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A大分析的很棒,我每次來看都會按+5分

以目前的股價,買鴻海的CP值顯然高於買台積電,但是我猜因為政治立場的關係,台灣的內資大概比較不會關注鴻海,護盤的基金大概能不買鴻海就盡量不買,台灣與中國很多事情都是政治掛帥,政治凌駕於專業之上,還好鴻海是做代工的,要是搞品牌那會更慘。像裕隆就被有心人刻意的抹紅與抹黑,搞自有品牌賠了一屁股債,中國與台灣的網軍都很可怕的,普通人太容易被網路與媒體的言論洗腦了。

連我不會開車的小姨子都能說出納智捷的車最好不要買,問她為什麼,她說看網路的,很奇怪連我這個外行人都看出來抹黑的利害,嚴董難道沒發現?無解決方法?他苦心經營的品牌,在兩岸已被有心人在網路與媒體刻意徹底抹黑了,才會導致銷售量奇低無比,明明車子不差,銷售量卻低到不可思議的地步。換成嚴夫人帶領後我才敢進去買裕隆,因為觀察一段時間,發覺兩人作風迥異,應有起死回生的機會。

也只有鴻海有能力與敢去投資裕隆的華創,電動車是未來的趨勢(電腦>手機>電動車),政治是一時的,真時才是永久的,不搞品牌專搞代工,應該會有很大的獲利機會,希望將來能大賺,不然小賺也好,這樣對鴻海與裕隆的未來都會加分。

【強強聯手1】嚴陳莉蓮再出招! 裕隆攜手鴻海新公司落腳新店總部
蘋果日報 2020/04/16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00416/427TLK526IBIIPE6KOPP5VKLT4/

【強強聯手2】裕隆攜手鴻海攻車電 鴻海一度想買下華創
蘋果日報 2020/04/16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00416/OA2FXWVAUVWI3EWGKDFSYPXLAQ/

【強強聯手3】嚴陳莉蓮務實重細節迥異嚴凱泰 連集團「起家厝」都忍痛轉型
蘋果日報 2020/04/16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00416/5CAEZ76OGCKVW5IGGQ6G2V5OXE/

你看正面的影片底下的留言都是負面的,講到納智捷的影片通常都是這樣,明明車主很少,那來這麼多的負面評價,可悲啊這顛倒的網路與媒體世界

車子上乘坐的常是一家人所以安全是最重要的,當意外發生時,你覺得安全與省油哪個重要?納智捷的車較耗油,部分原因就是車體結構非常厚重扎實


如果你對真實的信心已經大到一個地步,是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發生都動搖不了,那麼,很奇妙的是,你每踏出一步,意識海或主竟然會走十步來迎接你,牽著你,帶著你度過人生所有的困難……
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2020年4月1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1ellQ2cV4Y&feature=youtu.be
今天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報中,我覺得以下統計圖表含金量很高,所以我特地的把圖剪下來,方便大家了解台灣疫情的統計情況,新聞、媒體求的是點閱率,要的是wow的效果,但這無助各位對於台灣疫情有全面性的了解,今天的資料對於疫情就是能有正確的了解,知識才能讓一個人免於無知的恐慌,鬼故事僅對無知的人會有效果,當你全面性的了解台灣整個的疫情,你就能冷靜的看待,疫情的嚴重與否對於之後經濟是會有相對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a大會放一些美國的疫情變化給大家看,我們從一開始的中國湖北開始觀察,觀察到湖北疫情平穩後我就就不再觀察,接下來觀察台灣,然後歐美,接下來觀察歐美中的重災區的趨勢,美國我就選了紐約,歐州我就選了義大利,西班牙,你一路觀察下來後,其實從一開始中國防疫的經驗,台灣防疫的經驗,你都能看得出來歐美國家怎麼做,疫情會平穩下來,當你心中有底後,任何鬼故事都嚇不了你,一邊觀察疫情時,我也有觀察全球政府及央行提出的刺激方案,這些都和股市的走勢息息相關的,這時有人說,a大,投資個股票,你在看全球疫情,這也太累了吧,恩,沒錯啊,還記得a大有寫過一篇文章叫,短線投機你需要極高度的專注力,而且你的股市功力,資金配置要好,心理面要強健…等,要求極高,短線操作的門檻極高,短線會帶給你極大的報酬,當然也會帶給你極大的損失,那就看你有沒有本事及願不願意花這麼多時間在觀察這些事,我告訴你這些事,是因為讓一些不努力也不願花時間的人死心,別以為短線這麼好做,別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海量的時間去觀察,分析當下會影響股市的資訊,如果你僅是看一則新聞就覺得能進到股市短線大殺四方,老實說,你天真了點。

我把下列的圖表從視頻中剪了下來,包括下列資訊

1、疫情監測趨勢
1.1、法定傳染病通報(籃色)
1.2、居家檢疫送驗(橘色)
1.3、擴大監測送驗(綠色)
2、疫情監測調查變動
3、covid-19發病日分布圖
4、確定病例特徵
5、確定病例發病年紀層分布
6、確定病例發病年紀層發生率(每百萬人口)
7、確定病例嚴重度與預後分析
8、解除隔離天數與住院天數分析
9、前100例與後295例比較
10、無症狀感染者年紀分布
11、擴大篩檢對象
12、香港、台灣,新加坡本土及境外移入比較圖


第二部份是美國約紐統計到4月17日的疫情,參考第13張圖看的出來住院治療,加護病房,插管的數目持維在下降,再參考第14張圖,這是湖北及紐約的比較圖,湖北也是在封城後一個月來到高峰,然後開始下降,紐約和湖北一樣屬於大爆發的城市,比較不同的地方是,中國是集權國家,美國是民主國家,中國當初用比較非人道的方式把人關在家中,使得快速的把傳染率RO降到0.3,目前紐約的傳染率RO還維持在0.9,RO只要小於1其實就算是控制住了,以紐約目前有24萬個人確診,一開始紐約的病床才5.3萬個,後面州長命令醫院增設50%的病房,再要求總統建四個方倉醫院,再把安慰號開到紐約,昨天聽到美國總統及紐約市長在吵因為醫院沒有住滿還很空,有浪費的蹟象,聽到這個一般人民應該是要開心一點,因為代表紐約的疫情有控制住,現在還能去吵新建的方倉醫院床位還很多,才住了800個病人,美國的方艙醫院的設備及規劃也是比中國好很多,紐約把5.3萬個床位預計建到14萬個,但最後也沒有建到這麼多,以紐約和湖北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國是強制把輕症的人丟進方艙醫院,那裡設備也不好,紐約的病例為24萬人,所以紐約一定沒有把所有的人丟到醫院中,有很多人是在家隔離,這也是造成湖北及紐約RO率不同的原因,畢竟你住家裡,你家裡的人還是會被你感染,以紐約州長的弟弟為例,他是輕症,在自已家的地下室隔離治療,但最終他老婆也確診了,雖然美國RO率降的速度比較慢一些,但是相對還是比較有人權一點,單純以傳染率來看,直覺會覺得中國做的比較好,但如果你親身體驗,你應該會比較喜歡美國紐約的方式。


這時會有人說,A大,這樣紐約的疫情是不是會拖更久一些?嗯,有可能,但大家不要忘了,紐約不像中國一樣是以製造業為主,紐約比較多的都是偏動腦的工作,他們在家就能工作,中國是你非得要到工廠你才能工作,這兩者是不同的,而且美國也不會完全暫停所有的行業及百分之一百的限制人們的活動,少部份的經濟活動還是正常的運行,例如你是google的員工,你是facebook的員工,你是科技業的員工,你在家遠程就能繼續工作,這是和中國有決定性的差異,中國大部份的工作還是偏製造業,如果你把人關在家,工廠就會停工,就不會有收入,但美國你把員工關在家,限制他們的活的,他們用一台電腦就能工作,在美國製造業和中國比相對是少的,所以不同的國家使用的方法是可以不同的,參考最後三張圖,這是全國不同州每日確診的人數,目前紐約算是量比較大,算是大爆發,但也壓制下來,稍稍有一點危險的是新澤西州,還有五個州單日是1000例,剩下的州都是幾百例,幾十例,還有個位數,大家不要忘了,美國的人口是三億,台灣是2300萬,所以人比例上還是要除15倍。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即使卸下了國民黨初選總統候選人的角色之後,對於公益之事的參與仍非常積極,繼先前的口罩、呼吸器等,這次又瞄準了武漢肺炎自動化檢疫設備以及快篩試劑等相關技術,行動派的郭台銘,一得知廠商發表設備的消息之後,立馬聯繫國內相關生技醫療廠商,不但親自前往拜訪請益,更認為該產品未來商機可期,願意協助共同生產製造。


這兩天我聽紐約州長在機機叫,說要檢驗試劑,還有驗有抗體試劑,我才在想,這有很大的商機,這商機真的是很大,全球七十七億人,要檢驗有沒有肺炎,要檢驗有沒有肺炎抗體,這兩者還是分開驗,而且你也不會只會檢驗一次,你可能會一採,兩採,三採,今天和某個確診者接觸,所以有危險要採,哪天和另一個確診者又有接觸史,又有危險,又要採,一個人是不只採一次的,鴻海除了在中國製造口罩,在台灣製造口罩,在日本製造口罩,在美國製造呼吸機,現在又要製造"武漢肺炎自動化檢疫設備以及快篩試劑等相關技術",這就是你持有股票公司的執行力,電子四哥也沒有聽他們這麼有執行力,他們的股價都上了季線了,只有一堆散戶死命的在看衰最有執行力的鴻海,還有一些白目的股東把股票出借去打壓自己公司的股價,做一個股東,你還是要有自己的責任、尊嚴及骨氣,為了蠅頭小利去打壓自已的資產,你是哪兒有問題了?融券被外資群送上路了,接下來就是借券,鴻海股東們都有點骨氣,這些借券賣出的人早就上路了。
郭台銘抗疫行程曝光!揪高虹安參訪自動化病毒檢疫設備

今天海軍敦睦艦隊確診21位,加上昨天的3位來到24位,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船上只要有人確診,在同船上也會確診的機率就很大,之前美羅斯福號航母逾百人確診,也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哪怕你船上的設備再好,科技再進步,只要船上有人確診,傳播的速度就會很快,艦隊離開帛琉後航行近30天,這30天所有的吃喝睡都在船上,被感染的機率當然就是很高,當這700回到社區後,其實台灣早就高鐵、台鐵,公車,計程車…等公共交通都要戴口罩,也不會說很容易就會四處的傳播,那這些700多人中今天也公佈了目前僅有24個人確診,也許這700多個中還有一些在潛伏期,但大家也是知道的,潛伏期你口腔中疫調中心用驗的都沒有病毒,更別說你要傳染給別人,而確診的這24位人中,大部份是輕症,具有相當的傳播力,也許就是再針對他們的父母,死黨,尤其是女友做管控,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嚴重,之前我說過,我認為台灣隱性確診的人很少,但不會是零,之前一堆找不到感染源的案例也不會發生大爆發,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台灣人防疫做的很積極,可以把傳播率降到1以下,所以就算有零星的社區感染,大家也看不到社區傳播大爆發,這一次這24個確診的人剛好可以測試一下台灣如果有24個隱性確診的人撒到台灣社區時,撒了兩三天,那能感染多少人,之前我說過,台灣距離你要恐慌的確診人數還差的很遠,以美國紐約為例,確診24萬人,他們的病床10萬不到,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收治,那樣的情況大家才需要恐慌及擔心,之前清明連假後,台灣很明顯的把防疫級別再拉高,道理在於,歐美國家還這麼嚴重,一些亞洲國家也都還在風暴中,台灣隱性病人相對少,但還是會有,經過了一周個位數確診及零確診後,很多國人有稍稍的降低警覺心,我覺得"鯰魚效應"還是很重要,這效應就是沙丁魚在運送過程中很懶,所以在運送時很容易就死一堆,沙丁魚死了價格就不好,所以就有人想到在運送過程中加一條鯰魚在這些沙丁魚魚池中,這些沙丁魚面對著天敵就會時時提高警覺,最終死亡率就會大大的降低。

在歐美,亞州疫情還沒有過去前,其實大家還是得保持警覺心,你要假設你周圍還是會有隱性的確診病性,時時刻刻的提高警覺,之前我說過,你不用去指責別人,你只要確保自己不要被感染或是不小心被感染你要確保不要傳染出去,這樣就能把RO值大大的降低,你不要小看自己做了這件事對社會的貢獻,之前我說過,如果RO值為4,那速度就是1、16、64、256、1024、4096、16384、,如果你做好自已讓RO從4降到3,那就是1、9、27、81、243、729、2187,看到了嗎?這就是你為社會爭取的時間及減少受感染的人數,從疫情開始到現在,我的防疫等級有逐步的在提升,一開始一、二月時就是坐公車戴口罩,到公司時坐在位置上會拿下來,中午和同事去吃飯時也不會戴,但後面發覺這樣的防疫等級完全沒有屁用,所以提升一級後,就是上班坐公車會戴,到公司坐在位置會拿下來,中午不和同事去吃飯,直接買回來吃,然後再向上升一級,上班坐公車戴,到公司坐在位置上口罩不離身,中午買回來吃,隨身帶一瓶小酒精噴劑會噴手,擦桌子,擦電腦,擦滑鼠,回到家時會先在手上噴酒精,然後開始把手上衣服脫去,然後去洗澡,其實這就是你個人的習慣罷了,不論現在是0確診,10確診,100確診,會安全的人還是安全,自我衛生習慣,防疫習慣不好的人還是會先確診,當確診到某一定的數量時,政府就會把防疫等級再向上拉升一級,所以你只需要確保那一個確診的不會是你,如果不幸你確診了,你要確保不會傳出去,剩下的就不需要擔心太多,台灣在全世界還是算非常安全的國家,這一次海軍敦睦艦隊確診事件,大家就當成鯰魚效應,提醒自已不要在防疫失去了警覺心,大家也不用擔心這些確診的人能帶來多大的社區感染,畢竟這24個人是在海上感染的,不是分散在各社區爆出來的。

2020新版iPhone SE發表4/17開放預購4/24開賣

最近蘋果的iPhone SE也開始預購,下星期就要開賣,大部份的3C產品一般人也都是會在網路上預購,這次蘋果出的平價手機,應該就是主打中階手機市場,鴻海在去年11月13的法說會時,有說過未來產業要佈局電動車,數位醫療及機器人,之前有看到鴻海在電動車動作頻頻,最近又在醫療相關也動作頻頻,而機器人早在FII就在做關燈工廠了,對於鴻海來說,手上現金滿滿,鴻海又有強大的執行力,這次的疫情全球對於一些醫療的用品是短時間需有很大量的需求,例如口罩,呼吸機,新冠病毒檢疫設備,肺炎檢測劑,抗體檢測劑…等,鴻海是一間勞力密集的公司,鴻海是有能耐在短時間大量的製造所需要的產品出來,原本在做的一些公司,因為之前的需求不大,所以僅能提供的量就不多,這些東西有技術門監,但鴻海這種勞力密集也是有門檻,如果短時間可以合作,一個出技術,一個出管理勞力的工廠,這是雙贏的局面。


鴻海在青島的半導體高端封測項目,由鴻海和融合控股集團共同投資,將封裝目前需求量快速增長的 5G 通訊、人工智能 (AI) 等應用芯片,今年開工建設,2021 年投產,2025 年量產。除了電動車,數位醫療外,鴻海也開始佈局半導體高端封測項目,之前鴻海說的,2~3年後目標毛利率8%,3~5年後毛利率來到10%,現在都在進行中,之前看到鴻海法說會後有一些散戶在8X,9X元買進,然後說要抱三、五年要見證鴻海轉型升級,但股價一跌到7X,6X元,這些散戶就忘了當初為什麼買進鴻海,然後開始怨天尤人,每天幹譙鴻海股價不漲,我說過,股市是人與人之間的戰爭,你每天在公開討論區說自已好痛苦,多少元要進,多少元要賣出,我看了後都覺得這些人真蠢,說什麼抱好久,講難聽一點就是抱了一天,三天,五年,一個月,兩個月,你如果是抱著投資的心態投資鴻海,公司賺錢是需要時間的,如果你是抱著投機心態買鴻海,請你搞清楚你的對手是對,你67.5元賣出,我67.5元買進,我88賣出,你88買進,你賠的錢是被我賺錢,和鴻海一丁點關係都沒有,股價漲不漲是市場上投資人,法人決定出來的,每天怨天尤人的希望別人67元賣你,你88元要賣,如果這樣,你乾脆叫別人送你錢好了,搞清楚自己在幹嘛,投資歸投資,投機歸投機,這兩者你還是要分清楚的,站上投資的立場上,鴻海2019年賺了8.32元,還是穩穩的賺了8元多,鴻海有完成自己的責任,今天股價多少元是投資人願意給的,如果你每天在那想買6X元,想賣7X元,那是你蠢,鴻海淨值89.46元,現金61.9元,保留盈餘72.4元,這些錢都在鴻海中,自已蠢願意賣6X元,7X元,這就怪自己吧,短線賠錢的人,單純就是你弱,請你在自己的頭上貼一個弱點,和鴻海是沒有關係的。
夏普口罩明開賣1盒50片售價840元


之前說的,鴻海在中國製造口罩,在台灣製造口罩,在日本製造口罩,在美國製造呼吸機,又打算找台灣廠商製造檢測機,檢測劑…等,明天鴻海旗下的夏普就開始開賣口罩了,這種執行力是相當的可怕的,今天有一個壞消息就是鴻海旗下的"疫情衝擊,鴻海旗下鴻騰首季獲利估大減97%",之前有分析過鴻騰,是鴻海旗下的優等生,毛利率,營利率都還不錯,但就是營收太小,對鴻海整體獲利沒有明顯的幫助,規模大概就是"FIT第一季淨益為14億,歸屬於非控制權益之淨益23%為3.22億",佔鴻海整體本業獲利約6%,以2019年第一季為例,鴻海本業賺161.1億,業外賺143.7億,161.1億的6%約為9.6億,第一季市場本來就預期上市公司獲利會不好,所以股價都修正了一大段,看到這後不要以為自已掌握了什麼先機,提醒一下,去年fih第一季還是賠21.2億的,鴻海持有fih約65%,約是賠了13.78億,從2019第三季開始fih已經開始賺錢了,原因是不做品牌,專心做代工,這一來一回鴻海還不一定會少賺,而且我說過,影響鴻海最大的是fii,去年第四季的毛利率還大好,從2018年第四季的9.71%變2019年第四季的10.44%,這影響才是關鍵性的,2019年第四季鴻海的財報先開,然後才開fii,不然光看fii的財報會去推測鴻海的毛利率會更好,但是開始出算不錯,但沒有想像中的好,由此可知,鴻海集團還是蠻平均的,有的好一些,有的就壞一些,但總是能賺到8元以上。


今天三大法人賣了台股5.2億,其中外資群買2.09億,投信賣了0.62億,自營商賣了6.67億,自營避險賣了4.65億,跌10點,來到10586點,繼續穩穩的站在10年線9113點以上,近152個交易日外資群賣了1849億(貿易戰明朗後),新春以來55個交易日賣5170億(武漢肺炎開始),接下來美股第一季財報要開了,預期會有一點點的差,但不會太誇張的差,歐美在四月時開始封城,城國,二、三月是中國封城及加強管制,預期應該是中國的市場會被影響,第二季美國的財報才會看到比較差的表現,這是以各國在四月底不逐步重啟經濟,且沒有太大的刺濟消費來看,如果五月初歐美疫情平穩,歐美大舉的做刺激消費,那第二季的財報也許不會差,反而會更好,這就是要視接下來歐美各國如何的事,大家就持續觀察,第一季的獲利我認為是不會太誇張的差,市場上也對第一季的獲利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所以很多散戶會覺得很奇怪,看到財報不好時股價反而漲,你要知道一件事,第一季的不好,股價早就反應過了,只要財報出來沒有預期來的差,股價當然就會反彈。


台積電部份,今天外資群今天賣了1075張,近112個交易日賣636214張,新春56個交易日以來賣了台積電506221張,台積電今天跌2.5元,收在304元,股價還是在季線的304.3元附近整理,和電子四哥一樣,先站上季線就就盤整休息,接下來就是看還沒有站上季線的鴻海表演,四月底蘋果會開財報,台積電想要再衝也要先看蘋果第一季的財報及第二季的展望,我說過,國安基金是護盤,不是狂拉,昨天台股由外資群主攻,拉到快到三年線的10647點,如果四月都拉到三年線以上,也高過三年線以上300點,來到109xx點,那五月要怎麼漲?要吸引散戶進來,你還是要連續兩三個月上漲,這樣投資人才會有信心,四月不需要收這麼高,10300~10400點就夠了。


鴻海部份,今天外資群賣了2778張,近126個交易日外資群買了鴻海557078張,鴻海今天漲0.4元收在76.2元,近54個交易日(肺炎發酵)外資群賣了360296張,第一季鴻海是拼復工搶工人,也開始了新的產線製造口罩,這一些事對於毛利率、營利率都是會有不好的影響,但是這僅是短暫的,當你在看一間公司時,你要看的基本面是穩態時的獲利能力,當中國很多中小企業都在倒閉時,你持有的公司還是在短時間恢復原來的運行,而且創造一些新的商機,也許遇到危機時毛利率,營利率,獲利會比較差一些,但就如我說的,以2019第一季為例,鴻海賺了1.43元,我就假設鴻海第一季賺0元,不過就是少了1.43元,對於鴻海淨值89.46元,現金有61.9元,保留盈餘72.4元,有影響嗎?沒有對吧,大家平常有在看我追基本面,相信大家也知道鴻海業外穩賺的銀行利息就有30~40億,你要鴻海第一季完全一毛不賺,那談何容易,不論第一季,第二季財報如何,這都不是鴻海這家公司的常態,單純就是為了對抗疫情,為了救全世界那3~5%高危險群的人,當疫情過後,鴻海還是會回到原來的獲利水準,全世界77億的人,在疫情期間會有不少中小型的公司倒閉,當疫情恢復後,訂單就會被還活著的公司拿走,第一季,第二季的財報就和當下的失業率,領失業補助…等經濟數據一點沒啥意義,因為這不是常態,單純就是因為要對抗疫情,把疫情擴散速度減慢做出的極端手段,一時讓經濟冰凍,等五月初,五月中,五月底時,各位經濟會逐漸的重啟,那時經濟就會恢復正常,大家要擔心的情況僅是,在經濟好的時候,別的公司能賺錢,你持持有的公司不行,那代表你持有的公司很鳥,當極端的事件發生時,你持有的公司怎樣能渡過危機,化危機為轉機,這也是相當重要的,如果這個事件都撐的過,那之後還有什麼事能難得倒你持有的公司。
集保戶股權分散表,網頁改版

有使用excel範例檔的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11&t=4737630
請到這篇的686樓,下載新版範例(資料庫不需重新下載)
鴻海在美威州廠組裝數萬個口罩 助專業人員抗疫

昨天說的,鴻海在中國製造口罩,在台灣製造口罩,在日本製造口罩,在美國製造呼吸機,又打算找台灣廠商製造檢測機,檢測劑…等,今天鴻海也計劃威州製造口罩,鴻海是全世界最近的代工廠,屬於勞力密集的公司,目前全世界正陷在肺炎風暴,鴻海身為全世界一流的代工廠,也盡力的在全球各據點製造口罩,鴻海全球有十六國家個生產據點,只要哪個國家缺口罩及防疫器材,鴻海都有可能會去做,一來是幫助自已的員工抗疫,二來是幫助當地方抗疫,最終不小心賺到錢那僅是附屬的,當初我說過,全世界的富豪一開始的出發點都是幫助全人類解決問題,最終被幫助的人夠多,一個不小心就變成富豪,例如比爾蓋茲,讓你使用電腦更方便,任何一個人都能透過圖型化介面去使用電腦,例如fb,幫助人們社交,google幫助大家速摙的搜尋資訊…等,昨天說夏普今天要賣口罩"日本民眾瘋搶夏普的最新產品—口罩,開賣第一天就擠爆伺服器",其實這個肺炎最後的走勢就是當疫苗研發出來前,大部份的人都會戴著口罩做有限度的經濟活動,例如台灣現在這樣,因為隱性確診的人少,口罩及社交遠離可以為醫院及疫情指揮中心爭取更多的時間,例如你不小心確診了,因為大部份的人有戴口罩,有社交遠離,讓RO率大大的降低,這時疫調中心一查,把危險的人一串的拉起來,確診的人就會因為大家都有戴口罩,社交遠離而大大降低,當把那一串拉起來後,大家又能過有限度的自由生活,以一般疫苗研發到普及,至少也要12~18個月,所以接下來一年到一年半口罩是必備的產品,鴻海在二月時已經在FII大量的製造口罩,三月在台灣製造,三月中在日本製造,四月中在美國製造,全球有七十七億的人口,每個人一天一片,這商機大的驚人,而且持能持續一年到一年半,直到疫苗出來為止,鴻海在短短的兩三個月內已經在全世界有四個國家在生產口罩了,我說過,成功的經驗就是0到1時比較困難,1到1僅就是複製貼上罷了,之前有人在疫情剛爆發時去搶口罩概念股,我說那僅是本夢題材,不可能發大財,這是為什麼呢?試想,口罩這東西以前需求量很低,所以擁有那些製造口罩的技術的公司一定是無法大量的生產,所以就算全球每天有七十七億片的需求,他們也僅是看的到吃不到,鴻海就不同了,鴻海以驚人的執行力取得製造口罩的技術,然後開始複製再複製,大家覺得取得製造口罩的技術難,還是擴場管理人力難?很明顯吧,如果一家公司當初僅在台灣有一間小工廠,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它不可能到全球十六個國家去設立工廠,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去招人及有效的管理員工,對鴻海來說,工廠都在那,員工也都在那,管理人力的流程早就很熟練了,對鴻海來說,只需要把口罩機移到全球十六個國家生產據點,然後就能開始大量的生產,再加上量很大後,又能大量的去搶購原料壓低價格,這意謂著一開始那些小公司僅能吃到一兩個月甜美的果實,接下來一年四個月都會被鴻海吃掉,對鴻海來說,口罩機很難嗎?一點也不難,鴻海有自動化的關燈工廠,有一些在淡季閒置的工廠就拿來製造口罩,而口罩的毛利率也不會太低,例如美國威州,有人說在那製造面板不會賺錢,那如果是製造呼吸機,口罩呢?也許情況就不同,大家也有看過口罩製造的流程,其實對於人力的需求也沒有這麼的大,就是製造出來後面的物流,倉儲可以和原本的公司制度共用,對於原本的手機,筆電,路由器…等產品製造也不會有什麼衝突。


今天三大法人賣了台股291.49億,其中外資群賣242.46億,投信賣了8.38億,自營商賣了40.64億,自營避險賣了23.36億,跌298點,來到10288點,繼續穩穩的站在10年線9113點以上,近153個交易日外資群賣了2092億(貿易戰明朗後),新春以來56個交易日賣5413億(武漢肺炎開始),我說過,國安基金是護盤,不是狂拉,4月17日台股由外資群主攻到最高10710點,拉過三年線的10647點,如果四月都拉到三年線以上,那五月要怎麼漲?要吸引散戶進來,你還是要連續兩三個月上漲,這樣投資人才會有信心,四月不需要收這麼高,10300~10400點就夠了,昨天五月的石油期貨大屠殺,讓很多人見識到期貨原來會有負值出現,其實短線就是零和遊戲,你的對手會想盡辦法去打敗你,不論是籌碼面,資金面,規則制度…等,只要讓你出局,你把錢留下來你就輸了,當初我說過什麼叫期貨,期貨就是農夫為了避險自已種的東西所想出來的,例A大種了玉米,我的成本20元,我想賺10元,那我就在還沒有收成以30元的價格賣出去,我定了一張合約保證自己最後會以30元賣出,這張合約丟到市場中就換一堆人在交易,也許他們根本不需要我的玉米,他們就是透過我的這種合約紙在交易玩零和遊戲,如果在一般的情況下,我的玉米最終一定是有人需要,這些玩家就在市場上買來賣去,這種合約也許是我剛播種時就簽出來的,玉米預計半年後會長出來交貨,這時就會人開始注意天氣,然後說接下來不會下雨,玉米會欠收,就開始假設玉米價格會變很高,結果這張合約就從30元漲到40元,又過了幾天後,開始下雨了,空方就說,玉米應該會豐收,就設假玉米價格會跌,結果又從40元跌到25元,這遊戲會持續半年,最終A大的玉米要交貨了,但這些人單純就是想玩零和遊戲,壓根沒有想要我的玉米,這時就會出現昨天石油的情況,我要把玉米交貨出去,結果沒有人要收,這時投機者就說,拜託,有誰願意幫我把A大的玉米運去海中倒掉,我再出個20元給你,這時就會出現你的期貨合約變負的情況,這就是你自已露出弱點來的,如果你真的是玉米商,有玉米的需求,最終你就不會說,再出20元請人把這些玉米處理掉,而是把這些玉米收過來看是要做成什麼商品。

鴻海部份,今天外資群賣了19934張,近127個交易日外資群買了鴻海537144張,鴻海今天跌2.7元收在73.5元,近55個交易日(肺炎發酵)外資群賣了380230張,因為很多投資機構手上有投資石油期貨的部位,昨天又發生了石油價格崩跌的的情況,昨天的情況是,你投資100萬元,不是你輸到0元就沒有你的事,而是你買愈多口石油,你要花愈多的錢請別人處理,也許僅想輸100萬,最終你會輸1億,因為制度不健全,別人抓到了你的弱點,這些爆倉的機構手上有一些其它股票的現股,要賣現股籌錢,所以股市就會產生很大的賣壓,也許晚上看到6月的石油又來一次很多人就會嚇死然後自我了斷,這就是心理學了,利用蛇咬效應,讓很多投己石油期貨的人害怕,就算今天不是最後一天一定得交割,但昨天那個事件已經烙印在投機人的心理,害怕跌了1元,2元,3元,5元,最終又跌到負37元,本來保證金能撐個50%,能撐得過20元跌到10元,但因為昨天的效應,也許跌到15,13,12元就自我了斷了,然後價格又漲上去了,目前美國預期五月是會有限度的重啟經濟活動,所以大家也不用擔心未來石油都會用送的給你來到負價格,這單純就是心理面的玩法,投機嘛,就是看誰心理面強又能抓到別人的弱點,資金又強,心理面又強,又能知道別人的弱點,你玩久了後,錢當然都會落到你的手上,講這後,大最再想一下我投資的鴻海,你覺得我會有弱點嗎?你有本事讓鴻海跌到負的嗎?如果有,拜托,快給我,我一定全收,七月拿這種免錢的股票再領股息,鴻海我高興抱一年就抱一年,抱三年,五年,十年都是我爽就行,我單純就是使出懶的理你大法,晚上安心的睡覺,看到股價在波動就笑一笑,如果手上有錢我就買,股息下來我再買,反正要我出局,沒門兒,想要和我在鴻海中對戰,空方能使出來的方法如融券,一年會被送兩次上路,借券也會不定時的被CALL回,鴻海每一季,每一年又會一賺錢進到公司,每一年還會穩穩的配股息,都連續配了31年了,現在口袋現金又滿滿,現金有1兆多,用撐的我一定撐的比空方更久,如果你腦袋壞了要貫殺,如果我有錢我就繼續的買,買你賣出來非理性的甜美價,這樣的投資法,沒有人有本事讓你出局的,看第二張圖,左右是上星期五小摩,美林,國泰…等外資群買進,今天不得以的出,他們是很無耐的賣出,這一買一賣他們就實現了損,對我們來說,單純就是看到價格波動了一下,也不影響每天你年領到的股息,也不影響鴻海淨值及現金水位,這就是有弱點及沒弱點的差異。
Acer_kewei wrote:
鴻海在美威州廠組裝數(恕刪)


供應商困惑,疫情時蘋果傳告知iPhone 增產4%

今天三大法人賣了台股43.47億,其中外資群賣34.5億,投信賣了0.58億,自營商賣了8.39億,自營避險賣了2.82億,漲19點,來到10307點,繼續穩穩的站在10年線9113點以上,近154個交易日外資群賣了2126億(貿易戰明朗後),新春以來57個交易日賣5447億(武漢肺炎開始),今天台股指數最低來到10140點,有一些散戶看到昨天台股大跌298點,昨晚美股再跌631點助勢,一早的新聞又是一堆鬼故事,以為家裡沒有大人了?昨天外資群是大賣了242億沒有錯,但是別天真的以為現在台股是外資群在做主,昨天大跌的298點本來就是外資群自已拉上去的,買了203億,大跌298點也是外資群賣下來的,賣了242億,這幾天我說過,國安基金是要穩定股市,而不是狂拉,四月只要收一個紅k棒,股市就算是穩定了,四月也不需要收到10600~10900點,收到10300~10400點就可以了,如果收在10300點,那四月台股漲了600點,如果要收在10100~10200點,四月漲400~500點也是行的,昨天大跌了298點,今天最低來到10140點,雖然還是在可區間範圍中,但是關鍵就是氣勢,如果讓空方一口氣把氣勢連貫起來,之後的指數會變的不好守,不如就今天出手干預,這兩天美股因為石油而大跌,一般預期大跌後美股也會反彈,所以這時來干預也算是順勢,目前台股中就是一堆牆頭草,風吹兩面倒,所以做方就是外資群拉起去後,國安基金,四大基金,八大官股就賣,外資群賣時,基金就買,把價格穩定在一個區間。

台積電部份,今天外資群賣了6088張,近114個交易日(中美貿易戰平穩後)外資群賣了台積電657958張,近58個交易日(肺炎發酵),外資群賣了527965張,今天台積電跌1元,來到294元。

鴻海部份,今天外資群賣了1693張,近128個交易日外資群買了鴻海535451張,鴻海今天漲0.4元收在73.9元,近56個交易日(肺炎發酵)外資群賣了381923張,今天有消息指出"蘋果傳告知iPhone 增產4%",這種做法其實也是合理的,之前我說過,蘋果手上的現金滿檔,代工廠屬於勞力密集的行業,製造需要大量且密集的勞力,而偏偏這肺炎又是透過人傳染,而且傳染力極強,目前中國疫情控制的相對的平穩,所以當然要趁著現在工廠運行順利時大量的補庫存,大家也是知道的,品牌廠要的是市佔,如果品牌廠因為現在需求下降就備相對少的貨,哪天中國,印度,越南…等工廠又停了,品牌廠手上就沒有貨能賣,蘋果的毛利率38%,營利率28%,這是蘋果有貨可以賣的情況,如果哪天疫情又升溫,這些代工廠又像二月、三月不能生廠,品牌廠手上的庫存又僅有兩三個月,如果你沒有貨,別人有,那對不起,你的市佔就會被別人拿走,也這有一些無敵果粉或是米粉不會換,但是有一些人還是可能等不到蘋果新手機就去換了三星手機,然後使用的順手後就成了星粉,這是品牌不願見的,所以拉高庫存也是有可能的,另一方面也是擔心疫情降溫時忽然產生報復性的買盤,手上又無貨可賣,所以我覺得蘋果要拉高庫存量也是有道理的,如此一來,鴻海今年的營收或獲利會大降嗎?請你打一個問號,在你打一個問題前,看一下鴻海目前的股價,在營收及獲利你還沒有百分之一百確定一定會衰退前,股價都跌了近20元了。

電信雙雄前後通過NCC許可!遠傳衝刺5G基地台架設、預計暑假開台

中國為了要穩就業,會加速5G的佈建,台灣的5G也會今年下半年開始佈建,這有利鴻海在5G方面的營收,5G包括基地台,手機,網通...等,其實是一個相當大的商機,鴻海在疫情延燒時以快速的反應能力尋找商機(口罩,呼吸機,肺炎測劑,肺炎測試機),原本的有的商機也不會放過,這一波疫情會讓一些中小型企業倍感壓力,也許也會倒掉不少的中小型公司,但人類的需求是不會減少的,有人會說,肺炎死了這麼多人,但全球有77億的人口,也許目前就是死了幾十萬人,但是因為各國政府限制了人們的活動,所以在意外死亡,車禍死亡,一般流行病死亡…等會大量的降低的,這一來一往,也許人類在地球的總增不減反增,需求一定是在那裡的,最終看是誰出來滿足,鴻海這一波相較電子四哥明顯的弱勢,除了鴻海散戶數目太多外,有可能是鴻海今天要配的股息還沒有出來,一般來說,鴻海會在五月初就公佈股息,也許就是在第一季財報出來之前就公佈,鴻海也明顯的趁著這一波疫情積極的在發展醫療產業,一方面能幫助人類抗疫,另一方面也能開發新的商機。
Acer_kewei wrote:
供應商困惑,疫情時蘋(恕刪)


這一周集保股權分佈圖出爐了,這一周我們看一下

1、這周台股、近59個及近156個交易日台股

1.1、外資群這周賣了371.83億台股,投信買10.78億,自營商賣了67.41億,其中自營商避險賣了3938億,這周台股跌了249.68點,收在10347點,周線10379點,月線10120點,季線10726點,三年線10649點,十年線9133點,三大法人賣了428.48億。

1.2、近59個交易日(武漢肺炎開始發酵外資群波段開始調節台股)外資群賣了台股5544億,投信買了130.5億,自營商賣973億,自營商避險賣了671.59億,三大法人賣了6387億。

1.3、近156個交易日(中美貿易戰後外資群波段開始佈始台股)賣了台股2223億,投信買了156.14億,自營商賣1149.38億,自營商避險賣了735.18億,三大法人賣了3216.8億。

2、這周鴻海、近58個及近130個交易日鴻海

2.1、外資群這周賣了了28489張,自營商賣了3970張,投信買了194張,融資增加1193張,融資餘額來到40570張,融券增加631張,餘額來到660張,集保千張以上超級大戶增加1381張,八大官股買了8088張,這周鴻海跌2元收在73.8元,周線74.28元,月線72.91元,季線77.49元,0~10張的散戶減少了130人,股票減少1541張。

2.2、外資群近58個交易日(武漢肺炎開始發酵)賣了386007張,自營商賣了31483張,投信賣了3213,融資少了2278張,融券減少3353張,集保千張以上超級大戶減少261086張,0~400張增加了52554人,買了股票257810張,400張以上的大戶減少12人,股票減少了257810張,其中0~10張的散戶增加48230,股票增加141970張。

2.3、外資群近130個交易日(中美貿易戰後外資群波段開始佈局鴻海)買了531367張,自營商賣了27273張,投信買了3790,融資少了28360張,融券增加413張,集保千張以上超級大戶增加464771張,0~400張減少了52812人,400張以上的大戶增加117人,股票增加了487860張,其中0~10張的散戶減少41353,股票被吃掉183357張,鴻海股東人數由837965人降到785270人,最近鴻海小股東有增加的趨勢,看起來對他們來說,錨定效應還是存在的,7x元對他們來說就是絕對的低點,而且最近散戶看得懂的利多是醫療口罩,N95口罩,呼吸機,肺炎測試劑,從2月6日鴻海旗下的FII宣布說要製造口罩後,到今天,0~400張的散戶增加了45232人,股票增加了248903張,尤其是0~10張的小散戶,增加了40869人,股票增加了128252張,最一兩個月外資群一直在賣鴻海,也許有人覺得外資群看壞鴻海,但大家有沒有想過一件事,最近鴻海宣佈的消息,中國製造口罩,台灣製造口罩,日本製造口罩,美國製造口罩,美國製造呼吸機,找廠商合作開發肺炎檢測試劑…等,這些利多都是小散戶們聽得懂的,也會買單的,在FB這邊有九成的人因為鴻海的基本面而買進,因為知道鴻海的價值,所以打死不賣,放著領股息也不怕,這時鴻海又出了這麼多小散戶會買單的利多,這時股票要從誰身上賣出?我們不賣,鴻海又是國安基金,八大基金,八大官股護盤買進的標的,小散戶們很想買,那最終就是些外資群賣出,不論是因為基金贖回,沙國基金贖回,外資群短線操作…等,反正有人想買,就一定有人得賣,小散戶們聽到這些簡單易懂的利多,一定會去瘋追,使得大家看到的外資群僅能節節的賣出,最近比亞迪說拿到加州的幾億美金訂單,試想,哪天鴻海也發類似這種新聞,散戶看了是不是又瘋了,這時我們一定是不會賣的,那股票會從誰的身上賣出?很明顯的是外資群,如果外資群也不想賣,那大家就開高一點的價格向鴻海股東買。

川普與庫克談經濟,疫情後將V形復甦
鴻海代工生產不及,Switch急擴產2200萬台


4月24日蘋果的庫克和川普說,他認為疫情後將的V形復甦,有人會說,庫克又不是經濟學家,而且這次疫情這麼嚴重,很多經濟學家也都無法判斷,更何況區區小小一個蘋果庫克,疑~~等等,上一句我說克庫是誰?是蘋果的CEO,所以如果蘋果CEO覺得疫情後將V形復甦,那他會怎麼做?沒錯吧,多準備一些貨,不然之後真的如他所料V形復甦了,結果沒有手機能賣,倉庫沒有產品,那不就好笑了,所以庫克是不是經濟學家這無所謂,他預測的準不準也無所謂,重點是他會下單叫蘋果代工廠多備貨,這才是重點,如果你是別的品牌大廠如華為,三星,你看到蘋果在積極備貨你會怎麼想?如果庫克對了,那第二季,第三季蘋果手上一堆貨能賣,自己沒得賣,那還得了,所以他們也會積極的備貨,所以第二季代工廠的營收應該不會太差,應該這些品牌廠會去賭第第二~三季V型復甦,如果第二~第三季銷售不如預期,那第三~第四季再去砍單,所以很多人覺得自己掌握了什麼先機,覺得第二季代工廠營收會很差,但是其實可能就是沒有想到品牌大廠會去賭疫情一平穩後經濟會V形復甦,當所有的人宅在家中,SWITCH遊戲也會大賣,鴻海也有代工,當中國經濟出現衰退,中國為了要穩經濟,會加速5G的基礎建設,鴻海的FII是做5G的公司,所以不要以為自已看空穩贏,之前說過,全世界的央行及政府為了人民的生存權不惜詐賭,所以三、四、五月把人民關在家時,反而不會讓股市大跌,之前我也說過,一定要先把空方的勢氣削減,之前經濟真的有衰退時,空方的勢力才不會太大,我相信很多空方現在已經懷疑人生一個多月了,你不用懷疑,你還會再被教訓一個多月,一定就是要教訓到你相信經濟不會衰退後,這時才去視各別的企營財報去做修正,那是基本面正常的修正及上調,像台積電如果表現的好,股價就是上漲,有一些財報差,股價就下跌,這時下跌才會是跌真的,目前企業財報都沒有出來,政府及央行怎麼可能會放任一些空方利用人性的恐慌去貫殺股市,股市是經濟的櫥窗,讓一些人無止盡的貫殺股市,最終自己害死了自己,政府在干涉股市是為了大多數的人好,少部份的人覺得自已被玩弄了,再強調一次,股市短線是人與人之間的對戰,想要短線贏錢,你就要考慮所有的事,包括政府,外資群的態度及想法,當初你如果有看我國家基金那一篇,而且看的很仔細,這一波你會覺得股市這樣的表現都是正常的,沒有什麼問題。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