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銀案發還二審了政府擺明了不會依法行政,台新金怎麼不看清事實,跟政府商談依市價讓八大行庫吃下,彰銀股本978億,台新佔22.5%,目前股價19,大概就有420億,拿來自己投資或是註銷特別股,也比壓在彰銀,每年只能領少少的股息好多了!高院判決確認契約關係存在「財政部持有彰化銀行之股份未出售前,且其仍為彰化銀行最大股東期間,應支持其指派之代表人當選彰化銀行全體董事席次過半數之普董席次」,案經上訴,最高法院認為,事實有待釐清、發回更審。
公股陣營頭大了 彰銀第三大民股加碼持股 明年改選提前備戰2019/05/23 18:23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彰銀明 (2020) 年將舉行董事改選,彰銀經營權官司,最高法院今 (23) 日廢棄高院二審的「財政部應支持台新金指派過半董事」判決,發回高院更審,而彰銀 (2801-TW) 新出爐的前十大股東名單,台新金 (2887-TW) 創始股東、石化大老吳澄清以合興石化的名義持續加碼買進彰銀,近一年持股增至 2.78%,穩居第三大民股,也助攻台新金陣營的股權一口氣突破 25%,為明年彰銀董事改選埋下變數。面對民股陣營加碼持股持續逼近,公股陣營不敢大意,財政部官員指出,合興石化去年大買彰銀股票,擠進前十大股東後就持續注意此事,未來將持續關注民股動態,以維護公股權益為最大目標。攤開彰銀前十大股東名單,合興石化去年以 1.58% 持股排名第八大股東,成為彰銀第三大民股,今年合興石化繼續加碼買進彰銀股票,持股比重已突破 2%,躍居彰銀第五大股東。由於吳澄清為知名石化業大老,也是台新金創始股東之一,目前以台新金代表人出任彰銀常務董事,被視為台新金陣營,在吳澄清助攻下,目前台新金陣營持有彰銀股權已突破 25%,與泛公股陣營約 2 成多持股勢均力敵。市場人士表示,吳澄清近兩年砸錢大買彰銀股票,除了替台新金助陣外,可能也有財務投資的考量,過去彰銀每逢改選時,在消息題材加持下,股價通常會有一波漲勢,逢低買進有機會可賺取價差。根據彰銀公布的最新前十大股東名單,截至今年 4 月 16 日為止,前三大股東仍為台新金 (22.55%)、財政部 (12.19%) 與龍巖 (3.92%) 排名與持股比皆與去年相同,其他股東包括一銀、國發基金、中華郵政等和去年相差不大。另外,第二大民股泛龍巖集團,包括成昌投資與李氏投資今年合計持股共 6.75% 與去年相同。
在台製造,二十年來未見!********[自由]台商回流投資目標已提高到五千億元,經濟部長沈榮津昨說,在盤點待審的五十案後,目前掌握可上看六千億元;昨也再通過和碩、凌華等六案、二二一億元,整體累積達三千一百億元;投資處長張銘斌透露,後面「還有更大案」,將突破目前五百億元最大案紀錄。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昨天召開「歡迎台商回台方案」第十八次聯審會議,核准和碩、凌華、瑞智等六件投資案,投資總計超過二二一億元,共新增超過一六四○個本國就業機會;累積目前已通過六十一家、三千一百億元,可增逾三萬個就業機會。
懶人國 wrote:王道銀嚴重低估...(恕刪) 今天盤中有看到期待已久的8塊,收盤7.98,很少有看到王道收盤最後一單買單超過100,而且還紅字,今天收盤尾單128,最近成交量也變多。希望能如預期,第二季就追平去年一整年營收!
suyusheng5520 wrote:真心期待在位者能真心的藉這次不可多得的機會,借力使力,重新擦亮(Made in Taiwan)這塊招牌,加油吧。 我個人覺得,政府不能為了衝數字而不把關。高耗能高汙染的產業不應該讓它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