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走回頭路、而非開創性的政策
這跟、近幾年英美金融監管會、頒佈一些法條
籤固金融業一樣都是在走回頭路
這種產業外移本就是正常的貿易行為
政府該做的是、開放再開放
1970年代石油危機後、美國商人為了降低成本、紛紛至全球各地
尋找低廉的生產基地
墨西哥、中美洲、亞洲等地
最後美國人找到了日本、台灣、韓國
尤其以台灣、韓國最好用(日本走品牌、不願接代工單)
從那時候開始、台灣的外銷代工訂單、便飛躍性的成長
不要以為那些生活用品、手工具、建築材料、金屬類品等等
這些美國人都不會做、這些以前都是美國的中下階層所賴以維生的產業
台灣的代工從70年代的低階產品開始、到90年代的電子產品
讓台灣擠身開發中國家之林
想想看、這些產業剝奪了多少各世代的美國人的就業機會(尤其是黑人)
也因為就業機會減少、讓70、80年代的美國人
政治、社會、經濟、就業機率動盪不安
多少任總統都解決不了問題
反觀此時的日本、台灣、韓國、香港、新加坡
有如旭日東升、不可一世
問題是、美國如何解決問題
90年代初期、柯林頓上任、他以開放的手法、大幅解禁很多產業規範
如金融、稅率等
想不到道瓊在其任內由4、5千點到1萬2千點
創下使上新高、失業率創下2、30年來的新低
政府收支盈餘
更詭異的是、柯林頓在其任內、性醜聞風波不斷
當他在白宮享受吹喇叭的性愛享受時、美國經濟卻快速上漲
所得增加、失業率快速下降、讓美國的GDP暴漲一倍、所得由2萬4千到4萬美元
為何會如此呢?新經濟加上政府的管制鬆綁
StarandWish wrote:
全世界只有我們把工作機會往大陸推...(恕刪)
對貴族們而言, 離家久了, 企業移回家鄉很正常阿!
ก็็็็็็็็็็็็็็็็็็็็กิิิิิิิิิิิิิิิิิิิิ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