什麼分紅
二、不管分紅有多少,其實公司早就已經算好了(就連保險、賣車,論件計算的也適用)
三、不管公司分紅多少,公司都會是最大獲利者

如果還有什麼更好的結論,那就是
不需要為了離開老鼠遊戲,而加入另一個老鼠遊戲

從遊子大一時接觸的傳銷(某樹葉牌),當年是2001年吧(應該是大一下學期的事)
雖然那些什麼成功哲學、管理學、行銷,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只摸過一、兩本
但,就是沒有加入。也做出了上面的推論
沒用到什麼經濟學,只有……
簡單的等比級數計算(國中生數學),以及最平常的common sense(常識)

至今,好歹也六、七年了
但往往在各大學院校,BBS站上的出現關於傳銷都是沒什麼好事
看過了賣保養品的、香精油的、日用品、健康食品
甚至,近年有某L開頭的傳銷,抄了「成功哲學」、「心理學」那一套,然後拚命拉人
而它們的商品,就只有演講,彷彿聽完了就能自我提升,月入斗金之類的
實際上,卻出現了一堆心理問題、家庭問題、人際問題。

遊子沒有什麼高深的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財經等的知識
考試時都是用常識作答,目標總是比及格多一分吧,就算沒達到目標,也能順利PASS而已
嚴格說起來,遊子只是個跑江湖,算命的

另,回答樓主的問題。
要是有那樣好的傳銷公司,麻煩告訴遊子
遊子樂意……出資一千元當股東。每個月只要有照比例分配盈餘就好了。
什麼藍寶、鑽石級的人物,嗯,還是交給其他能人來做吧
算命的,還是低調一點來得好~~
ARCHANG wrote:
類似這樣的話聽過相當...(恕刪)

謝謝 ARC 大大找的詳細資料..
這個對傳銷人員來說只是話術..
這個說法被識破..
就會開始換什麼麵包店..小吃店的..
SUNOIE wrote:
個人認為直銷產品品質都還不錯,就是貴了點...(恕刪)

chiayingcool wrote:
不過價位梢貴倒是真的
和百貨公司專櫃有的拼...(恕刪)

明明傳銷已經省了那麼多成本了..
為什麼東西還是貴了點..
以下言論只針對化妝品傳銷事業..
在傳銷品跟百貨公司專櫃品差不多時..我會怎麼選擇..
百貨公司專櫃品有
彩妝師..有儀器..有用不完的耗材..
有冷氣..有完整的商品..到了就可以買了不用等..
傳銷品
我朋友..當然不是學彩妝的..
什麼什麼儀器當然沒有..
耗材朋友提供..省點用吧..
有冷氣..完整的商品(還不錯)..
不過..因為她沒有屯貨..
所以要前兩個星期跟她定..
在傳銷品跟百貨公司專櫃品差不多時
我還是去百貨公司專櫃吧..
朋友我對不起妳..
整個討論串一路看下來,
我的感想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多數人仍討厭(或說不諒解)傳銷這個產業,那代表它將來的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性。
憂的是:因為「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導致「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現象。

只能說,傳銷人要懂得自我反省警惕,不要成為那一顆老鼠屎,想要被大眾看得起,不能只靠「亮麗的收入」。

小弟加入某傳銷公司(不要問是哪一家,我不想落入廣告嫌疑)已經快四年了,一開始是兼差,現在全職。收入逐月逐年增加,雖然不算多,但養家活口也過得去了(不要問我收入多少,這是個人隱私,而且在任何場合揭示收入都違反公司規定)。

這是我加入的第一家傳銷公司,很可能也是最後一家(因為我的企圖心不大,將一家做好已足,也無時間精力再做其它)。
我不懂經濟學啦,我個人對傳銷這個行業的看法很簡單:「它不過就是一種生意模式罷了,以平常心看待就好,不要神化它,但也不應該醜化它」。既然是「生意」,當然有失敗的風險,只是正派傳銷(也就是非老鼠會)的風險通常不是「資金成本風險」,這是與其它生意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正派傳銷失敗的風險主要在於:「投入的時間成本」。

以上淺見,請大家參考。
~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inggoody wrote:
小弟加入某傳銷公司(不要問是哪一家,我不想落入廣告嫌疑)已經快四年了,一開始是兼差,現在全職。收入逐月逐年增加,雖然不算多,但養家活口也過得去了(不要問我收入多少,這是個人隱私,而且在任何場合揭示收入都違反公司規定)。...(恕刪)

我在一家軟體公司工作..工作滿一件..年薪約50萬..
有需要這麼神秘嗎..在這個討論..
很多人很想知道到底那一家傳銷公司..
那麼正派那麼成功也..
而且公司為什麼要規定在任何場合都不能揭示收入..
很好笑也..
yesiam wrote:
經濟學家已經證實,傳銷是一種真正可以讓人收入倍增的行業...(恕刪)

yesiam wrote:
我只是一介百姓,當然不會經濟學...(恕刪)

jhw888.tw wrote:
理論很重要嗎?就算提不出是哪一個經濟學者提出的理論...(恕刪)

Magic0623 wrote:
我不是研究經濟的,只是直覺這種成本不好預估...(恕刪)

inggoody wrote:
我不懂經濟學啦...(恕刪)

經濟學 - 維基百科
版主提出一個論點..說經濟學怎樣怎樣的..
結果有一些來討論的人說自己"不會","不懂","沒研究","理論很重要嗎"
傳銷是一個經濟活動..經濟學是研究經濟活動很重要的理論..
就像我說"我不懂科學"但是我覺得反重力引擎一定做的出來..
不是很好笑嗎..
個人認為直銷不過就是業務的工作罷了,其實不需要把它視為洪水猛獸.

問題出在傳統直銷人員多半都不認真(對產品一知半解.對消費者缺乏後續服務...)才會導致

今日過街老鼠般人人喊打.甚至比保險從業人員還慘...最大的癥結還是在直銷公司是否有做到

一般公司的職前訓練(不過這也是一般人從事副業的最快途徑).前面有人提到這麼多人對直銷反感

所以如果你看到的是...哇!還有這麼大的市場可以開發...那我覺得你會成功,因為你看事情都是看

正面的部分,但是因為別人的數落或不看好,於是你怯歩了...那當然你不可能成功的.即便在其他的行業...

咦!這不就像是買股票一樣嘛!!

elase wrote:
經濟學 - 維基百科...(恕刪)


...
一整個無言...
原來要研究政治學的人才能談論政治活動、甚至當政治人物
(看來全球有許多政客要失業了)
原來要研究農業學才能談論農業活動、發展農業
(全球又有許多農夫要失業了)
原來要研究經濟學才能夠討論經濟活動、發展經濟
(完蛋了,更多人不懂經濟學,但是他們所做的事情都在發展經濟)

奇怪了,誰規定一定要懂XX學才能討論XX學活動?
不然請教閣下,您是經濟學學士?碩士?還是博士?
如果您都不是的話,那您怎麼能來參與討論呢?

順便回答你另一件事情
並不是因為「話術」被識破,才換個說法
換個說法的用意在於:用類似且大家熟知的活動來說明,希望能讓對方更加瞭解
如果您直覺認為:喔!只不過是「話術」而已
就將內容簡單跳過,連想也不想看看「這個舉例是否合理?」「用這種說法有幾分道理存在?」
那就失去「討論」的意義了

更何況如果您是一個經濟學學士、碩士、博士的話,更失去了所謂學者該有的研究精神

以上
無尾熊的尤加利樹: http://magic0623.wordpress.com
不懂經濟當然可以討論經濟,沒學過經濟更可以討論經濟

只是大家愛舉例子,但是這些例子在學過經濟之後會發現可能有更不一樣的看法

舉一個某補習班教經濟的老師愛用的例子
居臣氏-我敢發誓我最便宜廣告,表面上是在對消費者宣傳
但實際上是在跟他的競爭對手喊話:不要跟我做價格競爭,我一定會比你更便宜
正因為經濟是一門社會科學,所以經激辯才得已百家爭鳴

拉回主題,哪篇paper或期刊的哪位經濟學家發表了"經濟學家證實,直銷........",我還滿好奇的

oswinwang wrote:
不懂經濟當然可以討論經濟,沒學過經濟更可以討論經濟

只是大家愛舉例子,但是這些例子在學過經濟之後會發現可能有更不一樣的看法


這句話我絕對的認同,這也就是討論的初衷
只不過有人覺得這麼做,是很「可笑」的
我倒想聽聽他覺得可笑在哪裡


oswinwang wrote:
拉回主題,哪篇paper或期刊的哪位經濟學家發表了"經濟學家證實,直銷........",我還滿好奇的


其實我有找到一篇期刊,香港的
香港一個市場學系的教授有說過這樣的一段話
不過他不是「經濟學家」所以我就懶得轉貼出來讓人家笑了
無尾熊的尤加利樹: http://magic0623.wordpress.com
小弟以前有個同學在做階梯的
一開始做的有聲有色
月收入都幾十萬的
後來找上小弟,不是同學聚會,而是拉下線來的
言談中他滿口話術,遇到產品資訊技術上的問題總是草草帶過
讓人覺得言語裝飾華麗,內容卻十分空洞
因此後來該同學每次打給小弟問意願時總是推說沒空....
他犯了傳銷人員常會犯的錯誤,往往都是滿口話術,對於產品卻一知半解
而且缺乏對產品的後續服務
總是想要拉人去造勢現場去集體洗腦
因此該同學後來晚景淒涼
下線紛紛要求退錢
他的獎金也被公司要求退繳
欠了40幾萬後跑路去也

這個故事在告訴我們
做人要腳踏實地
傳銷也是個工作
但是如果只是抱著賺大錢而不去好好經營的態度去做
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殘念★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