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偉:鴻海藉 「3+3」 重點與 3 階段轉型,2025 年毛利率上 10%
科技新報 作者 Atkinson 2020 年 06 月 23 日
https://technews.tw/2020/06/23/foxconn-shareholders-meeting-at-2020/
鴻海股東會解析》郭董缺席,劉揚偉轉型大計能解「蘋果危機」?
天下Web only 黃亦筠 2020-06-23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0844
鴻海揭示轉型升級藍圖 拚提升毛利率和獲利
中央社 鍾榮峰 2020年6月23日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4655197
鴻海攜手敏實 衝刺車用
經濟日報 尹慧中、黃文奇 2020-06-22
https://udn.com/news/story/7240/4651219
股價衝上10年新高!聯發科會擠下鴻海,成為台灣第二座「護國神山」?
風傳媒 林彥呈 2020-06-22
https://www.storm.mg/article/2786878
鴻家軍23日股東會 市場焦點
經濟日報 陳昱翔 2020-06-21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4649642
經濟周報:蘋果WWDC新品亮相,能為台積帶來好消息?
經濟日報 數位部內容中心 2020-06-21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735/4648124
放眼2030年不只台積電! 鴻海研究院成軍、擬組建200精兵 為十年後霸業奠基
今周刊 劉煥彥 2020年6月18日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
鴻海研究院成立,加速「F3.0」轉型
中央社 2020年6月17日
https://technews.tw/2020/06/17/foxconn-research-institute/
〈鴻海新風貌〉鴻海研究院揭牌 建構200人團隊鎖定五大前瞻技術
鉅亨網 彭昱文 2020年6月17日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
〈鴻海新風貌〉新官網首重投資人服務 全球布局一覽無遺 10:18上線致敬郭台銘
鉅亨網 彭昱文 2020年6月17日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494409
鴻海新官網藏彩蛋,前1,018人註冊抽iPhone、全球製造基地驚見「小巨蛋」?
數位時代 採訪中心 2020年6月17日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8120/honhai-new-website-
鴻海電動車布局加快腳步 「愛快羅密歐專案」曝光!
經濟日報 尹慧中 2020年6月17日
https://autos.udn.com/autos/story/7825/4635769
郭台銘連續2個月加碼鴻海後縮手 維持個人持股不變
ETtoday新聞雲 2020年6月15日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615/1738156.htm
鴻海年報揭祕 郭台銘只領象徵性1元
聯合新聞網 尹慧中 2020年6月12日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
蘋果十年後會點?
Motley Fool Staff 2020年6月13日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
電動車產業的特性與發展(下) 發佈日期 2020年6月14日
電動車產業的特性與發展(上) 發佈日期 2020年6月7日
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台積電部份,今天外資群買了700張,近155個交易日(中美貿易戰平穩後)外資群賣了台積電641541張,近99個交易日(肺炎發酵),外資群賣了511549張,今天台積電平盤,來到314.5元,外資群在六月以來15個交易日回補了136685張的台積電。
鴻海工業富聯攜美商生產呼吸器 估在美製造1萬個
鴻海部份,今天外資群賣了542張,近169個交易日外資群買了鴻海477695張,鴻海今天漲0.3元收在78.8元,近97個交易日(武漢肺炎發酵)外資群賣了439679張,周線78.18元,月線77.48元,季線75.32元,半年線79.77元,年線79.59元,三年線為86.03元,融資的散戶從鴻海漲過75.8元開始減碼,近15個交易日減碼了6593張,近五天融資戶又開始買回了,買了966張,單純中了錨定效應,股價有回檔過了,雖然還在78元多,還是又回頭買了,手續費,交易稅很多的一群人,6月份外資群回補了鴻海47725張,下星期二也就是六月二十三日,鴻海要在新北市土城區土城工業區自由街2號舉辦股東會,a大已經準備好板友賣的鳳梨乾,準備下星期要旺旺來了,看第一張圖,濃縮鳳梨乾,12包鳳梨乾,短線股價雖然不重要,但即然都股東會了,氣勢很重要,剛好也是在除息前一個月股價會反應去年賺的8.32元,鳳梨乾準備好,下星期就會旺旺來,訂購資訊在文章末。
之前鴻海和美商Medtronic合作製造呼吸機,雖然這一萬台的數量很小,但足以展現鴻海的競爭力,過去2個月期間,鴻海集團在呼吸器領域從無到有,達到符合品質要求的呼吸器製造能力,很多莫名奇妙的人去買一些競爭力很差的個股,單純就是股價會漲,就覺得那些股票好棒,我說過,你要搞清楚自己在投資還是在投機,如果你要投機,當然就是要找股價會波動的個股,大玩誰是最後一隻老鼠,標地物是哪間公司不重要,基本面是怎樣也不重要,單純就是你低買高賣就贏,不過通常九成的人都會輸,我看很多人愛在小型股玩誰是最後一隻老鼠的遊戲,很久前我就說過,一家股本1億和一家股本1000億的公司一定是不同的,1億股本中的股東也許1000人,公司派100人,1000億股本公司股東100萬人,公司派1萬人,這兩家公司能掌握內褲的人數比例也許1億股本中公司派高層的10人,1000億股本公司派高層的100人,了解這一點後,你就會知道你為什麼在小型股中常常會被公司派坑殺,因為早知道的人數夠多,如果你什麼都不知道,你要去很難去戰勝公司派,如果在1000億股本中的公司,你一定贏不了那100個早知道的高層,但有100萬個股東,你只需要去戰勝剩下的99萬9仟9百人中的一半,你就會是該個股的贏家,小型股,投機股除了公司派外,還容易會有主力配券商,因為籌碼小,很容易就被鎖碼,價格的波動往往就是主力說的算,當籌碼落在你手上後,主力很明顯就感受到了,這是為什麼?很簡單吧,因為股市是人與人之間的對戰,如果我是主力,我手上有1萬張,我在那演戲,左手賣右手,哪天我左手丟1萬張出來,右手只接到3000張,那我就知道7000張被別人撿去了,當股票落在你的手上後,你就是主力了,那時我就把剩下的3000張均價賣出,我就不會再去演戲拉抬股價了,接下來就是手上有股票的你要演戲了,如果這1萬張是落在1000個散戶手上,小散戶是不可能去炒股價,一定是就非理性的買或恐慌的賣,時間久了後股價就會被打回原形,這也是為什麼玩小型股很容易陣亡的原因,你沒有買之前股價一直漲,你買了後,股價就下跌,道理就是股票不在你手上,主力會作價引誘你去買,當股票落在你手上時,你根本不會作價,單純就是在那幻想股價再漲兩根漲停你要止利,問題是,貪婪會使人變愚蠢,你一不作價,二不放消息的,哪來的傻瓜去接你手上的股票。
我說過,新春以來外資群賣了四十多萬張,均價約在77~78元,外資群很努力的想要去壓制股價,但是很難買到大筆貨,外資群如果想把新春賣出的四十多萬張買回,我想買到九十x元還買不太回來,如果是第二季財報開出來後,又有利多,那時就更難買回來,還記得第一季鴻海法說會中,很多外資群有和鴻海高層去確認百億防疫資金是否會在第二季,第三季回灌到財報中,鴻海也很明確的說會第二季,第三季,少量在第四季會以毛利率的形式回灌到財報中,外資群知道這件事,而這件事什麼時候才看得到?沒錯吧,就是八月十四日第二季財報開出後,所以外資群能演戲的時間就是第一季財報開出到第二季財報開出這三個月,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了,外資群仍然和我們僵持不下,他們天真的以為用時間能磨死我們,以為股價不漲我們會很痛苦,其實外資群啊,你們把我們想簡單了,目前我們都已經做好持有三、五年的準備在等你了,如果你八月十四前不買回來,財報開出後,自然會有別人去搶買,我們的股息下來後,我們還是能買到更多的鴻海股票,你們是可以繼續去買會漲的股票,看是不是可以把廣達股價買超過鴻海,把緯創的股價買超過鴻海,當股價一天一天漲時,也許看起來不會很蠢,但是當把鴻海,廣達,緯創的基本面擺在一起時,不論是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都是鴻海大勝,淨值方面也大勝,結果一直在追求會漲的個股,最終會讓你們的決定看起來非常的蠢,短線玩差價時,基本面不重要,重要的是差價,這一點沒問題,但是股價最終還是要反應到基本面,一旦把公司擺在一起時,面對鴻海的股價外資群在78壓制,在70時大買廣達,在34時大買緯創,這就顯得頭腦浸水了。
1、這周鴻海、近97個及近169個交易日鴻海
1.1、外資群這周買了2888張,投信賣了396張,自營商賣了986張,融資增加548張,融資餘額來到35523張,融券增加391張,餘額來到2717張,借券賣出少了356張,餘額來到56540張,八大官股賣了226張,這周鴻海漲0.8元收在78.8元,周線78.18元,月線77.48元,季線75.32元,半年線79.77元,年線79.59元,三年線為86.03元,集保千張以上超級大戶減少4647張,0~10張的散戶減少278人,股票增加297。
1.2、外資群近97個交易日(武漢肺炎開始發酵)賣了43967張,投信買了6079,自營商賣了25256張,融資少了7112張,融券減少1691張,集保千張以上超級大戶減少264380張,0~400張增加了52708人,400張以上的大戶減少29人,股票減少了276846張,其中0~10張的散戶增加48155人,股票增加147454張。
1.3、外資群近169個交易日(中美貿易戰後外資群波段開始佈局鴻海)買了477695張,投信買了13083張,自營商賣了21046張,融資少了33194張,融券增加2075張,集保千張以上超級大戶增加461477張,0~400張減少了52658人,400張以上的大戶增加100人,股票增加了468823張,其中0~10張的散戶減少41428,股票被吃掉177874張,鴻海股東人數由837965人降到785407人。
鴻海發展5G手機毫米波連接器增資昆山子公司近60億元
蘋果WWDC大會倒數全新軟硬體呼之欲出
(今年WWDC重頭戲的Keynote發表會演講將於台灣時間6月23日凌晨1時登場,觀察目前蘋果供應鏈分布,iPhone組裝廠以鴻海、和碩為主,iPad主要由鴻海與仁寶組裝;Apple Watch原本主力組裝廠是廣達,外傳廣達淡出後,將由鴻海接棒;而AirPods組裝主要由英業達操刀。)
下星期二鴻海要進行一年一度的股東會,預期應該也是和廣達、和碩一樣對第三季的看法提前意見,不過我們早透過和碩及廣達就略知結果一、二,搭配蘋果WWDC大會,為鴻海股東會及除息前行情做熱身,重點是A大的鳳梨乾也準備好了,下星期準備旺旺旺X12,回到鴻海未來佈局上,鴻海星期五公告增資昆山子公司60億,為了發展5G手機毫米波連接器,自從劉董接任鴻海董事長後,提出了2~3年內數位化轉型,3~5年內轉型升級,之後的佈局動作就沒有中斷過,不論是電動車,數位醫療,人工智慧,半導體,5G,機器人…等,都是公告投資不斷,據鴻海第一季財報來看,鴻海手上持有大量的現金,現金約當現金為9314億,以股本1386億來算,有67.2元的現金,足以應付發展這些未來產業及核心技術,事實上,鴻海第一季法說會時,財務長有提到鴻海第一階段的內部優化進度有超前,但是因為疫情原因一時無法反應在財報上,財務長當下在說時,外資法人只是冷冷的笑兩聲,說希望快點反應到獲利上,大家也不難觀察出來,有一些外資的研究員也是過於自大及短視,一般外資群都會在看到實際的財報後才會加碼買進,不然就是在前一季觀察一些跡象提前押寶,外資群這樣的做法足以去打敗一般的菜鳥,因為一般的菜鳥是看到財報後還看不懂,單純就是看到外資群大買後,股價上漲,外資群波段賺夠了,開始放新聞時,菜鳥才在追高搶買,外資群之所以會輸給我的主因在於,我看的比外資群更遠,外資群只會在前一季押寶,但我可以在前一年,前兩年就開始押寶,在押寶前我就先將基本面研究透徹,計算出大概的風險範圍,而且在持有時我的心態是願意接受之前我計算出來的風險,如果看我文章比較久的板友應該都知道,我個人可以接受的風險大概就是2年左右的時間,而且我想要的報酬會是50%,100%以上的程度,當外資群明顯的看到鴻海的毛利率增加後,他們會演戲騙騙菜鳥讓他們把股票賣出來,但是這招對我來說並不管用,只要鴻海毛利率向上趨勢出現後,外資群想要從我手上拿股票,就必須拿真金白銀來買,而且要把之前鴻海委屈的差價全部補上。
鴻海目前股價為78.8元,7月23日就會配4.2元,股利率有5.32%,很多散戶中了錨定效應會覺得鴻海的高點為9X元,但有這想法是蠻搞笑的,十年前鴻海淨值49.75元,十年後淨值87.45元,但一般人還是會把月線技術圖打開後去判斷股價,看一下第三張圖,一般散戶判斷鴻海的股價就是以這種十年月線圖去看高點及低點,但我之前說過,當鴻海減資後,就出現了機會了,看一下第四張圖,鴻海的股價通常會在淨值比的1.6倍上下,這和之前我和大家說判斷大盤的方式是一樣的,還記得我之前說過,很多菜鳥一直在說要下看6000點,5000點,4000點,一直拿20年前,10年前的萬點和現在的萬點比,20年前的萬點大盤淨比是3倍,10年前的萬點大盤淨值比是2.25倍,現在的萬點大盤淨值比約1.5倍,歷年來股災,大盤淨值比跌到1.1~1.2倍時就是超級嚴重了,2010年的淨值為4641點,2020年大盤淨值為6525點,差了近2000點,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菜鳥幻想了十年的4000點一直到不了的原因,因為之前的4000點淨值為1倍,現在的6500點淨值也是1倍,通常大盤的位階都會在1.5倍,只要在1.5倍時買進,大部份的時間你都是賺錢的,之前我就有列圖給大家看過,這是很科學的,這是統計的結果,回到鴻海,現在的鴻海因為散戶被錨定在之前的點位上,所以股價會一直在7X為鐵板,9X為天花板,但以大盤的理論來看,鴻海的最低點應該會是在1.5倍上,但現在鴻海一直在0.9倍附近,這現象什麼時候會被打破?其實就是鴻海毛利率一改善後,這也是為什麼我和大家說投資鴻海是小風險換大報酬,只要毛利率趨勢向上走,鴻海的股價就會回歸淨值比1.5倍上下的水準,也就是140元附近,這僅是毛利率向上走,而不是毛利率變8%或變10%,鴻海如果毛利率可以在5年內一步一步的提升,他就會變成長股,看最後一張圖,在2010年前鴻海的淨值都都有2~3倍多,大家應該就不難理解我和大家說的低風險大報酬是怎麼一回事了,如果毛利率3~5年從6%變8%變10%,淨值比變2倍,變3倍,以鴻海賺8~9元配4~5元,3~5年後淨值就是100元了,淨值比2~3倍多股價能到多少,應該不難算吧?那如果失敗呢?鴻海一年還是賺8元,毛利率在6%要死不活,那78元買到,7月23除4.2元後剩74.6元,我是看不出來有什麼風險。
台積電部份,今天外資群買了17043張,近157個交易日(中美貿易戰平穩後)外資群賣了台積電619510張,近101個交易日(肺炎發酵),外資群賣了489517張,今天台積電漲3元,來到315元,外資群在六月以來17個交易日回補了158717張的台積電。
【完整公開】LIVE 鴻海股東會登場 劉揚偉釋營運展望
鴻海部份,今天外資群買了8322張,近171個交易日外資群買了鴻海488014張,鴻海今天漲1.3元收在80.2元,近99個交易日(武漢肺炎發酵)外資群賣了429360張,周線78.92元,月線78.02元,季線75.6元,半年線79.58元,年線79.61元,三年線為85.96元,融資的散戶從鴻海漲過75.8元開始減碼,近17個交易日減碼了6614張,6月份外資群回補了鴻海58044張,今天鴻海開完了股東會,順利的站上半年線,年線輕輕的吹了一小陣的東風,股價站上了80元,很多新聞在大驚小怪站上80元,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鴻海股價會一直被低估的原因,才站上80元,就在那三個月新高什麼鬼的,我說過,鴻海的浄值就87.45元了,股價在80元,還被打了九折,去看一下鳥緯創及子公司廣明被hp端一半走的廣達,股價都漲到天邊去了,今天劉董有表示了自己這五年規劃的目的,目標就是讓股價到200元,之前我也和大家說過了,如果鴻海毛利率能到10%,別說是200元,300元也是有可能的,劉董說的200元是穩定維持的價格,我說的300元是散戶瘋狂的炒作價,很多的散戶都是看到股價漲才想去追,他們會買一些很奇怪的股票,那些股票打死我,我也不敢買的股票,那些股票三十年,五十年都不一定能化解風險的,拿最近一檔來說,廣明都私下和hp簽了賠錢合約了,淨值26.6元,一年賺不到2元,股價現在敢在34.5元,敢買廣明的投資人,九成都是菜鳥,裡面有一成的高手單純就是在玩短線,幾天後拍拍屁股就走了,剩下手腳慢的就留在廣明中洗碗,不要天真的以為賠多少錢能永遠保密,當第二季財報出來後,廣明還是得乖乖的把要賠的錢列在財報中,如果不列,是董事長自己私下要賠hp?當看到要賠多少錢後,說不定十年的獲利都賠hp了,這種股票最好是能買。
鴻海第一季法說會說百億防疫費用是灌到毛利率,和我現在說的業外是無關的,第二季業外一定是很好的,淨值也會提高,第一季因為全球股市下跌,鴻海持有的股票市值縮水,基金市值縮水,第二季股市反彈成這樣,業外一定是更好的
1、群劊,群創的股市是影響鴻海淨值的項目,三月底是5.23元,現在都8元多了
2、寧德時代,三月底120,現在都170了
3、阿里巴巴,三月底股價192,現在都221了
近來外資群很明顯的就一直在壓制鴻海的股價,一付就是深怕鴻海會上漲,但是到了八月中後,第二季財報開出,本業獲利會因為中國的工廠運行回復正常,又有第一季說的百億防疫費用會灌到第二季,第三季,少量在第四季,隨著全球股市反彈,鴻海業外的投資型及非投資型的資產會增加,一部份會影響到業外的獲利,一部份會影響淨值,鴻海2019第四季的淨值是89.46元,第一季賺0.15元,結果淨值變87.45元,這就是被全球股市大跌給影響的,第二季有機會能補回來,我是不相信第二季財報開出來後,外資群能買到什麼便宜的鴻海,股東會完後,4.2元的股息就通過配發了,明天再一個交易日就要放連假了,放完連假後就剩不到1個月就領股息了,很多被洗腦的散戶還在那端午變盤,中秋變盤,長假變盤…等,傻瓜,那些口號是政府,券商,高手要你去頻繁交易的話術,一間公司在放假前經營的好好的,放完假後公司就會倒了?有這種事?如果想要投資你就好好的學投資,乖乖的持有一家公司,緊緊的抱著,每天上來這我幫你建設心理面,畢竟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心理面不健全的人,看個一兩天新聞就會被嚇到以為世界末日,如果你想要投機,那就好好的制定策略,投機的世界中什麼事都會發生的,每天輸或贏,漲或跌都是正常的,你不需要預設太多立場,管控好自己的資金,嚴守自己的律紀,球來就打,但千萬記住,不要還不會走就想要跑,中長線你都賺不到錢前,你不要妄想去玩短線,短線不論是心理面,紀律,資金配置都需要一等一的功力,不是阿貓阿狗都能學會的,很多菜鳥以為自己在投機,其實你是在送錢,不要把送錢的肥羊和投機者混為一談,10個玩短線的人中有9個是肥羊,這也才能造就剩下那1個人能得到超高的報酬,那1個人若不是人中龍鳳,憑什麼拿走剩下9個人的錢。
台積電部份,今天外資群買了24048張,近158個交易日(中美貿易戰平穩後)外資群賣了台積電595462張,近102個交易日(肺炎發酵),外資群賣了465469張,今天台積電漲2.5元,來到317.5元,外資群在六月以來18個交易日回補了182765張的台積電,以外資群買台積電的方式來看,很明顯就是一直把資金往台股搬,如果資金一直流入台積電,大盤就不容易跌。
鴻海部份,今天外資群買了31720張,近172個交易日外資群買了鴻海519734張,鴻海今天漲3.3元收在83.5元,近100個交易日(武漢肺炎發酵)外資群賣了397640張,周線79.98元,月線78.43元,季線75.82元,半年線79.52元,年線79.64元,三年線為85.93元,6月份外資群回補了鴻海89764張,鴻海開完了股東會後,在劉董登高一呼鴻海3、5年中長線規劃是以股價200元為目標,激勵了鴻海的股東們,之前我說過,外資群前一陣子在壓股價就壓的很吃力,怎麼演都只是騙一些資金有弱點的散戶,如融資戶,很難吃到大筆貨,鴻海的股東會引來八十萬個股東的注意,劉董清楚的把未來3~5年的籃圖規劃出來,也再度強調第一季因防疫費用的支出,會在第二季,第三季,少量在第四季回灌到毛利率中,整個股東會的氣氛就是歡樂又正面,試想,我們對於鴻海3、5年的規劃早就知道了,但是其它八十萬的股東並不一定像我們這麼清楚,只要這八十萬的股東有一部份的人受激勵,買單湧入買鴻海,這時外資群壓在上面的幾百,幾千張股票就會被一直1張,3張,5張,10張,30張,50張的小股東們吃掉,今天早上湧入的買盤速度是非常驚人的,當外資群發覺買盤湧入這麼誇張,本來擋的單被吃掉了一大堆,九點七分後,逼不得以就大單買進,當股價拉升到82.9元時,這時買盤還是持續湧進,抵消了端午長假的賣壓,一般來說,今天大盤開高一路走低,尾盤稍微才有向上拉一些回來,但鴻海一整天都很強勢,大盤走弱是它家的事,鴻海強自己,道理很簡單,電子四哥股價早漲翻天了,昨天劉董指出第三季營運樂觀向上,第二季獲利回復之前的水準,未來3~5年又有這麼大的一塊餅,以緯創,廣達,和碩的股價水位來看,鴻海目前至少也要在100左右才和這三家代工廠位階差不多,講難聽一點,緯創,廣達,和碩第一季也沒有表現的多好,連這三家都漲成這樣了,鴻海8x元有啥好不敢快追的。
鴻海訂7/23除息交易582億元現金股利8/21發放
八大外資齊聲叫進鴻海
〈鴻海股東會〉郭台銘承諾200元目標價劉揚偉:仍念茲在茲努力
劉揚偉:鴻海藉「3+3」 重點與3 階段轉型,2025 年毛利率上
鴻海的除息日訂出來了,和去年差不多,就是7月23日,之前我也說過,我看的上眼的公司,而且和你說股價很委屈,股價漲上去單純就是時間的問題,我也和你說過,沒有人叫你在悲觀的時候去賣股票,如果你真的很想賣,很看不起鴻海,你也要選一個樂觀的時候賣,選除息後拿到鴻海去年為你賺到的錢,而且要填息後再賣,賣完後賺到一點小錢後,你就不要再來投資了,因為這種那麼好的機會你都只能賺到鴻海正常為你賺的報酬10%,我是不懂你在投資什麼,鴻海當初淨值68元,減資後淨值變83元,股價也從68元跌到83元,之後股價又跌下去,鴻海股價83元就是減資前的68元,當你在這價錢買到,還在淨值下,我是不懂有什麼好不敢投資的,一家可以穩健幫你每年賺8~9元的公司,股價還在淨值下,重點是還劃了一個三、五年的大餅給你,這個大餅確實也真的是未來的大趨勢(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半導體,5G,人工智慧),就算數位轉型失敗,轉型升級失敗,鴻海一年還是賺8~9元,那如果轉型成功,毛利率10%,營利率增加1%,以鴻海目前的營收5兆來看,至少能增加500億的獲利,重點是,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5G,人工智慧不像手機,PC一樣已經飽和了,這些產業未來的複合成長率會高達20%,目前的手機,PC因為成長率是0甚至是衰退,所以毛利率會比較辛苦,之後未來產業只要一起來,營收還有機會更上一層樓,鴻海目標是這些未來產業市佔的10%,這些產業會有40兆的商機,鴻海目標10%那就是4兆,鴻海原本的營收如果手機、PC減少一些,未來產業營收暴增,如此一來,鴻海還是很有機會營收更上一層樓,如此有遠景的公司,股價在淨值下還有人不敢買或覺得股價太高,大家千萬不要被第三張圖中長線的技術圖型給錨定住了,所謂的技術分析指的是這檔股票中大家的交易心理,然後透過統計劃出來的圖,技術圖對於統計心理確實有它的影響力,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我們是從去年3月底進來投資鴻海的,我們和過去十年在鴻海中的股東是不同批人的,我們的心理我們自己決定,我們對於鴻海的股價及願景是不會被錨定在7X到9X元之間,隨著時間一年一年的過去,願意加入我們的人數愈來愈多,這交易心理面所劃出來的技術圖型就會被打破,順勢的搭配劉董提出的3~5年毛利率10%大計,只要這技術圖型的錨點一旦被打破,未來的股價就會萬里無雲,鴻海就到200~300這區間吧,200是低,300是高,然後十年在這錨點之間整理,也許有人不相信我們的影響力,不過你可以觀察去年的鴻海股東會及今年的股東會,其實氣氛差很多,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去年三月加入鴻海後,一直以最正面的角度看鴻海,大家心理面的層次也很高,那些平常會崩潰的股東股票都被我們吃掉了,我們形成了一個正向團體,一家公司正向的股東多,會崩潰的股東就少,而且正向的股東如果一多,負面的股東出來就會被正向的股東給影響進而加入正向一族,如果大家還是不信,敬請期待明年鴻海股東會,一直是氣氛更歡樂,一些弱的股東平常被我們在頭上貼弱,貼久了他們也會稍稍有一點長進。
之前有說過,因為疫情的原因,全球都在救市,台灣也把利率降低,從1年定存利率1.07%降到0.82%,降息1碼,這會把一些定存族的錢逼出銀行,這些錢也許會以etf或流入各大產業的龍頭股,股價是能錢堆出來的,除了目前有國家隊,外資群新春以來還賣了5653億,這些籌碼都是堆高股市的因素,因為利率降低,各大保險業的保單利率也是大降,這使得購買保單的意願也會降低,有購買保單的人也會選擇在到期或沒有賠錢的情況把錢轉入股市,畢竟你買大型權值股,這些股利率都有4~5%,好一點的有5~6%,其實你把錢拿去給保險公司,他們也是去買股票,房市…等之類的投資,如果你的心理面是健全的,還有一點點基本面(如果基本面真的很差,就買龍頭大型權值股),自行投資股市並持續持有,報酬率都會是保單的2~3倍,是定存的5~8倍,當然啦,如果有一些菜鳥想要發大財玩短線,又什麼都不懂,很容易進到股市後,就把錢以手續費,交易券的形式付給政府及券商,因為策略,心理面弱把差價輸給高手及外資群。
鴻海股東會後,股東們意識到了鴻海未來前景看好,所以紛紛的把錢投入買鴻海股票,進而推高鴻海股價,以6月24日收盤價83.5元來看,鴻海7月23日會配4.2元給你,股利率高達5.02%,重點是你如果6月24日買進,你持有1個月鴻海就配5%給你,使得你的成本及股利率是比你想的高很多,鴻海的淨值87.45元,現金有67.2元,保留盈餘有72元,還沒有數位化轉型及轉型升級每年就能穩健的賺8~9元,目前的股價其實還是很便宜,讓我看看一下看第五哥股價的表現鴻海新春開盤前股價92.3元,最新83.5元,廣達新春開盤前股價65元,最新70.9元,緯創新春開盤前股價29.4元,最新35.65元,和碩新春開盤前股價68元,最新70.1元,仁寶新春開盤前股價19.1元,最新19.45元,電子五哥除了鴻海外,剩下的都漲過新春前的高點,這可以看得出來市場資金充足,市場對鴻海的態度又是異常的嚴格,好像全世界發生任何一件事都和鴻海有關,和剩下的電子四哥就無關,電子四哥的股價漲到天上去了,就剩鴻海現在股價還沒有回到新春開盤前,目前鴻海到新春開盤前的92.3元還差了8.8元,以廣達、緯創及和碩的股價表現,鴻海現在就算在沒有任何基本面的反應下,股價漲回95~100元之間也是正常的,單純就是和大盤及電子四哥漲幅一樣,正常的去吸收市場上的資金。
鴻海股東會時劉董有說,品牌廠會「絕大部分協助買單,第二季第三季的毛利率及獲利一定是會相對好的,以去年鴻海第二季的毛利率5.31%,營利率1.34%,基期算是很低的,不論是近期的股東會或法說會,劉董都強調第二季鴻海的營運已經回到正常的水準,這意謂著第二季的毛利率應該就是和去年差不多,但以第一季鴻海表示,數位化轉型已經有成效,若不計防疫成本的話,今年第一季的獲利是優於去年第一季的,所以第二季以正常來說,也會因為數位轉型發酵優於去年第二季,再加上第一季百億防疫費用會以毛利率的型式回灌到第二季,第三季,少量在第四季,綜合以上種種,可以判斷出鴻海第二季本業獲利一定是好的,第一季鴻海的獲利可以從其它電子四哥第一季的表現看出來,看一下第四張圖緯創,廣達,仁寶,和碩第一季獲利,其實都沒有那麼差,身為代工龍頭的鴻海,不論是競爭力,管理能力都不可能比電子四哥差,不至於電子四哥沒太大的影響,只有鴻海被影響,比較合理的推測是鴻海因為組織龐大,自己先吸收了防疫費用,讓品牌廠及客戶有喘息的空間,展現出大廠的模範,這些費用再從第二季,第三季少量在第四季中回收,再觀察一下鴻海第一季的所得稅,鴻海第一季稅前獲利58.98億,所得稅37.48億,之前我們算過,鴻海每一季的所得稅都是提列20%,第二季因為有5%的保留盈餘稅所以會比較高一點,那第一季為什麼鴻海要提列這麼多所得稅?以這所得稅倒推第一季獲利要有187.4億,187.4減59.98等於127億,這相當的符合鴻海團隊說的有百億的防疫費用會在第二季,第三季少量在第四季入帳,鴻海先把所得稅先提列,我在看鴻海第一季法說會時,有三個外資法人問鴻海這百億費用會以什麼型式回灌到第二季,第三季中,鴻海清楚的回答會以毛利率的形式回灌到接下來的季度,這意謂著外資群清楚的知道鴻海第二季,第三季的毛利率會異常的好,市場及外資群最喜歡看公司的就是三率,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連一般散戶也被洗腦會看三率,試想,第二季,第三季抖大的新聞標題上寫著,鴻海毛利率三率三升,第二季獲利季成長十倍,哇~十倍!當散戶看到這種驚人的標題後他們會怎樣?外資群再怎麼去發新聞騙也騙不到散戶讓他們賣,這也是我推測外資群不敢撐到8月14日第二季財報開完後才回補鴻海持股,6月24日劉董又提前破梗說他3~5年的規劃是以鴻海股價200元為目標,一場股東會會吸引80萬股東的眼球,外資群近期做錯一直在上面擋大單,但是鴻海股東會時,劉董釋出的消息實在是顯而易懂,讓股東們異常的受激勵,6月24日開盤時,外資群已經刻意開高了1元多讓股東減少追價的願意,並在上擋每一筆都是以1xxx張,2xxx張擋住鴻海上漲的去路,不過如果當天有看盤的人應該都會了解,逐筆交易的速度快如閃電,一直有小筆單買進,1張,2張,3張,5張,20張,30張,50張,外資群擋在上面的1xxx張,漸漸的被這種小單一筆一筆的吃掉,這就是80萬股東同時受到激勵的結果,九點七分後,外資群終於受不了了,一口氣把自己被吃掉的量買回來,再反手大買,這就造成了外資群當天買了3萬多張。
看一下第五張圖,鴻海目前的股價被長周期線的月線技術圖錨定在7x~9x元之間,大一點範圍的在7x~120元,所謂的技術圖型是個股中交易人的交易心理所統計出來的,確實有它的參考價值,但隨著不同的股東加入後,這錨定效應是能被改變的,當新加入鴻海的股東人數少,沒有信念的話,很從易被這一個大框架給錨定住,使得新的股東進到鴻海會就會跟隨著這個框架走,之前我說過,如果你的力量小,你就是要觀察裡面的贏家相信哪一套理論,可能是黃金分割,可能是波浪理論,可能是箱型理論,可能其它理論…等,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鴻海減資前淨值68元,股價68元,減資後淨值83元,股價一樣回到68元,因為裡面的人長期被月線技術圖給錨定住了,不論鴻海的淨值多高,獲利能力多強,他們都會被強制的框在這框架中,但隨著我們的加入,我們並不是那種隨波逐流之輩,也不是信念不足手上僅有1張,3張,5張的無名小輩,我們是相對有知識,懂鴻海價值且財力雄厚的人,我們是有能力去打破這長期的錨定效應,讓鴻海回歸其價值,一開始當然會相對的辛苦,但我們屬於創造的人,就和創業一樣,你要創建新的制度,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信念及努力,很多人會說為什麼a大在鴻海股價9x元時不賣,很明顯錨定效應就是在這框架中,這並不是我不懂這原理,而是我認為要打破這框架我就需要比別人有更大的信念,我常常說,如果你都不相信鴻海值9x,100,120,150,200元,你怎麼讓別人相信鴻海值這個價錢,中長期的股價框架一旦被打破,之後就會萬里無雲,因為在鴻海中舊的贏家面對著更強大的一群人,他們會被逼著加入我們的陣營,因為那時我們才是鴻海中的贏家,他們如果不追隨我們的信念,他們在鴻海中就不會贏錢,當然,這也需要公司的基本面及未來遠景的配合,這也是為什麼去年11月13日時,我看到鴻海法說會提出2~3年數位化轉型毛利率8%,3~5年轉型升級毛利率10%後,我就把時間拉長到3~5年,並把瘋狂價120元上調到200~300元,也許當下很多人聽到我說200元,300元時覺得我很好笑,是不是在騙神騙鬼,但當你看到劉董股東說會和你說他的3~5年大計就是以股價200元為目標時,你就會發覺,原來好笑的不是我,而是那些看不懂這大計的菜鳥,200元是穩定的價格,300元是瘋狂的價格,大家看到很多散戶會瘋狂的去買一些30年,50年,100年才能化解風險的股票,你們就不需要懷疑當鴻海毛利率從6%變7%變8%變9%時,散戶會瘋狂的程度,尤其當股價持續的上漲,散戶們必然會更瘋,到時你會發覺我說300元還是保守了,牛頓說過,他們計算天體運行,但他計算不是人類的瘋狂,當股價連續幾年的上漲,最終的價格是需要想像力的,那時就不會是數學能解釋的。
鴻海集團布局FinTech 邁步
鴻海訂7/23除息交易582億元現金股利8/21發放
鴻海FII 6月29日舉辦高峰論壇
1、現況優化(分工,分享,興利,除弊)
在現有的集團及生意上做到分工,分享,興利,除弊,目前已經有成效,接下來就是會顯示在財報上,這屬於短期的目標,也是相對比較容易的目標。
2、數位轉型(客戶體驗、智能決策、運營效益)
從去年九月有一個事業群開始數位轉型,成效相當的不錯,預計要在2025年要把數位轉型推廣到全鴻海集團。之前我說過,從0到1是比較困難的,1到1就是複製再貼上,複製成功的經驗是相對的容易,所以鴻海在數位轉型單純就是需要時間去普及到整個集團。
3、轉型升級(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人工智慧AI、半導體,新世代通訊5G)
這就是所謂的3+3,三個未來產業(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三個核心技術(人工智慧AI、半導體,新世代通訊5G),到2050年市場的規模約1.4兆美金,鴻海的目標是市場的10%,大概就是4兆,產業夠大,複合成長率也夠高,每年約能有20%的複合成長,在成長的產業毛利率也會相對的好,所以才能有10%這種毛利率出現。
為了轉型升級,鴻海也在6月17日建立了鴻海研究院,致力的發展未來產業及技術,包括了五個研究院
1、人工智慧研究院
2、半導體研究院
3、新世代通訊(5G)研究院
4、資通安全研究院
5、量子計算研究院
以上是鴻海官方比較正式的看法,接下來我們來思考一下鴻海F1.0、F2.0、F3.0,在F1.0現況優化,這就是展現新的CEO劉董的管理能力,一個人做事的細心度,在現有的營收中優化,算是節流部份,到了F2.0時,就是F1.0的升級,透過數位化的管理增加效率,節省成本,有效管理,把毛利率、營利率再向上提升一些,但是舊的產業已經飽和,舉個例,如果智慧手機,PC、NB客願意願給你8%的毛利率,這時看公司的管理情況,人員調度,最終反應在營利率及獲利,但不論怎麼優化,最終毛利率就是客戶願意給的8%就是最高了,在F1.0及F2.0前,也許客戶願意給8%毛利率,但是因為公司管理比較沒有效率一些,所以會吃掉一些毛利率,使得最終毛利率只有6~7%,F1.0、F2.0就是為了改善這相對沒有效率的管理,把消失的1~2%毛利率、營利率找回來,當公司現況優化及數位轉型後,就要開始去找未來產業,這些產業因為做的公司比較少,所以還是籃海,毛利率會相對的高,也許一開始會有毛利率1X%,這時再搭配公司已經現況優化及數位轉型了,把未來產業的毛利率一口氣最大化出來。
那鴻海為什麼要選那些未來產業呢?首先是電動車,因為空氣污染已經成為全球熱門議題,從之前英國、法國、印度都宣布在2020~2040年逐步禁止販售汽柴油車,以及對柴油車加重課稅等政策,所以電動車是未來全世界的共識,這一點沒有問題,電動車是未來不可或缺的產品,接下來是數位醫療,健康是一般人的共識,當你愈有錢,你會愈注重健康,當科技愈發達,人們會相把科技和醫療結合,例如大數據的收集你的身體情況,穿戴裝置,健康錶,健康手環…等,這產業也是選的不錯,接下來機器人,鴻海旗下的FII擁有世界一流的關燈工廠,能二十四小時的為工廠運行,鴻海打算從勞力密集轉型到技術密集,然後再到資本密集,機器人是一項必要的技術,在中國的人口紅利及薪資紅利也已經漸漸消失,讓機器人去取代人力也是一個趨勢,多出來的人力就去做一些比較有技術的事情,這種感覺就像是,幾十年前有人擔心電腦的問世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很多工作會消失,但是有工作消失卻又產生另外外大量的工作,我說過,生命會為自己找到出路,一些冗長,重複的事,真的是不需要人類去做。核心技術部份首先是人工智慧,這技術其實很廣,看你要怎麼去運用,運用在工廠時,你可以透過人工智慧的智能學習讓工廠做到更無人化,這技術也可以放到機器人上,智能管家,智能電腦,智能車…等,半導體部份鴻海計劃半導體高端封測項目,由鴻海和融合控股集團共同投資,將封裝目前需求量快速增長的 5G 通訊、人工智能 (AI) 等應用芯片,今年開工建設,2021 年投產,2025 年量產,接下來是新世代通訊5G,5G這名辭大家就常常聽到,其實5G最重要的並不是高速,而是低延遲,如果有低延遲那很多東西就能即時,例如美國的一個醫師可以透過機器手臂海外對台灣的病人動手術,因為是低延遲,所以完全不會有任何的時間差,這技術也可以用在智慧車中的無人駕駛,試想,如果延遲率很高,智慧車在運算和周邊車的距離及路況有延遲,有可能幾毫秒的延遲就足夠讓你去看上帝了,5G也能運用在無人機…等,5G、AI一結合,若是運用在軍事上,那是相當的夠力的,這也是為什麼去年美國和中國打了一兩年的中美貿易戰,美國就是不希望中國的5G、AI技術超過美國,美國是以拳頭大聞名,中國在5G的技術這麼領先,如果中國真的發展起來,那大拳頭的美國不就末落了,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要強力的打壓中國,尤其是5G龍頭華為。
鴻海選的這些未來產業及核心技術,其實都是未來的明星產業,有的已經看到了,有的是未來必然發生的,經過這一次的疫情,中國甚至加速了5G基礎建設的佈建,鴻海身為全球前24名的一流國際大廠,有鴻海的加入,勢必會加速這些產業的發展,鴻海也特地為了核心技術的發展創建了研究院,鴻海創建的研究院還有兩項有趣的技術,一個是資安,另一個是量子運算,資安這部份其實也是相當有道理的,因為未來會萬物聯網,大部份的人個資,身家、裝置,設備就是全部都連上網,工廠的機器人,賣出去的手機也都會連上網,資安當然也是相當重要的事,最後一項就是量子計算,這部份就比較有趣,用一個簡單的話來說量子計算的運用,如果你有一台量子電腦,位元數不需要多,你就能輕易的打敗最強的超級電腦,這技術還不普及,因為量子運算需要的環境很嚴格,AI與量子電腦結合會有很大的威力,因為AI需要大量運算,可能有些運算在一般電腦上無法執行,在模擬試驗中,量子電腦的運算速度是一般電腦的10的9次方倍,大家看鴻海在選未來產業及核心技術都是有其道理的,這些產業及技術是彼此需要的,最終組出一個龐大的商業營收獲利。
目前鴻海股價83.5元,淨值87.45元,現金有67.2元,保留盈餘有72元,鴻海目前僅是被長周期線的月線給框住,不代表鴻海基本面、競爭力及未來願景有問題,單純就是之前的鴻海股東都太不給力了,負面能量的人一大堆,但隨著懂鴻海價值且具正面能量的人逐漸加入鴻海,物以類聚,把那些將鴻海股價框在7X~9X元的人趕出鴻海,買光他們手上的股票,剩下的人就不會有這些人,鴻海的長期心理框架就會被打破,大家可以看一下廣達,為什麼廣達每股淨值35.47元,每年獲利4元左右,股價會在60~70元之間?看最後一張圖,因為廣達的心理框架被框在60~70之間,比較大的是在60~80元之間,廣達近十年來淨值從29.19元變35.47元,鴻海49.75元到87.45元,這框架對於廣達這種賺多少配多少是有利的,對鴻海這種賺多配一半是不利的,但也是因為如此,只要有人有能耐依現況打破鴻海這股價框架,最終能得到的獲利就是會非常的驚人,而且目前購入鴻海也是異常的安全,因為一般人低檔框架被框在7X元,鴻海光淨值就有87.45元了,傻瓜會在8X元,7X元還在賣,接近70~73才會強力接,那時鴻海都打八折了,一般人只要在87元以下佈局到鴻海,只要一打破這股價框頭,最終都會有很大的報酬率的,剛好劉董上任後,提出了3+3計劃,是非常有機會打破鴻海這框架的,一旦打破,鴻海的股價就會回到該有的價格,差價是非常的驚人的,一些舊思維的人大概在7X~9X元操作,90元左右他們手上就不會有股票了,之後如果他們有興趣加入鴻海,那就請在1XX元,新框架,新思維加入,不然就那邊涼快閃那邊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