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間LKK wrote:觀念交流而已。公司配...(恕刪) 小弟跟英大應該有很相近的淵源,在0050中的老行庫也超過十年了,老家在南投,個人是覺得穩健經營的好銀行不太需要過度在意負債比與資本適足率,就像經常考90幾分的學生,需要太注意及格是60分還是70分嗎,穩健經營的銀行當然也較不容易用以一般銀行或金控的方式來借大錢來發股息,投資跟棒球打擊非常像,重點在打好的球,經常借錢發股利或是資本適足率偏低的銀行可能是不好打的壞球,可能不太需要花太多心思留意
Glashutte_GO wrote:今天惟一一張的36...(恕刪) 想想為何要以36.5買進。既如您所願,應該很高興才對啊。為何有哭臉?因為沒人陪感到孤單,就覺得好像錯了?我以前說過了,36元是5876長期支撐價位,除非老股東成本比較低外否則都在36元左右,今天不是收36.45元,明天就賺錢了。
sicin wrote:我的平均價位好像也...(恕刪) ****************************************************其實這6天來….主要買超的<外資+投信>的平均成本也都在36.5之上,有的還37元↑….當然他們口袋比較深,未來可以持續往下買來攤平....
最近看了一些歷史, 從二戰以來 老美如何與蘇聯打冷戰,如何讓美元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馬歇爾計畫)在"日本第一"的年代把日本搞得失落的二十年, 到現在的-"中國製造2025", "厲害了我的國" ,"一帶一路"(類似馬歇爾計畫).這些曾經強國帶頭喊的標語或口號, 已經都"被"不喊了. 但老美對與接下來要怎麼做民主共和兩黨應已有共識了...也許是想太多,也許膽太小, 近日把珍藏多年連同競標到的400P及第一天上市買的250P...好一部分做國民外交,分享給外資去珍藏了.心酸酸的.
widexs wrote:最近看了一些歷史, ...(恕刪) 像這個影片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cAui0ryb5Y現在這波跌勢我覺得主要原因是美國升息,以及科技股業績成長幅度衰減兩個原因造成的跟美中衝突的關聯比較小這倒不是說沒有關聯,而是相關調整才剛開始,還看不出來會有多大影響美國方面可以說凝聚完共識,但是中國這邊....難說有共識共產黨的宣傳跟政策常常是各走各路,上個月喊減稅喊認軟的人,通通被封殺逞處但是過了一個月,老共就認軟了。當然再怎麼軟,雙方有基本利益衝突不可能回歸舊觀,但是會不會真走到[我大清地大物博於洋人無所需]的閉關自守狀態還很有得推敲,總之這不會很快發生阿六國的下跌原因則是老共官方去槓桿去太快逼的,十月下旬又開始放水之後就緩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