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9821 wrote:這麼多出口金額,最大部分是給老共。新難向只是一個國際笑話。...(恕刪) 是中國非買不可, 積體電路買最多. 華為很怕台積電,穩懋不賣他. 中國的晶圓廠又小又不中用, 沒有國際競爭力, 人家吃剩的才輪得到他吃.其實中國的天然環境並不適合生產晶圓代工, 晶圓廠在台灣大成功的重要因素除了政府扶植, 人聰明, 教育程度高之外, 而且空氣潔淨度很好. 中國只要沙塵暴一來, HEPA濾網就卡死, 做出來的晶圓品質就很不好. 年復一年, 無法解決. 中國政府難道不知道天然條件不如台灣日本嗎? 知道, 不過還是阿Q模式的繼續丟錢, 說穿了, 就是為了貪汙與造假GDP的需求而已, 並不是有什麼決心要做好. 沙塵暴年年來, 十個梁孟松也沒用啦.今年1~6月對中國的出口有下降, 比去年上半年減少9.14%, 從中國進口的手機與電腦也減少2成.... 台灣把一部分產能拿去餵養東南亞與印度的工廠, 跟中國的成品出口市場競爭. 情勢看來越來越好. 等到台商回來把生產線佈齊了, 東南亞印度的工廠也量產了, 中國的苦日子就來了..... 說簡單一點, "台灣接單, 中國出貨"如果兩年內可以少一半, 中國恐怕要失業400萬人. 那才真的可憐啊~新南向超級成功, 當年提早佈局東南亞的台商, 現在接美國訂單是吃到撐. 越南1~5月對美出口成長42%, 交給台商的訂單是最多的. 你編造的"國際笑話"謠言, 一點都不好笑, 因為東南亞接單接很爽, 而且肥單居多.說簡單的, 幸好台灣早早推動新南向, 今天才能笑看中國被美國貿易制裁而不覺得受傷, 越南台商大多是鼓掌叫好. 拜託美國打中國用力一點, 不用客氣.
新難向成了國際笑話,台灣已經是非賣不可。好好笑,韓元漲跌是台灣總統的政績,越南對美出口增加,也是台灣總統的政績,還有什麼不是台灣總統的政績的?台灣出生人口越來越少,大學關門的越來越多,台灣總統不結婚也是台灣總統的政績嗎?有人說是就是吧,我是沒什麼特別意見。
vspebrian wrote:華為很怕台積電, 台積電還不是你們口中的外省人所創的.無腦收割還罵這些有遠見的前輩,若他們地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真可悲.台灣當初要不是他們我們現在連吃老本的機會都沒有.張忠謀:沒有李國鼎 就沒有台積電總統府資政李國鼎昨天病逝,但是對台灣的高科技產業來說,李國鼎資政足當「高科技之父」美名。「沒有李國鼎,就沒有台積電」,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一句話,將台積電傲視全球的地位,歸功於李國鼎。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更強調,宏碁今天的成功,李國鼎貢獻良多。張忠謀昨天因為赴香港出差,沒有機會再見到李國鼎最後一面。但是對張忠謀來說,李國鼎是他的「伯樂」。一九六八年,張忠謀還在德州儀器工作時,回台灣考察設廠地點,曾經見過李國鼎;次年,在李國鼎盛情邀約下,德州儀器在台灣設立亞太地區第二座封裝測試廠。隨後,張忠謀和李國鼎一直保持密切關係,到一九八五年,李國鼎和當時的行政院長俞國華、工研院董事長徐賢修力邀他回台灣擔任工研院董事長,隔年張忠謀創辦台積電,開始了張忠謀的創業生命,也開啟了台灣半導體產業光輝歲月的一章。而包括現在的聯電董事長曹興誠、華邦電子副董事長楊丁元、旺宏董事長胡定華、工研院院長史欽泰等人,率領一群菁英到美國RCA公司研究半導體技術發展,更建立了整個台灣半導體產業垂直體系。這項「RCA計畫」當年就是在總統府資政李國鼎、孫運璿兩人大力支持下推動。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昨天特地發表書面的感言。施振榮回憶,一九八三年,宏碁與神通電腦同時爭取美國ITT公司的代工訂單,但並無把握;李國鼎知道後立刻致函ITT公司,極力推薦,不久,宏碁與神通都接到訂單,受到很大的鼓舞。至今施振榮講到宏碁的轉型再造過程中,都認為當時李國鼎的協助,對於宏碁的更上一層樓,是絕對正面的大幫助。【2001-06-01/聯合報/3版/焦點】李國鼎出生於南京市,祖籍安徽婺源(1910年1月28日-2001年5月31日) 是一位政治家兼經濟學家,曾任中華民國經濟部及財政部部長,在任時推動許多經濟建設,1982年推動修正《科學技術發展方案》,選擇了能源、自動化、材料、資訊、生物科技、光電、食品科技及肝炎防治等八項為重點科技項目,被譽為台灣經濟奇蹟的重要推手。南京市人,後定居於台北,其台北故居已規劃成為李國鼎故居,供世人懷念其對國家的貢獻。張忠謀出生於浙江寧波(1931年7月10日~) 初期張忠謀稱考慮到福特汽車工作,然而福特汽車給的薪資待遇比希凡尼亞公司的半導體部門少了一美元的月薪,所以選擇進入希凡尼亞公司工作,從此踏入半導體產業。1958年到德州儀器事業部工作,其最高職位為「全球副總裁」。1964年獲得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1972年,升任德州儀器集團副總裁及半導體集團總經理。1983年,離開德州儀器,改入通用儀器公司擔任總裁。1985年,應孫運璿之邀,前往臺灣擔任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6],兼任聯華電子董事長,隔年因緣際會籌辦荷蘭飛利浦與工研院合資成立的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裁(執行長)。1994年,創立世界先進積體電路公司[3]。
台澎金馬2300萬人,都是中華民國的人,台灣島上的都是台灣人,澎湖島上的是澎湖人,大家不要像他們一樣,選舉前說流亡政府,當了流亡政府的總統也不敢改國號。台積電是中華民國之光。台灣民政府已經被蔡政府消滅了。
lsd193anthon wrote:台積電還不是你們口...(恕刪) 張忠謀早就是美國人了... 他沒有中國護照, 也沒有台灣護照. 是李登輝請回來的專家, 李國鼎是你們外省人造神造出來的, 編的故事不必聽太多.李國鼎1988年就離職了, 李國鼎是被俞國華與孫運璿冰凍的政務委員, 離職的時候, 台積電一廠連水泥殼都還沒蓋好. 台積電是1987年才成立的公司. 這樣就說台積電是李國鼎弄的, 造神造得太離譜了啦. 你們是局外人, 傻傻分不清.正確的事情是, 確實是孫運璿邀請張忠謀去工研院, 這正確, 張忠謀需要時間累積專利與工程師人數. 但是當工研院完成一部分工作之後, 這些人要有地方可以發展與就業, 張忠謀找李登輝要投資100億元蓋廠, 此時, 孫運璿已經中風下台了, 時任行政院長的俞國華喊沒錢, 不敢投, 最多只肯給15億, 當時蔣經國已經病重, 李登輝為了促成台積電, 四處找私人企業募股, 台積電才順利成立.當年台積電正在募股的時候, 四處碰壁, 都是台籍老闆衝著李登輝的面子去投資的, 民股中裡面幾乎沒有一個外省老闆, 外省老闆都跑去投資曹興誠的聯電, 聯電反而比台積電更早成立. 也更早量產.
vspebrian wrote:目前不嚴重啊. 防治...(恕刪) 看完整段話 我只能說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烏住眼睛的.永遠看不清..你加油了註: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 失業率太容易造假了只要超過一定時間沒就業的 統計數據就會自動刪除(那些 找不到工作跟不想工作的 都會被歸類成不想就業 而列在統計之外)所以 失業率這數字就低了 並不是因為真有找到工作 而是數字的內容被動手腳青年失業率 很難灌水 也很直接看出就業市場是真的 還是假的之前為什麼從扁開始 就要叫大學畢業 就再讀研究所 只因為那數字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