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營收應該不會差,鴻海第二季法說會說營收雙位數的下降,應該是九月營收減少,若是新品延後,去年九月營收是5878億,和七、八月的3988億比,明顯就是爆量,去年旺季就是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收尾,今年可能就是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收尾,以鴻海淡季及普通大概就是3800~4000億,八月營收要有3900~40xx億不難,難的就是九月5878億,這一定是某一個產品加入後才會多1878億,也許是蘋果或是什麼的產品,延遲的話,九月差不多就是4000億,第三季的三個月加起來就是1兆2,今年第二季為1.128兆,季有個位數增長,年有雙位數下降,就是這樣來的,去年第三季是1.387兆,就是差在九月時多的1870億,所以才會有雙位數下滑,說不定今天鴻海營收還年增咧(以上是中午時和板友聊的)。
鴻海當初增資亞太,增持到四成,所以當亞太賠錢,因為持股比例高到4成以上,亞太的營收就會算到鴻海本業去,這會影響鴻海毛利率,當亞太買了遠傳頻帶,鴻海減少亞太持股,換一些遠傳的股票,如此一來,亞太又會變成鴻海業外的關聯企業,不會影響鴻海本業毛利率,加上遠傳又是每一年都能賺錢,鴻海還能領到股息,亞太目前支付了94億給遠傳買了頻帶,效應不會太快浮現,所以我看了整件事後,怎麼看都是鴻海最有利,對遠傳及亞太雖然也好,不過沒有鴻海這麼明顯,鴻海在做f1.0現況優化,怎麼可能允許亞太從業外關聯企業變本業,亞太是固定賠錢的,營利率負40%的,鴻海怎麼可能一直留亞太在本業中,亞太營收雖然不大,但一季也是有32億等級的,鴻海拿了賠錢的亞太去和遠傳換,原傳每年是有配股息的,鴻海之後就能每年領遠傳股息,亞太拿了94.73億買了遠傳的頻譜,等於就是鴻海當初給亞太增資的100億,要亞太去買5G頻譜,結果亞太沒有標到,鴻海就去和遠傳談分擔5G頻譜的策略,遠傳可以降低成本,亞太也有5G頻譜能用,這亞太是長期有利,對鴻海是短期就有利,當亞太拿到好頻寬後,亞太還要找客戶,做一堆才"有機會"轉虧為盈,鴻海是短期把亞太股權讓出去,把遠傳股份認進來就賺錢了,鴻海才是短線受益,但因為鴻海股本大,散戶覺得對鴻海沒差。
從iPhone打到伺服器 鴻海搶走緯穎大單,結果緯穎就gg了(第二張圖),記得在鴻海第二季法說會時,鴻海說自己才是伺服器第一名,那些說自己做的多大的,"就請他們注意一下",看來路遙知馬力,主力,外資群,法人要炒股價時,就會說"喔,xx伺服器做的多大又多大,成長速度驚人",其實看在鴻海眼中就是小鬼頭一個,真正好賺的產品,真的天真的以為鴻海是塑膠的,讓他獨佔吃好吃飽,鴻海策略只要稍微調整一下,大船一開過來,光用水波小船就翻船了,還在那多厲害,多大,多猛。
廣達的股價開始也回去該有的位置了,一家淨值33.5元,一年賺4元多的公司,市場就炒的一付會飛天一樣,"喔~好像很厲害的樣子",時間只要一拉長,你就會知道鴻海和廣達哪家值得買,鴻海淨值84元多,廣達淨值33.5元,鴻海一年賺8~9元,廣達賺4.14元,廣達還能被市場炒成代工界股王,有時候看到散戶們真的好傻好天真,想要去炒短線,想要去短線玩誰是最後一隻老鼠,這我沒有意見,但你和我說廣達股價能長期贏過鴻海,那真的是腦袋浸水了,鴻海的負債比57%,廣達負債7x%,鴻海光現金就有70元了,廣達現金只有33.7元,搞得好像廣達多值得買似的,鴻海多弱一樣,這需要有多高深的基本面功力?只要有一點點小學數學能力,應該就能看出哪家好,一家賺了4.14元,然後配3.7元,一家賺8.32元,配4.2元,然後在那用殖利率算廣達殖利率比較高,啊現在都是當鴻海賺到的錢是假的,那些沒有配出來的錢會憑空消失就是了,如果不會,那你在78元買到鴻海,鴻海一年賺8~9元,如果你一直持有鴻海,你的資產就是增加12%,你持有廣達,當廣達把賺的錢通通配給你,這也改變不了廣達股價76元,僅賺4.14元,長期持有的話,資產才增加5.44%,相比之下就知道廣達弱爆。
大家不要懷疑菜鳥的蠢,我舉過新光金乙特的例子,45元的類債券,他們抽到後,第一天股價沒有超過45元,就開始止損,43也在賣,做這種事的人,就是你把100萬拿去銀行定存,一開始就是說好一年利率0.82%,結果存了三天後,你發覺你的錢沒有變101萬,結果你就負氣用97萬賣給別人,現實生活會做這種蠢事的人多不多?我告訴你機乎沒有人會做這種蠢事,但進到股市就不同了,4萬5買到,一年約定給你4%,結果上市兩天,股價沒有超過45,然後就在開始負氣賣出,賣4萬3,賣4萬2,這種人就是送錢的肥羊,一開始的遊戲規則就是1年給你4%利率,雖然公司有權不配,但是經營團隊如果不配特別股的股息的話,他們普通股也不能配,你持有幾年也是穩賺的,結果可以搞成賠,單純就是因為自己沒有耐心,我相信很多人聽到這會覺得怎麼會有人這麼笨,在鴻海的情況也是一樣,明明就是淨值84元多,一年賺8~9元,結果有人會傻到7x元賣出,我也是服了他了,然後去買一些我一輩子都不會買的股票,獲利當眼光費被拿走10年,20年的股票,你買那些股票短線會漲沒錯,但是就是別人引你進去的誘惑罷了,要吸引你過去,當然要給你一些誘惑。
大盤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98.06億,投信買賣超-1.958億,自營商買賣超-29.38億,三大法人買賣超台股-129.398億,收盤12608.58點,漲跌-54.98點,外資群期貨留倉28923,較前一日增減-3303,六月份以來(全球經濟重啟)外資群買賣超-25億,投信買賣超241億,自營商買賣超-220億,三大法人買賣超-4億,新春以來(武漢肺炎開始)154個交易日外資群買賣超-6579億,投信買賣超523億,自營商買賣超-1220億,三大法人買賣超-7276億。
台積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12963張,投信買賣超4張,自營商買賣超70張,三大法人買賣超-12889張,八大官股買賣超1594張,今天台積電收盤在427元,漲跌-4元,六月份以來(全球經濟重啟)外資群買賣超249240張,投信買賣-917張,自營商買賣-311張,三大法人買賣超248012張,八大官股買賣超-40471張,近155個交易日(肺炎發酵),外資群買賣超-374139張,投信買賣超10725張,自營商買賣超-36235張,三大法人買賣超-399649張,八大官股買賣超69182張。
鴻海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834張,投信買賣超3張,自營商買賣超-505張,三大法人買賣超-1336張,八大官股買賣超701張,今天收在77.9元,漲跌0.4元, 六月以來(全球經濟重啟)外資群買賣超鴻海78993張,投信買賣超-8741.5張,自營商買賣超10406張,三大法人買賣超80657.5張,八大官股買賣超4342張,近154個交易日(武漢肺炎發酵)外資群買賣超-415260張,投信買賣超-6746張,自營商買賣超-17820張,三大法人買賣超-439826張,八大官股買賣超95710張,近226個交易日(中美貿易戰明朗)外資群買賣超鴻海502114張,投信買賣超257張,自營商買賣超-13610張,三大法人買賣超488761張,八大官股買賣超-28404張。
二、台積電及鴻海周線、月線、季線、半年線、年線、三年線、十年線均價。(請見圖二)
大盤今天的周線收在12653點,月線12708點,季線12372點,半年線11412點,年線11440點,三年線10863點,十年線9324點。
台積電周線收在429元,月線430元,季線389元,半年線338元,年線323元,三年線266元,十年線323元。
鴻海今天周線收在77.46元,月線78.13元,季線80.96元,半年線77.6元,年線80.71元,三年線83.59元,十年線87.97元。
三、相關鴻海觀察及評論
鴻海第二季開完財報後外資群買賣超-43255張,投信買賣超2378.5張,自營商買賣超-11073張,三大法人買賣超-51949.5張,八大官股買賣超-4728張,融資增減-7075張,融券增減-673張,今天外資群繼續鞭,正所謂鞭數十,驅之別院,但沒想到鴻海是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勢如破竹,今天硬生生還是漲了0.4元,昨天我說過,一檔股票賣不下去時,只要外資群賣的數量下降或是反手買,那股價就容易上漲,昨天我也細數了這十個交易日鴻海發生的事,不論是搶伺服器單,夏普醫療產業有進展,亞太與遠傳成親,鴻海八月營收…等,這都是利多,目前外資群最後一個如意算盤就是九月營收,大家還記得鴻海第二季法說會提到說第三季營收會年對年有雙位數的下降,原因是某個新品延遲,以第二季鴻海的做事,應該就是目標第三季年對年營收雙位數減少,但實際上個位數減少,以鴻海去年第三季營收1.387兆來看,今年七、八月營鴻海營收已經8238億,如果今年第三季要有雙位數營收減少,那就是要少1387億,得到12483億,12483億減8238億就會得到4245億,以去年鴻海營收來看,九月營收較8月多1890億,去年鴻海3~8月營收大概都是落在3800~4000億之間,所以明顯九月多的1890億就是某個產品造成的,鴻海說新品延遲,如果延了1個月,那這1890億就會不見,鴻海9月營收就會是4245億,今年第三季就會出現年對年營收雙位數的下滑,這時新聞抖大的標題,鴻海九月營收減少1633億,年減28%,我想這就是外資群鞭數十的如意算盤,他們覺得1個月後還會有一個營收的利空,但是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即然營收是延遲,那意謂著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會比去年好,所以接下來四個月鴻海的營收就都會是月增,年增,而且是處於營收爆增的情況。
鴻海第三季營收會季減雙位數,這一點你知,我知,隔壁的老王也知,現在利空沒有出現時,外資群先打壓,之後出來後,如果延遲的沒有這麼久,那9月的營收可能就是會超過4245億,只要超過,鴻海的第三季營收就不會有所謂的雙謂數下降,這時又變成優於預期,再加上九月營收開完後,接下來四個月都是很猛的營收,這四個月過後,就是鴻海口中明年毛利率要過7%機會很大的元年,所以外資群只要在九月營收出來攻不下去,之後鴻海的股價就更不容易壓,第一季鴻海財報開出獲利0.15元時,鴻海劉董及財務長嗆說第一季少賺的百億會在第二季,第三季,少量在第四季補回來,而且很跩的在第一季就先認列獲利百億所要繳的所得稅,結果第二季獲利出來了,獲利1.65元,比去年第二季的1.23元多了0.42元,沒錯吧,第一季少賺的1元,第二季先回來0.42元了,那第三季鴻海再認列0.4元的機率大不大?我想是很大的,第二季都證明給你看鴻海說得到做的到了,第三季當然也是做得到,如果鴻海今年整體的毛利率要維持和去年一樣,那第三季,第四季毛利率一定得比去年同期好,所以很容易就會出現第三季,第四季獲利三率三升,連兩季三率三升後,毛利率7%的元年又展開,這樣就有一波連續技攻擊了,鴻海這種大型權值股,股價要漲一波,最需要的就是這種連續技,鴻海第二季財報三率三升後股價沒有大漲一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鴻海說第三季營收會雙位數下降,而這件事就是在下個月的營收,之後走勢就會值得期待了。
大盤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58.13億,投信買賣超8.403億,自營商買賣超-16.82億,三大法人買賣超台股49.713億,收盤12691.75點,漲跌83.17點,外資群期貨留倉32231,較前一日增減3308,六月份以來(全球經濟重啟)外資群買賣超33億,投信買賣超249億,自營商買賣超-237億,三大法人買賣超45億,新春以來(武漢肺炎開始)155個交易日外資群買賣超-6521億,投信買賣超531億,自營商買賣超-1237億,三大法人買賣超-7227億。
台積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12479張,投信買賣超226張,自營商買賣超-435張,三大法人買賣超12270張,八大官股買賣超-2079張,今天台積電收盤在435元,漲跌8元,六月份以來(全球經濟重啟)外資群買賣超261719張,投信買賣-691張,自營商買賣-746張,三大法人買賣超260282張,八大官股買賣超-42550張,近156個交易日(肺炎發酵),外資群買賣超-361660張,投信買賣超10951張,自營商買賣超-36670張,三大法人買賣超-387379張,八大官股買賣超67103張。
鴻海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12943張,投信買賣超0張,自營商買賣超432張,三大法人買賣超13375張,八大官股買賣超-2437張,今天收在78.5元,漲跌0.6元, 六月以來(全球經濟重啟)外資群買賣超鴻海91936張,投信買賣超-8741.5張,自營商買賣超10838張,三大法人買賣超94032.5張,八大官股買賣超1905張,近155個交易日(武漢肺炎發酵)外資群買賣超-402317張,投信買賣超-6746張,自營商買賣超-17388張,三大法人買賣超-426451張,八大官股買賣超93273張,近227個交易日(中美貿易戰明朗)外資群買賣超鴻海515057張,投信買賣超257張,自營商買賣超-13178張,三大法人買賣超502136張,八大官股買賣超-30841張。
二、台積電及鴻海周線、月線、季線、半年線、年線、三年線、十年線均價。(請見圖二)
大盤今天的周線收在12640點,月線12704點,季線12391點,半年線11432點,年線11448點,三年線10866點,十年線9324點。
台積電周線收在429元,月線431元,季線391元,半年線340元,年線324元,三年線266元,十年線324元。
鴻海今天周線收在77.62元,月線78.08元,季線80.96元,半年線77.64元,年線80.72元,三年線83.54元,十年線87.97元。
三、相關鴻海觀察及評論
鴻海第二季開完財報後外資群買賣超-30312張,投信買賣超2378.5張,自營商買賣超-10641張,三大法人買賣超-38574.5張,八大官股買賣超-7165張,融資增減-7270張,融券增減-640張。鴻海二大日系遊戲機客戶訂單旺 增資煙台廠區29.3億元擴產,疫情連續帶動宅經濟發燒,帶動任天堂 Switch 熱銷,鴻海另一大客戶 Sony 不僅 PS4 熱銷,今年更推出新機種 PS5,二項產品均在鴻海煙台廠區進行組裝,鴻海也加碼投資擴產,因應客戶訂單需求。
昨天外資群鞭數十,要將鴻海驅之別院,反倒被鴻海勢如破竹的基本面翻了紅,我之前說過,當外資群一直賣,股價都不會跌時,那當然就是會容易漲,昨天前外資群連10賣,鴻海股價從77.5元到77.9元,外資群花了這麼大的力氣,賣了51153張,鴻海反而漲了0.4元,今天外資群買了12943張,鴻海漲了0.6元,這十一個交易日以來,外資群賣了鴻海38210張,鴻海反倒漲了1元,昨天我也說過,目前外資群眼中比較明確的鴻海利空就是九月營收,想要達到第三季年對年季減雙位數,那九月鴻海營收就要低於4245億,但鴻海8月營收都有4205億了,在新產還沒有出現的情況,鴻海8月就有4205億,就算真的新品延遲,一個月,那鴻海9月隨便也優於8月,要達到4245億,應該是不難,試想,如果9月營收多出來的1890億是某一個產品疊加上去的,也許單純就是延遲個兩周,三周,這1890億還是會有二分之一,三分之一或是四分之一會歸類在9月營收中,隨便也有400~1000億之間,所以第三季鴻海營收也許就不會有雙位數的下滑,一旦沒有下滑,接下來十月營收就是恢復之前的水準先來個6000億交個朋友,11月6200億,12月6000億,明年1月4500億,直接連續技就打出來了,第三季還是會有防疫費用回灌,第四季還有少量的防疫費用,如此漂亮的結束今年,然後明年就是毛利率7%很有機會的元年,如果明年毛利率會有7%,那代表每一季鴻海的財報都是三率三升,因為2019年整年鴻海毛利率5.91%,2020年毛利率預期也是5.9~6%,2021年毛利率要有7%的話,代表鴻海每一季都有毛利率1%的改善,理論上第四季外資群及投資者都不敢看空鴻海,大家也是知道鴻海都是打第四節的,這就會使得股價從第四季開始就不會弱,明年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連著打,這樣鴻海就會有大波段的出現,溫火慢漲,2022年如果繼續從7%向8%出發,鴻海就會走出一大波的中長線多頭格局,這樣才有可能到達我想要的股價,200元,想要到300元,那就是未來展業發威,毛利率來到10%,搭配已經瘋了的散戶,而且中了錨定效應,在每條大街小巷,在每個人的嘴裡,見面第一句話,就是你鴻海買了沒,新聞媒體爭相報導,有鴻海就是流行,就是潮,鴻海就是護國神山,那時就是鴻海300元時,大概和目前的台積電及前一陣子的聯發科差不多的情境。
鴻海它跨足的產業很多 也常常看到新聞報導鴻海處分了xx股票獲利幾千萬
所以我是把它當成台灣的波克夏了 就是間很龐大 不只代工 也擁有超多專利 同時也很懂投資的公司
鴻準就是做機殼的 手機和遊戲機的殼都有 如果電動車的配件有需要的話當然也會派上用場
其實投資鴻海比較實在啦...
劉董都喊股價200了 劉董辦不辦的到我也不知道 但我相信他不是隨便亂喊的 他一定看見了些什麼
一個剛上任的董事長敢這樣喊 喊給股東聽 我相信那是對集團的信心 且集團也正走在這條道路上
不然誰會拿顆大石頭往自己身上壓呢...其實酸民都在嘲笑他...沒關西...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現的價值
不久前劉董才說過:伺服器說做得比我們大的對手要注意
結果事情比我想像的還要快就發生了...
而且大家應該也發現了 鴻海的子公司們都開始動起來了 很多都開始獲利了
所以我相信劉董不是那種隨便喊喊的人 而我們股民需要給他些時間
投資除了需要眼光也需要時間 時間會證明一切
富士康科技集團根據產業布局及策略客戶所需,不斷調整經營策略,實行組織的優化組合。2013年開始,按產業類別及服務功能共劃為12個次集團以及其他關聯產業單位來替代原有的事業群體系。根據公開信息整理各次集團業務如下:
目前郭董應該就是在M次集團創業有關數位醫療項目,劉董的專長是半導體相關,FII應該就是偏F、G網際網路運算和網通電信市場,看完以下鴻海的集團後,你應該了解為什麼劉董說要把FII數位化轉型的成效導進各集團需要三、五年的時間,因為鴻海的組織是非常的龐大的,看完鴻海12個次集團後,再去看一下第二季鴻海法說會中的五個成長動能,大概就能知道為什麼鴻海的產品項目如此之多,這也是為什麼投資鴻海很穩定及安全,不是隨便一家公司就能輕易打敗或威脅鴻海的。
次集團主攻方向
A次集團手機軟硬體整合
B次集團平板電腦軟硬體整合
C次集團精密模具
D次集團PC相關軟硬體整合
E次集團大電視、LED戶外看板、九宮格等軟硬體整合及機器人
FG次集團雲端網際網路運算和網通電信市場
H次集團電子商務
J次集團財會,採購等總部周邊事業
K次集團大中小尺寸面板及觸控技術
L次集團連接器
M次集團樂活養生健康事業
R次集團相機鏡頭模組/服務型機器人關鍵零部件
S次集團半導體
A次集團
集團簡介
A次集團主要從事手機、穿戴式裝置、自動化設備、工業機器人、伺服馬達、精密刀具、觸控系統、觸控元件、觸控感測玻璃、光學鍍膜玻璃、3D成型玻璃等經營,擁有先進的手機研發製造技術、無線晶片的封裝和測試技術,以及極強的快速爬坡能力、穩定的品質和準時的交貨速度,服務於全球及國內一流客戶,是位居世界前列的移動通訊產品製造商。
CAA-iDPBG事業群
iDPBG事業群(intergrated Digital Product Business Group),2002年成立,是集團核心事業部門,擁有頂級的客戶與產品,致力於高端數字電子產品的研發與製造,堅持「二地設計三區製造全球交貨」的經營模式,以先進的製造技術提供合乎全球客戶使用的產品,主要從事生產移動通訊終端設備,影音數字產品,計算機主版,及計算機系統組裝等尖端數字產品。目前主要為美國蘋果公司代工IPhone手機。首創符合客戶要求的DirectShip直銷交貨模式,再加上強大的垂直整合能力,能以最短的時間、最低的成本、最靈活的生產彈性生產出最佳品質的產品,確保優勢領先。
FIH-ACKN事業群
FIH-ACKN事業群是富士康科技集團旗下從事無線通信、IOT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創新轉型事業單位。其核心業務主體隸屬於富智康集團有限公司(英文簡稱FIH,股票代碼:HK.2038),2002年4月成立於深圳,2005年2月在香港上市。
FIH-ACKN主要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提供富有創意、別具匠心的智能終端產品。旗下擁有品牌運營、ODM、OEM三大業務體系。主要客戶包括NOKIA、SHARP、InFocus、Google、小米、華為、OPPO、VIVO,其中NOKIA、SHARP、InFocus為ACKN可管可控的品牌,可以從品牌規劃、產品定義、研發設計及生產、全球銷售提供整體運營服務。是集團從OEM、ODM轉型品牌經營走在最前列的事業單位。
2018年將是5G商用手機定義及設計的關鍵年。FIH攜旗下三大品牌設立手機次世代前沿技術研發實驗室,希望從5G手機天線、RF、BB、結構、軟體方面快速布局研發實力,爭取成為5G商用手機的領航者!
業成光電事業群
業成光電(簡稱GIS)為觸控顯示技術之專業廠商,自2011年成立,於台灣、深圳與成都均建有研發與生產基地,服務客戶遍及亞、歐、美之世界級電子大廠。以深度技術與設計整合的MegaSite營運模式,結合保護玻璃、觸控感應器以及液晶顯示器模組等,提供全方位的觸控顯示技術解決方案。GIS持續開發先進的觸控與貼合整合技術,布局業界最薄及最窄邊框、尺寸巨型化、外觀3D化、貼合厚度超微化之新世代技術,可運用於大至電子白板,小至穿戴式裝置等產品,為業界技術層次與服務最完整的觸控顯示方案整合供應
商。
B次集團
集團簡介
B次集團主要從事時尚平板電腦、可攜式桌上型電腦、筆記本電腦、電子書閱讀器的研發和製造,在移動裝置、記憶裝置、晶片設計、雲端軟體四大領域,追求用戶全新體驗;依託強大的研發和製造實力,透過垂直整合,致力提升自己在產業鏈兩端的價值,開創自主研發和二屏事業發展新時代。
EISBG-iDX事業群
EISBG-iDX事業群(原FIH-iDX)主要從事電子書閱讀器、平板電腦、智能家居等3C產品的研發製造以及物聯網、數字內容整合服務,致力於打造集「智能、生態、科技」於一體的產品及服務。EISBG-iDX事業群以深圳為新產品開發、導入及試產中心,衡陽為生產基地,結合強大的聯合研發能力、優秀的製造品質以及集團資源的垂直整合利用能力,給客戶提供最具競爭力的生態科技產品,給消費者最美好的用戶體驗與服務。
iDSBG事業群
iDSBG事業群(innovation Digital System Business Group)主要從事時尚平板計算機(iPad)、筆記本電腦(Macbook)、智慧音箱(Homepod)、無線耳機(Airpods)、夏普(SHARP)白色家電(冰箱、空調、空氣清新機等)、智能機器人等產品的研發、製造及營銷。隨著工業網際網路的深入發展,B次集團本著提質增效、決策優速的原則,深耕智能設備、穿戴設備、白色家電、移動裝置、物聯網五大領域,形成從研發、製造到銷售一體化產業鏈。2018年,B次集團更往上延伸至雲端架構、智能機器人、智能製造、智能供應鏈等應用服務,並布局通路與數字彙流新媒體,是集團中少數的硬軟結合、實虛垂直整合的次集團。
C次集團
集團簡介
C次集團主要從事e商貿服務、精密機械電子商務交易平台營運,精密模具、3C產品機構件、光通產品、相機模組、鏡頭模組、汽車零組件等研發及生產。C次集團的主體前身是SHZBG 事業群(鴻超准產品事業群),是全球模具行業引領者、世界精密製造掌舵者、化學材料檢測世界領航者,是富士康旗下核心研發單位,與全球知名廠商合作,布局深圳、成都、崑山、晉城、衡陽﹑太原等地區。
iPEBG事業群
SHZBG (鴻超准) 由事業群升級為 C 次集團, 其下屬的 iPEG 也由事業處升級為事業群。iPEBG暨創新機構產品事業群,營精密機構零組件的開發設計及製造,是富士康科技集團3C產品機構零組件的「航空母艦」。下屬單位包括:(1)自動化機器人事業處:自主研發機器人/自動化設備;(2)ST產品事業處:獨創高強度高硬度硬質合金材料,完成產業鏈條垂直整合,單晶金剛石刀具質量達業界最高水平;iPEBG事業群充分利用、開發和整合資源,立足於深圳、聯合鄭州、太原、濟源、晉城、鶴壁、蘭考等七大製造基地,完善「二地開發,七地製造」的產業布局。
正達國際光電
正達國際光電(簡稱GTOC)投入高科技玻璃精密加工領域近二十年,專注於核心技術開發並持續領先布局新技術。在光電玻璃領域,正達已成為台灣最大的玻璃加工服務供貨商。近年更投入3D成型玻璃製造及量產將光電玻璃的應用由一般消費型電子領域拓展至機殼、汽車、日用品及特殊模具等用途。
金機虎事業群
金機虎事業群隸屬於C次集團,其依託富士康強大的製程能力及海量工業大數據,致力打造成為一個專業的、全球領先的模具智能製造/零組件平台。其中,金機虎事業群的精密傳動模塊研發部、精密圓件製造處、精密元器件製造處三個單位開發的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工業自動化中,並取得優異的技術性、經濟性效果,提高了企業的自動化生產水平,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華南檢測中心
富士康華南檢測中心(簡稱Foxconn CMC)成立於1996年,配合高科技電子產品設計、驗證、生產過程中的檢測需求組建科技實驗室,測試服務涵蓋了校準、仿真、材質分析、聲學測試、微生物檢測、可靠性測試,ROHS理化測試、電子組件失效分析、電磁兼容檢測等,實現一份報告,全球通行。
其他部門
1. 精密機械加工事業處:全球最大的模具設計與製造中心,模具設計能力全球一流,模具加工智能化、信息化;主要應用於6C產品機構件研發設計。輕金屬加工專注於鎂鋁鋅、合金壓鑄、鋁擠成型類汽車。
2. McEBG事業處:專注於國際頂級品牌平板、筆記本電腦、一體機等產品機構件的開發設計與製造,雲端智能化生產系統整合,先進自動化系統工程技術導入與研發,表面處理技術全球領先。
3. CMBU事業處:光學鏡頭行業翹楚,在自動聚焦音圈、馬達、覆晶封裝、全幅、聚焦等方面碩果纍纍。
D次集團
集團簡介
D次集團主要從事個人電腦及零組件、工業電腦、顯示器、印表機、墨水盒及熱傳材料等產品的研發與製造,同時涉足智慧科技服務、綠色售後、商貿拓展、投資等領域。
New PCEBG事業群
New PCEBG(企業資訊系統產品)事業群是以工業網際網路為主軸的硬軟整合事業群,現有員工近5萬人,主要從事工業網際網路、智慧科技,品牌經營,IT產品研發與製造、綠色售後以及投資併購等領域。New PCEBG事業群在中國大陸、台灣以及全球五大洲均設有研發和生產基地。在中國大陸,主要布局深圳、武漢、重慶、崑山等地,是個人電腦、工業電腦、顯示設備、印表機及墨水盒等產品的重要研發與生產基地,同時也是工業網際網路的重要基地。台灣主要分布於台北、新竹、高雄等地,主要負責IT產品的設計與研發以及智能系統的開發應用。
E次集團
CCPBG事業群
CCPBG消費電子產品事業群主要從事筆記本電腦、液晶電視、遊戲機、手機、光碟機、投影機、散熱器、LED、光學鏡頭模組、光學元件 、印刷電路板、新型介面材料、模具等由零組件到整機的垂直整合經營,以及廢水、廢氣、廢棄物環保處理的設計運營,室內空氣凈化產品、水凈化產品、可再生環保塑料製品等生產銷售。技術涉及到衝壓、成型、烤漆、電鍍、金鹽、PCB製造、SMT、檢測、裝配、熱傳、機光電整合、環保科技等領域。
FG次集團
集團簡介
FG次集團是全球通訊網絡暨雲運算產品製造領導者,主要從事交換機、路由器、光通訊、移動基站、機頂盒、寬頻路由器、無線產品、伺服器、存儲器等網通及雲運算產品研發與生產。擁有客制化貨櫃式數據中心、影音平台、智能家庭、物聯網等解決方案。另面向市場提供4G電信服務,致力為消費者提供八大智能生活。
CNSBG+CESBG事業群
FG雲網科技服務次集團包括兩大事業群:CNSBG通訊網絡產品事業群和CESBG雲端計算產品事業群,是富士康科技集團旗下的主力事業群之一,全球最大的網絡通訊產品製造公司、全球通訊網絡暨雲運算產品製造領導者。
主要從事交換機、路由器、光通訊、移動基站、機頂盒、寬頻路由器、無線產品、伺服器、存儲器、機櫃、等網通及雲運算產品研發與生產。擁有客制化貨櫃式數據中心、影音平台、智能家庭、物聯網等解決方案。另面向市場提供虛擬電信服務,致力為消費者提供八大智能生活。
在研發能力上,FG次集團在伺服器、存儲器、家庭網關﹑IP/Cable/Satellite/Terrestrial 機頂盒﹑4G LTE﹑Wi-Fi模塊﹑IP Phone﹑多模智能型手機﹑多功能終端設備等新產品領域具有先進的研發及設計能力,在塑模﹑成型﹑衝壓﹑壓鑄技術與進階供應鏈等專業技術領域上,具有世界領先之水平。建有先進實驗室,可涵蓋歐美日等最新檢測認證規範所需,實現從產品研發、測試驗證、到智能製造的高效產品開發流程。
FG次集團將發展雲網工程技術服務核心能力及工業網際網路,結合「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發展趨勢,為行動網路、 數據中心網絡、智能電網、物聯網等運營商,提供完整的產品解決方案。
因應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發展與市場需求,公司斥資建立5G研究所,積極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專業人才,規劃於深圳建置專業團隊,投入5G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建立下一代網絡通信核心技術與應用,創造更大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大陸主要基地分布於深圳、南寧、天津、上海、重慶、杭州、貴陽、東莞等地。
H次集團
富連網事業群
富連網(www.flnet.com)是富士康科技集團旗下的3C家電、智能家居、智能辦公室、智能工廠商品與服務的O2O電子商務平台,以「貨真、價實、良品、承諾、體驗(服務)」為品牌核心,整合集團資源,針對3C家電商品,傾力打造集推送、銷售、回收、維修、服務為一體的完整電子商務生態,是集團轉型升級的重要新創事業。
J次集團
集團簡介
J次集團是為各次集團/事業群提供綜合服務的單位,職能非常廣泛,歸納起來主要包含四個方面:提供專業服務;公共政策的制訂、推動及稽核;提供後勤、保障業務的整合服務;存在共性的外聯業務的整合與應對。
總部周邊事業群
1. 工管資訊:富士康科技集團的中央IT單位,為集團各事業群提供專業的IT服務。
2. FAiBG(汽車整合事業群) 是汽車電子科技與汽車精品Accessory領域的探索者。主要負責要致力於綠色智能交通城市生態系統之建構,新世代汽車電子及電動車關鍵零組件之研發製造。順應網際網路+發展趨勢,創造性打造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平台,通過自主研發的智能車機及管理系統,打造人、車、路的全方位服務平台。
3. QTTC(品質技委會) 依公司經營策略和定位, 研定品質策略及目標;集團品質KPI監控與管理;中長期品質類人力資源發展規劃與整合;協助各BG解決品質問題及新事業/新產品爬坡;品質新技朮、新手法的引進及推廣;系統稽核與持續改善;自動檢測技朮開發及推廣應用。
4. 全球電子採購處:主要致力於集團電子零組件原物料採購與貿易﹑電子零組件測試及承認﹑供應商管理及集團綠色產品管理等。
5. 中央總務處
6. 消防安全總處
準時達(JUSDA)
準時達是富士康科技集團供應鏈管理服務平台,全球C2C供應鏈整合服務先行者,致力於運用先進的科技研發實力,打造以科技驅動的專業供應鏈管理服務平台。擁有專業的全球供應鏈管理經驗,網絡輻射華南、華東、華北、華中、西南五大區域,在全球擁有60個倉儲配送中心、200萬平方米倉儲場地、110個跨境轉撥運營中心、1000餘條國際海陸空鐵運線路,竭誠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全程供應鏈解決方案。
K次集團
群創光電、深超光電
群創光電:產品橫跨各式TFT LCD液晶面板模塊與終端液晶顯示器,主要包括電視用面板、桌上型監視器與筆記本電腦用面板、中小尺寸面板、桌上型監視器、液晶電視等,供應全球尖端信息與消費電子客戶,是世界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領導廠商。
深超光電:專業致力於TFT-LCD液晶顯示面板的設計、研發、測試及製造,擁有國內領先的IPS/LTPS生產技術,產品廣泛應用於3C電子顯示領域,包含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數位相機、攝像機、液晶顯示器等全系列顯示產品,客戶涵蓋眾多全球頂尖OEM廠商及知名企業。
L次集團
FIT事業群
FIT事業群是全球計算機連接系統的主導者,長期引領系統連接潮流。FIT事業群連續10多年雄據全球計算機及信息產品連接器製造商第一名。2017年7月FIT已成功上市,成為行業領導者。大陸廠區主要分布在崑山、淮安、鄭州、重慶、江西、深圳、北京、山東。FIT事業群深耕連接器產業,連接八屏一網一雲,為Apple、lntel、 IBM 、Dell、 HP、 Microsoft、三星、華為等國內外知名品牌提供光機電整合連接器、精密線纜及線纜組裝產品,協助其提升品牌世界競爭力。為數據中心,企業網,存儲和高性能計算行業光模組領導廠商,引領數據中心10G/40G/100G 光模塊技術趨勢。
臻鼎科技
臻鼎科技主要生產軟性印刷電路板(FPC)、高密度連接板(HDI)、硬式印刷電路板(R-PCB)及IC載板,廣泛應用於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等3C電子產品,是位居全球前列的印刷電路板專業製造商。
正一特殊材料
正一特殊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膠黏材料研發為核心技術,並提供顧客全套「無人化」膠黏製程設備、「智能型」數據分析及解決方案之「科技服務業」。
M次集團
集團簡介
M次集團樂活養生事業群的主要單位為永齡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永齡生技追求將健康產業結合醫療與科技,直接造福人類。集結了來自生命科學、醫療保健、信息網通等領域的專業人才,致力於探索預防醫學、應用最佳的科技發展並提供完備的智能健康管理、智能醫療照護與食品安全解決方案,積極追求樂活、養生、健康的永續事業。服務範圍主要有:新世代健康管理中心、永齡養生假期、無線移動生理信號監測系統、智能醫療管理解決方案、食品安全檢測等。
R次集團
集團簡介
R次集團主要從事相機鏡頭模組等光學產品的設計、開發與製造,應用於智能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遊戲機等產品。 現發展服務型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巡邏/監控機器人、建築機器人、保全/陪伴型小機器人、無人車駕駛,並結合硬體和軟體將所有IoT系統串在一起,從新產品研發到大量製造生產的新次集團。 在中國大陸和台灣設有研發及製造基地。引進世界級先進技術,憑藉全球最大的產能規模與強大的核心競爭力服務全球一流客戶,並憑藉高效率、高質量、高自動化的生產能力,成為本產業中的核心。
關係企業
鴻海精密(臺證所:2317)
鴻準精密工業(臺證所:2354)
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601138)
鴻揚創投
樺漢(臺證所:6414)
瑞祺電通(臺證所:6416)
正達國際光電(臺證所:3149)
廣宇科技(臺證所:2328)
建漢科技(臺證所:3062)
台揚科技(臺證所:2314)
賜福科技
京鼎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臺證所:3413)
群創光電 (臺證所:3481)
榮創能源科技 (臺證所:3437)
富智康集團(港交所:2038)
鴻富錦精密電子(成都)有限公司
富泰華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F_臻鼎(臺證所:4958)
F_訊芯(臺證所:6451)
F_乙盛(臺證所:5243)
F_GIS(臺證所:6456)
正一特殊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三創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安泰電業股份有限公司
合惠集團
亞太電信(臺證所:3682)
富士康連接器科技公司
SK C&C 4.9%
雲智匯科技(港交所:1037)
夏普(東證2部:6753)
芳舟生活科技
台灣寬頻通訊
訊智海國際
鴻騰六零八八精密科技(港交所:6088)
鴻圖股份有限公司
業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大盤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95.84億,投信買賣超-3.668億,自營商買賣超4.7億,三大法人買賣超台股96.872億,收盤12787.82點,漲跌111.87點,外資群期貨留倉29605,較前一日增減264,六月份以來(全球經濟重啟)外資群買賣超168億,投信買賣超238億,自營商買賣超-259億,三大法人買賣超147億,新春以來(武漢肺炎開始)157個交易日外資群買賣超-6385億,投信買賣超520億,自營商買賣超-1259億,三大法人買賣超-7124億。
台積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1837張,投信買賣超198張,自營商買賣超385張,三大法人買賣超-1254張,八大官股買賣超-992張,今天台積電收盤在441元,漲跌4.5元,六月份以來(全球經濟重啟)外資群買賣超264072張,投信買賣-181張,自營商買賣-729張,三大法人買賣超263162張,八大官股買賣超-42072張,近158個交易日(肺炎發酵),外資群買賣超-359307張,投信買賣超11461張,自營商買賣超-36653張,三大法人買賣超-384499張,八大官股買賣超67581張。
鴻海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9594張,投信買賣超0張,自營商買賣超939張,三大法人買賣超10533張,八大官股買賣超-3187張,今天收在79.4元,漲跌0.9元, 六月以來(全球經濟重啟)外資群買賣超鴻海106034張,投信買賣超-8725.5張,自營商買賣超11348張,三大法人買賣超108656.5張,八大官股買賣超765張,近157個交易日(武漢肺炎發酵)外資群買賣超-388219張,投信買賣超-6730張,自營商買賣超-16878張,三大法人買賣超-411827張,八大官股買賣超92133張,近229個交易日(中美貿易戰明朗)外資群買賣超鴻海529155張,投信買賣超273張,自營商買賣超-12668張,三大法人買賣超516760張,八大官股買賣超-31981張。
二、台積電及鴻海周線、月線、季線、半年線、年線、三年線、十年線均價。(請見圖二)
大盤今天的周線收在12685點,月線12690點,季線12431點,半年線11483點,年線11464點,三年線10872點,十年線9325點。
台積電周線收在430元,月線431元,季線392元,半年線342元,年線325元,三年線267元,十年線325元。
鴻海今天周線收在77.8元,月線78.13元,季線80.97元,半年線77.77元,年線80.76元,三年線83.44元,十年線87.98元。
三、相關鴻海觀察及評論
鴻海第二季開完財報後外資群買賣超-16214張,投信買賣超2394.5張,自營商買賣超-10131張,三大法人買賣超-23950.5張,八大官股買賣超-8305張,融資增減-7068張,融券增減-593張。
上星期三我說過,外資群連十賣,共賣了51513張鴻海後,鴻海股價由77.5漲到77.9元,這種情況就很明顯了,當外資群一直賣,股價卻跌不下去,只要外資群一買,股價很容易就會上漲,近三個交易日外資群買了27041張,股價漲了1.5元,收在79.4元,近13個交易日以來,外資群還賣了鴻海24112張,股價從77.5元漲到79.4元,共漲了1.9元,之前我說過,很多投機股都現形了,在這些個股中會產生出贏家,這些贏家的資金到某一個水位後,他們就比較不敢再去買一些小型股,投機股,飆股及本夢股,以鴻海淨值84.38元,股價80元以上,一年賺8~9元配4.2元,股利率5%多,資產能增10%多,這種股本一定是中長線投資的好標的,短線中比較優秀或運氣好的人贏了錢後,最終一定是會找一個好歸宿,我們只需要在鴻海中靜靜的等著,最終資金一定會過來的,我說過,中長線投資靠的是核心持股的股息,你不可能用新的資金一直去佈局股利率僅有1.7~2.3%的股票,對於中長線佈局的人來說,股價僅是虛幻,真正的報酬是每年真正會流進你口袋的股息及流進公司的淨值,鴻海一年賺8~9元,有4.2元流進股東的口袋,有4.12元流進公司的淨值,這些是實實在在的獲利,每一個人持有每一股都有的,股價單純就是你有本事在那價格賣,有比較蠢的人高價和你買,單純就是少數人交易的結果,絕對不是每一個人百分之一百都有的。
如果外資群想要便宜的鴻海,就僅有九月份營收年減2X%,第三季營收年減雙位數,不過鴻海八月營收4205億,九月營收應該很難低於4245億,所以鴻海第三季營收應該是不容易出現季減雙位數,以近幾季鴻海法說會來看,第一季鴻海估第二季的營收季增年減,結果季增的幅度更大,年減的幅度更小,第一季鴻海說百億的防億費用會在第二季,第三季,少量在第四季回灌,第二季獲利也真的是開出來1.65元,多了0.42元,以這現象來看,鴻海及劉董應該和A大差不多,對於預估都是比較保守看待,如果第三季鴻海營收沒有季減雙位數,一樣會有0.3~0.4元的防疫費用回灌,那對於鴻海明年毛利率來到7%,大家就能更樂觀的看待,目前鴻海最大的問題僅在於台灣散戶看不起鴻海,以相同的獲利水準下,台達電都不知道200元多久了,鴻海的淨值比台達電高,獲利也不比台達電差,重點是鴻海的負債比是電子五哥中最低的,現金還有70元,只要台灣的投資者漸漸找回對鴻海的信心,以目前的基本面來看,股價200元本來就是正常的,有什麼好轉型,有什麼好升級,目前單純就是散戶們都中了錨定效應,覺得鴻海股價就該在7X~9X元之間來回,很搞笑的事是,鴻海的淨值會隨著每年賺8~9元,配4~5元愈來愈高,五年後鴻海的淨值都再向上提升20元了,結果股價還被錨定在7X~9X元,很多人看不起鴻海的淨值及現金,我只能和你說,鴻海的現金如果要拿來運用,保證是會嚇死你的,例如庫藏股,直接去買毛利率很高的公司,多配股息…等,不論鴻海使出哪一招股價都是會大漲的,鴻海這種價值遠高於股價的公司,其實是很適合打長線戰,因為抱個一兩年必勝,一年賺8~9元且淨值84.38元的公司,結果股價80以下,台達電一年賺8~9元,淨值51.22元,一年配5元,股價200元,這種股票你也敢買,這種股票下跌時,跌到100元,80元都是有可能的,以一年配5元給你,淨值51元,你需要花20~30年才有可能必勝,這種股票就不適合長線投資,你有可能受重傷,而且一次就套到你天荒地老,以高風險換小報酬。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