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日報)
兆豐金自結9月單月稅後純益23.99億元,9月旗下四家主要子公司均賺錢,兆豐銀9月單月賺19億元貢獻最大,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突破200億元大關,達到216.28億元,EPS1.75元。
國銀大陸分行受到人民幣重貶衝擊,貢獻台灣母行的獲利轉虧損,兆豐銀也有類似狀況,利息收益也在景氣疲軟下略有縮水,是兆豐銀9月稅後獲利未達20億元的主因。
台新金9月單月稅後純益9.2億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115.7億元、EPS為1.23元。核心子公司台新銀9月稅後純益6.8億元,月減24%、年減36%。
台股9月較8月動能回溫,台新金子公司台新證券9月獲利處於損平狀態,已揮別8月稅後淨損0.9億元;至於台新金保經,因類全委保單等保險商品銷售穩健,9月稅後純益1億元,也較8月0.9億元成長。
元大金9月受惠台股回溫,子公司元大證單月獲利較前月大增6倍貢獻,單月稅後純益9.16億元,較8月大增八成,累計EPS0.97元。元大證9月稅後純益7.51億元,元大證金9月虧轉盈,元大銀9月稅後純益3.89億元,則較前月4億多元減少。
玉山金9月稅後純益為12.35億元,與上月持平,前三季稅後純益103.9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逾23%。子公司玉山銀9月單月獲利較8月減少約2億元,衰退近15%,為10.32億元,資產品質則維持良好,逾放比僅0.18%,備抵呆帳覆蓋率719%,存放款、信用卡及財富管理業務持續成長中。
至於前面有先進提及金融股危機,個人相信絕對是有,就以日前興起無實體金融現象為觀察,確實會對實體金融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值得追蹤一下,小心駛得萬年船,對吧?存股沒啥不好,但還是與定存不同,成本隨市場價格有所高低,當然買越低越佳,不然就是配股配息以降低成本了。說穿也沒甚秘密,就是降低成本與長期持有。記得經濟學者馬凱老師(不巧正好上過他的課)對於這種存股說過,大意是,選擇的標的佔成功的因素極大,選錯或不對未來就再見了。或許這也是前面有先進願意教導低買高出方式來取得獲利原因之一吧?
從第一頁追蹤至此,有感而發胡言幾句,請多見諒。 大家參考~
內文搜尋

X