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資訊2019年6月25日
【時報-台北電】遠東商銀今年繼統籌港企利星行信貸公司3億美元聯貸案後,再次主辦全穩生技農技公司跨境聯貸案,由母公司穩懋半導體擔任連帶保證人,授信額度為首輪3年期1億美元,24日於遠銀敦南分行舉行簽約儀式。
本次聯貸案由穩懋半導體與全穩生技農技董事長陳進財及遠東商銀總經理周添財代表簽約,參貸銀行包括華南銀行、上海銀行、星展銀行、凱基銀行等金融機構。遠東商銀表示,全穩生技農技以整合型科技平台,結合物聯網與雲端數據,創新建立綠色、循環、低碳的豬隻養殖生態系統,提供從疫苗研發、飼料到生豬育種的產業化管理及農業經濟生態系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全穩生技農技因取得大陸中糧肉食的合資而打入中糧國際產業供應鏈,成為大陸前瞻綠色農業所倚重的台灣企業,其計畫將此聯貸案取得資金用於擴充廠房及營運周轉,提升在大陸的綠色生豬出欄規模。
遠東商銀布局跨境企金服務平台近五年,籌組的跨境聯貸案與國際聯貸案已達24件,成果斐然,不僅成為遠東銀亮點業務,也展現中型銀行也有主辦跨境聯貸的實力。
遠東商銀總經理周添財指出,當時為因應「開拓國際商機」的策略而組建菁英團隊時,即發揮中型銀行組織的機敏靈活優勢,將籌組跨境與國際聯貸案所需的專業與技能融合,集中於「跨境企業融資服務平台」,形成單一服務中心,因兼備提供財務解決方案的規劃專業及自主完成任務的高效執行技能,而得到企業客戶的信任與口碑,客戶甚至主動介紹其他客戶。
遠東商銀法人金融副總經理季正華說明,該平台歷年籌組的聯貸案皆兼顧安全性與收益性,所以得到金融同業的大力支持,使得這項業務的營運漸入佳境。在組織力正向發展下,海外獲利可望由再成長。(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經濟」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27)日親自召開記者會,公布國內五家系統性重要銀行名單,包括中信、兆豐、合庫、國泰世華及台北富邦銀行,系統性重要銀行會被要求較高資本,未來可能面臨增資壓力。
全球金融海嘯後,銀行「大到不能倒」受關注,這些規模較大銀行一旦出問題,將引爆系統性風險,金管會參考國際作法,採取防範系統性風險的新措施,對系統性重要銀行,採取強化監理措施,避免出事時政府動用公共資金挹注。
顧立雄今日召開記者會,公布金管會研議結果及目前被列入系統性重要銀行名單,接著將預告修正銀行資本適足率管理辦法,並新措施從明年1月上路。
金管會表示,國內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的篩選標準,包括資產規模、業務複雜程度(如衍生性商品交易量等)、關聯性(如同業存放款情況等)、可替代性(如存放款市占率等)等四面向。
weber2654 wrote:所以,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27)日親自召開記者會,公布國內五家系統性重要銀行名單,包括中信、兆豐、合庫、國泰世華及台北富邦銀行,系統性重要銀行會被要求較高資本,未來可能面臨增資壓力。
好的方面,大到不能倒,所以應該不會倒,可以安心持有。
壞的方面,額外監管要求,限制銀行發展?

金管會認定國內「大到不能倒」銀行名單出爐。金管會今(27)日公布台灣「系統性重要銀行」,分別為中國信託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兆豐商銀、合作金庫等5家,而金管會將要求強化資本適足率,4年內達到指定標準。
全球金融海嘯後,各國擔憂規模較大銀行,若出問題將引爆系統性風險,因此採取防範新措施,而金管會也參考國際規範,訂出篩選標準,採取強化監理措施,避免出事時政府動用公共資金挹注。
金管會表示,被列為「系統性重要銀行」,必須符合3項要求。首先,現行對一般銀行普通股權益比率的要求為7%、對第一類資本比率及資本適足率要求為8.5%及10.5%,而系統性重要銀行必須適用更高標準,額外提列4%資本,各達11%、12.5%及14.5%,並分4年提列達成。
再者,「系統性重要銀行」必須在被指定後的下一年,根據「處理金融機構經營危機作業要點」向金管會申報「經營危機應變措施」,說明銀行發生資本不足情形時的應變措施。最後,則是每年應辦理2年期的壓力測試。
金管會指出,現階段中國信託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兆豐商銀的資本適足率都達標準,合作金庫的普通股權益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資本適足率則分別為10.43%、10.59%、13.32%,尚須再強化。目前系統性金融機構以銀行優先,保險、金控暫時不考慮。
另外,金管會今天首度公布金融機構「公平待客原則」執行佳,排名在前20%的業者,分別有銀行業7家、證券業6家、壽險及產險業各4家。銀行業分別為上海商銀、中國信託、永豐商銀、國泰世華、土地銀行、臺灣企銀、匯豐銀行,前三名依序是國泰世華、臺灣企銀及土地銀行。
證券業則是中國信託證券、玉山證券、合庫證券、兆豐證券、富邦證券及凱基證券,而前三名依序是中國信託證券、兆豐證券及玉山證券。壽險業為國泰人壽、中國人壽、全球人壽與安達人壽;產險業為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明台產險、富邦產險及泰安產險。
能無所謂的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是由中國商銀及交通銀行合併組成,二家銀行均為我國具光榮歷史之銀行。
中國商銀改制民營(民國六十年)前為「中國銀行」,其前身可溯至清光緒時期之戶部銀行及大清銀行。
民國十七年中央銀行成立前,中國銀行被賦予代理國庫及發行鈔券之任務,中央銀行成立後則被指定為政府特許之國際貿易及匯兌專業銀行。
發展至今,以其專業之外匯經驗、全球廣佈之營運據點及通匯網路、優良之資產品質、卓越之經營績效,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銀行。
交通銀行創立於民國前五年,民國初期奉命與中國銀行共同掌管國庫收支及辦理鈔券發行。
歷經政府特許之實業銀行(民國十七年)、工業專業銀行(民國六十四年),至民國六十八年改制為開發銀行,並於民國八十八年轉為民營型態,辦理中長期開發授信、創導性投資與創業投資業務,歷年來致力配合政府經濟政策及經建計畫,協助策略性及重要工業發展,對於改善產業結構,促進工業升級,居功厥偉。
民國九十年交通銀行與國際證券公司共同成立「交銀金融控股公司」,之後納入中興票券及倍利證券,並於九十一年十二月卅一日再加入中國產險及中國商銀,同時更名為「兆豐金融控股公司」。
為擴大經營規模,強化市場占有率,中國商銀與交通銀行於民國九十五年八月二十一日合併並更名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Meg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目前國內分行家數達一百零八家,海外分行二十三家,支行五家,代表處(含行銷辦事處)三處,加計在泰國之轉投資子銀行及分行,合計海外據點達三十六處,全行員工約5,524人,資本總額新臺幣85,362,336,310
能無所謂的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