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3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有一個法人代表,問到群創的營業費用為何突然從Q3 55億,爆增到Q4 68億,還有所的稅率為何這樣低?
段董回達的很含糊,他說群創有很嚴格的管控財務,Q4因有提列員工紅利,所以營業費用較高,至於Q4所得稅因有虧損抵減的影響,2015年所得稅就會增加。

此外2015/Q1將維持高檔產能利用率,為51旺季預作備貨,今年上半年tv,市場仍是缺貨。

明年折舊大減160億,這點真是超級利多。dd+pd#07
PK 大戰 這次輪回K大小勝一回
兩位大大 眼光銳利 心胸寬廣 都是願意分享的好人
買股倒是其次了 看PK大戰 才是精彩 哈哈
阿陀陀 wrote:
PK 大戰 這次輪回...(恕刪)

段董說群創每季的成本可降2% ,台幣貶值對營收是略有幫助,但 因面板的報價和採購成本都是以美金計算, 彼此貶值效益互相抵掉,另外每月對日本採購約40億台幣,因日幣貶值的效益,就稍微明顯些.

群創Q4財報大出所有法人意外 和 好奇的, 幾個關鍵在於,

1. 台幣貶值,理當會造成美金採購成本增加, 群創QoQ反而成本大減 2.2% ??, 加上台幣貶值 和產品調整後的ASP提高, 雖然出貨面積稍稍 減少,但營收QoQ小增1.6%, 因此毛利率大增到$16.1,全球面板廠最高毛利率
(這點或許牽扯到庫存作帳的技巧?)

2. 群創全年大賺225億,所得稅竟只提列 8億 ? Q4所得稅只提列0.5億費用? 正常Q4約需提列20~45億..友達則是只提列了14億所得稅費用...
(這點或許是 虧損抵減?或將 該繳的所得稅遞延到 2015/5月 繳稅時才提列? )

3. 去年股本應該是 995.5億,但未經會計師簽核的財報 卻是用 前年的資本額910億來計算EPS.
( 這點或許是會計原則允許吧?)

前兩點的疑問,法說會的法人代表,都特別好奇的提問為什麼? 段董倒是四兩撥千金,語帶保留.dd+pd#08

若群創能到得了20那倒也好,不枉那些出友入群的大戶。

業績當然要衝,後頭有個錢大老闆。
帳當然要做,不然為何要那麼晚發佈,調一調先。
股民當然要用唬的,股價才上得去。

無論如何,you go I go, you jump I jump.
大家攏Happy!

阿陀陀 wrote:
PK 大戰 這次輪回K大小勝一回
兩位大大 眼光銳利 心胸寬廣 都是願意分享的好人
買股倒是其次了 看PK大戰 才是精彩 哈哈

leonlin61 wrote:
若群創能到得了20那...(恕刪)


其實

反彈的股票 最喜歡利多

跌深的股票 最喜歡利空


wenchienl wrote:
庫存問題請參考群創那...(恕刪)


我去找到隔壁樓 2014-09-10 討論文,我當時是以Q3 銷出庫存做舉例.

好像是說,Q1淡季的舊庫存 ,會幫助Q3旺季毛利率提高,

因為假若市場價格沒有變動, 庫存的固定成本早就在Q1淡季時,預先提列到淡季財報裡,現在把舊庫存拿到旺季賣,等於是零(固定)成本,旺季只要分攤這批舊庫存的變動成本,所以旺季 毛利率會提高. pd#09



pqaf wrote:2014-09-10
我對財報裡的 存貨和成本的關係也是搞不太清楚, 我原先的認知如下, 或許有誤,請提示

中華民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十號「存貨之會計處理準則」.關於"存貨之原始衡量-固定製造費用之分攤"修改後,

實際產量與正常產能差異重大:因產能較低或設備閒置導致之未分攤 固定製造費用,應於發生當期認列為銷貨成本.

我的認知,
單位成本 有分 固定成本(如企業管理人員的薪金和保險費、固定資產的折舊和維護費、房屋租金,辦公費等) 和 變動成本 (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

面板業的設備折舊費用 是佔比重很高的固定成本.
季報 1千億的營收裡,光 折舊費用可能佔了 150億成本.

假設群創Q1 產能有 1000萬片,但實際銷貨只有800萬片,另外200萬片未能銷貨,打入存貨,作為Q2,Q3旺季的備貨準備.
那 800萬片銷貨必需自行分攤Q1 150億折舊費用的固定成本,銷貨成本大增,造成 Q1 毛利率低落.

但到了Q3,群創產能滿載,也一樣只能產出1000萬片,但可將Q1的200萬片 存貨 拿出來轉作 銷貨,且遇到面板大缺貨,所以存貨不但沒有跌價或呆滯損失,反而還漲價,營收因此大增,折舊費用一樣同Q1是150億,但200萬片存貨的固定成本已在Q1攤提,現在只要計算200萬片存貨的 材料和人力 的 變動成本,

所以,Q3整體銷貨的1200萬片的成本中,150億折舊..等固定成本,費用雖不變,但因分母變大,分攤後單位成本下降,因此Q3的毛利率大增.

我目前的認知或許有誤吧?


企業在製作財報時,有時刻意把 存貨 當滯洪池來使用,就能適度的來調整 損益 了.
有時擔心生產不及,無法因應緊接而來的銷售旺季,會在淡季故意提高庫存.存貨一旦售出,資產裡的 存貨 ,就發揮效用創造獲利,這時存貨成本就轉成銷貨成本,也就是從 資產負債表的科目 轉換到了 損益表, 增加營收數字的亮麗.

存貨雖是資產,但也代表著被積壓的資金,存貨越高,積壓的資金越高,產品跌價的風險機率越高.
補上 友達今日 買賣排行...

外資買超 5960 張.

小摩鉅額交易 4156張.

補充借券資訊

外資有買有賣
所以變化不大


但有人借了20000張的群創
明知道eps 不錯 但用15.6協議20000張?

pqaf wrote:
我去找到隔壁樓 2...(恕刪)


不好意思,你還是引用的是你原來的概念,是不對的!

pqaf wrote:
段董說群創每季的成本...(恕刪)

可能過幾天會發佈更正說明,以新股本計算
  • 38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