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160.3億,投信買賣超-6.683億,自營商買賣超48.27億,三大法人買賣超台股201.887億,收盤17572.29點,漲跌272.02點,外資群期貨留倉-30486。
台積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11651張,投信買賣超-947張,自營商買賣超-183張,三大法人買賣超10521張,八大官股買賣超-1381張,今天台積電收盤在610元,漲跌8元。
鴻海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16747張,投信買賣超-957張,自營商買賣超-101張,三大法人買賣超-17805張,八大官股買賣超1140張,今天收在117.5元,漲跌-1.5元。
從三月底以來外資群買了台股341億,買了台積電36934張,賣了鴻海81052張,投信賣了20650張,自營商賣了12065張,三大法人賣了鴻海113767張,看樣子三大法人就是看不起鴻海一季的財報,目前就是押寶財報不好,這些法人們押寶也不一定會是對的,之前就押了去年第四季財報好,結果押寶押錯了,目前外資群會擔心缺料對鴻海造成的影響,3月底時的法說會劉董說到,缺料的影響大概會影響10%,這些法人們就以為掌握了什麼秘密,記得去年每一季的法說會,劉董在估營收都是比較保守,說會有雙位數的衰退,結果才衰退3%,說會成長15%,結果成長了44.49%,法說會上劉董說到,缺料的事目前還在努力中,就算要缺料也會是第四季旺季缺,第二季屬於一些的淡季,缺料對第二季的影響應該會比較小。
劉董說鴻海還在努力,我們就來看一下第一季五月十四法說會時劉董怎麼評估,不用過度的杞人憂天,還有一些無知的人說印度目前疫情嚴重,會影響鴻海,會說這種話的人,一聽就知道沒有看上一季的法說會,劉董在上一季說到,因為covid-19的影響,去年有高達75%的產能是在中國製造,第二季,第三季也不是什麼旺季,就算印度產能缺少,其它的廠區還是能補上,鴻海去年在中國管理這麼多人,對於covid-19的處理已經很有經驗,你就不要以自己的無知幫鴻海這種一流的大廠在擔心,這種補風捉影的消息面,就是你頻繁交易的主因,動不動就在那用自己有限的知識在幻想,然後自己嚇的半死,每天就在那塊陶啊,台灣不下雨時說鴻海死定了,但鴻海的工廠在中國及全世界,看到匯率升值,然後說鴻海完了,結果去年鴻海匯損才16.7億,稅前是賺1,455億,哪兒死定了我是沒看出來。
我常和中長線佈局的投資者說,鴻海股價曾經出現過多少,你的庫存中才會有那種成本的價格,意思就是說,當初鴻海出現65.7元時,我的庫存就會有67元左右成交的庫存,在7x元磨很久,我的成本才會有7x元的庫存,在8x磨很久,我才會有8x元的庫存,目前鴻海股價在周、月、季線下,你如果買了,你的成本才會有周、月、季線下的庫存,如果你總是股價上漲時才在那追,股價下跌時每天在那抱怨或是止損,你永遠都會買到比均線更高的價格,中長線投資的人求的就是均價,當股價在均價下時,你是開心的佈局?還是抱怨的賣出,這會決定你在這檔公司成功或失敗。
一個人如果不時時刻刻的充實自己的技術,哪天機會來了,你也賺不到錢,我常和大家說,真正賺到大錢的人不會買進後立刻大漲,而是你佈局了五年,薪資、獎金,股息再投入,累積到一定的張數後,股價再大漲,那時對你的財富才會有影響,真正漲起來時,你手上的張數才是決定你是不是成功者。
股市日常中驗證自己心理面的健全度
鴻海在7x~8x元時,大盤漲鴻海不漲,大盤小漲鴻海跌,大盤小跌鴻海大跌,這樣的情況大概也持續了兩年多了,直到去年九月底到3月底鴻海大漲一波,改變了這個股性,最近一個月,鴻海再回到之前的股性,討論區上就一些沒有經驗的新手及菜鳥開始在崩潰,一個人的程度在這時就看的出來了,嘴巴上說要中長線投資,然後就時時刻刻盯著股價然後在崩潰,今天把看了一下討論區,把一些攻擊劉董,攻擊鴻海,還有一些酸民封鎖了,如果你看我的文章一陣子了,你的程度還是這樣,那你就不要浪費你的時間看我的文章了。
很多短線的新手及菜鳥很有趣,一直覺得航運,面板,鋼鐵好會漲,讓自己又沒有那個本事去那和別人玩短線高手對決,然後就留在穩健的中長線投資股鴻海中崩潰,你連自己想要什麼自己都不知道,想要投機,那就去找短線強勢股,去和別人玩當沖,是輸是贏總比你在這兒崩潰好的多,當你在怨天尤人,怪天怪地時,其實都不是你怪的那些人害你的,單純就是你無知,你在短線無法去贏別人,然後就怨天尤人,想要玩短線的你,跑來中長線投資的穩健股,然後天天在崩潰,一買一賣成交易,不然你是覺得別人要送錢給你嗎?你以為崩潰了,別人就要短線拉漲拉讓你賺錢?如果你這樣想,那你覺得你願意把自己的錢匯到別人的戶頭中嗎?什麼!!不願意?如果你不願意,那為什麼別人在短線操作要順你的心,順你的意?
每隔一段時就會有這種新手及菜鳥出現,每天幻想別人該直接把錢匯到你的戶頭中,以為在討論區上抱怨,漫罵你就能賺錢,如果這樣能賺錢,這世界上就沒有窮人了,想要短線賺錢,那就靠自己的本事去打敗別人,覺得哪一檔會漲,你就試著去那檔玩短線,一年後再看一下自己的戶頭中錢有沒有多,如果一年後你的戶頭中的錢比抱著不動的人少,那你就是輸家,你以為別人短線很好賺,那是你自已在幻想罷了,投資和投機都搞不懂的人,如何能在股市中賺錢?

大盤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29.66億,投信買賣超-14.02億,自營商買賣超-14.98億,三大法人買賣超台股0.66億,收盤17595.9點,漲跌23.61點,外資群期貨留倉-31451,較前一日增減-965。
台積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8124張,投信買賣超-884張,自營商買賣超-1139張,三大法人買賣超6101張,八大官股買賣超-681張,今天台積電收盤在610元,漲跌0元。
鴻海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6129張,投信買賣超-1841張,自營商買賣超7.22張,三大法人買賣超-7962.78張,八大官股買賣超2278張,今天收在118.5元,漲跌1元。
鴻海MIH逾1500家廠商參與 6/25大會公布商業模式,有一些人都不看法說會,也不看MIH成員大會,然後就覺得鴻海的MIH不會成功,如果你連別人怎麼規劃的都不知道,僅憑自己有限的知識在那想,當然你會覺得不會成功,但你是這個社會最成功的人士嗎?年收入上億嗎?如果不是,你怎麼會覺得你認為不行,別人就不行?有人新手及菜鳥就是過度的自大,覺得可以以自己有限的知識看透世界,最終就是鬧笑話而以,看到鴻海說MIH,就說鴻海不行,當你在說鴻海不行時,你知道鴻海MIH怎麼玩的嗎?我想大部份的人不知道,他們就只知道大盤漲了,鴻海漲了或跌了,他們的世界就是股價漲了或跌了,漲了就是好棒,一定會成功,跌了就是會失敗,這也難怪常常到一些投機股中被坑殺,那些投機股就是設計來坑殺這些肥羊的。
鴻海的MIH電動車採聯手的方式,鴻海先與台灣唯一一家有造車能力的裕隆合作,成立一些鴻華先進,將乘用車,巴士的平台捐出來給MIH,然後廣發英雄貼給各大公司,然後善用自身營收5.X兆的優勢,提出想做MIH電動車的生意,你就必需是MIH的成員,當很多公司進到MIH後,鴻海不單是想成立制定規則的機構,一定要給成員們做生意的機會,所以台灣就找裕隆,中國就找拜驣,吉利,歐美就找FISKER當出海口,當訂單有了,這些成員的公司本身就有自己的技術,這是結合1500家以上之力的大案子,如果你成MIH成員的一員,你希不希望MIH成功?當然希望,因為MIH成功,你的公司生意就能做大,各家公司擁有的技術集合起來,那是很恐怖的。
新手及菜手就在那說,鴻海沒有XX技術啦,軟體不行啦,被動元件不行啦,電池不行啦…bala~bala,鴻海不用自己萬事通,只要MIH成員中有人有這些技術,那就可以了,鴻海有的優勢是上下遊整合能力強,營收5.X兆規模優勢,和很多國際一流的大客戶關係很好,競爭力,現金持有率都很高,鴻海只要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然後1500家的廠商也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這就很可能是一個台灣奇蹟,當你看不起鴻海的MIH時,你等於是看不起整個台灣的實力,這1500家至少有七成以上是台灣的公司。成員中不乏一流的大公司,所以鴻海MIH的計劃是很有優勢的,鴻海不需要花大錢什麼都親力親為的去研發,只要結合各大廠的實力,加速這個產業的發展,未來鴻海就整合些廠商賣給客戶,鴻海的目標就是加速這個產業發展,這樣才能組裝,賣零組件及賣平台。
我怎麼看都覺得鴻海的MIH很有成功的機會,就那些什麼都不懂的新手及菜鳥每天在那機機叫,也許他們連上面我說的都不懂,當你有時候上來機機叫時,不如花點時間看一點法說會,MIH成員大會,科技日等,這樣你會比較了解鴻海在幹嘛,不然你就下定決心買五年,五年後毛利率沒有10%,你就賣出,反正目前鴻海一年賺個8~9元也沒有問題,五年後你想賠錢也很難。

如果你打算持有鴻海三、五年以上,那你就要從經營者的角度去看鴻海,很多小菜蛾他關心的就是下星期一股價會漲或是跌,每天就在那塊陶啊!不然就是在那說鬼故事,他們判斷鴻海的價值就單純憑感覺,憑直覺,打開技術線型拿著三角尺或圓規劃線,在現實生活中你絕對不會做的蠢事,你到股市中就會做了,這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今天你開一間車輪餅店,資本額10萬,一年賺10萬,忽然來了兩個土豪,在那以300萬,400萬,500萬,1000萬買賣這間車輪餅店,很明顯就是在投機,比吹牛,玩誰是最後一隻老送,店有沒有這價值不重要,單純只需要有人願意買就行了,一間淨值10萬,有人願意用幾百萬在那買賣,也沒有人規定不行,在過程中,新手或菜鳥就拿著三角尺及圓規在那劃線,拿著過去出現的均價在那猜股價是不是會漲或是會跌,一聽就知道是很不明智的事,但還是很多人搞不清楚。
當你從一個經營者的角度去看這家店,你在乎的就是,這間店淨值多少,一年能賺多少,還能賺多少,會分紅多少,有沒有競爭力,產品好不好…等,今天車輪餅店如果是一個烤盤產能一年能賺10萬,結果每天都排隊排滿滿,為了加速產品製造,多一個烤盤,產能就會增加,賣出去的量就會增加,年營業額也會增加,這會比你用三角尺或圓規來的精準,股市中有短、中、長線的人,短線的人就是一買一賣,只要在交易的過程中賺到差價,那就是勝者,只是在交易過程中會被政府及券商抽證交稅及手續費,導致短線的贏家就會是少數,大部份中長線投資的人,只要買到有價值的公司,公司每一年賺錢,你理所當然的每一年會得到分紅,最終你賺錢也是天經地義的。
有了以上的想法,我們來看一下鴻海最近的佈局,三贏科技主要生產各式相機、3D 感測模組,以及應用於車載、工業物聯網 、AIoT 各種攝像模組的應用開發與生產,鴻海是百分之一百持有三贏的,因為三贏沒有上市櫃,所以大家看不到它的財報,但你可以從鴻海的年報中看到三贏對鴻海的貢獻,去年貢獻了34.7億,鴻海買了新的設備,這就會是加法,預期接下來營收及獲利就是會增加。
鴻海目前員工還是會有百萬人的水準,只要是很多人在的地區,一定需要是需要購物中心及商辦物業,鴻海也和萬科集團合作,最後一項,鴻海旗下的金雞母fii新廠房也完工了,完工年產值估達133億元,fii去年貢獻鴻海636億的獲利,當fii產能擴充時,這對鴻海一樣是獲利加法,如果你是以經營者的角度去看,會賺錢的子公司產能持續增加,能多賺一點錢也是正常的,如此你就不需要每天在那算命下星期股價會怎樣,其實那真的也不是很重要。
1、鴻海 子公司三贏科技 (深圳) 向 LG 電子以及香港 ASM 太平洋等兩家公司,購買機器設備,總金額新台幣 24.65 億元,目的是擴充 iPhone 鏡頭模組產能。鴻海公告,斥資 4465 萬美元向 LG取得 92 台設備,另外斥資 4372 萬美元,向 ASM取得 141 台設備,因應客戶需求擴充產能。
2、鴻海旗下富士康與中國萬科集團成員印力簽署合作協定,將共同打造上海閔行區華漕鎮的購物中心及商辦物業。
3、鴻海Fii周口廠第一期投產 二期後續完工年產值估達133億元
鴻海旗下工業富聯周口廠第一期廠區正式投產,將生產穿戴裝置、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關鍵結構件,加上後續第二期廠區全數完工,總年產值估可超過新台幣 133.5 億元。
附圖為鴻海中國子公司在2020年貢獻超過10億元以上的清單,如果你以經營者的角度去研究鴻海,那平常討論區上那些塊陶啊,要崩了,xx先賣然後xx再買…等的話,就動搖不了你的心了。

中國這項鼓勵政策對於在中國製造的鴻海算是好的利多,以2020年為例,鴻海在中國投資的稅後獲利1017億,自2021年1月1日起,製造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至100%,這有助於鴻海提高研發費用的投入,原本的研發費用的抵稅額也會從75%提升到100%,如果鴻海研發費用維持和去年一樣的水準,那就能節省一些稅,增加獲利,如果鴻海提高研發費用,提升到更高的水準,還樣雖然不能增加獲利,但可以增加鴻海的競爭力,所以這項政策對鴻海是有利的。
鴻海致力於f1.0(現況優化)、f2.0(數位化轉型)是為了2021~2022年增加毛利率到7~8%,也將營收利提升1%,f3.0(轉型升級)是透過發展未來展業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核心技術半導體,5G、AI將毛利率提升到10%,目前如火如荼的在進行的就是MIH電動車,中國這項政策是有助提升鴻海稅後獲利,大家也是知道,毛利率指的是公司產品競爭力,營利率是指公司營運效率,公司再怎麼厲害也沒有辦法不繳稅,賺多少還是得要繳多少,這屬於政策面,今天中國鼓勵製造業研發扣稅,這對於鴻海來說就是好事,和F1.0、F2.0、F3.0完全沒有關係,單純就是政策的利多,在多管齊下的效應下,毛利率、營利率因3+3提升,所得稅因政策而下降,最終對於鴻海整體的獲利當然就是會有正面的提升效果。
為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激勵企業創新及促進產業升級,中國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決議推動「製造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至100%、10月預繳企所稅可扣除上半年研發加計費用」兩項措施。
勤業眾信(Deloitte)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資深會計師徐曉婷表示,中國大陸全面性的稅賦優惠已不多,新措對於在中國大陸從事製造業之台商無疑是利好政策,應把握利用並做好帳務管理以提高節稅效果,同時留意「釐清使用項目、確認扣除比例、選擇研發費用資本化或費用化」三大情形。
徐曉婷表示,此兩項新政激勵企業創新及促進產業升級。第一,自2021年1月1日起,製造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例如:財務帳研發費用100元,稅務帳可以認列到200元,等於節稅25元(多認列費用100元*25%企業所得稅率)。第二,允許企業自主選擇當年10月份預繳企業所得稅時,即可扣除上半年的研發加計費用,無須待次年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才能扣除。
對於我們這種中長線投資者,你該關心的就是這些事,這就是大方向有關公司獲利的趨勢,平常股價的漲跌,那是籌碼面,心理面,搬術面,消息面的影響,很多投機客在股市中短線要決勝負,一買一賣成交易,他們想要短線發大財,政府及券商也是希望投資者們每天在裡面沖來沖去,這樣就能為國家造橋舖路,養活營業員們一家老小,很多人覺得自己一輩子都沒做過什麼公益的事,其實不要太小看自己了,你們常常在股市中沖來沖去,這是大善,你們改善了國家財務惡化的問題,幫助國家稅收,都是大善人來著,相比之下,中長線投資的人,一年就是付一次股息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及股息納入所得稅,想要繳很多稅,你的收入還要夠高,我看很多板友,今年領了鴻海的股息,還退了很多稅,最多的我看到退了5萬多元的稅,畢竟會有8.5%的抵扣額,小資族或收入不高的人,你不旦不用繳稅,還會退一大堆的稅。
很多新手及菜鳥從進股市到從股市中出局,他們都不知道其實大部份的錢都是在證交稅、手續費中被一點一滴的吃掉,錢等於勞力抵用券,如果你不願意改善自己的錯誤,那你就多付出一些勞動力,這也是有助自己的身體健康的。

大盤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81.96億,投信買賣超-26.48億,自營商買賣超-92.26億,三大法人買賣超台股-200.7億,收盤17222.35點,漲跌-344.31點,外資群期貨留倉-36251。
鴻海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5721張,投信買賣超-26.2張,自營商買賣超-3329張,三大法人買賣超2365.8張,八大官股買賣超-1389張,今天收在112.5元,漲跌-3.5元。
今天台股下跌344.31點,鴻海下跌3.5元,如果你是操作短線,你在乎的就是一買及一賣後的結果,如果你一買一賣再扣除手續費及交易稅後,你得到是正數,那你的短線就是正確的,這也沒有什麼道理可言,如果你要中長線投資,你僅要在乎你買到的價格是不是你敢中長線持有的價格,這種中長線甜美價都會出現在非理性的事件中,昨天我有說過,很多散戶看到台灣covid-19本土案例增加,就會開始非理性的買賣,對於別人是能以甜美價買到你的股票。
在新手或菜鳥的眼中,鴻海今天下跌了3.5元,鴻海從134跌到了112.5元,跌了21.5元,他覺得好痛苦,好害怕,其實一買一賣成交易,今天鴻海成交的均價在113.2元,外資群買了5721張,投信賣26.2張,自營商賣了3329張,外資群以均價113.2元買了投信及自營商的股票共計3355.2張,剩下的2365張是一般投資者賣給外資群的,鴻海股價出現134元也好,出現65.7元也罷,對於中長線投資的人來說,這一些都是虛幻的,股價僅對在這股價區間成交的人有影響,對於中長線的投資人來說,當你買進鴻海後,如果你完全沒有使用資金配置,若你在120元買到,那你的成本就是120元,如果你分一季買,你目前的成本就會是119.25元,分半年買,你的成本就會在104.3元,當你買進後,對你真正有影響的並不會是股價的漲跌,畢竟你也不會賣,帳面上的損益對你來說沒有什麼意義。
當你佈局完鴻海後,我想一開始你就想好你的目標是什麼,以我為例,一開始我就是衝著正常鴻海一年能賺8~9元,又有f1.0、f2.0、f3.0的計劃,每年賺8~9元能配4~4.2元,鴻海也是EMS界的世界冠軍,連續三十三年獲利,三十三年配息,我想看到的是五年後鴻海3+3是否能成功,在等待的過程中,鴻海每年賺的8~9元能為我降低風險,在期間我是不在乎鴻海股價的漲跌,除非鴻海在3+3還沒有成效時,股價就瘋狂的漲到300元,400元,500元,那我就會把股票賣給那些瘋狂的人,如果股價不瘋狂,那我就是抱著投資的角度投資鴻海,當你有這個想法後,你怎麼會在乎COVID-19台灣本土多少個人,昨天我也說過了,鴻海去年75%的產能在中國,和台灣covid-19沒有啥關係,今天單純就是散戶非理性的賣出,外資群早就等待放空台股很久了,外資群從covid-19以來,賣了台股8285億,結果指數從1.2萬漲到1.7萬,以現在資金寬鬆的程度,台股中線不會是外資群說的算,外資群只能僅選一個事件,這事件能讓散戶非理性,他們就貫殺一下,然後讓散戶去人踩人,交易出甜蜜價。
這一兩年大多頭,股市無腦多,很多人覺得股市很好賺,所以一直去炒股,選一些基本面很差或是忽然一兩季賺大錢的產業,你們千萬不要以為可以天天過年,厲害的人和弱的人真正的差別就是一個可以穩定的賺錢且活下來,另一個忽然暴賺,然後沒多久就出局了,如果你沒有本事連續十年賺錢,你不要把股市想的太簡單,以為自己最聰明,別人都笨,真正賺大錢的大老問們,如張忠謀,郭董,林百里,林恩平…等,哪一個會在那買來賣去的,最終哪一個會比你窮?

今天外資群買了鴻海12793張,昨天買了5721張,這兩天鴻海跌了7.5元,有菜鳥覺得外資群買了18514張鴻海,鴻海股價還跌,代表鴻海很弱,會這樣說,代表你籌碼面及心理面還很弱,我常說,一買一賣成交易,只要有人賣,有人買,就會成交,外資群趁著這兩天covid-19本土案例事件發生,從散戶身上買到便宜的鴻海18514張,外資群可以利用這事件買到便宜的股價,他們何樂而不為?有一些人說鴻海一直跌,我比較覺得有趣的事是,如果你是中長線投資,這幾天鴻海下不下跌和你有什麼關係?如果這幾天你沒有交易,那單純就是外資群在處決傻戶罷了,那些散戶出去後,現在就在討論區開始酸,看衰,就是低級的投機客,自己的股價賤價賣別人後,還以為別人會和他們一樣的蠢。
近一季來,外資群還買了鴻海375850張,成本在季線119元,目前鴻海在108.5也好,在120元也罷,外資群近一季就是願意用均價119元買了鴻海375850張,這是外資群願意取得鴻海股權的成本,一些小菜蛾每天在就在看到股價漲了或跌了在那演內心戲,120元買到後,看到股價跌到108.5元就天天崩潰,我個人比較感興趣的事是,你當初花120元買鴻海的原因是什麼?如果你是為了中長線投資,股價漲跌到哪,對你來說沒啥意義,如果你是抱著操作短線的心態買進的,那你就是要和別人玩零和遊戲,你今天到賭桌上和別人賭,是輸是贏你本就該接受,你以前看賭神高進,他會在賭桌上賭錢時一每一把都崩潰給對手看嗎?操作短線如果你還這麼弱,你就不要炒短,不要把辛苦賺到的錢拿去送別人。
今天鴻海開出四月營收5004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較上月增加 13.43%,較去年同期增加 31.39%,如果你有聽過3月30日的鴻海法說會,你就會知道一些法人怎麼看鴻海3、4月的營收,在法說會上劉董說缺料會影響10%以內的營收,但劉董有說鴻海持續的努力解決中,結果那些法人就以為自己掌握了全世界,覺得接下來鴻海的營收會不好,看到三月營收時,年成長26.9%,法人就覺得缺料有開始的味道了,因為比二月年對年成長84.8%及一月年對年成長37.2%稍差一些些。
但4月營收開出來,鴻海以年對年成長31.39%比3月好,看起來鴻海在缺料的問題上是有努力的去解決的,劉董自己說過,鴻海是一間機手零組件有六成可以自制的公司,當大家在那擔心缺料時,也要想一下,鴻海手上的客戶都是大客戶,鴻海本身也有自制零組件的能力,而且垂直整合能力強,與其擔心鴻海,不如去擔心其它代工四哥吧,這時會有人說,營收好股價不一定會漲,嗯~沒錯啊,但是我說過,鴻海的價值取決在它的基本面,如果你都看到鴻海營收好,基本面好了,你還願意賤價把手上的股權賣別人,這也沒有人說不行,單純就是你開心就行了,對真正的中長線投資者,營收或財報已經出是好的話,你想要從他們手上取得賤價的股票,我想是沒門的,討論區上有很多嚇壞的新手及菜鳥,要從他們手上取得便宜的股權也不難,這些人就是習慣風險自己擔,連營收或財報開出後,這種勝負已分的事還會賤賣手上的股票,這種人就是負責在股市中送錢的,永遠都是風險自己擔,報酬送別人,別人賭錯了,只要在討論區看衰一下,製造一下恐慌,你就會傻到把股票賤價賣出,當初我說過,對或錯機率各平,但新手或菜鳥就是看對了會被引導到看錯,看錯的會變更錯,所以在股市這種用時間就穩贏的地方還能持續送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