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名記錄一下,也高興有人能分享基金觀念。
版大與債基同好你們都好有耐心,我玩基金持有很少超過半年,除了2008海嘯有傷到外,其他幾乎平均都是5趴到15趴左右的獲利(半年內決勝負),甚至短則不到一個月獲利五趴到十趴出場(多半玩黃金、世礦與俄羅斯居多),上次貝萊德黃金基金獲利11趴出場、黃金存摺則是賺了四萬多出場,後判斷錯誤再進場,目前套住一萬多(沈寂了好幾個月黃金基金終於回到50上下盤旋了)。
我疑問的是你們都認為債基正協率居多,但如2008年有時有債基的大波動,此時投入是最佳點。
但當時的壓力無限掉落,一個觀念就是誰能探底在那邊?若10趴10趴的補結果最後掉了50趴以上,心理壓力可想而知,因為若最後掉了50趴,回補可不是輕易可補得回來,壓力更重。
此外,前面也有提到,匯差與淨值的下降,往往抵銷了利息的報酬,當然長期抗戰也許能獲利,但似乎不怎麼可觀,在長期的折磨下真正耐心的贏家有幾人呢?
題外話:上課進修還願意付出的人,值得敬佩阿~
有人知道GD4166大或幹大消失到那邊去了嗎?好懷念他們的分析。
p61534 wrote:
我疑問的是你們都認為債基正協率居多,但如2008年有時有債基的大波動,此時投入是最佳點。
但當時的壓力無限掉落,一個觀念就是誰能探底在那邊?若10趴10趴的補結果最後掉了50趴以上,心理壓力可想而知,因為若最後掉了50趴,回補可不是輕易可補得回來,壓力更重。...(恕刪)
我個人的策略是, 股基拼價差, 債基拼單位數, 所以對於債基是越跌越買越高興, 像現在一直漲, 雖然帳上十幾趴的獲利, 但為了每月穩定的現金流, 根本不會去贖回, 也只是帳上富貴好看而已
122chang wrote:
我在怪老子的網頁研讀...(恕刪)
1.投資級的評等至少要BBB以上...不一定是指國家或公司...
是以評級來看...
2.債基裡面都會有說它裡面基金評等組成有那些..
這在公開說明書裡面都有會講到..
例如下圖是聯博全高收該基金的信評分怖....

3.當然不會全部持有到期....因為該基金裡面債券有上百檔...
如果有部份債券有比較好的價錢他可以先賣出...如果價錢不好就繼續持有...
但前題不能倒債....
因為要賣出是要到次級市場買賣...這時你的債券價錢就和當初不一樣..
例:
一開始發行時你的債券面額是100,但過2年後你想賣出..但因為市場認為該債券信評太差..
不願意用原面額夠賣要你折價變99收購,這時你賣出你就會賠錢...
當然你也可以不要賣...等到期時..發行單位會給你原面額100....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