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550 --- ?
2016 --454 --- 397
2015 --317 --- 477
2014 --160 --- 569
2013 --249 --- 636
2012 --431
2011 --569
2010 --846
2009 --608
2008 --970
2007 --650
============
我大概簡單推算,與實際會有蠻大誤差,略作參考就好,不要當真.
因為 資本支出後,要等到設備裝機正式量產才開始認列折舊...兩者間會有約1~2年的時間差.且不同設備折舊年限從3~10年不等,廠房折舊又可長達20年~50年.
假設,取過去6年資本支出的平均數來比較...
2016年的折舊攤提費用397億 vs 2015到2010年這6年的資本支出的平均數429 ,實際值是預估值的 93%
2015年的折舊攤提費用477億 vs 2014到2009年這6年的資本支出的平均數477 ,實際值是預估值的 100%
2014年的折舊攤提費用569億 vs 2013到2008年這6年的資本支出的平均數612 ,實際值是預估值的 93%
2013年的折舊攤提費用636億 vs 2012到2007年這6年的資本支出的平均數679 ,實際值是預估值的 93%
套用上面的假設
2017年的折舊攤提費用大約= 2016到2011年這6年的資本支出總和 / 6 x 93% = 337億,但因為昆山廠一期600多億投資案,有49%股權屬昆山市政府,他的折舊和營收也被認列到友達母公司的合併財報中,所以,友達合併財報 今年可能要認列 337+45 =382億
(但這部分額外幫昆山市政府認列的折舊費用和損益,應該會在財報最後 權益歸屬時,回沖回來.實際怎麼算,要再多觀察幾期友達財報如何作帳...)
同理,2018年年的折舊攤提費用大約= 334億 + 45億(昆山一期) + 30億(昆山二期) = 409億.
pqaf wrote:
年份 資本支出 折舊攤提費用
2017 --550 --- ?
2016 --454 --- 397
2015 --317 --- 477
2014 --160 --- 569
2013 --249 --- 636
2012 --431
2011 --569
2010 --846
2009 --608
2008 --970
2007 --650
============
我大概簡單推算,與實際會有蠻大誤差,略作參考就好,不要當真.
因為 資本支出後,要等到設備裝機正式量產才開始認列折舊...兩者間會有約1~2年的時間差.且不同設備折舊年限從3~10年不等,廠房折舊又可長達20年~50年.
假設,取過去6年資本支出的平均數來比較...
2016年的折舊攤提費用397億 vs 2015到2010年這6年的資本支出的平均數397 ,實際值是預估值的 93%
2015年的折舊攤提費用477億 vs 2014到2009年這6年的資本支出的平均數477 ,實際值是預估值的 100%
2014年的折舊攤提費用569億 vs 2013到2008年這6年的資本支出的平均數612 ,實際值是預估值的 93%
2013年的折舊攤提費用636億 vs 2012到2007年這6年的資本支出的平均數679 ,實際值是預估值的 93%
套用上面的假設
2017年的折舊攤提費用大約= 2016到2011年這6年的資本支出總和 / 6 x 93% = 337億,但因為昆山廠一期600多億投資案,有49%股權屬昆山市政府,他的折舊和營收也被認列到友達母公司的合併財報中,所以,友達合併財報 今年可能要認列 337+45 =382億
(但這部分額外幫昆山市政府認列的折舊費用和損益,應該會在財報最後 權益歸屬時,回沖回來.實際怎麼算,要再多觀察幾期友達財報如何作帳...)
同理,2018年年的折舊攤提費用大約= 334億 + 45億(昆山一期) + 30億(昆山二期) = 409億.)

你累了嗎 wrote:
到7月26之前或...(恕刪)
今天有新聞出來,三星要關5代廠。所以Apple再準備找NB面板供應商。 依之前的新聞,三星今年有可能關閉L7-2廠,LGD也有多條產線要關閉。 老實說我也覺得現在是空方主導,看不到什麼值得期待的。但如果三星今年關L7-2,幾乎等於一座8.5代廠產能,唱空的應該要再往後延一年吧...
OFweek显示网讯 去年由于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增长,被称为手机“三大件”的处理器、面板和存储器供应都十分紧张,其中,α-Si(非晶硅)TFT LCD面板涨势最猛,最高涨幅达50%,时隔一年,面板又迎来了新一轮上涨,涨价幅度达到 20%。此轮涨价的主要原因在于α-Si TFT LCD面板产能持续减少。
集微网从产业链了解到,继去年三星、中华映管(CPT)关闭多条LCD产线之后,今年又将有多条产线关闭。如今大陆手机厂商纷纷订单加码,今年一季度的台湾地震犹如雪上加霜,使得面板供货愈加紧张。有知情人士表示,由于台湾地震的影响,导致面板供货延期至少两周,此番涨价行情,有望持续两个季度。
多条LCD 产线关闭 多应用加持涨价士气
从2015年10月开始,包括台湾中华映管(CPT)、三星显示器和 LGDisplay 相继关闭多条 LCD 产线,使得 α-Si 手机面板产能遭遇大规模减少,造成大面积缺货使得价格上涨。
统计显示,中华映管(CPT)因智能手机面板整体价格下滑的原因,于 2015 年11月关停其 L1a的 4.5 代线。同时以 18 亿元新台币(约合5550万美元)出售桃园厂4代线的设备给子公司凌巨。
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位于韩国的8条LCD产线之中,在2015年底已有5条(L1~L5)关闭,其中5代线的设备已经出售给大陆厂商信利光电。2016年底三星显示器停用7代线(L7-1),同时计划2017年内关闭6代线和7代线(L7-2),日前已聘请相关人员机台拆解工作。
基于生产效率的考量,LGDisplay也计划2016年底前关闭第3.5代、第4代和第5代LCD生产线,这一计划被推迟到今年上半年。同时,LG将继续追加对第5代LCD向OLED生产线过渡的投资。业界表示,LGD计划关闭老旧LCD产线后,将其转换为中小尺寸OLED产线。
全球多条 LCD产线的关闭直接导致了面板的产能不足,但随着汽车、智能家居和物联网等领域的兴起,使得面板的应用变的更加多元化,更加持了面板价格的上涨。目前在汽车领域,厂商们争相采用12.3寸和15.6寸LCD面板,尤其是特斯拉直接采用了21寸大尺寸面板,使面板产能消耗极大;在智能家电领域,包括冰箱、洗衣机、微波炉,智能医疗的血糖仪、血压仪以及环境检测仪也都在消耗LCD面板的产能。不仅如此,原有采用黑白屏的产品也开始逐渐转移到LCD面板上。“越来越多的厂商不太愿意将LCD面板用在手机上,更喜欢用在汽车、智能家电等领域,这也是这一轮面板涨价的底气所在。”该知情人士补充道。
六条LTPS新产线全开 遏制α-Si上涨势头
从 2016 年底到 2017 年初,全球陆续有 6 条 LTPS 产线投入市场供应,包括台厂友达、群创、厦门天马及TCL集团旗下华星光电陆续新建或扩增 6 代 LTPS 产线,京东方也扩增其 5.5 代 LTPS 产能。TrendForce 旗下光电事业处 WitsView 预测显示,此轮新产线的投入将促使 2017 年 LTPS 的产能年成长率增至 31.6%。
随着 LTPS 面板产能的增长,品牌厂商正在加快脚步布局 LTPS 产品。虽然全球智能手机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但智能手机的存量市场依然庞大。目前来看,在高端手机上一般采用AMOLED,中高端手机选用 LTPS LCD(低温多晶硅)面板,中低端手机使用 α-Si LCD。
上一页下一页余下全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