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是先看一下後聞上鴻海相關電動車的佈局,看完後再去看股市資金因素及心理因素。
1、鴻海MIH電動車規格曝光!跟特斯拉一樣是永磁同步馬達,電池續航力360公里
2、鴻海攻電動車 MIH聯盟預計3月召開首次合作夥伴會議
3、鴻海MIH電動車聯盟加速馬力 今發表首款EVKit
4、鴻海攻電動車 拿到新訂單
我看到很多人喜歡去猜短線會漲或是會跌,去看是不是泡沫,不論是個股還是大盤,都是憑感覺或是憑直覺,從去年3月中的低點8523點,一路有人在猜高點在哪,從8523點往上漲時,首先第一個最多人猜的點就是萬點,覺得萬點是頂,拿10~20年前的萬點來比,結果一路被軋到1萬6千點,只要稍稍有一點點股市常識的人都知道,10~20年前的萬點和現在是不同的,那時台股淨值才3000點,2020年時,加權指數淨值在6781點,之前我用白話文解釋過了,意思就是你剛出社會時,口袋只有10萬,別人估你值100萬,你出社會20年了,口袋有1000萬,別人還是估你值100萬,完全就是中了錨定效應,那時我說過,台股中長線會介於1.5倍到2倍之間,也就是9742~12989點。
如果你願意用科學去看這件事,我相信你在1萬到1萬3千點都不會去放空,這時有人說了,台股漲到1萬6千點,那是不是明顯脫離了1.5倍到2倍之間,是不是偏高了?嗯~你在思考事情前,你要去想一下最近一兩年發生了什麼事,我想大家印象都還很深,那就是去年初發生了covid-19,全世界政府及央行為了救經濟,紛紛大印鈔票,而且降息,把台幣定存,美金定存,台幣躉繳保單,美金躉繳保單的利率大幅的降低,當利率降低時,很多定存族不滿台幣1年期定存利率才0.82%,美金1年期定存利率0.3~0.4%,台幣躉繳保單從2.99%降到1.5%,美金躉繳保單從3.99%降到2.99%,而且美金會一直貶,買了美金躉繳保單賺了利息賠了匯率…等,所以很多人紛紛到股市中開戶,把錢往台股中堆。
證交所統計2019->2020年,累計開戶數從1057萬變成1117萬,增加60萬戶,交易人數從334萬變418.8萬,增加84.8萬人,這人些帶進來了很多新的資金,所以你就要推測台股有可能會去打破淨值比1.5倍到2倍之間,台股平均日成交易從2018~2019年的14xx億變到2020年的2524億,平均日成交量增加了1000億,看到這個後,你就不該去預測高點,所以過了大盤淨值比2倍時,來到12989點時,你就不會預測立場的去看空,你應該是去觀察這些人帶進股市中的資金能把台股推高到什麼地步。
大家觀察一下,當初這些投資者進到股市中的理由消失了嗎?沒有對吧,現在台幣,美金,台幣保單,美金保單的利率一樣這麼低,fed也沒有升息去回收資金,台灣央行也沒有升息去把資金吸回銀行,在理由沒有消失前,一堆人就在說股市泡沫了,要崩盤了,那是不切實際的,而且我們從實質面來看,2021年1月29日扣除台積電後的加權指數是10065點,2019年12月時大盤指數11997點,扣除台積電是9164點,那時台積電是331元,現在是591元,目前的台股15138點,大部份是由台積電貢獻而來的,目前由台積電,聯電,聯發科,台達電把指數推升到15138點,剩下的個股位階,基本上都還在萬點以下。
那你了解這一兩年上漲的原因及上漲集中在哪幾檔後,你就不會像一些散戶一樣,每天在那猜高點,低點在哪,看到股市下跌,就在那說要崩盤,塊陶啊,當你投資一家公司時,你是要看公司的淨值,股利率,競爭力,獲利被拿走的年數,未來的展望,獲利隱健度,連續配息的年數,而不是看到大盤下跌了,然後每天在那憑感覺,憑直覺,有一些人就是靠著散戶的貪婪及恐懼在賺錢的,我這一篇寫的東西他們是不懂的,每天就拿一把三角尺在劃線,然後以為掌握了全世界,其實他們就是在貢獻政府稅及及養活券商罷了,目前賣出的,你發覺1年定存利率還是0.82%,沒多久你還是會再回到股市。
低級投機客與頂級投機客的不同處
附圖是近一周鴻海的集保股權變化,0~1張的增加3628人,1~5張的增加2052人,不過0~5張的股票卻是少了1033張,這一周千張以上的超級大戶增加了20人,股票增加了51992張,400~600張的增加5人,股票增加了1841張,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雖然0~5張的散戶增加,但股票數卻是減少,我主要是透過集保股權分佈看一個大趨勢,而不是看短線一周。
我相信很多在同學會看我文章的人,你們都是0~5張中的一份子,大部份的人也都是新手,0~5張的資金及賺賠的百分比,這對你未來人生不會有任何的影響,當你的資金在幾萬,幾十萬時,你要注重的不是你戶頭中的幾千,幾萬元損益,那一些對你財富自由的人生不會有影響,雖然在你們目前的資金水位來說,那一些錢就是幾%,十幾%,心理面還是會有一些影響,但你的眼光要放遠一點,在小資金時,你要把投資的觀念先學好,未來你的薪資、存款會逐年的提升,財富自由沒有什麼捷徑,一定是靠你避免社會陷阱,避免股市陷阱,本業薪資增加,複利再投入,最近的一個財富自由之路至少要10~15年。
我看很多人每天為了幾千,幾萬元在那殺進殺出,不把心理放在學習股市常識及知識,因為每天在股市中浪費你的時間及生命,導致你的本業薪資也無法再提升,因為你的錯誤的投資觀念,會讓你在股市中持續的賠錢,所以就算你的本業薪資再投入股市,因為投資觀念不對,使得持續的賠錢,資金就是永遠不會增大,最終你在股市中幾十年,你一樣是股市中的輸家,每天就一付很忙的樣子,每天在那憑感覺,憑直覺,有賺就跑,賠錢就死凹,買到好公司就賺幾毛,賺了後自覺天下無敵然後一直換不同的公司,因為都沒有研究,所以總是會踏進一間地雷股,然後就套在那些套永遠,然後死命的加碼攤平。
一般低級投機客,他們都是希望散戶愈無知愈好,利用你人性的弱點,貪婪及恐懼,你就會去買一些會漲的垃圾股,頻繁交易,殺出甜美價,當散戶們無知時,他們就能在裡面賺到差價,以過年為例,有一些人會在前幾天賣了,他們抓準一般人過年前會有害怕不確定因素,所以鼓吹你先賣一趟,尤其是在非理性殺盤後,他們的目的就是在下星期四、星期五封關前以低價買回,一買一賣成交易,高賣低買就是這樣來的,這類人就是低級的投機客。
當你知道這種人的目的後,你不需要理他們,大家要了解一件事,買進或賣出後,漲或跌的機率都是各半,但你付出的手續費及交易費一定是穩輸的,當你自作聰明的先賣後買,先買後賣,你一定是輸贏機率各半,但一定要付出交易成本,股市中九成的散戶都是死在交易成本,他們都不知道,一直以上自己是最聰明的,別人不動都是傻瓜,其實真正的傻瓜就是每天在那殺進殺出的,他們是政府稅收的來源,是券商的衣食父母,當你買進一家公司後,你只需要千分之一點五的成本就能持有十年,二十年,然後公司每一年會配5%的股利率給你,資產增加10%,但偏偏就是有人覺得天下無敵,殺進殺出,穩贏的投資變穩輸,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長輩會和你說,股市十賭九輸,其實那些長輩真的就是來股市中賭,然後頻繁交易,造成了十賭九輸,了解這道理後,想要當穩贏的投資者還是送錢的賭徒,那就看你自己,我和你說,頂級的投機客是存在的,但100個人了不起會有1個,你不要覺得那1個會是你,看一下我平常在做的功課,如果你也能辦的到,你才有可能成為頂級的投機客。
2、東元加入鴻海MIH聯盟 開發電動車動力系統新品
3、〈鴻海電動車平台〉中鋼將加入MIH平台 可望扮演馬達底盤關鍵要角
4、夏普攜手鴻海推Local 5G 導入成本約1/5
5、鴻海旗下工業富聯 擴大5G產能布局

鴻海的籌碼面來看,我還以為大家都看得懂,還是有人看不懂,附圖中從2019年10月8日中美貿易戰明朗,2020年6月以來,2020年鴻海開完第二季財報,第三季財報及當日,三大法人清一色瘋狂掃貨,真的有人覺得鴻海股價會崩跌,那也真的是很有趣,很多散戶喜歡拿一隻尺在那劃線,然後在那幻想股價要崩盤了,當你把一間公司當成數字時,你距離破產其實不遠了,在現實生活中,你會拿著一隻尺去劃你家樓下麵店生意好不好?價值多少錢嗎?如果你家樓下麵店生意好到爆,一年能賺100萬,你能拿一隻三角尺或圓規去說那店間要崩跌了,生意不行了,不值錢了,現實生活中你不會做的蠢事,還是會有人一直在股市中做。
以籌碼面,法人心理面來說,大家看一下一些低級的投機客在那崩潰的想要鴻海股價下跌,原因就是他賣了鴻海或是放空了鴻海,無所不用其極的想打壓鴻海,即然你賣了及放空了都會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壓鴻海,那你覺得買了一大堆鴻海股票的外資群,投信,自營商會做什麼事?低級的投機客是用嘴巴在那打壓鴻海,外資群,投信是拿銀彈在那操作鴻海,哪一個比較有威力?短線的股市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對戰,外資群,投信有籌碼面的優勢,當他們都清一色的做多時,一直幻想及妄想鴻海股價會崩跌是不切實際的。
目前外資群在押寶的題材是蘋果12高階版5G的熱賣,去年鴻海第四季營收2兆多,去年第四季的獲利一定是會很不錯的,既然蘋果12高階5G熱賣,也不可能去年第四季熱賣,今年第一季就不熱賣,所以第一季鴻海的營收也會相對的亮相,今年又是劉董說的毛利率7%的元年,這才是短線外資群買鴻海的主因,當外資群要押去年第四季的財報及第一季財報時,一定會基於去年第二季,第三季的財報,因為鴻海連續兩季財報三率三升,所以外資群才會下決心去押寶去年第四季、今年第一季及今年毛利率7%的題材。
所以你想要外資群轉賣或認輸,要嘛來個COSARS-21,不然你就要看鴻海去年第四季財報開出來是如何,最快你要三月底才看得到,現在才2月初,有人一直要外資群認輸,覺得外資群要倒貨,到底有沒有籌碼的概念?外資群近一季買了556491張,其中有186085張買在110以上,有375429張買在100元以上,你要鴻海崩盤,要外資群倒貨,重點是誰要接?當外資群押寶的理由還沒有消失時,短線外資群買的成本有37萬張都在100元以上,外資群現在要倒什麼貨?
想要外資群認輸,除非去年第四季財報開出來不好,今年第一季財報不好,直到第二季鴻海毛利率仍舊沒有起色,這樣的話,外資群才有可能會認輸倒貨或出貨,投資時稍微動一點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三秒進,三秒出的散戶,如果鴻海的毛利率持續走揚,電動車效應陸續顯現,外資群不但不會賣,而且會一直加碼,然後再把股價持續拉高,這才是一個大資金,大部位的操作方式,怎麼會有一堆散戶,每天在那幻想別人要倒貨了,股市要崩盤了,投資最大的風險不是股價下跌,也不是股市崩盤,而是你每天在那憑感覺的頻繁交易,真正最大的風險你不怕,結果每天在那擔心不是風險的事。
我個人建議,如果你從沒有在股市中投資賺過錢,不妨買了鴻海後,就看始看我的文章,當你看一年後,你就可以到外面去投資或投機,我想你就不太會受傷,股市中的妖魔鬼怪很多,如果你什麼都不懂,你很容易就是送錢的那一隻肥羊,一般討論區上有人在那天天猜,天天恐嚇你,猜對了就一付跩的二五八萬,猜錯了就躲起來,從鴻海7X元到現在,大概消失了幾十個憑感覺在猜的人,也沒有人在乎,當股價一時下跌,他們又會跑出來,一付天下無敵的樣子。
這一張籌碼面好像不起眼,覺得我天天貼,但是我也是靠這一張籌碼面去推測出外資群賣的差不多了,散戶在台積電中信心爆棚,外資群、投信及自營商狂瘋的掃鴻海的股票,試想一件事,如果外資群還會在鴻海中演戲讓你覺得痛苦或是好磨心,那代表他們還想要繼續買股票,哪天要出貨時,就會一直拉抬,一直拉抬,不論怎麼賣,都有一堆散戶在那接,那時整個市場信心爆棚,想倒貨才有可能倒貨。

鴻海在封關前送來一個超級大利多,我當初和大家說過,鴻海第一季的營收也會很好,原因很簡單,蘋果12高階5G版在去年第四季大熱賣,我說過,按照邏輯來看,消費者對蘋果12高階5G手就就是買單,去年第四季熱賣,第一季還是會熱賣,所以營收如我推測的創高,不過鴻海總是給我驚喜,年增37.2%,這種巨幅的增加,這會讓明天鴻海封關秀變的很有看頭,若明天開盤有人亂賣要先跑一趟,請你跪著,按下買,然後心懷感恩,默念,有你們真好,賜我吃穿,勝負已分的情況還要把分數送人,這種人我這一輩子都沒看過,這樣能賺錢就有鬼了,常常都是自己擔風險,營收出來爆好,然後看不懂,傻乎乎的把股票賤賣給別人。

在 iPhone 12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出貨熱銷下,營收 5002.18 億元,年增 37.2%,創歷年同期新高。若以年對年來看,則以消費性電子產品最強,其次為元件及其他產品、電腦終端產品、雲端網路產品。
我們看一下一月營收的內容,消費性電子產品最強這是確定的,就是蘋果高階5G手機熱賣,表現第二好的是元件及其他產品,看一下附圖下方鴻海2021年的展望,元件及其它是垂直的成長,也就是大於15%的增加,大家還記得去年鴻海法說會劉董曾說的嗎?讓大家好記,純代工的營收毛利率5%以下,模組毛利率10%,零組件毛利率20%,當你看到鴻海公佈元件及其它的表現很好時,它等於告訴你,2021年毛利率朝向7%是玩真的,高毛利率部份營表現很好(有人說鴻海看營收有用嗎?如果你有看歷季的法說會,才會有用)。
以籌碼面部份,近七個交易日來,融資自殺了14204張,自營商中的避險賣超5457張,短線很多籌碼該逃的都逃了,現在剩下留下來的都是頑固者,有抱股過年的心理準備,安德烈‧科斯托蘭尼曾說過,股價是否走勢會強勢,取決股價落在誰的手上,如果是落在猶豫者手上,股價易跌難漲,如果是落在固執的投資者手上,股價易漲難跌,過年前洗出去了一大堆猶豫者後,忽然鴻海送你一個大利多,明天股價當然容易強勢,近一個月來,鴻海收盤價最高為123元,如果外資群因為鴻海這大利多,一口氣把股價拉到123.5元,那就是近一個月的最高,這也意謂著近一個月來,不論你在那兒賣,過完年你要買回,你就僅才加價買回,而且這一次年價有11天,讓股價掛在收盤最高價,他們自己看了也很開心,讓那些賣的人悔恨11天,折磨先跑一趟的11天,教訓一下這些散戶,讓他們以為不要和大小摩對作,以鴻海目前開出的利多及籌碼面,要做這件事是非常的簡單的,就看他們要還是不要,明天不會有多少融資客,權證戶,心理面不健全的籌碼能賣出的,短線籌碼算是很乾淨,極度容易拉抬。
中長線投資者的優勢在於,你不用在悲觀時賣出股票,你可以選擇樂觀時賣出,在持有的期間公司會一直配股息給你,只要一開始你選好公司,公司基本面好,競爭力強,獲利穩定,持續會配發股息,執行力強,未來有展望,這種公司你用時間就一定是穩贏,當有人和你說放空穩贏時,他根本搞不清楚什麼叫穩贏,當你作多時,公司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作多叫穩贏,作空一年要被強制回補兩次,沒有股息,作空絕對不會穩贏的,前一篇我說過,作空的人,他的心理面都比較負面,所以容易產生悲慘的人生,如果你不信,你去看一下放空的人每天在說什麼,每天就世界要完了,股市要崩盤了,外資群要倒貨了,主力要坑殺你了,小狗要巴我頭了…等,反正就是一堆負面的思想,這種人我說他人生很悲慘,這也是有道理的,科斯托蘭尼說過,放空是透過別人的不幸去賺錢,不能像作多一樣,大家都開心的賺錢,所以晚年他都不靠作空賺錢,這是大師的領悟。

接下來就是放11天長假,很多融資、權證及心態不正確的新手會賣的都賣了,剩下的投資者就是把股票當一家公司,怎麼會有人覺得放個幾天假公司就會出現什麼重大的問題,這種想法就很有趣,去年確實在過年期間就是多鬼故事,如covid-19,很多低級投機客為了高賣低買,所以會一直製造鬼故事,以去年為例,如果你從封關的92.3元抱著不動,去年三月中鴻海出現65.7元,那又如何,去年第一季鴻海獲利僅有0.15元,那又怎樣,我們還是在8月21日拿到了4.2元的股息,今年封關,股價再怎樣,也還有113.5元,去年當covid-19發酵時,你也不用擔心,反正就是薪資進來買,股息下來買,獎金下來買,你會買在年線80元,扣掉股價4.2元,成本就是75.8元。
所以不用去害怕過年放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五窮六絕七上吊,七八月外資放暑假,12月外資放聖誕節,如果你要投機,想要做差價,你要記住這些所有的事,因為散戶一輩子就在這錯誤中一直鬼打牆,那些人中僅會有少數的成功者,也許一百個中不到一個,如果你選擇當一個投資者,一百個人中會有一百個人成功,只要你選擇的公司是穩健獲利,公司每一年都會賺錢給每一個股東,你不要每天在那擔心東,擔心西,頻繁交易的把錢送券商,送政府,當你投資後,每一季公司會開法說會,每一季會有財報,每一年會有股息,每一季關心一下公司的獲利情況,如果公司出現了什麼很嚴重的獲利衰退情況,這時你想要調節再來調節,而不是每天聽新聞,每天幻想,每天被害妄想症的覺得公司要倒了,股市要崩了。
所謂的經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易,全世界有77億的人口,去年我就說過,covid-19多嚴重,能讓多少人死?當初有人說致死率1成,我就,就算死了1成後,全世界還是有近70億的人口,只要人類存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易就會存在,人類就會有食、衣、住、樂的需求,最後經濟還是會回到正軋,時間的問題罷了,結果一年過去了,確診病例為1.05億,死亡人數為228萬,目前covid-19還沒有結束,但人類還是一樣需要生存下下,經濟就會持續的進行著,在發生任何劇變時,你該煩腦的不是經濟會不會崩潰或消失,你該擔心的是你投資的公司是否有足夠的競爭力去適應新的環境,全世界的公司就是這樣,我遇到covd-19,別人也會遇到covid-19,誰的反應速度快,誰就能活下來,而且有機會可以吃掉別人的生意。
當你投資一間全世界第一名的EMS公司時,其實不需要每天擔心公司會發生什麼事,那些新聞,媒體都有他們的目的,有的是為了騙點閱率,有的是有政治目的,有的是為了賺差價,反正目的不同,當你對資訊沒有判斷能力時,你很容易就會每天在那買來賣去,當你每天在那買來賣去時,你覺得是鴻海害你賠錢,其實是你自己害自己賠錢,因為你腦波弱,對事情沒有判斷能力,你的投資策略有弱點,資金有弱點,心理面有弱點,身邊很多壞朋友…等。
這兩年多來,大家每天上來這裡看我寫文章,其實我單純就是在打發你們的時間而以,因為正確的投資就是這麼的無聊,你只要買了後,你不要動,給公司時間,公司就會幫你賺錢,每一季看看法說會,看看財報,領領股息,聽聽A大說故事,時間很快一年又過去了,太多人投資賺不到錢都是太自作聰明,覺得自己要佔盡天下人的便宜,覺得別人會佔他便宜,覺得股價會先跌,過完年會再接回來就能賺差價,我敢和大家說,10個賠錢的散戶有10個都是這樣想,那他們賺到錢了嗎?你身邊哪一個不是每天這邊咬咬,那邊啃啃,害怕被佔便宜,自作聰明,但有那一個真正賺到錢?我敢和你說,機乎沒有,真正能在股市賺到錢的人,就是你選擇一家好公司,然後在合理的價格買入,然後耐心持有,接下來你就很無聊的賺錢,在股市中十個賺錢的人有九個是長期投資者。
這時有人說,我爸,我阿公也是長期投資者,套牢在地雷股,但為什麼沒有賺錢?其實他們的行為都是小賺馬上跑,套牢抱永遠,因為憑感覺,憑直覺買,有時你會買到好公司,有時你會買到爛公司,但你總是會賺一點就跑,所以往往買到好公司時,你都賺幾毛就跑,買到爛公司,賠錢你就抱永遠,所以這種不叫中長線投資,這種叫撿破爛達人,你絕對不要懷疑,股市幾千檔,總是會有好有壞,你按照賺幾毛馬上跑,賠錢一直抱,我假設你隨機買到好或爛的公司機率各半,所以你總是會買到爛公司,而你的行為就註定了你一定是會套死在某一間爛公司中,所以我所謂的中長線投資是指,你要徹底的研究一間公司,買進後逐季,逐年的驗證,如果沒問題,賺再多錢你都是繼續持有,這在現實生活很正常的吧,你在現實生活後開了兩家店,一家只有蚊飛在那飛來飛去,另一家每天人滿為患,賺到盆滿缽滿,你會把生意好那家店賣了?然後留一家僅有蚊子在飛來飛去的店?不會對吧,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精的和猴兒一樣,到了股市就一直撞牆,一邊撞牆還一直在那自以為天下無敵。
進到這看我說故事,打發時間,時間久了後,你就不會一直去撞牆,我十年前也一直在撞牆,撞了七年後,現在走的路都是筆直的賺錢之路,也沒有什麼牆可以撞,來這聽聽我說故事,如何不要去撞牆,聽久了後,你就不會去撞牆,如果你覺得自己要去撞個幾年牆人生才會精彩,那也無所謂,你可以拿10分錢1的錢去外面自己玩看看,應該很快你知道什麼叫撞牆了,撞到你懷疑人生都會。
看到了一些外行人在評論這條新聞,我看了覺得很有趣,富智康是鴻海旗下一間不賺錢的公司,鴻海持有它股價為62%,今年前三季富智康賠了1.15億美元,全年虧損虧損1.75億美元,意思就是第四季虧了0.6億美金,以台幣對美元28元比1來算,大概賠了16.8億,去年第四季鴻海的稅前獲利為627.8億,大概就是九牛一毛,鴻海旗下最大的金雞母為fii。
這時有人說,富智康就算是小賠也是賠啊,鴻海也會因為這樣的小賠而沒有辦法變得更好啊,其實如果你這樣覺得,你就外行了,我說過很多次了,鴻海在法說會中說過,賠錢的營收要做少一點,賺錢的營收要多做一點,fii的毛利率有8~10%,最終鴻海所有子集團的平均毛利率才5.9%,一定是有毛利率很差的子公司,沒錯,就是富智康,,預估2020年營收超過 89.34 億元,與2019年比年減 37.8%,富智康近三年的毛利率介於-0.5%~1.7%之間,這和鴻海平均的毛利率5.91%相比,算是很差的營收,鴻海為了做f1.0(現況優化)、f2.0(數位化轉型),在2021年將毛利率提升到7%,所以要賺錢的營收多做,賠錢的營收少做。
大家有發覺到富智康這種賠錢的營收大減這麼多,2019年第四季的鴻海營收是1.74兆,2020年第四季的營收是2兆多,確定比賠錢的富智康營收少做了這麼多,結果鴻海的總營收卻是大幅增加了2千6百億,當你看完我這些分析後,又是一堆人把利多當利空在看,當你就喜歡看新聞上的標題損失大增13倍,那和當初一堆炒股團集說美dr去年第三季獲利大增1000多倍一樣蠢,當你懂一點基本面後,你對資訊才會有判斷能力,才不會被一些蠢到不行的新聞給唬弄了。
之前新聞說蘋果要找現代合作,要和起亞合作,一堆人就開始崩潰,今天又傳出蘋果和起亞談判暫停
彭博:蘋果、起亞談判暫停 仍與其他車廠磋商Apple Car生產
當初有人拿這新聞時,我就和你說,電動車的商機是在2023~2025年,你每天聽這種小道新聞,然後殺進殺出,一兩年後你大概就把本金賠光了,這些新聞都是捕風抓影,隨便說說,標題上就打個問號,然後就引誘一些散戶信那題標,感覺就像是,xx網友是強姦犯?殺人犯?然後那個xx網友就被說成了強姦犯,殺人犯,當xx網友找媒體及新聞算帳時,新聞就說,我有打問號,是疑問句,你中文不好嗎?很多標題殺人的都會打問題,一堆散戶就以為是真的,所以你不要每天去看什麼apple car要和誰合作,那不重要,鴻海只要強化自己的競爭力,5年後能提供最具競爭力的零組件,很多品牌廠,爬都會爬來找鴻海合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